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

終南山位居秦嶺中斷,風景奇秀。

尤其是此番春遊的中心南山北麓,更是山水宜人。

楊銘當然沒心情看風景,畢竟站在山腳下和站在山頂上是兩回事,而那些聳峻的高山,沒纜車他又爬不上去。

幾日閒逛,讓他對大隋目前的門閥家族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比他從歷史上看到的更爲觸目驚心。

在這裡,普通的老百姓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就連那些普通士族,也不過是依附於大家族,由人擺佈的傀儡而已。

拿一條舉例:

開皇十六年,楊堅頒佈法令:令判死罪者,須經三奏,方可行刑。

歷史上稱之爲三複奏。

也就是說,地方衙門如果要判處一個人死罪,需要先上報大理寺,接著上報內史省和門下省複覈。

三個部門都覺得這個人該殺,纔會判處死刑。

聽起來是條非常不錯的律法,避免出現冤假錯案。

楊堅的初衷是好的。

但事實上,這條律法的服務對象,永遠都不是老百姓,老百姓犯了事,審一審當街就給砍了。

三複奏只是爲那些犯法的士族子弟,提供了三次活命的機會。

什麼特麼的叫公平?公平不是給你準備的。

楊銘之所以有此感慨,是因爲收到了一封來自江都的家書。

楊廣的親筆信。

信是寫給楊暕的,囑咐他找到門下省的給事黃門侍郎楊達,幫忙給一個人開脫。

幫誰?宇文三狗中的二狗子,宇文智及。

這小子犯了什麼事,信中沒有言明,但肯定不是小事,要不然也不會走三複奏這個程序。

三複奏第一步是大理寺,這是趙綽的地盤,油鹽不進,第二步內史省是裴矩的地盤,跟老爹毛關係沒有。

而三複奏最後一步的門下省就更狠了,

門下省的最高長官是那幫納言,而納言都是兼任,比如尚書左僕射高熲兼納言、尚書右僕射楊素兼納言、邳國公蘇威兼納言、衛王楊爽等等

既然是兼任,肯定不幹實事了,幹實事的叫做給事黃門侍郎,有四個人。

而信中提到的這位楊達,不算有名,但是提到他的外孫女,大家一定會“噢”的一聲。

楊達出身大隋宗室,是廣平王楊雄的親弟弟,武則天的親姥爺。

將信重新封好,打發走江都來的家僕後,楊銘陷入沉思。

宇文三狗是在自己必殺名單上的,眼下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可是老爹如今還沒有登基,這個時候弄死二狗子,怕是會引發蝴蝶效應。

畢竟老爹登基所倚仗的第一人是楊素,接下來就是宇文述了。

楊銘打心眼裡,是不想爲二狗子開脫的,拋除此人日後弒君的罪行,單是從陳淑儀那裡聽到的,他就恨不得二狗子立即去死。

罷了罷了就讓二狗再多活幾天。

派人將楊暕叫回,楊銘將信遞給對方:“二哥如果不知道楊府的位置,我讓徐景帶你去。”

“不用!”

楊暕大手一揮:

“三弟替我跑一趟吧,我和裴小姐約好了一起入山遊玩,她還在外面等著我呢,不說了,就這樣。”

楊暕撂下這句話之後,心急火燎的離開了。

你這是掛電話呢?楊銘一臉無奈的看向身邊的徐景:“長姐還沒回來?”

徐景搖了搖頭。

楊嬋前幾天被蘭陵蕭家的人給請走了,那邊有她幾個要好的閨友,似乎是想請她給把把關。

自己的事還沒個譜呢,倒是熱心腸的一直爲別人著想。

沒辦法,看樣子自己只能親自跑一趟了。

這次離開,楊銘本來不想帶上樓嬤嬤,但奈何自己的話在對方眼裡跟放個屁差不多,索性就不要開口了。

辦這種見不得光的事,身邊還跟著獨孤皇后的心腹,這叫怎麼個事啊?

好在楊銘知道,楊堅和獨孤伽羅對這種事情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宇文智及又不像劉居士那樣,敢跑到未央宮大言不慚。

何況宇文述眼下還兼著左武候大將軍一職。

他的大將軍是靠軍功賺來的,劉昶的大將軍是靠和楊堅關係好混來的。

總之,關隴貴族只要不是謀反,凡事都好商量。

離開春遊駐地,用了一天時間返回大興。

剛好是傍晚,楊達應該也下班了。

徐景拿了拜帖遞給楊府管家,不一會,剛剛換上便服的楊達便出來迎接。

楊銘是郡王,按照大隋禮儀,出身宗室的楊達也是需要行禮的,但這並不能說明人家心裡會把你當回事。

但是既然老爹讓自己來找對方,說明兩人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被領入府中之後,楊銘讓徐景他們在門外等候,自己則在會客室向楊達闡明此番來意。

“原來如此,”

已經年近五十的楊達,聽完之後捋須笑道:

“宇文智及的案卷,下官還未見到,不過請殿下放心,卷宗一到門下省,下官必定按住不發,拖上幾個月,這件事就不會再有人問了。”

嗯很符合大隋國情地道的人情社會既得利益集團的潛在規則。

“那就有勞楊大人了,”楊銘也不拖沓,起身就走。

幹這種事情,他不是很喜歡,如果真的是爲蒙冤之人洗刷冤屈,他到樂意幫忙,至於二狗子,我呸!

當天晚上,楊銘在晉王府住下,本想著趕了一天路早點睡吧。

誰知道李靖竟然找上門來了。

做爲長安縣功漕,李靖消息靈通,自然知道楊銘傍晚返回了大興,於是騎了一匹快馬就過來了。

“右僕射大人的意思,是讓我外放地方,到馬邑做個郡丞,我已點頭,正想著如何去南山與殿下道別,沒想到你卻回來了。”

書房內,只有楊銘和李靖,一個十二歲的小子,一個二十七八的小夥兒,似乎本不該有如此正經的談話。

楊銘皺眉道:“吏部已經定下了?”

“這倒沒有,只是右僕射大人口頭跟我說起過,”李靖呷了口茶水道:“不過我已經答應,應該也就這幾天的事了。”

馬邑郡(山西朔州)處在邊境,基本與突厥接壤,不是什麼好地方。

楊銘倒是認同李靖的選擇,雖然從長安縣調到邊境,如同從西安未央區調到了山西朔州市,絕對屬於是下調了。

但是李靖繼續留在大興,也是不好往上升的,大興的官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多少子弟排隊等著呢。

而李靖的父親已經去世,兩個舅舅雖然厲害,終究是屬於軍方,能在軍中給他謀個實差,行政上他們就說不上話了。

“你是楊素的門生,地方官員是由吏部任命,高熲那關好過嗎?”楊銘問道。

李靖搖頭:“還不知道,不過吏部尚書牛弘牛大人,倒是對我印象不錯。”

楊銘微微點頭,他知道楊素和高熲是死對頭,而他們兩人的管轄各有不同。

尚書左僕射高熲,管著禮部、兵部和吏部。

尚書右僕射楊素,管著工部、民部和刑部。

按大隋律,州刺史以上,由楊堅直接任命。

郡太守、郡丞、郡尉由吏部直接任命,

而主簿、功曹等佐官,均由郡太守自行任命。

高熲不點頭,李靖哪也去不了。

既然外放,還不如去自己的地盤,楊銘是不會輕易放走李靖的,

“靖兄可否考慮,去我的河東郡呢?”

李靖楞道:“河東郡已有郡丞,我如何去得?”

“這是小事,”楊銘笑道:“我立即修書送往吏部,請將河東郡丞調任它地,這不就給伱空出來了嗎?”

李靖笑道:“殿下既有此意,靖豈有不從?”

“就這麼說定了,”楊銘大喜:“靖兄等我消息。”

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43章 各就各位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91章 駙馬都尉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七七章 孤魂野鬼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703章 如嫡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645章 蘭陵蕭銑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761章 勸酒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十六章 高門大閥六四章 再闖東宮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六一章 背鍋俠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45章 雙眼皮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二五零章 武士彠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二六七章 教坊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544章 表哥表弟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09章 水師相遇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637章 救荒法第669章 大冢宰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二三三章 麥秋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517章 嚴防死守四九章 有求於人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639章 舉個例子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607章 捨己奉公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514章 野心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二九四章 河間王二七三章 挖牆腳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一章 三胎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
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43章 各就各位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91章 駙馬都尉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七七章 孤魂野鬼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703章 如嫡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645章 蘭陵蕭銑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761章 勸酒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十六章 高門大閥六四章 再闖東宮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六一章 背鍋俠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45章 雙眼皮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二五零章 武士彠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二六七章 教坊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544章 表哥表弟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09章 水師相遇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637章 救荒法第669章 大冢宰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二三三章 麥秋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517章 嚴防死守四九章 有求於人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639章 舉個例子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607章 捨己奉公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514章 野心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二九四章 河間王二七三章 挖牆腳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一章 三胎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鲁山县| 龙南县| 易门县| 上虞市| 山阴县| 长武县| 三明市| 贡觉县| 淮北市| 西吉县| 山东| 桐梓县| 宁河县| 白城市| 大新县| 合川市| 色达县| 晋州市| 容城县| 临猗县| 屏南县| 昌乐县| 上犹县| 望奎县| 兴业县| 驻马店市| 南宁市| 福州市| 太湖县| 苗栗县| 乐至县| 明光市| 新龙县| 沂水县| 太湖县| 镇原县| 靖江市| 宣威市| 闻喜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