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

既然可以在豫州地區租借田畝,那麼就能以此借到糧食,所以楊銘在和楊素商量之後,決定將供給民夫的每日三張胡餅,增加到每日五張,肉食改爲七日一供。

不吃肉,沒力氣的。

抵達洛陽,已經半個月了,楊銘一直讓杜如晦跟著民部的的人,統計人員傷亡情況。

短短半個月,已經死了一千六百多人,傷者四千多人。

不過這樣的結果,楊銘還是很欣慰的,畢竟人口基數在那擺著呢,那可是六十萬人啊。

洛陽的一條城牆,便長達十幾裡,單單一條城牆,就有幾萬民工埋首勞作,還是兩班倒,晝夜不停。

工程進度,仍在宇文愷的計算之內,在他的計劃中,城牆地基,最多一個月,必須挖成。

又過了半個月,裴熙載那邊已經送信過來,糧食告急。

於是楊銘緊急召見衆人,商討此事。

“意料之中,免除奴婢部曲授田,並沒有在長平郡施行,而那邊,已經徵調民夫五十多萬,糧食不夠,是肯定的,”楊達說道:“而且幷州地區借糧一事,時至今日,攏共才借到十萬石,咱們都不夠,更別提援助長平了。”

楊素也嘆息一聲,道:“看樣子民工每日口糧,還需暫時縮減,河陽倉,我們已經吃了一半,再吃一月,就要空了。”

整整一個月,元文都和李百藥在下面,已經和多家糧商談妥,可惜豫州衙門那邊,卻只和其中幾家簽訂租借協議,理由是租借價格沒有談妥。

當然談不妥。

現在已經是四月中旬了,過了麥子的最佳播種時期,人家也不傻,現在種下去,收成勢必不好,當然會跟你討價還價。

各地糧商,本來也都是世家下面的產業,人家不肯花冤枉錢,你也不能逼人家。

楊銘這邊,早就從獨孤纂口中得到消息,獨孤家的幾家糧棧,早就備好糧食準備租借田畝,但是豫州衙門那邊,壓根就沒去跟人家接洽。

楊暕到底想幹什麼?

“已經借來的糧食,還有多久能送抵洛陽?”楊銘問道。

宇文愷道:“陸陸續續也得十多天,齊王那邊再不加快進程,一個月後,咱們就得吃黎陽倉了,而黎陽倉的糧食,最多也就能保供一個月。”

黎陽倉是大倉,但是洛陽這邊,只能吃三分之一,剩下的要供給京師,楊銘是不能動的。

“士達(楊達字)去一趟豫州府衙,催一催,問問他們是什麼情況?”楊銘已經猜到,老二在給自己使絆子,但是他現在不好出面,要裝傻。

楊達點了點頭,起身走了。

宇文愷身負監工大事,也告罪一聲,去了洛陽工地。

楊素咳嗽一聲,令其他各部官員也都下去,各做各事,等到人都離開之後,他才道:

“殿下和齊王,出什麼問題了?”

果然是老江湖,一下子就把握到了要害,

楊銘苦笑道:“他不滿意自己是齊王,而我是秦王。”

“他怎麼不說,他在揚州養尊處優,殿下在沙場衝鋒陷陣呢?”楊素無奈搖頭:“你封秦王一事,朝中無一人反對,可知是人心所在,衆望所歸,齊王剛來洛陽,就掣你的肘,咱們原先的計劃,只怕要出問題。”

楊銘點頭道:“長平已經快斷糧了,當初漢王叛亂,各地糧倉本就被楊諒搜刮一空,如今儲備的糧食根本不夠,陝縣的常平倉要供給關中,不能動,爲今之計,恐怕要從河北調運糧食,供給長平。”

“河北也難啊,”楊素嘆息道:“河北山東叛亂剛平,各地糧倉的損耗,無疑也很巨大,再說了,從河北借糧,那也是齊王去借,殿下出面,不合適。”

名義上,楊銘只管修洛陽,豫州說了算的,是楊暕,向河北借糧,也是楊暕這個豫州牧去借。

當然,楊銘知道楊暕不會去借。

楊銘道:“眼下我不方便和齊王鬧僵,我如果去跟他交涉此事,他必然已經準備好理由應付我,這樣吧,每日供應的糧食,適當削減,但是民工勞作時間,也要相對應的縮短,吃不飽飯,哪有力氣幹活。”

楊素愣道:“這樣一來,工期勢必會被拖延,宇文愷那邊只怕過不去。”

“不是我要拖延,是有人在拖延,”楊銘笑道:“再這麼繼續下去,一旦斷糧,你我都不好交代。”

楊素微笑點頭,他這一次,完全贊成楊銘的決定。

如果齊王楊暕沒有被調任爲豫州牧,楊銘就可以全權主持豫州政務,總領全局,這種情況下,楊素絕對不支持楊銘去拖。

但是眼下,有人在幫著楊銘拖延,那麼將來交不了工,可就不是楊銘的事情了。

他和高熲,執掌大隋中樞二十餘年,在宮裡自然會有不少線人,太子楊昭的事情,李子雄的兒子都能知道,他能不知道?

自己的親兒子楊玄挺,眼下過繼給了弟弟楊約,楊約又是安成縣公,做爲嗣子的楊玄挺從楊約這裡門蔭入仕,做了太子楊昭的東宮左衛副率。

消渴癥,不算不治之癥,但是以太子如今酗酒無度,只怕是不好治。

但是這件事,楊素沒打算跟楊銘說,他害怕告訴楊銘之後,楊銘現在就會去爭,這可不好。

他要穩住楊銘,幫楊銘把基礎打的紮紮實實的,將來好收拾楊暕。

而眼下,就有一個大好的機會。

做爲豫州牧,你無法保障洛陽的糧食供應,以至於延誤工期,這罪名,跟楊銘可是沒有一點關係。

“糧食,我還是要借的,楊暕不會去借,我只能以私人名義去借,”楊銘問道:“越公以爲,我該問誰去借?”

河北官倉沒糧,可是世家有,而且儲量龐大,盤踞在大隋各地的門閥,相當於地方小政權,州郡主官做不到的事情,他們都能做到。

楊素笑答道:“豫州地區,齊王敢拖不敢斷,所以殿下大可放心,至於長平,就需要從河北借糧,而河北一帶,首推清河崔氏,殿下只能親自去借,書信不顯誠意。”

清河崔氏在大隋不怎麼行,大多是靠家族女子嫁入關中,藉此維繫與朝廷的關係,男子入仕者不多,畢竟他們這家子,主要是伺候北魏和北齊兩朝,當年的四姓高門,便是盧崔鄭王,但是大隋皇家對他們不是很信任。

而且北魏期間,清河崔氏栽了一個大跟頭,因“國史之獄”事件,家族內好幾個大支被夷滅九族,損失慘重,一百多年過去了,仍處於恢復階段。

反倒是博陵崔氏,目前相當吃得開。

但是清河崔氏,歷來被稱爲北方儒家正統,家族勢力極爲龐大,與河北氏族多有聯姻,幾乎實際操縱地方政權,族內有人蔘與漢王叛亂,已經誅殺,但整個家族絲毫不受影響。

如今崔家的領袖人物,叫崔復禮,開皇年間,做過門下省的通事令史,現在在家養老,是清河郡公崔彥珍的孫子,而崔彥珍,是聖後獨孤加羅的親姥爺。

崔彥珍的清河郡公,是在大隋立國之後,給追封的,追封也叫追諡,不同於實封,因爲同時期,還有一個清河郡公,不是別人,就是楊素。

而楊素因爲功勞太大,所以被封爲越國公之後,楊堅把清河郡公的爵位給了他的四兒子楊玄獎。

“我這裡倒是有一個合適人選,可與殿下一同前往清河郡,以作引薦,”楊素笑道。

楊銘知道他在說誰,笑道:“聽說玄縱的妻子,便是出身清河崔氏?”

楊素道:“崔儦(biao)當年任內侍舍人的時候,將女兒嫁給了老夫次子玄縱,然崔儦已死,他的長子崔世濟眼下就在洛陽,現任兵部員外郎,可由他陪侍殿下,一同前往清河郡。”

清河郡在河北邢臺,距離洛陽上千裡,這一來一回要消耗多少時間?

楊銘不願意走這麼遠,可糧食還得借。

“有沒有什麼辦法,我不去清河,還能把糧食借到?”楊銘問道。

楊素微笑搖頭:“沒辦法了,殿下正妃、側妃、妾妃都有了,聯姻一途已斷,可是沒有聯姻,想讓人家痛快借糧,怎麼可能?”

楊銘一想也是,可是他又不能輕易離開洛陽,而長平郡的糧食已然告急,一旦斷糧,那可不是開玩笑呢。

“倒是還有一個辦法,”楊素意味深長的笑道。

楊銘追問道:“越公不要賣乖了,快說快說。”

“殿下不是還有世子嗎?”楊素說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他也覺得這個辦法不靠譜。

楊銘也笑了:“世子尚在襁褓,眼下就談及婚事,只怕不妥吧?再說了,我這兒子的婚事,我未必能做的了主。”

突然間,楊銘反應過來,狡黠笑道:“玄縱和崔家,不是姻親關係嗎?讓玄縱去借吧?我來兜底,越公覺得如何?”

楊素一愣,哭笑不得道:“殿下只想著借,有沒有想過怎麼還?”

楊銘頓時一臉沮喪,他還真就沒有能力去還,總不能拿豫州的糧食的去還吧?再說了,他說了也不算。

“唉”楊銘嘆息一聲:“這樣吧,越公對崔氏比較熟悉,你給舉薦幾個人,我這邊斟酌一下,保舉他們入仕,當是換糧食的籌碼。”

既然借不到,那就賣官吧,能換多少糧食算多少。

楊素一震,連忙點頭道:“此舉可行。”

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477章 總領西路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五六章 胡商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580章 家規六條二三七章 救人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763章 告狀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二四章 談判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691章 謝恩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760章 右僕射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518章 西方之劫四六章 一敗塗地四四章 說和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九十章 納吉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762章 主動請辭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509章 水師相遇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第597章 木棉花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637章 救荒法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476章 項籍虞姬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第763章 告狀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740章 留活口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597章 木棉花第712章 你別幹了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65章 目有重瞳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693章 不可能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647章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二六七章 教坊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753章 重在民部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693章 不可能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89章 折辱武舉九三章 祖籍九江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四七章 夫妻恩愛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672章 離強合弱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第760章 右僕射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
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477章 總領西路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五六章 胡商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580章 家規六條二三七章 救人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763章 告狀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二四章 談判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691章 謝恩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760章 右僕射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518章 西方之劫四六章 一敗塗地四四章 說和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九十章 納吉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762章 主動請辭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509章 水師相遇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第597章 木棉花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637章 救荒法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476章 項籍虞姬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第763章 告狀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740章 留活口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597章 木棉花第712章 你別幹了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65章 目有重瞳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693章 不可能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647章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二六七章 教坊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753章 重在民部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693章 不可能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89章 折辱武舉九三章 祖籍九江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四七章 夫妻恩愛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672章 離強合弱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第760章 右僕射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大悟县| 拉萨市| 合作市| 临海市| 新干县| 乐昌市| 达尔| 合肥市| 界首市| 怀宁县| 鄂州市| 独山县| 介休市| 牡丹江市| 郎溪县| 龙海市| 苍山县| 霍城县| 南岸区| 五莲县| 鄂伦春自治旗| 肃宁县| 合山市| 鄂托克旗| 丹棱县| 盖州市| 通渭县| 山东省| 金堂县| 介休市| 茂名市| 灵台县| 江山市| 綦江县| 南宫市| 康马县| 奉化市| 红原县| 海淀区| 孙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