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

皇帝楊廣這一次去洛陽,不會太久,和宇文愷勘察地形之後,選定新址,就會返回京師。

既然定都的事情,已經決定,那麼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誰去監工。

監工這個職位,有個很唬人的名字,叫做東京營作大監,事實上權利也非常大,是工程項目的總負責人,宇文愷只管修,剩下的人力征調,工程用料,調度指揮等等諸般事宜,都是大監來做。

以楊銘的資格來看,確實差的很遠,首先,他不懂工程,完全是門外漢,再者,這個位置的人是要有足夠威望可以協調六部,分工指派,以保障工程的穩定進行。

可以說,相當之複雜。

楊廣果然找了章仇太翼談話,而章仇確實下了一番功夫整理,卜算起卦,最後來了句:

陛下木命,雍州(陝西)爲破木之衝,不可久居,有讖語言:修治洛陽還晉家,陛下本爲晉王,洛陽正是您的歸屬所在。

楊廣大喜,本來沒打算問他何人可以監造。

但是章仇太翼這邊已經答應了楊銘,所以主動又給卜算了一卦,一共拉出二十四個命柱,說命柱帶這些的,不能「總領」檢修洛陽,會衝了風水,導致風水南移。

楊廣信了。

於是今天的朝會上,那二十四個命柱,被擺在了諸臣面前:壬寅、癸卯、乙丑、辛未、庚戌

這下子,不少人中招,楊素更是連中兩招。

楊廣這下不高興了,他心中的屬意人選,無疑就是楊素,仁壽宮的修的那叫一個漂亮,所以他根本沒考慮過其他人。

高熲?不可能,楊廣絕對不會用他。

那麼除了楊素,還有誰呢?楊廣這下後悔了,早知道,應該提前問問楊素的八字,好讓章仇改一下,他也沒有料到,楊素這麼巧,連佔兩柱。

楊素觀察到皇帝的表情變化,站出來道:

「術士之言,做不得準,怎會因一人而壞一地之風水,純屬無稽之談。」

朝堂內所有人,都知道楊廣希望楊素去修洛陽。

楊素也是故意站出來表表態,意思是我願意去,但是章仇的讖語不讓我去。

裴矩這個時候站出來了,笑道:「至尊在世時曾言:章仇翼,非常人也。前後所言,未常不準。此人並非尋常術士,越公不要計較了。」

兩人這一唱一和,實際上是在幫著楊素推掉這個差事。

楊素不好得罪楊廣,所以表態說願意去,不要相信一個術士的話,這邊裴矩立馬配合,說至尊都覺得這個術士算無不準,你憑什麼小看人家?

這下子,楊廣更犯難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切都計劃好了,誰知道在這個檔口,又鬧出個這事?

楊素不去,還有誰有這個能力呢?也就剩下高熲了。

修建東京,涉及到方方面面,六部衙門,甚至十一寺,都得出力,又有哪個人夠資格協調這些部門通力合作呢?….

楊廣皺眉道:「除越公外,諸卿認爲,還有誰合適呢?」

接下來,很多人都舉薦高熲,毫無疑問,除了楊素,高熲是不二人選。

還有人舉薦賀若弼,楊素當場就給笑出聲來,賀若弼自己也是老臉一紅,他知道這差事自己幹不了。

蘇威牛弘,其實也可以,但終究比高熲差了不少。

楊廣已經有點不耐煩了,

裴矩見狀,趕緊站出來道:「臣這裡,倒是有一個合適人選。」

楊廣不抱希望道:「世矩說說看。」

裴矩道:「臣以爲,可以秦王楊銘爲營造大監,越公,宇文愷爲副監。」

楊廣一愣,一瞬

間就給反應過來了,還得是你裴世矩啊,

章仇太翼的讖語當中,是有漏洞的,擁有那二十四個命柱的人,不能「總領」營造,但沒說不能監造。

楊素不能總領,換個總領的人不就得了?

楊銘是自己的親兒子,八字他知道,沒有犯衝,於是楊廣喜笑顏開,與重臣一番商議後,定下了初步人選。

秦王楊銘,爲東京營造大監,楊素、楊達、宇文愷爲副監,著手準備東都營造事宜。

不過楊廣還是不放心,又讓人叫來章仇太翼。

章仇一看,楊銘已經做了大監,那就什麼都好說了,於是道:「總領其事者,並無犯衝命格,洛陽即可動工。」

楊廣懸著的一顆心徹底放下,只要楊素去就行,至於兒子,掛個名而已,他又不懂。

三天後,楊廣帶著宇文愷、張胃玄和章仇太翼去了洛陽,選址的事情,楊素他們插不上手。

所以楊銘會和楊素留守京師,負責與各部衙門統籌規劃。

營造東京,是一項超級大工程,哪個衙門也跑不了,都會參與進來。

現今,只不過是做好準備,等到宇文愷的圖紙出來,就要放手大幹了。

元文都他們,也回來了。

雖然眼下,老爹還沒有取締四大總管,但是除了揚州總管楊暕之外,其它三個位置全空下來了。

基本上等同於虛設,總管衙門是在,但是裡面已經沒人了。

王府屬官,也稱府官,與總管府屬官,還是有些差異的,

楊銘更改之後,設置如下:

長史(元文都),司馬(龐牛),祭酒(李白藥),功曹參軍事(蕭摩訶),錄事(房玄齡)、文學(杜如晦),主簿(裴熙載),正參軍(楊慶)、行參軍(楊和)。

龐牛的堂弟龐韜,當初被楊銘安排爲江陵郡尉,他想回來,但楊銘不讓他回來,襄陽水軍那邊,他得留意盯著。

至於楊慶和楊和,楊銘本以爲老爹繼位之後,會給這倆庶出兒子安排一下,可是完全沒有動靜,老爹似乎都已經忘了,他還有這兩個兒子呢。

所以楊銘暫時收留著。

這幾個位置,各有其職能,位有高低,但實際上除了長史、司馬、祭酒之外,其它的地位都差不多。….

楊銘眼下的秦王府,是裴淑英的嫁妝,規模算可以,但遠不如當年的晉王府,所以沒有地方置官署,所以楊銘將秦王官署,放在了隆慶坊的一座宅子。

這座宅子是楊茵絳的嫁妝,本來是楊素給兒子玄感置辦的,但是楊素覺得兒子必須呆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放心,於是乾脆當成嫁妝送出去了。

庭院頗深,院落重重,用來安頓他們,再合適不過了。

這其中,元文都、龐牛、李白藥,在大興都有宅子,所以每天清晨過來點卯上班即可。

剩下的,都會帶著自己的親隨幕僚,住進官署。

別看杜如晦是京兆人,但是他在大興可沒有房子,他的宅子在老家杜陵縣,大興城東北十五里就是,但眼下已經被併入了萬年縣。

大興城以朱雀大街爲界,東面是萬年縣,西面是長安縣,這兩個縣都叫做附郭縣,意思就是沒有獨立的縣城,所以將縣衙治所放置在大興。

眼下的杜陵縣,就叫萬年縣,但是不在大興城內。

既然大家都來了,楊銘當然要擺一場接風宴,就在王府。

楊茵絳不便出面,所有由裴淑英來佈置。

大廳內,衆人把酒言歡。

楊銘從郡王成爲親王,這些人的身份地位,也都跟著水漲船高。

其中杜如晦體會

更深,他今天才二十歲,就已經是王府文學了。

文學這個職位,一般是留給精通儒家經典的文人,其實李白藥更適合,但是楊銘已經讓人家做了祭酒,便不好更改。

杜如晦從小熟讀典籍,雖然還遠遠比不上李白藥,但是他喜好讀書,王府的藏書又多,所以楊銘便交給他來掌管。

以後引經據典,就靠他了。

這次回來,元文都還帶回了江陵沉氏給楊銘準備的禮物,一份是恭賀楊銘封王,一份是恭賀世子降生。

沉家受過楊銘的恩惠,一直都感恩戴德,但是由於太過卑微,所以並沒有機會早早將禮物送至大興,只能由元文都代送。

襄陽水軍的建設,在周仲謀的主持下,一切按部就班,現在的錢,還足夠,但是將來肯定會缺。

【鑑於大環境如此,楊銘是把襄陽水軍當成自己私軍的,所以這個錢,還得由他來張羅。

一個是蕭摩訶的五千部曲,一個是襄陽水軍,這是未來王府最大的兩項開支。

元文都知道楊銘成爲東都營作大監之後,隱晦的提醒楊銘,可以適當撈點,補上那兩項開支。

但楊銘只是微微一笑,

撈個屁啊撈,我還在想著怎麼給洛陽省錢呢。

今晚的宴會,算得上主客盡歡,大家都不是外人,於是楊銘也將王妃陪嫁過來的舞團叫了上來,給大家助助興。

沒有美女的宴會,註定是枯燥無味的。

大家都是男人,要體諒。

不過有一點奇怪的是,席間,衆人之間倒是頻頻敬酒,唯獨只有楊銘,大家只是在最早的時候敬酒一杯後,便再也沒有了。

他們倒是一個個喝的紅光滿面。

不用說,自己不勝酒量的名聲,恐怕已經傳出去了。

老爹楊廣就曾在朝會上與衆臣言道,以後邀楊銘飲酒,不可超過一斤。

所以現在,楊恭仁都不敢請自己赴宴了。

楊銘低頭望著手裡的酒杯,再看看下面那幫人,沉思良久後,他打算給自己的酒量討個說法。

於是他拎著酒罈離開位置,主動與衆人對飲。

元文都他們,瞬間慌了

圓盤大佬粗

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五六章 胡商一零七章 檢校衛五十章 破鏡重圓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九七章 吃軟飯第520章 大柱國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三七一章 裴看穿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652章 救火將軍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第596章 關稅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八九章 宇文都知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三三九章 撂挑子八一章 嚴重警告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768章 值這個價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三三章 做妾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552章 弒君者第485章 造橋大匠二十二章 撩妹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八二章 實話實說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15章 攔河大壩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711章 楊廣離京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650章 宗團驃騎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六四章 再闖東宮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613章 氣暈了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四三章 爭取儲君二六七章 教坊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710章 蠻子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752章 下手太快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三四二章 倒黴崔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707章 尊師重道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
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五六章 胡商一零七章 檢校衛五十章 破鏡重圓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九七章 吃軟飯第520章 大柱國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三七一章 裴看穿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652章 救火將軍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第596章 關稅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八九章 宇文都知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三三九章 撂挑子八一章 嚴重警告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768章 值這個價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三三章 做妾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552章 弒君者第485章 造橋大匠二十二章 撩妹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八二章 實話實說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15章 攔河大壩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711章 楊廣離京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650章 宗團驃騎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六四章 再闖東宮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613章 氣暈了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四三章 爭取儲君二六七章 教坊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710章 蠻子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752章 下手太快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三四二章 倒黴崔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707章 尊師重道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兴隆县| 湘潭市| 元氏县| 安义县| 鹿泉市| 多伦县| 卓尼县| 桑日县| 张家川| 翁源县| 禹城市| 贡山| 黔南| 恭城| 涡阳县| 三门峡市| 合江县| 仁布县| 垫江县| 浙江省| 麻阳| 孟津县| 岫岩| 来凤县| 西丰县| 夹江县| 清原| 广丰县| 沙雅县| 卢湾区| 金乡县| 周至县| 定陶县| 卫辉市| 庆云县| 峡江县| 京山县| 三穗县| 宁国市|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