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

翌日朝會,楊廣果然宣佈,齊王妃喪葬一事由秦王主持。嬸

因爲楊銘巧不巧的,身上剛好兼著鴻臚卿,但是他完全不懂,也就是掛個名字而已,真正張羅布置的還得是下面的人,少卿蘇夔,少卿陳叔明。

韋衝先死,韋妃再死,京兆韋接連遭受重創,可以說打擊巨大,但遠遠談不上傷筋動骨。

歷史上的京兆韋氏分支,多達十一房,但是眼下,只有九房。

其中最爲興盛的,就是太子妃韋盈所在的鄖國公房,以及齊王妃所在的逍遙公房。

而鄖國公韋孝寬和逍遙公韋夐,這是親兄弟,所以這兩房的關係是非常近的。

韋家是非常牛逼的,不誇張的說,在京兆地區,沒有人敢得罪他們,這是關中最大的地頭蛇。

現在的韋挺,還是一個痛失至親的少年郎,但是歷史上,人家在太宗一朝做到了吏部侍郎,兒子韋待價在武則天時期,做到了尚書右僕射,女兒嫁給了李世民第五子齊王李右爲齊王妃。嬸

齊王李右的姥爺,是陰世師。

王妃喪葬規格,比韋衝肯定是高了好幾個等級,而且楊暕必須回來。

天大的事,他也得回來主持大局,誰讓死的是他的正牌媳婦。

運河那邊,有宇文愷在,就不會出事。

楊銘整個白天,都待在齊王府,他是主事人,雖然什麼都不用幹,但也得拋頭露面。

能看的出,韋家的人現在,對楊銘多少還是有點敵意的,雖然他們顯露的並不明顯,誰讓楊銘是楊廣的三個兒子裡,唯一一個跟韋家沒有關係的。

楊廣夫婦是不會來弔唁的,因爲他們是長輩,而東宮那邊,太子不便出面,於是太子妃韋盈來了。嬸

“大嫂來了,”楊銘在府門外迎接韋盈,而韋盈的態度卻非常冷澹,只是衝楊銘點了點頭,便直接忽略他,被齊王府的人迎入府中。

她的表現,很可能代表著太子對自己的態度,所以楊銘多少感到有點不妙。

如今太子患疾,不能參與朝政,很多大事楊廣不得不倚仗楊暕和楊銘,時間一久,他們倆的影響力勢必提升,從而對東宮造成威脅。

雖然楊昭這個大哥,絕對是好大哥,但楊銘一旦對他的位置產生威脅,楊昭也不是吃素的。

於是楊銘一路跟在太子妃韋盈身邊,表現的頗爲謙卑,隨時聽候對方問話。

興許是覺得楊銘態度卑微,一向沒什麼城府的韋盈,臉色稍有好轉,道:

“辛苦你了。”嬸

韋盈在靈堂內哭過一場後,又與韋家的人說了一陣話,這才遣退其他人,獨自面對楊銘,說道:

“我聽母后說,是你主動奏請父皇,辭去兩衛大將軍?”

楊銘點了點頭:“是的。”

韋盈道:“你大哥讓我問你,你爲什麼這麼做?”

楊銘回答道:“大嫂面前,臣弟不敢隱瞞,大哥患疾不理朝政,朝堂上也是風言風語,臣弟怕大哥聽信了這些謠言,對我不滿,所以主動放權,以示忠貞,請大嫂轉告大哥,臣弟今後,將不會接手任何職位,只等大哥康復返回朝堂,再聽候大哥安排。”

鴻臚寺這種部門,沒啥實權,是不會遭人忌諱的,只要楊銘不接手軍方,太子對他還是放心的。

“你倒是沒有瞞我,”韋盈點了點頭:“你大哥對你還是信任的,正如你所說,現在有不少人在私底下亂嚼舌根,謠傳太子病重,二王爭位,你大哥信你,但是東宮那幫臣子,可沒有你大哥這麼瞭解你,爲了避嫌,你這麼做,其實很好。”嬸

她是故意說的嚴重,實際上,有哪個不要命的敢謠傳二王爭位這種事情?這不是嫌自己命長嗎?

眼下的右武衛和右屯衛,已經被楊昭不足一歲的嫡長子楊侑,和庶長子楊倓接手,基本等於楊銘主動讓出來的。

楊銘道:“風言風語最是傷人,我知道大哥不會猜忌我,但是我必須這麼做,因爲要堵住那幫風語者的嘴巴,免得他們挑撥我兄弟關係。”

韋盈點頭笑道:“長孫熾的事情,你大哥很感謝你,現在東宮那幫臣子,已經沒有人說你的不是了,等你大哥病癒之後,是不會虧待你的。”

楊銘趕忙道:“只要大哥病癒,比什麼都強,臣弟並無所求。”

這時候,韋盈突然嘆息一聲:

“也是造化弄人,我與韋妃雖是族內姐妹,但幼時常常見面,也算是關係親近,如果當初她是秦王妃而不是齊王妃,想必也不會是今日結局。”嬸

這就是想法天真了,楊銘三兄弟的婚嫁,那都牽扯著政治,牽扯著朝堂局勢,豈是想娶誰就能娶誰的?

說著,韋盈羊裝好奇道:“銘弟似乎與我們韋家,並無姻親?是沒有相中的女子嗎?”

楊銘趕忙道:“並不是,其實臣弟與韋家,並無任何交集,府上妻妾,也皆是隨緣。”

韋盈明擺著是拋出橄欖枝,但楊銘這邊態度則有些微妙,沒有接受也沒有拒絕。

“以後還是要多多親近的,”韋盈笑道:“銘弟當知,我韋家並不比楊家差,甚至猶有過之。”

你最好說清楚是哪個楊家?這話可不要讓楊廣聽到。

楊銘點頭道:“這是自然,其實臣弟與勳國公(韋圓成)還是比較相熟的,奈何他在冀州,難以見面。”嬸

韋圓成,是楊昭提拔上來的,而且是韋盈的親堂哥,所以聽到楊銘這麼說,韋盈頗爲欣慰:

“好了,我也不多駐留了,這裡的事情就託付給你了。”

楊銘趕忙起身相送:“臣弟分內之事,大嫂放心,也請大嫂代我向大哥問安。”

韋盈點了點頭,在宮女的簇擁下,離開了王府。

接下來的日子,楊銘每天都待在齊王府,鐵勒的契必喀圖,包括在京的一些其他外國使臣,也都前來弔唁。

其實在大興,有很多番邦小國的駐京辦事機構,包括東西突厥。

這些人的主要業務,是與大隋通商,因爲當下,縱觀亞洲地區,沒有比大隋更物產富饒的地方,而且農耕防治冶煉技術,也都是當時拔尖的。嬸

對外通商,也是互補長短,人家波斯和天竺那邊也有更好的技術,這就是打通西域走廊的必要性所在。

楊廣不是坐井觀天的那號人,他一直都在積極的對外交流。

高玥在王府與陳淑儀閒聊的時候,得知楊銘與長孫成關係似乎不錯,於是她主動找到楊銘,希望能幫著引薦一下,她想見見長孫夫人高氏。

她和高氏是同族,高氏的曾祖父高翻和北齊奠基者高歡的爹高樹生,是親兄弟。

高氏是高翻這一支的,高玥是高樹生這一支的,兩人以前壓根就沒見過面,因爲人家高玥,是北齊皇室嫡系,長孫成的妻子高氏只是宗室。

終究是本族,而高玥在京師,幾乎沒有朋友,所以難免想與高氏這個親戚多走動一下。

楊銘當然也樂意,於是直接派人去了長孫府,說明緣由之後,將人邀至王府團聚。嬸

兩人見面之後,雖然對彼此的容貌非常陌生,但終究都是高家這顆樹上長出的果實,所以一見如故,相擁而泣。

房間裡,兩人雙手緊握,噓寒問暖,家常裡短說個不停,而楊銘就在一旁坐著。

高玥比人家大十幾歲的,但是高氏在高玥面前,卻是自慚形穢,一來是身份有高低,再者容貌相差太大。

高玥的事情,是不方便對外宣揚的,所以高氏不曉得今後再來團聚,該以什麼藉口。

楊銘幫她想了一個辦法,乾脆就讓長孫無忌來王府讀書吧,他不是喜歡探究文史嗎?拜到李百藥門下做門生吧。

李百藥這小子,非常的出名,要不然當初也不會被楊廣青睞,所以高氏一口答應了。

等到楊銘離開之後,高玥才問道:“妹妹可還有兄弟姐妹?”嬸

高氏垂淚道:“有的,還有一個兄長,名士廉,現在鴻臚寺當差。”

“鴻臚寺?眼下不正是秦王殿下兼著的嗎?”高玥問道。

高氏點了點頭:“是的,兄長只是一個從九品的治禮郎,想來殿下並無印象。”

“可惜我人微言輕,幫不得忙,”高玥闇然道:“不過我與秦王嬪淑儀關係很好,或可讓淑儀幫著在秦王面前說說話,也好給士廉弟弟謀劃一二,不枉同族情誼。”

高氏頓時感激道:“若得秦王垂青,乃兄長之幸。”

接下來,高氏一直呆到深夜,才戀戀不捨的離開。

長孫成在得知秦王府上還藏著一位舊齊的亡國公主之後,也是瞠目結舌,囑咐妻子道:嬸

“萬不可對外宣揚,以後你再去王府,帶上無忌,以掩人耳目。”

高氏點頭道:“夫君放心,我曉得輕重。”

長孫成老成謀國之人,口風是很嚴的,肯定不會亂說,就怕無忌和無垢還小,反而壞事,於是他又叮嚀道:

“不要當著孩子面說話,小心泄漏出去。”

實際上,他是多慮了,高玥的事情,雖然不便見光,但是知道的人還是很多的,楊廣夫婦也知道,只不過他們並不知道,高玥竟然和傳國玉璽有牽扯。

否則的話,高玥早就被楊廣給帶走了。

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六九章 舉薦八四章 又保一個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534章 臨洮縣公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482章 老少談心第608章 小奸巨猾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707章 尊師重道二十二章 撩妹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740章 留活口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481章 君君臣臣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506章 攻克遼東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14章 野心第716章 世民北上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487章 (先鋒開拔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653章 江淮羣賊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三三章 李月暉四四章 說和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91章 駙馬都尉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580章 家規六條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七七章 孤魂野鬼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八一章 嚴重警告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505章 猶豫不定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660章 世嫡皇孫四九章 有求於人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十六章 高門大閥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637章 救荒法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三章 小狗崽子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三四一章 靜照庵
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六九章 舉薦八四章 又保一個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534章 臨洮縣公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482章 老少談心第608章 小奸巨猾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707章 尊師重道二十二章 撩妹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740章 留活口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481章 君君臣臣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506章 攻克遼東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14章 野心第716章 世民北上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487章 (先鋒開拔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653章 江淮羣賊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三三章 李月暉四四章 說和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91章 駙馬都尉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580章 家規六條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七七章 孤魂野鬼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八一章 嚴重警告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505章 猶豫不定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660章 世嫡皇孫四九章 有求於人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十六章 高門大閥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637章 救荒法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三章 小狗崽子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三四一章 靜照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密山市| 鹿泉市| 泸溪县| 苍溪县| 汝城县| 津南区| 莱西市| 大同县| 台山市| 德钦县| 苏州市| 鱼台县| 祁门县| 东方市| 普兰县| 东阳市| 八宿县| 温宿县| 灵璧县| 镇赉县| 龙海市| 阿鲁科尔沁旗| 德兴市| 天水市| 乳山市| 进贤县| 青河县| 巫溪县| 商洛市| 扶沟县| 嵊州市| 秦皇岛市| 塔河县| 博客| 阿克| 大新县| 延安市| 津南区| 恭城|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