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2章 吾不忘矣

江南的戰(zhàn)局,有一個地方是重中之重,拿下這裡,局面基本上就穩(wěn)了。

來護兒兩個月前拿下了,當(dāng)時所有人都認(rèn)爲(wèi),局面已經(jīng)被控制住了,只不過沒人想到,嶺南反了,楊暕又昏招頻出,葬送了主力大軍。

這個地方就是江寧,江寧城的西北方向,有一片佔地面積極廣的廢墟,到處是殘垣斷壁,不過你能從這處廢墟當(dāng)中,看出這裡曾經(jīng)是如何繁華。

開皇九年,楊堅下旨摧毀這裡。

是的,江寧城西北三十里,就是舊陳首都建康城,吳國首都建業(yè)城,後世的南京城。

隋滅陳之戰(zhàn),就是以攻進建康而宣告結(jié)束,因爲(wèi)當(dāng)時陳軍的主力全部集中在長江邊上,皇帝陳叔寶又在都城,拿下這裡,就等於平了江南。

而如今,杜伏威就在這裡,他深知這個地方的重要性,麾下最精銳的五萬人,就囤積在江夏城。

而楊銘從同安郡渡江之後,會進入宣城郡,宣城郡北上就是丹陽郡,也就是江夏城所在。

那麼南方到底會落在誰的手裡,就看丹陽和宣城最後的大戰(zhàn)了。

渡江不利,馮盎轉(zhuǎn)向往南,朝著楊銘所在的方向摸了過來,他跟自己的這位女婿,會來一場你死我活的生死大戰(zhàn)。

楊銘麾下的五萬大軍,將迎戰(zhàn)杜伏威、馮盎的十萬聯(lián)軍。

“將軍,不要再猶豫了,現(xiàn)在唯有你能左右整個戰(zhàn)局,若建此功,史書以待,”蕭世廉在收到消息後,勸說林士弘道。

林士弘皺眉道:“操帥在我北方虎視眈眈,我若有變,恐怕他會在我背後攻我,趕緊派人聯(lián)絡(luò)來護兒,讓他離開常熟北上,幫我拖著操師乞,我自出兵,去救太子。”

以前叫楊銘,現(xiàn)在打算投降了,改口叫太子了。

蕭世廉大喜:“派我的隨從去,太子認(rèn)識他,必知將軍誠意。”

林士弘深吸一口:“成王敗寇,就在今朝了。”

說罷,林士弘召集諸將,然後添油加醋的描述當(dāng)前形勢有多麼不利,弟兄們想要活下去,唯有與我投降太子,其中管崇實在是怕了,他已經(jīng)當(dāng)過一次叛徒了,不敢了。

不過蕭世廉站出來安慰他道:“管將軍放心,我會在太子面前全力保你,若違此言,天地不容。”

等於是發(fā)誓了,這種時候,就算蕭世廉再不喜歡對方,也得先把人穩(wěn)住了,大家必須統(tǒng)一意見,纔能有效的幫助太子解除危機。

而他是大名鼎鼎蕭摩訶的兒子,他的誓言,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一天後,林士弘五萬多大軍開拔,奔赴宣城郡,加入了這場江南最大規(guī)模的決戰(zhàn)。

嶺南趕來的六萬援軍也到了,整個宣城郡北部,擠滿了人。

圍繞在這裡的大戰(zhàn),整整持續(xù)了二十四天,楊銘因爲(wèi)有來自長江的支援補給,加上麾下都是精兵猛將,撐住了,撐到了李世民、來護兒和張須陀抵達的那一刻。

至此,發(fā)生在歷陽郡南部,宣城郡北部的這場決定江南歸屬、曠日持久的大戰(zhàn),畫上了句號,因爲(wèi)決戰(zhàn)之地在青弋水下游,所以也叫青弋水之戰(zhàn)。

杜伏威全軍覆沒,馮盎戰(zhàn)敗被俘,楊銘進入江夏城。

隨著林士弘進入大堂,楊銘起身走下臺階,快步上前在林士弘跪地之前將人托住,笑道:

“若無士弘,孤危矣,請上座!”

說罷,楊銘親自拉著對方的手,讓林士弘坐在了比來護兒更高的位置上。

林士弘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極爲(wèi)有眼光的投機者,他選擇投靠朝廷的時間,堪稱妙到巔毫。

楊銘五萬對十萬,本來就處在劣勢,結(jié)果嶺南的六萬新生力大軍也上來了,要不是林士弘,他真的非常夠嗆。

因爲(wèi)林士弘這一動,把來護兒給解放了出來,操師乞的大軍大部分過了江,剩下的已經(jīng)不是來護兒對手,被來護兒非常輕鬆的擊潰,然後便趕緊南下支援楊銘。

這一次,楊銘確實太冒險了,但這個險是值得的,如果沒有林士弘,他有能力拖到李世民趕來,但也絕對會損失慘重,林士弘的出現(xiàn),避免了這個損失,讓勝利果實最大化,這份功勞,絕對很大。

但是距離封王,肯定是不夠的,蕭世廉有些過度忽悠林士弘了。

好在林士弘別的沒有,自知之明絕對有。

來護兒此時也是笑看著對方,道:“鄱陽人傑地靈,有士弘這樣的人物,並不意外,老夫還要感謝你手下留情啊。”

楊銘一愣:“這是怎麼說?”

來護兒笑了笑,纔將林士弘傳密信給他的事情講了出來,長子來楷瞬間恍然:“怪不得父親不肯離開,原來是有人給留了後路,您把我也瞞了啊?”

衆(zhòng)人頓時鬨堂大笑。

“士弘早已心向朝廷,這一點孤一定會奏報陛下,爲(wèi)你請功,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事要託付給你,”楊銘道。其實他心裡也清楚,林士弘的選擇,背後蕭世廉一定是出了大力,但事情就是這樣,有些人只能是在暗中默默無聞的奉獻著,論功不能給他論。

給蕭世廉論功,就委屈了林士弘,眼下不能這麼幹,沒關(guān)係的,蕭世廉是自己人,將來總會彌補。

林士弘正色道:“請?zhí)臃愿馈!?

楊銘道:“冊封你爲(wèi)江南東道行軍大總管,蕭世廉爲(wèi)總管長史,繼續(xù)南下平叛,招撫各路叛軍,功成之日,孤在京師等你。”

林士弘一臉恭敬的起身道:“末將遵命。”

他要是把這事給辦漂亮了,就符合封王的條件。

“李世民!”楊銘道。

李世民起身道:“臣在。”

楊銘道:“馮家已經(jīng)完了,冊封爲(wèi)你江南西道行軍大總管監(jiān)嶺南鎮(zhèn)撫使,即刻平定地方。”

等於李世民和林士弘一東一西南下用兵,搞定南方,而李世民還有任務(wù),那就是把嶺南徹底鎮(zhèn)壓。

李靖問道:“歸降的叛軍應(yīng)該怎麼處置?杜伏威部有兩萬三千人,馮盎部足足六萬人。”

來護兒建議道:“臣以爲(wèi),嶺南之瘡,剜掉就在今日,世民想要鎮(zhèn)撫嶺南,這些叛軍就不能放過,至於杜伏威麾下的降軍,可以就地打散。”

他的意思,嶺南降軍,全數(shù)誅殺。

殺這麼多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歷史上白起坑殺趙軍三十萬,那也是殺了很久的。

只能活埋,用兵器的話,兵器能全廢了。

楊銘是不想這麼殺的,可是正如來護兒所言,這幫人不殺,嶺南的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就像白起沒有坑殺趙軍的話,秦國後面幹趙國哪有那麼容易。

那時候的趙國,有廉頗、李牧兩大名將,如果兵力足夠,趙王不亂來,秦國真不好對付。

長痛不如短痛,李世民也贊成全數(shù)誅殺。

沉默半晌後,楊銘點了點頭:“這件事交給朱粲去做。”

江都那邊,仍然是打的熱火朝天,但是江面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艘五牙大艦,大艦的桅桿上,綁著披頭散髮的馮盎。

看到這一景象的馮暄部大軍,頓時崩潰了,紛紛朝著五牙跪下,哭喊著馮盎。

馮暄投降了,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完蛋了,再不投降,手下的嶺南子弟會被盡數(shù)誅殺。

事實上,他投降不投降,結(jié)果都是一樣,不過他的投降,也導(dǎo)致了其它過江叛軍陣腳大亂,降的降,敗的敗。

至此,楊銘抵達江南不足兩個月,杜伏威、馮盎、操師乞三路叛軍,全軍覆沒。

十一月末,楊銘進入江都城。

病塌前,宇文述似乎是迴光返照,臉上出現(xiàn)了一抹久違的紅暈,握著楊銘的手,淚眼滂沱道:

“江南大定,臣死亦瞑目了。”

其實楊銘一直以來,對宇文述這個人,都是佩服的,厭惡的只是他那三個兒子罷了。

但是如今,他對化及也恨不起來了,因爲(wèi)他突然覺得,歷史上的化及弒君,多少還沾了點正義。

就算化及不殺楊廣,也會有另外的人殺,因爲(wèi)那時候的楊廣真的是人神共憤了。

楊銘拍著宇文述的手背,道:“許公要好生保重,孤希望你我,還有坐下暢飲的機會,您不是最喜歡與我席地而坐,一盞孤燈,一壺?zé)峋疲撎煜掠⑿蹎幔俊?

宇文述強顏一笑:“袁天綱還是厲害的,臣私下找他看過,他曾說老夫運起於水,必降於水,七十之後不入江,老夫今年正好七十一,此子算中矣。”

說罷,宇文述召來自己的三個兒子,握緊楊銘的手道:

“臣惟此三子,望殿下哀憐之”宇文述眼眶之中,老淚縱橫。

楊銘想起了自己過世的師父史萬歲,神情悲痛,借用了歷史上楊廣的那四個字,回答道:

“吾不忘矣。”

吊著一口氣,硬撐著想要能見到楊銘,託付後事的宇文述,最後心願得了,兩滴淚珠滑下,張著嘴巴,脖子一歪,倒在了化及懷中。

三兄弟頓時崩潰,嚎啕大哭。

楊銘雙手捂面

大業(yè)年間,唯二身負(fù)滅國之功的軍方第一人,就此離世,來護兒得知消息的一瞬間,如遭雷擊,呆愣片刻之後,昏倒在地。

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一九九章 關(guān)中本位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689章 巨馬河二九八章 洗白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一二九章 發(fā)佈公告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513章 臨陣抗命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05章 宗室領(lǐng)袖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632章 田畝新制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九十章 納吉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四三三章 李月暉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762章 主動請辭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四二七章 捱打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526章 形勢複雜八一章 嚴(yán)重警告第673章 渡河之戰(zhàn)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二六一章 寡婦第567章 朝廷的態(tài)度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517章 嚴(yán)防死守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二六四章 高玥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十六章 高門大閥八七章 楊廣留京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45章 蘭陵蕭銑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四七章 夫妻恩愛九五章 返京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483章 一代巨匠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739章 隔代親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623章 朱雀門下一零六章 不養(yǎng)閒人第520章 大柱國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二七章 捱打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十章 爽約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717章 風(fēng)險與收益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fù)星辰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712章 你別幹了五八章 王府參軍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
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一九九章 關(guān)中本位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689章 巨馬河二九八章 洗白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一二九章 發(fā)佈公告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513章 臨陣抗命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05章 宗室領(lǐng)袖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632章 田畝新制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九十章 納吉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四三三章 李月暉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762章 主動請辭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四二七章 捱打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526章 形勢複雜八一章 嚴(yán)重警告第673章 渡河之戰(zhàn)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二六一章 寡婦第567章 朝廷的態(tài)度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517章 嚴(yán)防死守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二六四章 高玥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十六章 高門大閥八七章 楊廣留京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45章 蘭陵蕭銑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四七章 夫妻恩愛九五章 返京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483章 一代巨匠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739章 隔代親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623章 朱雀門下一零六章 不養(yǎng)閒人第520章 大柱國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二七章 捱打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十章 爽約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717章 風(fēng)險與收益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fù)星辰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712章 你別幹了五八章 王府參軍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榆社县| 新建县| 海南省| 新宁县| 安阳市| 大名县| 日照市| 务川| 宁陵县| 格尔木市| 蒙阴县| 东乌| 石城县| 澄城县| 通州市| 曲周县| 桐城市| 凤冈县| 旬邑县| 会宁县| 浙江省| 梁山县| 济南市| 金华市| 依兰县| 巨鹿县| 昌吉市| 靖边县| 徐闻县| 肃宁县| 辉南县| 芜湖市| 庆城县| 遂溪县| 朝阳县| 鸡东县| 晋宁县| 济源市| 平定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