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3章 各就各位

南方是募兵,北方還是徵兵,徵兵是不給錢的,除非贏了或者立了功,這是按照功勞算錢的。

如果你跟著大軍去打突厥,一路吃敗仗直到最後,那麼一個子也不會給你,因爲徵兵叫做服兵役,兵役可沒有工資,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宇文述的徵兵,超出預期的不順利,河北魚俱羅、山東張須陀,都在發牢騷,包括返回山西,負責在山西征兵的李淵,也是一肚子埋怨。

洛陽方面,蔡王楊智積撂挑子不幹了,接任東都留守的,叫皇甫無逸。

這個人的爹皇甫誕,當年出身幷州總管府司馬,輔佐楊諒,反對後者造反被殺,楊廣因此分外器重皇甫誕的兒子皇甫無逸,而皇甫無逸也很爭氣,爲朝廷歷年考覈地方官之最優等,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這一次,人家能跨過獨孤纂,直接擔任東都洛陽的守備總司令。

這幾個人,眼下都在訴苦,徵兵的事情確實沒有停下,但是因爲徵兵而引發的騷亂,人家也都照實稟奏朝廷。

這就是官員的通病,事情我是會去做的,但是我得讓你們知道,我有多難做,將來做成了,也能混點功勞。

所以對於這些人的訴苦,朝堂上完全不予理會,宇文述也是聰明人,我不能搭理你們,越搭理你們,你們越來勁。

所以只能給你們下死命令,能幹得幹,不能幹也得幹,幹不好了,咱們秋後算賬。

“眼下除了縣城狀況稍微好一點之外,鄉里已經亂成一團糟了,”吏部侍郎崔君肅,在東宮向楊銘單獨呈報:

“河北當下已經起了民亂,民與官抗,拒服兵役,難度之大,超過以往任何一次。”

肯定啊,自打楊廣登基,河北亂過三次,楊諒造反一次,修運河洛陽一次,遠征高句麗一次。

而在楊堅在位期間,河北有尉遲迥造反,舊齊遺臣叛亂。

這個地方三十年來,大的動盪就有五次之多,人家已經吃了上一回的虧,這才過了三年,又要徵調衛士和民夫,誰願意幹?

楊銘淡淡道:“魚俱羅的奏報我都看到了,春耕之前徵兵,河北今年的糧食要出大問題,二崔一盧,也不願意看到河北再起兵戈吧?”

崔君肅嘆息道:“我們無力安撫了,征討高句麗,我們出船出人,損失巨大,後來兵亂一起,更是度日如年,像今年這種情況,除非停止徵兵,否則河北之亂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這種話你能在我這裡說,不要在朝會上再說了,”楊銘道。

崔君肅點頭道:“臣明白,這就是爲什麼臣私下求見殿下。”

北征,是皇帝定下的,早些時候大家都反對,你還能跟著吆喝幾聲,現在反對的聲音已經沒了,誰再吆喝誰吃虧。

接著,崔君肅又道:“臣今天來,主要是向殿下彙報一件事情,高盛道給我來信了,他們高家拒絕族內子弟被徵調,他勸不住,所以希望我能找宇文述通融一下,高家就不要徵兵役了。”

楊銘頓時皺眉,他猜到高盛道爲什麼不敢給他寫信,因爲這是家族的醜事,是不能傳揚出去的。

楊銘是太子,如果他知道了這件事,肯定會處置渤海高氏,高盛道雖然是楊銘的人,但是這件事也不敢跟楊銘說。

高熲一死,高家沒了領袖,高盛道是壓不住的。

“你告訴我這件事,是什麼意思?”楊銘問道。

崔君肅道:“臣以爲,這件事許國公那邊肯定說不通,但是高盛道與殿下交情匪淺,臣又受他之託,不能不幫忙,所以纔來請示殿下的意見。”

“他糊塗,”楊銘無奈道:“這麼大的事情能瞞得住嗎?我要是包庇他,陛下將來也會找我問罪,他現在是家主,連族內都壓制不住,他還能幹什麼?”

崔君肅道:“盛道是個忠厚的人啊,當初剿滅河北山東叛亂,高家是出了力的,魚俱羅恐怕也有心放一馬。”

“有個屁的心,”楊銘沉聲道:“你當魚俱羅是什麼人?獨孤公若在,他還懼怕三分,如今高家在魚俱羅眼裡,能有多大分量?就是因爲他們有平叛之功,魚俱羅更想用。”

崔君肅道:“這麼說,臣沒有必要與許國公提了?”

楊銘點了點頭:“還提什麼?這是自找麻煩,盛道不類獨孤公啊,他連獨孤公十成之一的手腕都沒有。”

華夏古代的親戚關係,是非常看重的,跟後世可不一樣。

因爲大家是利益共同體,不像後世那樣小時候在一起,長大了各奔東西,慢慢就斷了聯繫,古代以其特有的地域侷限性,一個地方的家族,其凝聚力是非常可怕的。

小一輩的那就是從小一起長大,被灌輸家規之後,具有很強的守內和排外。

打個比方,在河東,你只要是姓裴、薛、柳,犯了事,官府都不會把你怎麼樣,就算你是街邊一個賣燒餅的。

因爲你往上倒騰三代,很可能就連到主枝上面了,而大家族也是要面子的,就算是我的窮親戚,我也不能看他被欺負。

所以會有郡望這個詞。

楊銘就從楊茵絳口中,聽說過她們家祭祖的事情,弘農一個郡,她們家祭祖的時候能來四萬人,這是什麼概念?

楊銘他們家也是認的弘農楊,但是祭祖的時候是在太廟。

渤海高氏現在是什麼情況呢?本來這個家族已經落魄了,但是北齊高歡、大隋高熲併入了這一支,導致在河北山東地區,渤海高氏已經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氏族集團。至於高歡和高熲祖上到底是不是渤海高,說不清楚,但是歷史上,這兩人確實成功並進去了,高家也樂意人家並進來,這叫沾光。

因爲高家的祖上還沒有人家這兩人牛逼呢。

高盛道這個人,楊銘還是瞭解的,高熲在世時曾不止一次說過,他這個長子,五品官就算是做到頭了,再往上走會出事。

因爲人太良善了,還有點迂腐,說白點就是個老實人。

楊銘也是奇了怪了,高熲和楊素叱吒風雲,英雄蓋世,都是繼承人不太行。

或許是當爹的對兒子要求太高,束縛過重,以至於走偏了。

英雄自古出煉獄,楊玄感和高盛道沒有他們爹那樣精彩的人生經歷,想成大氣候,確實很艱難。

李淵這一次又去了山西,而且成爲太原留守。

楊銘越來越覺得,事情越發微妙起來,玄感去了他造反時候的位置,李淵也去了。

幸好建成在京師,李淵可不會拋棄他的長子,而楊銘一直有派人盯著唐國公府,沒有他的允許,絕不能讓建成離開京師一步。

李靖和楊玄挺回來了,第一時間便去了東宮報到。

“聽說大哥已經去了洛陽,還帶走了二哥他們,怎麼越混越回去了,去做押糧官?”楊玄挺這句話,可不是跟楊銘說的,而是他的侄女楊茵絳。

楊茵絳平時埋汰她爹次數太多,以至於玄挺也跟著開始埋汰了,當然,當著玄感的面他不敢。

楊茵絳笑道:“是陛下的安排,叫做陝東道大司馬。”

意思就是陝西東面的後勤總司令。

“官名聽起來挺唬人,還不就是個押糧官?”楊玄挺哈哈笑道。

屋子裡都是自己人,說話也都放得開,楊銘笑道:“習慣成自然,我發現你現在總是在私底下挖苦玄感,小心哪天在他面前說漏嘴。”

“不會不會,”玄挺嘿嘿笑道,說著,臉色頓時黯然:“只是父親年老,此番隨軍出征,恐受不了顛簸。”

楊茵絳也是嘆息道:“叔公執意如此,又是陛下旨意,無可奈何。”

一旁的李靖道:“當世單論兵道之謀略,楊公不輸他人,有他從旁輔佐,宇文述不會像高句麗那樣亂來,西路與中路軍,爲我北征之主力,突厥地域遼闊,卻無險可守,只要突破其外圍防線,進入王庭,此戰可定,楊公素來熟悉突厥事宜,他爲中路主力之長史,實爲不二人選。”

楊約的本事,實際上是被楊素給遮蓋了,他小時候從樹上摔下來,摔壞了命根子,以至於不能生育,所以才全力輔佐兄長楊素,建立豐功偉業。

如果楊約的命根子沒事,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可以和楊素並駕齊驅的,國公級人物。

楊約一直以來,都是楊素背後的那個狗頭軍師。

楊銘笑道:“這一次我不讓藥師和定方出征,你們倆可不要有什麼意見?”

蘇烈趕忙道:“我兒子還小,殿下不讓我去,實是正中卑職下懷。”

李靖也點了點頭:“去年一場大戰,已是步步維艱,臣說句自嘲的話,沒點日子修養,我都不敢上戰場。”

楊銘笑了笑,看向玄挺和元慶,道:“你們倆想不想去?”

楊元慶搶答道:“如果不是行軍總管,我就不去。”

“行軍總管還輪不到你,”楊茵絳道。

楊元慶接茬道:“所以我不去。”

楊玄挺耷拉著腦袋道:“父親給我留信了,他不讓我去。”

楊約的意思很明瞭了,你是我的嗣子,我家業的繼承人,我已經去了,你就不能再去了。

萬一兩人都死了,我辛苦一輩子攢下的家產,就便宜玄感了。

人這輩子最怕的,就是一個萬一。

因爲萬一,代表不可預見、出人意料的事物。

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693章 不可能第553章 公主將嬪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一九六章 亂戰六十章 兩難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760章 右僕射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一五四章 大忌九三章 祖籍九江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710章 蠻子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617章 楊老八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599章 盡善盡美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703章 如嫡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592章 水車軸承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89章 巨馬河八一章 嚴重警告第739章 隔代親十四章 太子妃第597章 木棉花第692章 四大關係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九八章 帶下醫第677章 我舅老爺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504章 五女山城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509章 水師相遇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722章 吾不忘矣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六章 女賊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一九四章 秦王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738章 五鳳樓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九四章 三推讓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十四章 太子妃二三六章 偶遇三七一章 裴看穿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22章 監門將軍
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693章 不可能第553章 公主將嬪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一九六章 亂戰六十章 兩難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760章 右僕射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一五四章 大忌九三章 祖籍九江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710章 蠻子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617章 楊老八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599章 盡善盡美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703章 如嫡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592章 水車軸承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89章 巨馬河八一章 嚴重警告第739章 隔代親十四章 太子妃第597章 木棉花第692章 四大關係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九八章 帶下醫第677章 我舅老爺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504章 五女山城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509章 水師相遇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722章 吾不忘矣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六章 女賊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一九四章 秦王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738章 五鳳樓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九四章 三推讓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十四章 太子妃二三六章 偶遇三七一章 裴看穿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22章 監門將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庆城县| 岳普湖县| 德保县| 襄城县| 环江| 兴和县| 成武县| 金昌市| 行唐县| 民和| 武威市| 霍州市| 乌兰察布市| 陇西县| 正蓝旗| 郎溪县| 天全县| 炉霍县| 威信县| 保康县| 泾川县| 奉新县| 哈巴河县| 平舆县| 银川市| 辉南县| 安阳县| 清远市| 宁津县| 嘉鱼县| 凤城市| 福建省| 永定县| 克东县| 湘乡市| 上栗县| 南陵县| 当涂县| 大关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