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3章 告狀

糧食改制,非一朝一夕之功,這裡面的水,比東海還深。

大隋繼承的是北周的均田制,制度是好的,只不過到了下面,就被搞壞了。

實際上,每一項制度的出臺,都是符合國家當(dāng)前利益的,也符合百姓利益,但是呢,不符合地方勢力的利益,所以造成了兩種的利益的衝突,使得政策在下面變了味兒。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新政一發(fā),短時間內(nèi)必然會有一番新氣象,但時間一久,就腐爛了。

爲(wèi)什麼呢?一來,驟發(fā)新政,打了下面一個措手不及,他們來不及做出反應(yīng),只能老實照辦,但是日子長了,便想到了應(yīng)對之法,從而與國家爭利。

這種現(xiàn)象,幾乎無法避免,會不斷輪迴。

所以歷史上纔會頻頻出現(xiàn)大改革,但鮮少有成功的,因爲(wèi)改革需要集權(quán)皇帝,而往往使國家出現(xiàn)問題的皇帝,本身就不太行。

崔仲方,過世了,崔民燾毫無意外的被奪情了,因爲(wèi)國家需要他。

民部的職權(quán),現(xiàn)在非常之大,儼然爲(wèi)六部之首,所有部門都要配合民部推行新政策。

九月份的時候,十五道巡查使都有呈報遞送洛陽。

其中呢,出了一樁大案,京師廣通倉今年的儲糧,跟民部的備檔,對不上,總計相差三百五十萬石,近五年之內(nèi),差額一千七百萬石。

也就是說,廣通倉的糧食,被貪了。

那麼京畿道巡察使是誰呢?太常博士,楊勇當(dāng)年的東宮學(xué)士褚亮。

“廣通倉的倉守,歷來出自宗室,”楊秀在朝會上道:“監(jiān)守自盜,自掘墳?zāi)?,?yīng)重判。”

蔡王楊智積的臉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因爲(wèi)負(fù)責(zé)廣通倉的,就是他的弟弟開封縣公,楊智明。

關(guān)中最大的一個糧倉,自然得用可靠的人,這個位置自從開國以來,負(fù)責(zé)人就沒有外姓。

褚亮這邊呢,有呈報,楊智明將他趕出來了,不讓他繼續(xù)查下去,換句話說,更大的貪腐還沒有揭露出來呢。

留守京師的楊浩呢,自然不想動自己人,所以褚亮的求助,也沒有當(dāng)回事。

褚亮以前吃過虧,不敢再深究了,結(jié)果呢,年輕氣盛,今年二十三歲的兒子褚遂良,一紙奏疏,將楊浩跟楊智明,都給告了。

事情今天,已經(jīng)擺在了朝會上。

“褚遂良是哪年的舉人?”楊銘看向楊恭仁。

楊恭仁道:“回太子,是大業(yè)八年,您親點的進士,原先在京兆府任職?!?

“辦大事,還得是靠年輕人啊,初出茅廬不懼虎,”楊銘臉色陰沉道:“褚亮是京畿道監(jiān)察使,這封奏疏,卻是褚遂良遞送門下省,怎麼?褚亮是怕惹人嗎?”

楊玄感笑呵呵道:“監(jiān)察使正五品,開國郡縣公都是從一品,他不敢惹楊智明,也屬情理之中?!?

“這是什麼話?”楊智積頓時皺眉道:“五品告一品,這是以下犯上,何況告狀的還是一個從八品的小吏,污衊我大隋宗室,按律,當(dāng)貶爲(wèi)庶人?!?

“是否污衊,現(xiàn)在還不清楚,”楊綸心知糧政大事,太子特別叫真,擔(dān)心楊智積犯傻,趕忙道:“褚亮確實有失職之嫌,這點到是無可厚非?!?

“不錯!”楊銘斷然道:“這個人是誰舉薦的?”

李建成一愣,趕忙起身道:“回太子,是臣舉薦的。”

“你當(dāng)初不是說此人耿直,處事公正嗎?”裴蘊挑眉道:“這纔去了京師多久,就翻出這麼大一件事,一千多萬石糧食,誰的腦袋能背的起這個罪名?”

李建成是太子紅人,這小子官不大,在朝堂上話語權(quán)可不小,再者父親和弟弟都牛逼。

李世民頓時幫哥哥反駁道:“正因爲(wèi)剛正,纔敢狀告縣公,褚遂良乃褚亮之子,父子同心,他的奏疏,就等於是褚亮的奏疏,若沒有真憑實據(jù),他也沒膽子告到門下省,污衊?誰敢拿一千多萬石糧食污衊呢?”

裴蘊嘴角微翹,瞥了一眼臉色難看的楊智積。

如今的皇宮,楊銘身邊的護衛(wèi),是河?xùn)|子弟,不是宗團驃騎,老裴家早就知道,太子要動楊智積了。

何況楊秀出山,就已經(jīng)說明問題了。

“父王,兒臣以爲(wèi),此事還是要嚴(yán)查,糧政是大事,盤點天下庫存,是首要之務(wù),這一關(guān)過不去,田制如何施行呢?”楊瑞道。

楊玄感趕忙幫腔道:“十五道監(jiān)察使,赴任各地,如今已經(jīng)有三個人上報地方官倉存在假賬目的問題,廣通倉是開皇年間的天下最大倉,這個地方若是查不明白,施行新政,恐會淪爲(wèi)笑談?!?

廣通倉的存糧,主要來自於洛陽,只供應(yīng)關(guān)中,因爲(wèi)有源源不斷的新糧補充,所以賬目造假的問題,一直都沒有顯現(xiàn)出來。

這一次楊銘發(fā)了狠,派出十五道監(jiān)察使,第一個任務(wù)就是盤點庫存,這下子把廣通倉的問題,給揪出來了。

監(jiān)察使,有執(zhí)法權(quán),起初楊智明還指望賄賂一下褚亮,把事情擺平,但是褚亮心裡清楚,自己肩上擔(dān)著天大的干係,他要是敷衍朝廷,朝廷鐵定弄死他。

所以這次在廣通倉,帶著三百多人查賬,查了半個月,就查出這麼多問題。

楊智明嚇傻了,不敢讓他再查了,因爲(wèi)褚亮只查到五年內(nèi),而他在廣通倉,幹了十一年。

楊銘臉色陰鶩的環(huán)顧衆(zhòng)臣一眼,道:

“裴行儼?!薄俺荚?!”裴行儼站出來道。

楊銘道:“若讓你去協(xié)助調(diào)查,人家不讓你進倉,你怎麼辦?”

“臣會先請示樑王殿下,”裴行儼道。

楊銘道:“樑王不讓你去呢?”

“右驍衛(wèi)的大營,在馮翊郡,太子若讓臣去協(xié)查,臣便去右驍衛(wèi)調(diào)兵,”裴行儼道。

他現(xiàn)在憑藉功勳,升任右驍衛(wèi)將軍,而大將軍呢,是他的妹夫蘇烈,名義上裴行儼只能調(diào)兵兩千,但如果是楊銘讓他去,沒有虎符可調(diào)兵五千人。

廣通倉的駐軍,是三千人。

楊銘點了點頭:“那就你去,幫著褚遂良將事情都查清楚了,還人家開封縣公一個清白?!?

他這句話陰陽怪氣,明擺著是在說反話。

裴行儼一愣:“爲(wèi)何是褚遂良?”

楊銘道:“褚亮身負(fù)朝廷重任,卻不敢擔(dān)責(zé),沒有擔(dān)當(dāng),免去其監(jiān)察使一職,由其子褚遂良接任。”

“是不是太年輕了一點?”於仲文詫異道。

來護兒笑道:“英雄出少年,用武正當(dāng)時。”

“榮公說的沒錯,”楊銘道:“監(jiān)察使,代君巡查,不問出身,不問年齡,誰能幹了,誰幹?!?

這樣一來,褚亮就成了第一個被免掉的監(jiān)察使,上任不過四個月,就被擼了,反過來得給兒子打下手。

當(dāng)天晚上,蘇烈來到老丈人家裡,見到了裴仁基和即將遠(yuǎn)行的裴行儼。

“太子今天找我了,”蘇烈道:“兄長去了京師,一定要查清楚廣通倉的問題,但是不要牽扯樑王?!?

裴行儼一愣,看向他爹。

裴仁基點了點頭:“樑王好財,乃鉅貪之人,廣通倉的事情,恐怕也有他的份,太子還是器重他的,肯定不會動,賬目當(dāng)中若是牽扯到樑王,處理掉?!?

裴行儼恍然道:“明白了,楊智積今天的臉色可不好看啊,我要是辦了楊智明,這老小子怕是要針對我。”

“就是要辦他,”蘇烈道:“推行新政,當(dāng)一往無前,任何阻力太子都要推到,以彰顯朝廷的決心,楊智明這次是撞在風(fēng)口上了,一千多萬石糧食,縣公的腦袋可頂不了這個罪。”

一千多萬,夠楊廣再北征一回了。

“數(shù)額太大,牽扯的人勢必不少,楊智明一個人吞不了這麼多,”裴仁基道:“恐怕是衝著蔡王去的,宗室當(dāng)中,怕不是要起一場風(fēng)波?!?

他其實心裡很明白,但是沒有對蘇烈說出來。

裴矩早就告訴他,裴虔通,韋匡伯已經(jīng)在架空滕王楊綸,慢慢掌控右備身府了,說明太子對宗室這幫老一輩的,不太滿意。

雖然是女婿,但是有些大事,還是不能亂說的,要不是裴矩告訴他早做準(zhǔn)備,他也稀裡糊塗。

不過他還是暗示蘇烈了,就是那句:宗室當(dāng)中,怕不是要起一場風(fēng)波。

裴行儼瞥了一眼蘇烈,說道:“最近坊間盛傳之事,你可有耳聞?!?

“不知道,”蘇烈搖頭道。

裴行儼正要詳細(xì)說一說,被裴仁基給攔住了:

“定方知道,但是不想提,你就不要再說了。”

裴行儼點了點頭:“母親有了身孕,你來的正好,隨我一同前往探視吧?!?

蘇烈心中一愣,多大年紀(jì)了?又懷上了?他並不知道這件事,可見妻子裴姝也還不知道。

他是女婿,自然要探望岳母:

“是不是應(yīng)該知會姝兒一聲?”

“已經(jīng)讓人去喊她了,”裴仁基道:“那你就再等一等,夫妻倆呆會一起去吧。”

蘇烈趕忙點了點頭。

裴仁基的妻子,出身太原郭氏,今年四十八歲,如今懷上了第三個孩子。

長子裴行儼,長女裴姝,第三個嘛,不出意外,應(yīng)該就是歷史上被蘇烈稱之爲(wèi)“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的武廟巨擘,裴行儉。

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595章 嘔第767章 貓哭耗子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518章 西方之劫七一章 朱雀大街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wèi)丈夫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六三章 舊時主僕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八五章 手起刀落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703章 如嫡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四章 八歲習(xí)武二九一章 滎陽王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二六一章 寡婦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六章 女賊八十章 有罪無功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543章 諡號三九八章 帶下醫(yī)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六十章 兩難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五二章 左武衛(wèi)大將軍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七四章 家大業(yè)大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710章 蠻子一五四章 大忌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九五章 返京第710章 蠻子第486章 軍輜開運第一章 三胎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三六章 晚宴第722章 吾不忘矣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fēng)第745章 諭齊王暕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722章 吾不忘矣二七一章 裙帶關(guān)係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zhàn)二六七章 教坊第684章 五五開四三四章 通達(dá)幹練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748章 以身入局第735章 創(chuàng)造需求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597章 木棉花
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595章 嘔第767章 貓哭耗子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518章 西方之劫七一章 朱雀大街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wèi)丈夫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六三章 舊時主僕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八五章 手起刀落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703章 如嫡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四章 八歲習(xí)武二九一章 滎陽王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二六一章 寡婦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六章 女賊八十章 有罪無功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543章 諡號三九八章 帶下醫(yī)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六十章 兩難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五二章 左武衛(wèi)大將軍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七四章 家大業(yè)大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710章 蠻子一五四章 大忌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九五章 返京第710章 蠻子第486章 軍輜開運第一章 三胎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三六章 晚宴第722章 吾不忘矣一零七章 檢校衛(wèi)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fēng)第745章 諭齊王暕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722章 吾不忘矣二七一章 裙帶關(guān)係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zhàn)二六七章 教坊第684章 五五開四三四章 通達(dá)幹練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748章 以身入局第735章 創(chuàng)造需求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597章 木棉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静海县| 鞍山市| 莎车县| 濮阳市| 客服| 板桥市| 拜泉县| 忻城县| 紫阳县| 黑河市| 吉安县| 商南县| 临夏县| 尉犁县| 洛浦县| 科尔| 酉阳| 忻州市| 广宗县| 北票市| 英德市| 行唐县| 汉阴县| 博爱县| 合肥市| 枞阳县| 锡林郭勒盟| 来凤县| 泌阳县| 台安县| 剑川县| 湖口县| 怀宁县| 维西| 青神县| 垣曲县| 临邑县| 乌拉特中旗| 鲁甸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