天天看小說

第750章 名字不好

在蕭皇后進來之前,來護兒這邊有個小小的請求,楊銘非常痛快的答應了。

那就是放過荊元恆的兒子們。

荊元恆以前是來護兒的老部下,兩人的關係非常鐵,如今斯人已逝,自然要保一保其子孫後代。

“好好的,怎麼要卸任右翊衛?”蕭皇后疑惑的瞥了一眼兒子,看向來護兒道:“太子嚇唬你了?”

蕭皇后和來護兒,這是老熟人,她是不希望來護兒交權的。

“不是不是,”來護兒擺手笑道:“您瞧臣這身子骨,哪還能經得起馳騁沙場?臣現在出門,是能乘車就乘車,實在是受不得騎馬的顛簸,遇到崎嶇之道,只覺身子骨都快散架了,軍府之事,確實管不動了。”

蕭皇后嘆息一聲,看向楊銘道:“榮公一生戎馬,於國有大功,你要善待?!?

人家也不傻,猜到來護兒這是忌憚兒子纔會主動放權,要不然以大隋的慣例,一般都是能幹到死,絕不在活著的時候放手。

那麼蕭皇后口中善待這兩個字,就是希望兒子放過來護兒。

楊銘笑道:“兒子自然曉得,阿孃放心好了?!?

“右翊衛是我大隋府兵之精銳,榮公今已放手,繼任者何人合適?”蕭皇后問道。

楊銘看向來護兒,笑道:“既然榮公在,不妨就由榮公推薦一個吧?!?

給你個面子,你推薦吧,不合適了,我照樣不會用。

來護兒沉吟片刻,道:“臣以爲,懷義最合適,太平公威望在,懷義又有軍功,如今正值盛年,右翊衛非他莫屬。”

楊銘一愣,不得不在心中佩服此人的老謀深算。

他在腦子裡也猜想過,來護兒到底會舉薦誰呢?也許是玄感兼任,也許是李靖調任,也許是裴矩裴蘊兼著,但來護兒竟然將自己心目中的人選給說出來了。

牛逼啊,你特麼能猜透我的心思?

爲什麼史懷義最合適呢?裴楊之爭已經露出苗頭,這個位置既得是楊銘心腹,又不能是裴楊兩家的人,史懷義無疑是惟一選擇。

左右翊衛,國公擔任最合適,宇文化及襲了許國公,史懷義襲了魯國公,兩人還都在京師弔喪,守著軍府大營,非常方便。

“阿孃覺得如何?”楊銘現在與蕭皇后的關係正在緩和,所以不叫什麼母后了,顯得生分。

蕭皇后鳳眼一白:“榮公都說到你的心坎上了,我還能說什麼呢?就這麼安排吧。”

接下來,三人又在大業殿聊了很久,都是些家長裡短。

朝會時間也快到了,所以來護兒沒必要回去,楊銘令楊瑞親自將來護兒送到兵部官署,以示敬重。

這一天,也是蕭皇后生平第一次,主持朝會。

楊銘之所以願意讓他媽來,一來是蕭皇后站在自己這邊了,再者,蕭皇后在場,對百官有著極大的安撫作用。

畢竟很多楊廣舊臣,如今一個個的提心吊膽,生怕太子收拾他們,而蕭皇后是可以保護他們的。

“荊州的事情,也結束了,蕭銑一干舊部,死的死,降的降,荊州可以偃兵了,”裴矩道:“那麼是丘和回來,還是楊玄獎回來?”

楊銘看向自己老媽,讓她先說。

蕭皇后雖然從未乾政,但朝局人家是清楚的,自己弟弟蕭瑀是個多舌怪,啥事都跟他說。

但是這一次,她可不好選了。

爲啥呢?丘和以前一直是巴結宇文述的,但是後來楊銘跟宇文述不對付,他覺得宇文述靠不住了,於是開始巴結裴矩,也就是說,這個人眼下是裴矩的人。

那麼楊玄獎呢,又是楊玄感的人。

於是蕭皇后道:“吾兒自己決定吧。”

我決定不了,就拋還給你。

楊銘點了點頭,朝裴矩道:“丘和老成持重,主政地方比玄獎經驗豐富,如今荊州也需要休養生息,就讓玄獎回來吧。”

裴矩點了點頭,安排尚書省發文召回楊玄獎。

蘇威不在的時候,就是他最大。

“駙馬年輕氣盛,在嶺南殺的有點狠,如今局勢穩定,應派遣溫和之人,主政嶺南,”來護兒建議道。

李世民確實太狠了,下了嶺南之後,不聽話的直接就殺,如今的嶺南,差不多聞世民之名聞風喪膽,這不利於國家在那邊推行政策。

給你一拳,世民已經幹了,給你甜棗,就得換個人了,恩威並濟嘛。

來護兒這話一出,覺得自己屬於性格溫和的,一個個都低下頭,就怕楊銘點到他們,畢竟嶺南那地方,誰也不想去。

楊銘也是老奸巨猾,他點名,是得罪人,於是又拋給來護兒:

“那麼榮公舉薦一個吧。”

我了個擦,這事也讓我推薦?真特麼陰,來護兒先是試探道:

“是封疆大吏,還是擇選地方太守?”“如今的嶺南,需要一言堂,還是封疆合適,不然各方意見不一,政策也不好推行,”楊銘笑道。

來護兒一臉苦逼的開始埋頭沉思起來,東宮誰性格比較穩重,可以就任封疆呢?

李百藥?這個人有點太溫和了,溫和的都有點軟弱了,當不起這種差事,李綱又太老。

不對,不能從東宮選,東宮的人事安排,恐怕太子心中已經有主意了。

思考半晌,來護兒硬著頭皮道:“臣以爲,唐國公比較合適?!?

我擦,你可真陰險,趁著李淵不在,把人家扔嶺南?楊銘笑道:

“就這麼定了?!?

如今天下大定,山西不需要太原留守,有裴寂這個太原太守就可以了,所有太守都直歸朝廷管理,不能再有李淵這種大區總管了。

朝堂上的李建成咬牙切齒,嗎的,你是恨不得我們父子永遠見不著是吧?

楊玄感笑道:“榮公既然就任兵部,江都是否還要再派人鎮撫?還有林士弘,是不是應該召回?!?

“江都不能再放人了,”楊秀沉聲道:“南方除了嶺南,不宜封疆,不然容易脫離朝廷控制,江都太守不是空下來了?補個太守就可以,至於那個林士弘,本是鄱陽人,讓他來北方當官,屬下將官全打散了,分往各地?!?

人家確實有大局觀,不愧是楊堅的兒子。

但是他本來是想舉薦次子楊明去江都做太守的,結果還沒開口,楊銘就已經定下人選了。

誰呢?東宮家令寺陳叔達。

老陳家在江南是有底蘊的,又是陳淑儀的家人,靠得住。

楊秀一臉吃癟,趕忙又道:“那麼歷陽太守,讓楊明去吧?”

“哪個楊明?”楊銘笑呵呵道。

楊秀一愣,好小子,我兒子跟你同音,都得改名了是吧?

“就是臣的次子,他這個名字臣起的不好,得改,”楊秀道。

楊銘點了點頭:“那就讓他去,但是去了別亂來,不要以爲是孤的兄弟,我就會縱容他爲禍一方?!?

“一定不會亂來,臣的次子,是個老實人,”楊秀笑呵呵道。

蕭皇后忍俊不禁道:“老實人好啊,老實人做事有分寸,老四在洛陽還沒有府邸吧?”

楊秀趕忙道:“回皇后,暫時住在長子的蜀王府?!?

“兒子是蜀王,父親卻沒爵位,是不是不太合適?”蕭皇后看向楊銘。

楊銘笑道:“那就給四叔再建個府邸,總不能將楊孝的爵位再給四叔,不合適的?!?

“確實不合適,”楊秀明白楊銘這話是什麼意思,他要是敢開口要王爵,楊銘就不會再重用楊孝,你們父子倆只能有一個王,你自己選吧。

接下來,尚書省又安排了一些政務,各部門都下去忙去了。

這跟後世的開會性質差不多,主要是佈置任務,然後各司其職,幹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明朝那些事的作者當年明月曾說過:慢慢來纔是最快的方法,所有人按照自己的角色去做自己的事情,最節省成本了,不會有作用力互相抵消,大家都會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往前走。

朝堂就應該是這樣,每個人的工作性質,要分的很清楚,幹什麼的就是幹什麼。

但是眼下的大隋朝堂,有很多位置的人,手伸的太長,他們的權利超出了他們的職權範圍。

這種現象想要扭轉,幾乎不可能,要不然當年明月也不會有這樣一番話,他是從歷史無數失敗的例子中總結出來的。

總結經驗,與落實踐行,這是兩碼事。

不過楊銘會盡力去改善,能改到什麼地步算什麼。

這天晚上,楊銘來到了徽猷殿,昏暗的燈火下,坐在了老爹楊廣的牀榻旁的椅子上。

楊廣眼下睜著眼,但是說不出話來,因爲給他下藥了,不過他能聽到。

“父皇好好養傷,朝堂的事情有和我母后主持,你不必擔心,”楊銘面無表情道。

楊廣急怒攻心,都快氣死了,渾身顫抖著想要擡起手了,都做不到,內傷加外傷,慘的一批。

楊銘見狀,趕忙不吭聲了,您彆氣死???這時候您可不能死,再挺一挺吧,等兒子將大隋徹底掌握在手中的時候,當大家都快忘記你的時候,您再死。

爲了避免刺激到楊廣,楊銘只呆了一會,便趕緊離開了。

負責伺候楊廣的宦官和宮女,今生今世都出不了徽猷殿。

楊廣死的時候,也就是他們的死期。

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677章 我舅老爺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52章 救火將軍二三六章 偶遇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九四章 河間王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七七章 孤魂野鬼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736章 徐景第734章 禮部侍郎二三九章 江南陳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574章 平反第561章 不準迎接三九章 香味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693章 不可能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九七章 吃軟飯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703章 如嫡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一零六章 上嫁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八章 蘭陵蕭氏十四章 太子妃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46章 齊王楊暕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556章 改換門庭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一九四章 秦王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504章 五女山城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第726章 五座大橋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585章 你混蛋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九八章 藝人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589章 折辱武舉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四一章 宇文娥英一零六章 上嫁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07章 捨己奉公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十三章 老實人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第499章 羈縻政策
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677章 我舅老爺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52章 救火將軍二三六章 偶遇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九四章 河間王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七七章 孤魂野鬼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736章 徐景第734章 禮部侍郎二三九章 江南陳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574章 平反第561章 不準迎接三九章 香味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693章 不可能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九七章 吃軟飯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703章 如嫡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一零六章 上嫁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八章 蘭陵蕭氏十四章 太子妃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46章 齊王楊暕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556章 改換門庭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一九四章 秦王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504章 五女山城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第726章 五座大橋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585章 你混蛋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九八章 藝人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589章 折辱武舉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四一章 宇文娥英一零六章 上嫁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07章 捨己奉公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十三章 老實人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第499章 羈縻政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湖口县| 邮箱| 盐池县| 平江县| 高雄市| 罗江县| 东乡| 封丘县| 榆中县| 泰和县| 施甸县| 江都市| 河北区| 庄浪县| 时尚| 锡林郭勒盟| 安西县| 驻马店市| 河池市| 凭祥市| 武胜县| 澄城县| 常宁市| 大理市| 兴业县| 句容市| 深水埗区| 米林县| 肥西县| 会宁县| 濮阳市| 台东县| 潍坊市| 邯郸县| 马龙县| 邢台县| 长岭县| 延川县| 贵定县|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