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

翌日朝會,雲(yún)定興主動站出來,請求免除民夫購買工具的款項,他粗略合計了一下,大概是六十多萬貫,也許更多。

民部侍郎韋津站出來道:“別人說說嘴,民部斷條腿,六十多萬貫,說免就免,雲(yún)少卿是不是覺得,國庫的錢是你們家的啊?”

雲(yún)定興道:“幾番大索貌閱,國庫的錢如今有很大結(jié)餘,北方連年用工,百姓疲敝,些許惠民之策,韋公應(yīng)當(dāng)支持的。”

“民部管著國庫,一筆筆的開支進項,毫釐不敢有差,”韋津道:“我們撥動算盤的時候,每一粒子,都要斟酌權(quán)衡,反覆思量,雲(yún)少卿一張嘴就是六十萬,口氣挺大的嗎?”

大隋在開皇初期,計算工具叫做算籌,就是以一根根小木棍擺成某種形狀來計算,就是這樣:〣、〦、〨、〨.

楊銘覺得太粗糙了,於是在很小時候,就在自己的老師國子監(jiān)博士蕭該面前,用一堆小石子,展示過算盤的樣子及進位法,故意讓蕭該給看到。

結(jié)果蕭該聯(lián)合秘書省的太史令張胄玄、博士劉焯、王孝通、甄族等人,真就把算盤給發(fā)明出來了。

剛出來的算盤,背後有底板,而且進位方式非常落後,於是楊銘就在底板背後偷偷寫下來珠算加減法的口訣,這下好了,這幾個人開始爭搶,都說是口訣是自己寫的,後來鬧得太大,因此劉焯還被免了官。

所以算盤在大隋,已經(jīng)存在了十五年之久,民間也已經(jīng)開始普及。

韋津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看向了民部的另外兩位大佬,尚書崔仲方,御史大夫兼侍郎的裴蘊。

崔仲方眼觀鼻鼻觀心,裴蘊面無表情。

昨晚雲(yún)定興被太子單獨留下,崔仲方是知道的,結(jié)果今天朝會上,雲(yún)定興就出了這麼一個主意,不用說,肯定是太子授意的,那我還摻和什麼?

至於裴蘊,則是比較謹(jǐn)慎,眼下還看不明白到底怎麼回事,還是不要說話的好。

韋津覺得有點不對勁了,特麼的民部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你們倆裝聾作啞,什麼意思?

這時候,雲(yún)定興繼續(xù)道:

“修路一事,工具損耗,是一個極大的數(shù)字,一鎬一鍬對朝廷來說不算什麼,卻是百姓賴以謀生之物,臣以爲(wèi),減免此項,可示陛下、太子仁德愛民之心。”

這話說完,韋津看向楊銘,打量著楊銘的表情變化。

而楊銘這時候也朝韋津看來,問道:“國庫當(dāng)下結(jié)餘,有多少?”

韋津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卻被崔仲方搶先一步道:

“稟太子,國庫當(dāng)下存錢,三千一百二十五萬貫,拋去今年已經(jīng)報上來的所有預(yù)算開支,應(yīng)有結(jié)餘一千四百五十萬貫,按制,七百萬爲(wèi)國庫應(yīng)急儲備,不能動,那麼可用餘額爲(wèi)七百四十五萬貫。”

楊銘點頭道:“那麼撥出六十萬給太府寺補這個虧空,合適否?”

“當(dāng)然合適,”崔仲方道:“太子體恤百姓,這個錢該花。”

韋津恨不得過去一腳把他踹翻,老東西,你是不是提前已經(jīng)收到什麼風(fēng)聲了?特麼的也不跟我打個招呼,使個眼色也行啊?

於是他也趕忙轉(zhuǎn)舵,站出來道:“太子仁德,實爲(wèi)百姓之福。”

“那就這麼定了,”楊銘看向雲(yún)定興道:“具體事宜,伱跟民部商量,凡事以減輕百姓壓力爲(wèi)重,河北世家尚知百姓艱難,減免債務(wù),有些人似乎並不體察民間疾苦。”

一捧一貶。

韋津心裡咯噔一下,心知楊銘這是在罵他呢。

崔仲方藉著機會,趕忙又爲(wèi)家族說了一些好話,大概也就是那兩句,什麼爲(wèi)君解憂啊,愛惜百姓啊之類的。

散朝之後,民部三位大佬聯(lián)袂離開,於路上商量撥款事宜。

崔仲方返京不久,於是向身旁兩人詢問道:

“我觀太子雖弱冠之齡,卻是處事嚴(yán)謹(jǐn),老成幹練,多謀而善斷,儲君至此,國之幸也。”

人家心狠手辣那一面,你還沒見識過呢,你剛回來,慢慢長見識吧,裴蘊點頭道:

“卻非尋常人也,太子入朝參會,好像是十五歲吧?”

韋津搖頭道:“不對,十五歲只是零星參與朝會,正式參會,是在十七歲,太子剛成年便去了荊州擔(dān)任總管,差不多兩年後,回來擔(dān)任門下省納言,兼任右領(lǐng)軍大將軍,如今二十三了,六年時間,太子可是幹了不少大事啊。”

“老夫?qū)μ硬簧醪t解,今後還要仰仗兩位,緊要時候,切記多多提醒,”崔仲方笑道。

提醒泥馬個頭,今天朝會你提醒老子了嗎?韋津笑道:“那是自然。”

這時候,有內(nèi)侍過來,將裴蘊給叫走了,說是太子有請。

崔仲方連忙拉了拉裴蘊袖子,小聲道:“太子若是對民部有要緊吩咐,裴大夫務(wù)要及時告知。”

裴蘊微笑點頭,然後跟著內(nèi)侍走了。

“我說,你寫,”殿內(nèi),除了楊銘之外,還有新任的內(nèi)史侍郎王胄。

虞世基老是掣肘盧楚,使得後者的在內(nèi)史省舉步維艱,所以楊銘奏請老爹,把虞世基給踢出去了,補上了瑯琊王氏出身的王胄。

裴蘊進來之後,沒有打擾,而是在一旁靜靜聆聽。

“軍械爲(wèi)國之重器,歷年損耗頗重,太府寺閃轉(zhuǎn)騰挪不至應(yīng)需有虧,然煉窯老舊,工藝瓶頸難越,兒臣曉國庫艱難,奏請私募煉窯於聞喜,開鑿礦山於中條,以補庫存之缺,以備將來之需”

裴蘊在一旁聽著,大概也聽明白了。

私募、聞喜、中條,這應(yīng)該就是太子召他前來的目的了。

王胄書寫完畢之後,交給楊銘閱覽,隨後封好,派人送往洛陽。

“坐坐坐,不要站著了,”楊銘招呼裴蘊坐下,然後讓內(nèi)侍奉茶,笑道:

“裴公不在,有些事情,需要與你商量。”

裴蘊點頭道:“可是殿下方纔所言的私募煉窯一事?”

“不錯,”楊銘笑道:“總是需要跟你們打聲招呼的。”

裴蘊連忙擺手:“殿下太見外了,裴家對您一片赤膽,您在聞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裴家必然是全力支持。”

家主的閨女都嫁給你了,你可是我們裴家的女婿,我們不支持你,支持誰?

楊銘知道對方說的不過都是場面話,利益這玩意還是要說清楚的,再說了,裴蘊在裴家的地位,根本不行,他甚至還不如裴熙載在族內(nèi)的地位,更不如裴仁基。

事關(guān)家族利益,裴矩都得好好考慮一下。

楊銘笑道:“有些事情還是要講清楚的,我修造礦山煉窯,本來就是私募,所以有意讓裴家也參與進來,我聽阿雲(yún)說,你們在聞喜有很多礦山?”

裴蘊點頭道:“不瞞殿下,有,但具體多少,臣也不清楚。”

楊銘道:“這樣吧,你跟族裡的人商量一下,你們籌五十萬貫,剩下的我來籌備,算上獨孤懷恩,咱們?nèi)液献鳌!?

怎麼還算他?他算哪根蔥啊?裴蘊好奇道:“獨孤將軍也有此意?”

“事情就是他提出來的,我也有意讓他參與,當(dāng)然了,他身居要職,也去不了河?xùn)|,”楊銘笑道:“這種事情還是要交給行家裡手來做,我們不過是出資而已。”

裴蘊點頭道:“行,我會盡早與族內(nèi)人商量,儘快給殿下一個答覆。”

“好,那你忙去吧,”楊銘擡了擡手。

河?xùn)|地區(qū)的中條山,是距離京師最近,也是最大的礦脈分佈所在,沿著整個中條山,太府寺至少都開設(shè)有十餘座礦山,但就是聞喜沒有。

爲(wèi)什麼?老裴家阻撓唄。

朝廷想要在地方做什麼事情,當(dāng)?shù)卮笞宀煌庖彩前状睢?

人家這種阻擾,不是明面上,而是背地裡玩陰的,比如一座礦山剛剛建成,土匪三天兩頭來找麻煩,動不動就燒你營房,殺你工匠,你派官兵抓,誒~~~還抓不到。

時間久了,那地方的礦場也就廢了,裴家一接手,保準(zhǔn)一個土匪都沒有。

這就是地方勢力。

歷來去往河?xùn)|上任的官員,無論你官大官小,在裴、柳、薛沒有熟人,你這個官當(dāng)?shù)倪B個屁都不如,除非你是像楊銘這樣的皇室嫡出。

就連竇慶這樣的外戚,做太守的第一年,首先就得去拜訪三家的族內(nèi)大佬,跟人家打好關(guān)係。

就這,如果讓人家稍不順心,竇慶這個太守也不好做。

不過楊銘是沒有問題的,裴淑英做爲(wèi)裴矩之女,又是正兒八經(jīng)出生在聞喜,是純純的正統(tǒng)嫡系,分量足夠。

而楊銘眼下又完全控制了河?xùn)|軍府,三家誰特麼敢找麻煩,絕對屬於皮癢癢了。

又處理了一些政務(wù)之後,楊銘返回東宮,去探視陳淑儀。

這丫頭和楊茵絳、裴淑英,是楊銘心頭最重的三個女人,如今就她沒有子嗣,所以楊銘對她懷孕一事,是非常開心的。

生個女兒吧,我真的不想再要兒子了,眼下看來,多一個兒子,就多一個麻煩。

陳淑儀的嫡親祖母,柳敬言也來了,這個老婦人,出身河?xùn)|柳氏東眷房,她這一支的祖上,是整個南北朝時期,柳家最牛逼的一波人,別說是出將入相了,三公三師都有好多。

柳述他們那一支,是西眷房。

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726章 五座大橋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587章 門當(dāng)戶對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七三章 醍醐灌頂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六十章 兩難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六一二章 商君書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751章 十五道九六章 頂包第597章 木棉花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520章 大柱國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731章 可稱公子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608章 小奸巨猾六十章 兩難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581章 出使突厥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747章 楊老四第718章 北進洛陽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514章 野心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690章 善第761章 勸酒九三章 祖籍九江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767章 貓哭耗子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738章 五鳳樓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726章 五座大橋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zhàn)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514章 野心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73章 渡河之戰(zhàn)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第594章 雙子同出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第519章 終極目標(biāo)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四五章 未雨綢繆六八章 入山剿匪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726章 五座大橋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730章 殺心起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703章 如嫡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第768章 值這個價三九九章 門當(dāng)戶對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
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726章 五座大橋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587章 門當(dāng)戶對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七三章 醍醐灌頂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六十章 兩難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六一二章 商君書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751章 十五道九六章 頂包第597章 木棉花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520章 大柱國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731章 可稱公子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608章 小奸巨猾六十章 兩難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581章 出使突厥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747章 楊老四第718章 北進洛陽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514章 野心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690章 善第761章 勸酒九三章 祖籍九江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767章 貓哭耗子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738章 五鳳樓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726章 五座大橋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zhàn)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514章 野心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73章 渡河之戰(zhàn)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第594章 雙子同出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第519章 終極目標(biāo)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四五章 未雨綢繆六八章 入山剿匪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726章 五座大橋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730章 殺心起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703章 如嫡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第768章 值這個價三九九章 門當(dāng)戶對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青冈县| 长宁区| 惠安县| 瓦房店市| 通州区| 临澧县| 南丰县| 定州市| 石狮市| 黄山市| 临西县| 大庆市| 鹤山市| 浦县| 新乡县| 托克托县| 勐海县| 鲁山县| 咸宁市| 钦州市| 新建县| 肇庆市| 贡嘎县| 安庆市| 永安市| 渝中区| 电白县| 高平市| 措勤县| 义马市| 晋城| 莲花县| 通道| 五华县| 元氏县| 耿马| 于田县| 环江| 巴青县|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