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

清河郡,可以說是整個河北最重要的一個地方,沒錯,就因爲(wèi)這裡盤踞著“門榜盛於天下,鼎族冠於海內(nèi)”的清河崔氏。

太守崔仲方,調(diào)任民部尚書,那麼空下的位置,必須有人接手。

在楊廣父子看來,這個人不宜出身關(guān)中,要麼是山東人,要麼是南方人,有沒有能力無所謂,只要不是關(guān)中人就行。

因爲(wèi)河北眼下,比較排斥關(guān)中人。

裴蘊(yùn)作爲(wèi)巡查使,兼檢校清河太守,第一站就是查的清河郡。

檢校,就是官員外派某事的時候,臨時加任的一個官銜,非正式官員。

比如有檢校刑部尚書,說明是下去查案了,檢校兵部尚書,那是下去督軍了。

裴蘊(yùn)這個,明擺著就是去查清河崔家的。

所以兩個月以來,清河太守這個位置,都沒有確定人選,雖然每天的朝會上都有人舉薦。

這可是上上郡,清河太守是從三品的大官,誰都希望派本族的人去,畢竟那裡有錢。

裴蘊(yùn)那邊還沒有消息,但是清河崔氏的家主崔復(fù)禮,已經(jīng)上奏朝廷,說什麼體恤朝廷艱難,所以運(yùn)河工程欠他們崔家的錢,不用還了。

一百七十萬貫的賬,就這麼抹了,畢竟比起他們隱瞞的戶籍人口,這都是小錢,孰輕孰重,他們拎得清。

能屈能伸,也是豪門大閥的一大特徵,又或是處世哲學(xué)。

不用猜,裴蘊(yùn)現(xiàn)在肯定已經(jīng)離開清河郡,至於下一站是博陵郡還是涿郡,那就不知道了。

涿郡以前叫幽州,再以前叫范陽郡。

那麼眼下,清河太守的位置,就可以定一定了,這個人選,必須老崔家能接受才行。

皇帝也得考慮地方世家的感受。

今天的朝會,崔仲方已經(jīng)來了,這個人在河北一帶可謂呼風(fēng)喚雨,但是在京師不行,楊玄感都看不起他。

當(dāng)然了,人家玄感也是很牛逼的。

楊廣先是詢問了崔仲方,認(rèn)爲(wèi)派誰去清河郡比較合適,崔仲方直接就推薦了本族的崔弘舟,現(xiàn)任司農(nóng)寺少卿,崔弘升的五弟。

所以崔弘升肯定會站出來,表示支持。

楊廣笑了笑,說是會好好考慮。

在大隋,沒有舉賢不避親一說,你不舉薦自己人,族內(nèi)都會戳你的脊樑骨,尤其崔仲方還是家主,他要是舉薦外人,族裡必然一堆閒話,那些婦人的唾沫星子,都能給他洗個澡。

宇文述直接舉薦了自己的兒子宇文化及,楊廣呵呵笑了笑,你兒子什麼德行,伱不知道?

破野頭是宇文家的奴婢出身,你也敢去那個地方?

清河崔,是漢室正統(tǒng),不會接受鮮卑人去他們那裡當(dāng)主官,到了清河郡,甭管你是弘農(nóng)楊還是京兆韋,你都得給我夾著尾巴尾巴做人。

不聽話?有的是辦法治你。

從三品的地方官,必然得是得力的,忠誠無虞,還得讓人家老崔家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可是眼下想要找出這麼一個人,不太容易,

於是楊銘直接舉薦了一個讓所有人驚掉大牙的人物。

陳淑儀的師兄,蕭摩訶的大弟子,謝文。

謝文,出身大名鼎鼎的陳郡謝氏的烏江分支,父親是南陳的鎮(zhèn)北將軍,陳亡之後,他們一家和陳叔寶一家被擄至關(guān)中。

但是這小子靠著跟蕭家的關(guān)係,早早的就成了楊廣的貼身侍衛(wèi),入宮後,先是做皇帝的千牛備身,現(xiàn)在是車騎將軍,專門負(fù)責(zé)楊廣寢宮的安保工作。

屬於心腹中的心腹,跟麻老六在楊廣心裡的地位,是一樣的。

楊銘舉薦這個人,當(dāng)然也有私心,畢竟人家和陳淑儀關(guān)係很鐵,還有就是舉薦皇帝的絕對親信,底下人不會反對。

而謝文又是南方人,崔家是可以接受的,況且陳郡謝氏在一百年前,比清河崔還牛逼,都屬於華夏正統(tǒng)的漢人門閥勢力。

楊廣聽到兒子念出這個名字,也樂了,笑道:

“謝文不過才二十七歲,就任清河太守,是不是太年輕了點(diǎn)?”

楊銘笑道:“許敬宗十四歲就能進(jìn)門下省,蘇夔十三歲就與觀王比射,與衆(zhòng)儒論道,可見有才之人,不問年齡。”

一句話,捧了兩個人,一個蘇威,一個禮部侍郎許善心。

因爲(wèi)楊銘是在誇讚人家的兒子。

謝文有才嗎?必須有,別看人家是個武將,人家的出身就已經(jīng)決定,他是完全具備學(xué)識底蘊(yùn)的。

過了長江四大閥,王、謝、袁、蕭,這四家出身的,文化底蘊(yùn)比起關(guān)中只強(qiáng)不弱,因爲(wèi)人家一直自詡爲(wèi)儒家正宗。

主要還是因爲(wèi)晉末時期的衣冠南渡,他們認(rèn)爲(wèi)儒家真正的精髓,也都跟著去了南方。

裴矩站出來道:“謝文可以一用,年輕人嘛,總是需要磨礪的。”

宇文述這下不好說什麼了,總不能頭鐵跟皇帝去爭。

於是楊廣點(diǎn)頭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就讓謝文去吧。”

連跳三級,正六品的禁衛(wèi)將軍,一下子成了從三品的地方太守。

崔仲方心裡有點(diǎn)不是個滋味,有種皇帝太過兒戲的感覺,我是從禮部尚書去的清河,這尼瑪一個禁衛(wèi)頭子直接就能去了?

地方官如果都是這麼任命,天下豈不是要亂套?

他沒有楊廣父子想的那麼深遠(yuǎn),他只是個臣,他的心裡不是裝著整個天下。

屁股決定腦袋,你屁股纔多大?人家楊廣屁股底下坐著的,是整個大隋。

謝文年輕,自然鬥不過老崔家,老崔家也放心這麼一個雛鳥來管理清河,因爲(wèi)好對付。

朝會結(jié)束之後,楊銘回了東宮,在李秀寧那裡見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嘿嘿笑道:“姐夫我來了。”

這就是人家的聰明之處,不稱職務(wù),只論輩分,明擺著跟你套近乎呢。

楊銘叫來自己的兒子楊瑞,讓他們倆見見面,一個五歲,一個十一歲,今後就要在一起讀書了。

上午去國子監(jiān),由祭酒韋澄親自教導(dǎo),下午在東宮,由薛道衡補(bǔ)課。

尋常出身,是不會有李世民這樣的待遇,人家的出身確實(shí)太吊了。

祖父隴西李,祖母獨(dú)孤氏,外祖扶風(fēng)竇氏,外祖母關(guān)隴集團(tuán)領(lǐng)袖宇文泰的親閨女。

跟北周、大隋皇室,都是直接的姻親關(guān)係,當(dāng)今皇帝楊廣的表侄子。

歷史上唐代隋,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是關(guān)隴集團(tuán)內(nèi)部的權(quán)利更替而已。

李世民非常聰明,在楊瑞面前表現(xiàn)的很得體,將尊卑關(guān)係表達(dá)的清清楚楚。

論輩分,李世民和楊銘是同輩,楊瑞比他低一輩,算是他的侄子,不過他現(xiàn)在有親侄子,那就是李秀寧的兒子楊琮。

與李世民一起進(jìn)宮的,還有李玄道。

他們倆都是由徐景接引進(jìn)宮的。

打發(fā)走兩個小的之後,楊銘單獨(dú)與李玄道說話。

“玄道在齊王府任職,有多久了?”楊銘笑問道。

李玄道恭敬道:“回太子,六年了。”

他在齊王府擔(dān)任王府祭酒,和李百藥的位置一樣,屬於長史之下權(quán)利最大的。

楊銘又道:“那麼你覺得,齊王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回太子,齊王性直爽,不作僞,敬老尊賢,並非無德之人,只是有時候不太能聽得進(jìn)勸告,雖有小缺,然人並無大失,”李玄道說道。

這就是聰明人,不要說主子的壞話,哪怕是你的前任主子。

他今天敢在楊銘這裡罵楊暕,楊銘直接就會殺了他。

但由此可見,這個人還是很狡猾的。

楊銘笑問道:“那你爲(wèi)什麼要從齊王府跑出來呢?”

“不敢隱瞞太子,之所以出逃,皆因惜命,”李玄道說道:“齊王的性子,臣還是瞭解的,當(dāng)時若是跑的慢點(diǎn),今天就沒有機(jī)會得見太子殿下。”

這一句話,多多少少有貶低楊暕的意思,不過並不要緊,最多就是說楊暕對待下屬有點(diǎn)冷血無情。

楊銘點(diǎn)頭道:“那你覺得,我會不會用你呢?”

“會,”李玄道說道。

楊銘笑道:“什麼理由?”

李玄道站直身體,道:“太子賢名遠(yuǎn)播天下,有容納萬物之胸襟,有體恤百姓之仁德,臣雖才疏學(xué)淺,然亦願肝腦塗地,以求太子之賢,昭於煌煌史冊,傳達(dá)於千秋之後。”

“你沒有這個本事,”楊銘直接給他潑冷水道:

“這個理由也站不住腳,不過你沒有猜錯,我確實(shí)打算用你,但你今天如果猜不到我用你的理由,你就繼續(xù)去李淵府上躲著去吧。”

李玄道頓時冒冷汗,看樣子太子不吃馬屁,但真正的理由,實(shí)在是說不出口啊。

因爲(wèi)真相就是,他是李淵舉薦的,太子或許會給李淵一個面子。

腦子裡拼命思索,李玄道越來越緊張,果然是比齊王厲害啊,言語如刀,其人如劍,藏鋒納銳怪不得高熲蘇威都對他服服帖帖。

半晌後,李玄道灰心喪氣道:

“也許是因爲(wèi)唐國公的面子吧,太子才肯用我。”

“不錯,是這個理由,”楊銘笑道:

“我這裡不想聽到任何一句不實(shí)之話,就算難以啓齒亦或是有難言之隱,我都只想聽到真話,言真者無罪,明白了嗎?”

“臣明白了,今後但有一字虛言,願自絕於太子面前,”李玄道只覺自己的後背已經(jīng)溼透了。

這樣的人,齊王怎麼能鬥得過啊?雖然是一母同胞,但人家打小是在二聖膝下長大,果真非常人所能揣測。

楊銘點(diǎn)了點(diǎn)頭道:“去門下坊找李綱,就說孤讓你做內(nèi)舍人。”

李玄道瞬間大喜,趕忙跪地謝恩:

“臣肝腦塗地,不足以報太子大恩。”

你以後敢騙我,就讓你肝腦塗地,楊銘淡淡道:“去吧。”

(本章完)

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647章一二九章 發(fā)佈公告第726章 五座大橋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三二章 七貴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二七九章 透心涼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677章 我舅老爺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761章 勸酒一五四章 大忌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35章 河西戰(zhàn)線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567章 朝廷的態(tài)度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二四七章 驗(yàn)明正身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655章 敗局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三九四章 三推讓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711章 楊廣離京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703章 如嫡四三四章 通達(dá)幹練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483章 一代巨匠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jìn)京師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三九九章 門當(dāng)戶對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10章 便宜行事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六九章 舉薦第657章 一步登天五四章 配婚第485章 造橋大匠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九章 香味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45章 蘭陵蕭銑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543章 諡號二零一章 牽馬執(zhí)鞭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686章 立個字據(jù)吧九五章 返京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四六零章 請?zhí)釉嚨?/a>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723章 三十歲整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589章 折辱武舉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573章 命運(yùn)的齒輪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580章 家規(guī)六條二七一章 裙帶關(guān)係第742章 日月二門
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647章一二九章 發(fā)佈公告第726章 五座大橋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三二章 七貴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二七九章 透心涼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677章 我舅老爺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761章 勸酒一五四章 大忌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35章 河西戰(zhàn)線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567章 朝廷的態(tài)度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二四七章 驗(yàn)明正身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655章 敗局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三九四章 三推讓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711章 楊廣離京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703章 如嫡四三四章 通達(dá)幹練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483章 一代巨匠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jìn)京師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三九九章 門當(dāng)戶對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10章 便宜行事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六九章 舉薦第657章 一步登天五四章 配婚第485章 造橋大匠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九章 香味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45章 蘭陵蕭銑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543章 諡號二零一章 牽馬執(zhí)鞭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686章 立個字據(jù)吧九五章 返京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四六零章 請?zhí)釉嚨?/a>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723章 三十歲整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589章 折辱武舉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573章 命運(yùn)的齒輪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580章 家規(guī)六條二七一章 裙帶關(guān)係第742章 日月二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隆昌县| 宁波市| 通辽市| 仁怀市| 景宁| 紫阳县| 科技| 治县。| 绥棱县| 洛宁县| 军事| 宜黄县| 格尔木市| 梅河口市| 长宁区| 马尔康县| 华亭县| 伽师县| 昂仁县| 湄潭县| 万年县| 南康市| 五大连池市| 三亚市| 沈阳市| 阜新| 延长县| 广德县| 四子王旗| 米林县| 芦溪县| 天峻县| 呼和浩特市| 甘孜| 古交市| 宣汉县| 阿荣旗| 芦溪县| 九龙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