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

大隋的冶煉工藝,真的有楊銘在石門村見到的這樣落後嗎?

不是,遠(yuǎn)遠(yuǎn)不是。

實際上大隋的工藝,皆傳承至南北朝,鑄鐵技術(shù)和碳鍊鋼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熟,是完全可以造出精品的。

楊銘昨天見到的工藝,刀身在反覆鍛打之後,擠出其中雜質(zhì),改善刀身質(zhì)地,然後再反覆扔進炭火中加熱,從而使碳元素滲入刀體,增加其硬度,這就叫碳鍊鋼。

碳鍊鋼是目前大隋軍中最普遍的兵器材質(zhì),民間工具器械也都是碳鍊鋼。

而鑄鐵技術(shù),就是起高爐,燒成鐵水倒入模具,因爲(wèi)鑄鐵硬而脆,不能鍛打,所以只能做成鑄件和連接件。

那麼真正的精品是什麼呢?

就是鑄鐵技術(shù)與碳鍊鋼技術(shù)結(jié)合,生鐵與熟鐵的熔合,這就是灌鋼了。

這玩意是不可能量產(chǎn)的,一柄真正的灌鋼寶刀,極爲(wèi)耗費功夫,沒有十天半個月根本做不成。

真正的利器,很多都是供應(yīng)貴族們的,哪怕人家是爲(wèi)了做陪葬品,那也得是精品,但是普通士卒想要擁有一把灌鋼做成的寶刀,那是癡人說夢。

所以眼下的聞喜煉窯,有一多半的煉爐,出產(chǎn)的都是工藝最落後的碳鍊鋼。

石門村隔壁的裴莊,就是起的高爐,燒成的鐵水就是生鐵,將生鐵液澆灌在燒製後的熟鐵當(dāng)中,兩者熔合,形成高碳鋼,這就是精品了。

獨孤懷恩在裴莊設(shè)置的高爐,專門就是用來打造精品的,這麼久過去了,灌鋼兵器加起來,不過才一百來件,甲冑二十來副。

他這是把這裡當(dāng)做試驗場了,只求精,不求量。

但是眼下軍中缺的是量,而且缺口非常巨大的量。

楊銘又相繼在幾個村莊巡視一遍後,發(fā)現(xiàn)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除了裴莊在起高爐燒生鐵外,其它煉窯都在燒碳鍊鋼,這玩意做成的兵器,是非常容易損耗的,基本上砍幾副甲,刀身就快承受不住了,總不能讓將士們空著手殺敵吧?

於是楊銘打算開闢一個新的場地,將所有工藝都整合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生產(chǎn)流水線。

設(shè)置廠房,首先要選址,廠址周邊必須有水,因爲(wèi)要藉助水力。

裴莊就是最好的地方,莊子外面七八里的地方,就是黃河的支流涑水河。

於是楊銘帶著人浩浩蕩蕩前往涑水河邊,開闢新址。

新址選定之後,就是繪製廠房圖紙,這需要所有大工匠都參與進來。

太府寺派在這裡的工匠有十一人,獨孤懷恩手底下有三十多人,裴家也出了二十人,組成了聞喜冶煉專家組。

這些人都是經(jīng)驗豐富、手藝精湛,精通冶煉技術(shù)的高級工匠。

古代的工匠師傅們,都有徒弟,他們的徒弟要麼是自家兒孫,要麼是親朋好友家的晚輩,一般是不會收外人的。

畢竟這是吃飯的手藝,關(guān)係不到位,是不會傳藝的。

六十多個高級工匠下面,單是徒弟就要四五百號人,這些人可都是寶貝。

楊銘將這些工匠們?nèi)颊偌饋恚堵勏部h衙大堂,商議廠房動工事宜。

直到眼下,基本所有工匠們都對楊銘滿肚子怨言,覺得這位太子簡直是在亂彈琴,你纔來幾天,就打算廢除眼下的所有煉窯,重開新場,你這是跟我們鬧著玩呢?

獨孤懷恩更是不停的嘮叨,陰陽怪氣的說著些埋怨話,被楊銘訓(xùn)斥一句後,一臉不服的閉嘴了。

當(dāng)楊銘蹲下身子,在大堂內(nèi)鋪設(shè)的一副空白油紙上開始左描右畫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就知道,事情不簡單了。

雲(yún)定興起初也是滿腹牢騷,但是他又不敢說出來,畢竟煉窯是人家的,而人家又是太子,我算哪根蔥啊給人家提意見?

眼下的他,正聚精會神的盯著地面的圖紙,眼睛一眨都不眨,

楊銘先是簡單的繪製了第一步,隨後擡頭朝衆(zhòng)人解釋道:

“首先要在煉場外面開闢出一塊平地,用來堆積、篩選、粉碎礦石,然後在旁邊設(shè)置十餘座低爐,用來燒製精鐵。”

接著,楊銘又指著圖紙上一個位置道:“這個地方要起高爐,用來將精鐵化水,咱們眼下的高爐材質(zhì)不好,火候掌握不當(dāng)極易崩塌,你們儘快收集一些畫眉石、硅石、松油、火油,多多益善,其中火油,我會跟永富公(竇慶)打個招呼,讓他調(diào)撥一些,其它的東西也不難找,孤要用這些東西改造爐體。”

煉爐必須要耐高溫才能燒製出鐵水,爐體承受不住溫度崩塌,是因爲(wèi)材質(zhì)問題,大隋的高爐,經(jīng)常出現(xiàn)爐體崩塌的情況,就是材質(zhì)不行,一旦崩塌基本就會死人。

而起高爐爲(wèi)的是提供風(fēng)力,只要供氧足夠,便可助漲火勢,溫度自然也就起來了。

還需改善鼓風(fēng)設(shè)備,有助於迅速提溫。

太府寺何彥愣道:

“敢問太子,您這套法子,是從哪看來的?”

楊銘道:“不要多問,按我說的這些材料,立即去收集。”

何彥心知人家不肯說,他是問不出來的,於是點了點頭,吩咐手下立即著手張羅太子開具的這些材料。

何彥是和太府寺丞何稠的弟弟,現(xiàn)在是太府寺冶煉大匠,親兄弟倆,一個精通冶煉,一個精通燒瓷,看似不是一回事,實際上區(qū)別不大,都是玩火的,就像廚師是玩鹽的。

這些材料都比較好找,其中畫眉石,就是石墨,這玩意在古代,是女人用來畫眉的一種顏料,富裕點的家庭都有。

硅石就更好找了,就是石英砂巖,中條山裡就有,松油也好找,中條山遍地是松樹。

就是火油屬於戰(zhàn)略物資,得從衛(wèi)尉寺調(diào)撥,不過河?xùn)|的府庫當(dāng)中,肯定有一些存量,必須得衛(wèi)尉寺批了條子才能動,楊銘批條子比衛(wèi)尉寺更管用,所以直接就可以讓竇慶把東西拿出來。

接下來,楊銘開始講解高爐改造。

煉爐高多少,寬多少,都有講究。

首先高度決定了爐內(nèi)礦石的受熱均勻程度,太高了的話,下面的鐵礦已經(jīng)熔了,但是上面沒動靜。

寬就是增減風(fēng)力往上的空間,促使堆積在煉爐中段以上的礦石能夠接受到高溫,促進熔鍊過程。

高爐還有個好處就是出貨量大。

楊銘所羅列的這些材料當(dāng)中,畫眉石和硅石都需要燒製,石頭這玩意溫度是次要,只要燒製的時間足夠長,就能化成灰。

所以還需再增設(shè)幾座燒灰爐,先燒石頭,燒成灰的畫眉石和硅石冷卻之後,再將火油和松油倒進去攪拌均勻,至於比例,楊銘也不知道,所以只能讓他們看著辦。

火油和松油是粘合劑,主材料是畫眉石,輔料是硅石。

最後一步,就是混入耐火粘土,也就是當(dāng)下爐體的主要材料,也就是鋁土礦,大隋稱之爲(wèi)礬土。

當(dāng)何彥看到這一步的時候,就知道太子不是鬧著玩了,這尼瑪分明就是一種未知的工藝啊?太子從哪學(xué)到的?

楊銘放下手中的筆,道:“新的煉窯還是需要慢慢來,先塑高爐吧。”

雲(yún)定興眼下也興奮了,因爲(wèi)他知道太子不是那種亂來的人,於是接下來的日子,他令人加快收集材料的速度,於五天后,在新場址已經(jīng)夯實一片空地上,親自下場指揮,製造新型高爐。

按照楊銘的辦法,雲(yún)定興帶人幾番嘗試之後,確定比例,然後將畫眉石和硅石燒製成的灰與火油、松油攪拌均勻,再混入大量礬土,以此石漿開始塑造新爐。

七天後,高爐起來了,高十一米,寬五米。

新的高爐外面看起來幹了,但是裡面還沒幹,所以需要先以小火烘熱爐體,讓爐體適應(yīng)火的溫度。

烘烤了三天後,準(zhǔn)備試爐了。

首先加入大量的慄炭,然後加入精鐵礦石,再由雲(yún)定興改造之後的巨大鼓風(fēng)機送風(fēng)。

這一次主要測試的,是爐體的耐高溫程度,看看新建的高爐能經(jīng)受多高的溫度。

短短一個時辰,爐體的溫度已經(jīng)疾速上漲,隨著時間推移,距離十幾米外都能感受到那陣熱浪的烘烤。

楊銘的這個法子,其實就是非常簡陋的石墨坩堝,受限於當(dāng)下條件,所以煉爐的整體材質(zhì),肯定是不太行,但是比起原先的那些煉爐,不知強了多少倍。

試爐,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畢竟是新爐,耐高溫程度如何,誰的心裡也沒底,楊銘也沒底。

這麼大一座爐,旁邊架起的爐臺上有觀火的,爐體中間的通風(fēng)口,有負(fù)責(zé)通火的,也就是避免風(fēng)力積壓在爐底上不去,需要以鐵棍不停的左右捅插,下面還有操作鼓風(fēng)機送火的,攏共十七八個人。

爐體一旦崩塌,這些人小命危矣。

除了這些人之外,其他人都離得遠(yuǎn)遠(yuǎn)的,生怕到時候一旦崩塌,一點火星濺到身上,他們也受不住啊。

時間一點點推移,直到夜晚繁星密佈。

遠(yuǎn)處的高臺上,一名工匠朝著人羣興奮的高喊道:

“化水了,化水了。”

到了這一步,至少證明了太子這個法子製造的高爐,耐熱程度不亞於原先的高爐,似乎可以停止了。

但是雲(yún)定興不準(zhǔn),他要測試的是,這個爐子到底能承受多高的溫度。

以他過往的經(jīng)驗來看,高爐化水之後,就需要停止鼓風(fēng),立即開爐,引鐵水出來,以降低爐體溫度,避免其崩塌。

“不要停,繼續(xù)送風(fēng),”雲(yún)定興冒著風(fēng)險,獨自一人上前,繞著圈子近距離觀察煉爐,從爐體表面並未泛紅來看,應(yīng)是還可以繼續(xù)承受高溫。

經(jīng)驗老道的工匠,也看出火候來了,紛紛冒險上前觀看爐體。

膽子小的人,幹不了技術(shù)活,古今皆是如此。

又過了很久,高臺上的那幾個工匠們,渾身的汗剛冒出來就被烤乾了,他們已經(jīng)快扛不住了。

雲(yún)定興還要繼續(xù),但是楊銘阻止了,他不希望鬧出人命來,於是道:

“開爐吧。”

接下來,幾名工匠打開爐底,一汪滾燙的火水,冒著泡的流淌出來,進入底下早已挖好的蓄池內(nèi)。

雲(yún)定興渾身狼狽,一張老臉已經(jīng)被燻烤的像個猴屁股似的,他一路小跑回來,朝楊銘跪下,喜極而泣道:

“成了成了,太子之法巧奪天工,此技藝必與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供後世景仰膜拜。”

這馬屁拍的,我不過是改造了一下高爐,就流芳千古了?伱這已經(jīng)詞窮了啊?那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你還能用什麼形容詞呢?

獨孤懷恩則是呆呆的站在原地,望著那些鐵水,怔怔出神,半晌後,他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媽的,他竟然比我還懂?

在場的一干工匠們,眼下都是滿腹狐疑,時不時的偷偷打量著楊銘,難道皇宮真的藏有一些冶煉工藝的不傳之秘?

要不然太子怎麼會懂得用這些材料來造高爐呢?

不過眼下,沒有人再懷疑太子是胡來了,大家已經(jīng)心服口服,接下來人家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絕對不會再將楊銘視爲(wèi)門外漢了,人家分明就是個專家。 шωш?тTkan?c○

楊銘環(huán)顧周圍,新的場址仍在鋪設(shè)地面,夯實基礎(chǔ),沒有十天半個月,無法建造場房。

於是他帶著雲(yún)定興返回聞喜縣城,打算好好琢磨琢磨下一步怎麼搞。

獨孤懷恩現(xiàn)在已經(jīng)將楊銘視爲(wèi)偶像,人家不叫他,他也屁顛屁顛的跟著去了,他打算拜師學(xué)藝,或者叫偷師。

聞喜縣衙已經(jīng)被騰的乾乾淨(jìng)淨(jìng),縣令及一應(yīng)官吏,都在縣令的家裡辦公,他的縣衙被楊銘徵用了。

縣衙大堂,楊銘皺眉道:

“時間還是太久了,以木炭燒製鐵水,用了整整一天,皆源於火力不足,應(yīng)改用煤。”

雲(yún)定興皺眉道:“煤中多雜質(zhì),恐污染鐵水材質(zhì)。”

楊銘道:“用白煤(無煙煤),而且不是在高爐用,是在燒製雜礦取其精鐵礦石的低爐用,低爐出來的精鐵越純,那麼高爐燒製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

雲(yún)定興聽完,皺眉若有所思一陣後,一臉嚴(yán)肅的點頭道:“可以試一試,臣今天算是開了眼了,今後煉窯如何興建,唯太子之命是從。”

“怎麼?今後才聽我的?”楊銘問道。

雲(yún)定興一愣,趕忙道:“不不不,從前,當(dāng)下,今後,皆以太子馬首是瞻。”

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一二九章 發(fā)佈公告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九四章 三推讓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三一章 吾教當(dāng)興第619章 總達(dá)衆(zhòng)材而不以事自任八三章 皆大歡喜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619章 總達(dá)衆(zhòng)材而不以事自任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一一九章 撮合二五零章 武士彠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九三章 祖籍九江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717章 風(fēng)險與收益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九五章 返京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672章 離強合弱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zhàn)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三四二章 倒黴崔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488章 軍驛夜話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七六章 至善至孝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第三章 小狗崽子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七四章 何爲(wèi)大雅四二章 形勢大好二七三章 挖牆腳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十六章 河?xùn)|裴第597章 木棉花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763章 告狀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731章 可稱公子三二章 以後再說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五一章 天大的事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609章 反客爲(wèi)主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shù)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545章 雙眼皮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01章 自命不凡四三五章 河?xùn)|聞喜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
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一二九章 發(fā)佈公告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九四章 三推讓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三一章 吾教當(dāng)興第619章 總達(dá)衆(zhòng)材而不以事自任八三章 皆大歡喜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619章 總達(dá)衆(zhòng)材而不以事自任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一一九章 撮合二五零章 武士彠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九三章 祖籍九江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717章 風(fēng)險與收益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九五章 返京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672章 離強合弱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zhàn)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三四二章 倒黴崔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488章 軍驛夜話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七六章 至善至孝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第三章 小狗崽子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七四章 何爲(wèi)大雅四二章 形勢大好二七三章 挖牆腳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十六章 河?xùn)|裴第597章 木棉花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763章 告狀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731章 可稱公子三二章 以後再說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五一章 天大的事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609章 反客爲(wèi)主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shù)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545章 雙眼皮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01章 自命不凡四三五章 河?xùn)|聞喜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江阴市| 皋兰县| 松江区| 丹阳市| 马鞍山市| 海宁市| 宜兰市| 古蔺县| 桑日县| 丽江市| 桓台县| 四子王旗| 松江区| 错那县| 衡山县| 沭阳县| 德令哈市| 龙川县| 澳门| 苏尼特左旗| 长丰县| 沙洋县| 岳普湖县| 西林县| 视频| 长葛市| 广宁县| 井研县| 余庆县| 波密县| 勐海县| 中西区| 龙南县| 临猗县| 安义县| 蕲春县| 荣成市| 乐平市| 河津市|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