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

抵達河東縣的楊銘,收到消息,知道自己當爸爸了。

這是喜事,但楊銘在接受衆人道賀時,卻有些難爲情,因爲他今年,才十六歲。

如果按照大隋的習俗來看,不到四十,他就能當爺爺,可是在他的觀念裡,三十五六歲,仍是少年。

有兒子,是好事,但他是真不喜歡這麼早就當爸爸。

因爲是嫡長孫,所以皇帝皇后的賞賜必然不少,楊素更是開心的不得了,因爲楊銘的兒子,是他的曾外孫。

楊諒被俘,塵埃落地,楊素眼下終於有機會跟楊銘聊些其它事情。

“是陛下讓你去請的高熲?”河東縣王府,宴會結束之後,楊素故意留下。

楊銘點了點頭:“越公乃智者,該能看出其中緣由。”

楊素捋須笑道:“不難猜,這很正常,當年至尊讓我返家,也是這個道理,也許你不相信,其實我也希望高熲回來。”

“怎麼講?”楊銘主動爲他斟酒,好奇道。

楊素笑道:“老夫已位極人臣,高熲不在,我必成衆失之的,高熲回來,我反倒輕鬆不少,朝中爲官,如履薄冰,我和高熲能坐在這個位置上這麼久,自然要懂得順著陛下的心思來,是進是退,只在陛下一人而已。”

豁達啊楊銘笑道:“此番平叛,越公當爲首功,返京之後,我自當爲您說話。”

“千萬不要,”楊素擺手道:“或者說,殿下可以故作姿態,往我們身上推一推,但是我們仍舊會把功勞推還給你,因爲這樣才合陛下心意,再者說,此番平叛,老夫並未出多大力,殿下運籌帷幄,當機立斷,纔是我們此番決勝的關鍵。”

楊銘沒有再多少什麼,在楊素面前,沒必要惺惺作態,玩那些虛的。

不論楊素史萬歲郭衍還是長孫成,這些人不敢跟自己搶功勞,而楊廣也絕不會讓他們把頭功佔了去。

但楊素心裡也清楚,楊銘一定會爲他多多爭取一些,畢竟楊茵絳順利誕下一子,使得楊銘和他的關係更近一步。

楊素語重心長道:“今後在朝中,殿下務必要與我保持距離,與高熲也是一樣,有什麼事,咱們私下說,”

他的這句話,與高熲當初所言,幾乎如出一轍,這兩人看的都很通透,心知在明面上,不能與楊銘表現的過於親近,因爲會讓皇帝有戒心。

但與楊銘之間,也必須保持良好關係,因爲楊素看得出,楊銘未來在中樞的地位,舉足輕重。

楊銘點了點頭:“輕重分寸,我自會把握。”

接下來,兩人又聊了很久,於子時分開,各自返回房間休息。

蕭摩訶的這支部隊,人數太多,已經超出王府部曲編制了,不適合帶回大興,只能暫時留在和河東縣,眼下河東地區已經沒多少匪盜可剿了,只能靠楊銘花錢硬養這支軍隊。

這些軍士都是匪盜出身,名下沒有地,吃喝都得花錢,楊銘需要儘快想個辦法安頓他們。

本想著在河東縣等一等房玄齡,但是京師那邊來消息了,太子楊昭在長安驛等著他呢。

沒辦法,楊銘只好於翌日啓程。

六萬大軍,在抵達的馮翊郡的時候,就被拆分開來,即使楊銘是楊廣的親兒子,楊廣也不會讓他帶著六萬人兵臨城下。

抵達長安驛的時候,楊銘手裡,就只有他那五千親衛,剩下的大軍都被各自軍府帶走了。

這五千人,其中有一多半來自越公府和裴府,返京後,也會各回各家。

太子楊昭一身朝服,親自迎了出來,楊銘趕忙下馬,後者疾步上前,一把握住繮繩,另一隻手握住楊銘,就往官驛裡走。

楊銘苦笑道:“大哥何故如此?”

楊昭哈哈笑道:“此番平叛,安邦之功,大哥一點沒有出力,還不能給你牽牽馬?”

“大哥再要這樣,我就不回京了,”楊銘趕忙去拽馬鞭。

太子親自牽馬執鞭,這是極爲隆重的禮遇,但楊銘不希望,因爲他們是親兄弟,犯不著這樣。

楊昭攔著他道:“你若拒絕,我便與人將你擡進宮裡,你自己選吧。”

楊銘知道自己這位大哥,一向說到做到,他要是再推辭,人家真敢把他擡走。

所以,他只能連連苦笑,任由楊昭拽著他走。

官驛中,兩人坐下喝茶,大興城那邊,算好了吉時,只等吉時一到,楊銘他們纔會進城。

明德門,城門大開,百官迎接。

楊昭策馬在前,拽著楊銘的繮繩,直入皇城,楊素、郭衍,還有膽戰心驚的喬鍾葵跟在後面。

朱雀大街,百姓夾道歡迎。

皇城門下,一條紅毯,從朱雀門,一直鋪至大興殿,

楊昭一路拉著楊銘的手,進入大殿,

“如此大功,朕該如何賞你?”楊廣見到兒子回來,站在寶座之前笑道。

楊銘趕忙就跪:“皆賴父皇庇佑,若無父皇掌控全局,部署謀劃,兒臣焉能如此順利?”

他這話一出口,羣臣也紛紛朝著楊廣行禮,恭賀楊廣。

是的,跟誰搶功,都不能跟皇帝搶,尤其楊廣確實覺得自己有功。

一來,用對了人,

二來,軍資糧草,戰略部署,規劃得當,

三來,絕對放權,以至於楊銘他們率大軍在外,沒有被掣肘。

這真的是功勞。

楊廣意氣風發,極爲歡心,接受羣臣道賀。

他是真的高興,因爲一直以來,他都清楚,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得位不正,如今漢王謀反,短短一個月便被鎮壓,可見他是得皇天庇佑的正統皇帝。

再者,廢太子勇的那幾個兒子,有誰能比的上我這個兒子的?

這還不能說明,朕,纔是天選人皇?

當然了,楊銘是主帥,叛軍是他鎮壓的,又是自己親兒子,楊廣是不會吝嗇賞賜的。

錢、糧、地、布、奴都不少,但封就不好封了,因爲楊銘是親王,上面只有太子和皇帝了,沒法封。

而且親王是不封勳位的,因爲瞧不上。

兒媳婦楊茵絳,也不好封,所以只能將側妃裴淑英的正二品外命婦,提爲從一品。

直接將楊銘還在襁褓中的兒子楊瑞,封爲河東王。

這下好了,河東縣的王府,可以留給自己兒子了。

楊銘這邊,楊廣將楊諒空出來的右武衛軍府,交給了楊銘,也就是說,楊銘身兼兩座軍府的大將軍,自大隋立國以來,這還是頭一次。

因爲他這次平叛,立了軍功,在軍中的威望得到極大提升,接管軍府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至於楊素和郭衍,都是封了他們的兒子,遠在幷州的史萬歲和長孫成,也都有封賞。

楊廣還是厲害的,非但沒有處置喬鍾葵,還封了柱國,任命他爲晉州刺史。

喬鍾葵一口氣磕了十幾個響頭,在朝堂上一把鼻涕一把淚。

至於李靖,在楊銘和楊素的推波助瀾下,提爲上大將軍,勳位的第三等。

只要將來有一天,李靖能被封爵,他纔算是真正的支棱起來了,眼下還差的很遠。

這就是命,他的大哥李端,早早就襲了永康縣公,而他做爲次子,想要封爵,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

當天晚上,楊廣大宴羣臣,楊銘當然得留下。

席間,百官紛紛向他敬酒,太子楊昭全都替弟弟接下來了,這也是楊銘第一次見識到,什麼叫千杯不醉。

楊昭是真能喝啊,直到宴會結束,他仍是站著的。

楊廣因爲楊銘返京之後,還沒有回家探視自己的妻兒,所以沒有留他,派親衛將楊銘護送回了王府,還給楊銘放了五天假,五天之後返朝議事。

寢室內,楊銘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兒子。

皺皺巴巴的,一點也不好看,身上還有一股子奶腥味。

小小楊瑞,可笑可笑。

像楊茵絳這樣的身份,是不用費心費力照看兒子的,單是乳母就有四個。

是的,她奶水不夠,這一點,非常出乎楊銘意外,不該如此的。

自打楊銘進來之後,她的所有注意力,就沒有從楊銘身上挪開過,雖然乳母勸告說,殿下身上帶著夜裡的風寒,月子期間不宜靠近,但楊茵絳根本不管這些。

“今後每天,你都要抽出一個時辰,來陪陪我和孩子,”楊茵絳知道,楊銘今晚不會留在這裡,所以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

楊銘安撫道:“放心,只要閒暇,我都會過來陪你。”

天色已晚,雖然楊茵絳萬般不捨,但是她知道,丈夫剛剛返京,比她更需要休息。

只要回來就好,回來她就安心了。

“今晚你去淑儀那裡,至於原因,你去了就知道了,”楊茵絳囑咐道。

楊銘點了點頭,他心裡已經大致猜到了。

一直等在門外的裴淑英,見到楊銘出來,直接拉著他的手,就往陳淑儀的寢院走。

她之所沒和楊銘一起,進入楊茵絳的寢室,是因爲新生兒住的地方,按迷信來講,外人不能亂入,怕帶進去不好的東西。

負責伺候的乳母奴婢,那也都是看了生辰八字的,還得繫上紅繩,反正說法很多,頗多講究。

楊銘是親爹,又是陽氣很重的沙場統帥,迷信來說,邪祟之物會躲的他遠遠的,所以他是可以進的。

半路上,裴淑英說道:“淑儀這段日子,進食很少,整個人憔悴不堪,也不跟人說話,我勸不住,這段時間,你好好陪陪她。”

楊銘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裴淑英嘆息一聲:“陳叔寶病逝了,死在洛陽,如今都已經下葬了。”

雖然是意料之中,但楊銘還是佩服老爹出手迅速果斷,北邊那麼大的戰事,仍有功夫處置陳叔寶。

這位史書上被人頗多詬病的陳後主,終於還是死了,與楊堅死在了同一年。

至於老爹是怎麼下的手,楊銘永遠都不會知道。

裴淑英送至寢院外,給楊銘使了個眼色,便悄悄退了出去。

屋子裡還亮著,說明陳淑儀沒有睡,這丫頭若不是有心事,必然會去府門外迎接自己。

其實楊銘在入府前,在府門外沒有見到陳淑儀的時候,就猜到這個結果了。

推開房門,一臉憔悴的陳淑儀在見到楊銘之後,瞬間崩潰大哭,直接撲進了楊銘的懷裡,放聲痛哭

“我沒有阿爺了”

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585章 你混蛋第658章 斛律明月四三章 爭取儲君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549章 家宴第481章 君君臣臣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736章 徐景第511章 兵械優勢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66章 以牙還牙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745章 諭齊王暕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585章 你混蛋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634章 東西聯盟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四四章 說和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560章 大封宗室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十二章 撩妹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章 三胎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39章 隔代親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九八章 藝人四八章 個子最高一九六章 亂戰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三七章 我會等你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730章 殺心起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483章 一代巨匠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八二章 做嫁衣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二三九章 江南陳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
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585章 你混蛋第658章 斛律明月四三章 爭取儲君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549章 家宴第481章 君君臣臣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736章 徐景第511章 兵械優勢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66章 以牙還牙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745章 諭齊王暕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585章 你混蛋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634章 東西聯盟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四四章 說和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560章 大封宗室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十二章 撩妹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章 三胎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39章 隔代親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九八章 藝人四八章 個子最高一九六章 亂戰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三七章 我會等你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730章 殺心起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483章 一代巨匠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八二章 做嫁衣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二三九章 江南陳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曲麻莱县| 嘉义县| 乡城县| 南乐县| 澜沧| 荆门市| 邛崃市| 建德市| 洛隆县| 鸡泽县| 祁阳县| 安泽县| 长垣县| 陆良县| 南宫市| 中方县| 竹溪县| 昌宁县| 聂荣县| 惠水县| 蓝田县| 札达县| 恩施市| 江津市| 犍为县| 牟定县| 长汀县| 兴安盟| 台北县| 镇康县| 榕江县| 张家港市| 达拉特旗| 乌鲁木齐县| 成安县| 开平市| 闵行区| 阿合奇县| 田林县|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