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

事實上,如果不是楊銘早就從歷史上知道漢王楊諒的下場,他也不會因爲一個女人得罪楊諒。

至於得罪宣城王楊煜,和得罪陳淑儀沒什麼區別,真把人家陳淑儀惹急了,她還敢衝自己嚷嚷兩句,楊煜敢嗎?

他不敢。

他不過是一個庶子。

大隋這些親王的兒子裡,嫡子纔是被大家所認可的,一個庶子,就算封王又如何?別說我瞧不起你,皇城各部衙門的官員也沒幾個會將庶子放在眼裡。

就好比他們晉王府,楊廣那庶出的三兒四女,楊銘到現在也只知道楊慶與楊和,剩下的連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毫無存在感。

漢王楊諒是楊堅夫婦最小的兒子,比較受寵,再加上楊諒一共只有兩個兒子,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給楊煜封王。

要是換成漢王府世子楊顥(hao),楊銘多少還會給他點面子,但也不多。

楊煜也知道自己身份低微,根本不夠資格跟楊銘鬥,可是眼睜睜的看對方將人帶走,他又不甘心就這麼返回晉陽,無功而返,父王怕不是要罵他無能。

此番來大興捉拿高氏,本就是一次機會,一次能讓父王看重他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很難再有第二次。

於是楊煜等到楊銘走遠之後,便帶人從明德門再入大興,先養傷,再謀後事

楊銘當然要確認一下高氏是否在車上,於是他登上馬車,只見一位白衣如雪的女子端坐在正中,頭戴幕籬,身旁各有一名服侍婢女。

兩個婢女生的極爲水靈,而且個子不低,當然,中間的高氏個子更高。

「多謝殿下搭救,」

聲音恬靜,頗爲柔美,而且高玥表現的極爲平靜,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楊銘「嗯」了一聲,轉身離開馬車。

事實上,他早就吩咐手下衛士,留幾個人手盯著楊煜那邊的動靜,看看這小子會不會死心,就此返回晉陽。

他一點也不擔心對方會亂來,楊煜再敢招惹他,直接給他一頓胖揍。

大隋無論皇室門閥,還是豪門士族,繼承家業的向來都是嫡長子,剩下的嫡子能分到的家產都沒有多少,別說一個庶子了。

老楊家不就是這樣嗎,只看楊堅夫婦給五個兒子娶的媳婦,就能看出端倪。

元妃出身最好,洛陽元閥,蕭妃緊隨其後,蘭陵蕭氏,第三崔氏,出身博陵崔氏,第四洛陽長孫氏,輪到楊諒,豆盧氏,豆盧氏本姓慕容氏,三百年前和吐谷渾的慕容氏是一家,都是東北人。

五個兒媳婦的出身,都是依次遞減的,這麼做也是爲了削減另外四個兒子的勢力,讓嫡長子楊勇能夠一家獨大。

嫡子尚且如此,庶子算個毛???

像楊煜這樣的,正妃別指望能是關隴集團的嫡出女兒,能娶個庶出的那都是看楊諒的面子。

….

他有什麼資格跟我鬥?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個高氏確實是一個麻煩啊,雖然楊銘早有預料,但也沒想到第一個來搶人的竟然是楊諒。

本來還琢磨著京師的大老們都是要臉的,肯定拉不下臉來跟自己索要一個女人。

如今看來,有時候爲了女人也是可以不要臉的。

這個高氏到底有什麼魅力?都值得楊諒這種級別的明搶了?

回到晉陽樓之後,楊銘留下宇文嵐,與對方單獨私聊。

他想確認一下,高氏除了亡國公主的身份之外,到底還有什麼地方值得特別。

可惜宇文嵐也說不清楚,只說此女在舊齊故地頗具聲望,河北山東一帶的

豪門士族曾在暗中三番五次派人接洽,希望能幫助高玥改善生活。

可是高玥這個人性格比較倔,對外人的援助堅辭不受,這麼多年的生活,全靠兩次獻藝的收入勉強維持。

至於高玥爲什麼要躲漢王,宇文嵐完全不清楚,因爲漢王就任幷州總管沒多久,他就失業了。

楊銘又問道高玥的樣貌,宇文嵐稱他也沒見過。

好嘛,越來越神秘了。

楊銘絕對不會認爲,此女因長相出衆,就能被漢王楊諒這麼惦記的,難不成楊諒也和楊勇一樣,看上哪個直接就擄回家去?

太子楊勇和秦王楊俊的好色是出了名的,但沒聽說楊諒也這麼好色???

楊銘甚至認爲,高玥的樣貌再好看,最多也就陳淑儀那種級別,畢竟楊銘目前爲止見過的年輕女子中,陳淑儀的樣貌絕對是獨一檔的。

所以他對高玥具體長什麼樣子,一點興趣都沒有。

負責盯著楊煜的衛士帶回來消息,說是楊煜已經帶人返回大興,目前住在南城的一家客棧,購置了不少療傷藥,看樣子是要在大興養傷。

養好傷之後他們會不會離開?只能靜觀其變了,楊銘讓人繼續盯著楊煜他們,並且專門留下三十名衛士守在晉陽樓,專職保護高玥。

兩天後,楊茵絳來了,但不是因爲她想見楊銘,而是幫著帶話的,有人想見楊銘。

老熟人楊約。

很奇怪,自從春遊一別,楊約並沒有主動約見過楊銘,上次見面還是幫史萬歲求情的時候,今天怎麼好好想見他了?

楊約這次是邀請楊銘到楊府一聚,說什麼近來因政務拖累,以至於無暇分身,不能像春遊時常與君秉燭長談,甚爲遺憾,今日於府中設宴,翹首盼君,聊慰相思之情。

也就是楊約,才能說出這麼虛頭巴腦又讓人肉麻的話。

這句話如果出自女子口中,倒也有些風情,換成楊約,直讓人起雞皮疙瘩。

本來在春遊的時候,他們倆因同一目的,成爲臨時的戰略合作伙伴,但事後大家各回各家,各幹各事,幾乎沒有往來。

所以楊銘心裡清楚,這老小子要是沒什麼事,是絕對不會邀他見面的。

….

還尼瑪相思之情,相思個毛啊相思。

當晚,楊銘與楊茵絳一同來到楊府。

楊銘是郡王,按規矩,楊府的人是要出門來迎的,當然,楊素可迎可不迎,人家是開國公。

但楊約不行。

所以馬車剛到王府,楊銘就看到楊約嘻嘻哈哈的跑下臺階,來到馬車前,親自將楊銘扶下馬車,

「多日未見,殿下風采依舊?!?

楊銘笑道:「楊少卿意氣風發,更勝從前啊?!?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大笑。

入府後,楊銘被請至內苑的一處雅廳。

廳內的佈置極爲奢華,不誇張的說,比他們王府都強,周圍服侍的女婢各個姿色不俗,顯然是經過精挑細選。

一應傢俱,皆爲上等木料,博古架上擺放的那些玩意,只看外觀便知價格不菲。

小楊家是真有錢啊。

不知道架子上那些玩意,有多少是老爹送給楊約他們哥倆的?

落座後,楊約拍了拍手掌,門外立時便有一隊樂伎走了進來。

她們容貌俱佳,各執樂器,有箜篌(konghou),類似於豎琴,有琵琶,篪、笙、箏、琴,這些都是伴奏樂器,中間身材超辣的紅衣女,應是歌姬加舞姬,也就是連唱帶跳。

楊約介紹道:「這幾名女伎皆爲南方人士,是我高價從江南購得,擅吳聲,所謂康慨

吐清音,明轉出天然,晉王對吳聲頗爲癡迷,小殿下應該也喜歡吧?」

喜歡談不上,主要實在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偶爾也會瞧瞧,某音上這類娛樂項目,老百姓免費就能看,而且比這個穿的更少。

你這才露個腰,有什麼看頭?

「還行,」楊銘點了點頭。

楊茵絳在一旁笑道:「晉王府的吳聲樂團當爲最正宗,有機會了你帶我賞一賞。」

「一定,」楊銘笑道。

接下來,楊約這老小子不談正事,反倒一本正經的欣賞起歌舞來了。

其實無論吳聲還是西曲,都是清商樂的一種。

隋滅陳之後,從舊陳宮廷獲宋、齊舊樂,楊堅聽了之後,稱其爲:華夏正聲,並將其置於清商署,由樂工整理完善。

楊堅對清商樂非常重視,在《七部樂》中只列在國伎之後。

《七部樂》,也稱「七部伎」,是大隋宮廷所用七部音樂,排名有先後,分別是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其中排在第一的國伎,也就是國樂,傳自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是一種西涼音樂,歷史上只有北魏和隋朝奉其爲國樂。

楊銘對歌舞的興趣,完全取決於表演者是誰,毫無疑問,下方的紅衣舞姬身材樣貌都屬上等,非常性感,但如果換成陳淑儀或是楊茵絳換上這身露腰衣服,楊銘纔會目不轉睛。

現在嘛,當然是心不在焉,盤算著楊約這老小子在什麼地方給自己下套呢。

一曲舞畢,楊銘跟著楊約楊茵絳一起鼓掌。

楊約意猶未盡道:「果然絕妙,不枉我花費重金,可惜,歌舞俱佳,唯獨琴聲不盡人意。」

好嘛,在這等老子呢

楊銘道:「琴藝已是極好,楊少卿太挑剔了。」

楊約搖了搖頭,擡手將舞團揮退,遺憾道:「還差火候,真是美中不足?!?

不足尼瑪!你是不是也在打高氏的主意?這老小子,一肚子特麼的心眼。

楊茵絳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私下裡示意楊銘自己並不知情,然後一臉無奈的托腮苦笑。

楊銘直接開門見山道:「別繞彎子了,有話直說?!?

果然,楊約瞬間換成一副嬉皮笑臉:

「想跟殿下借個人,就看殿下舍不捨得忍痛割愛了?!?

「捨不得,還有其它事嗎?」楊銘沒好氣道。

家父隋煬帝.

圓盤大佬粗

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746章 齊王楊暕第752章 下手太快第752章 下手太快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710章 蠻子七二章 佛道領袖六九章 舉薦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二章 以後再說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739章 隔代親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一一九章 撮合第483章 一代巨匠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三四一章 靜照庵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770章 大步前行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六十章 兩難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六三章 舊時主僕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509章 水師相遇七六章 至善至孝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485章 造橋大匠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752章 下手太快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37章 救荒法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617章 楊老八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85章 悍兵難管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65章 目有重瞳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480章 太師李穆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739章 隔代親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659章 將功贖罪六一章 背鍋俠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666章 天寒地凍
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746章 齊王楊暕第752章 下手太快第752章 下手太快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710章 蠻子七二章 佛道領袖六九章 舉薦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二章 以後再說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739章 隔代親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一一九章 撮合第483章 一代巨匠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三四一章 靜照庵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770章 大步前行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六十章 兩難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六三章 舊時主僕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a>第509章 水師相遇七六章 至善至孝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485章 造橋大匠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752章 下手太快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37章 救荒法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617章 楊老八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85章 悍兵難管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65章 目有重瞳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480章 太師李穆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739章 隔代親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659章 將功贖罪六一章 背鍋俠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666章 天寒地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青阳县| 临颍县| 巴彦淖尔市| 繁昌县| 革吉县| 汝州市| 吐鲁番市| 淅川县| 布拖县| 珲春市| 道真| 兴安县| 教育| 衡东县| 搜索| 扬州市| 广东省| 许昌市| 内江市| 彭州市| 松潘县| 班玛县| 曲靖市| 南川市| 石林| 灵台县| 凯里市| 卢氏县| 根河市| 容城县| 吉隆县| 都匀市| 奉节县| 慈溪市| 沂源县| 建昌县| 大安市| 垣曲县| 绿春县|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