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

人們只要一提到楊素,就會拿高熲出來作比較,但提到高熲的時候,卻很少把楊素搬出來。

原因很簡單,高熲無論威望才能,是大於楊素的。

這個人的生平履歷,可謂波瀾壯闊,精彩紛呈。

大隋朝堂,袞袞諸公,你只要看他的姓氏,大抵就能知道他的來歷,高熲,出身渤海高氏,也就是河北景縣,隸屬於衡水市,與北齊皇室,都是一個地方的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huanyuan.】

他爹高賓,就是獨孤信的心腹,被賜姓獨孤氏,他們家是獨孤家的家臣。

楊堅擔任北周大丞相的時候,老丈人獨孤信已經掛了,但是獨孤加羅將高熲推薦給了楊堅,自打那個時候開始,高熲便成爲楊堅夫婦心中的頭號心腹,時至今日。

四十歲,跟隨韋孝寬討伐尉遲迥叛軍,晉位柱國,封義寧縣公,升任丞相府司馬。

四十一歲,楊堅篡周,拜高熲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省納言,進封渤海郡公。

四十二歲,兼領十二衛之首的左衛大將軍。

四十八歲,封爲爲元帥長史,協助楊廣南下滅陳,滅陳之戰,高熲是真正的幕後策劃者、決策者,韓擒虎、賀若弼之流,皆受他驅使。

四十九歲,加授上柱國,晉爵齊國公,勳爵已至。

新都大興城的總負責人,開皇律的修訂者之一,包括大隋立國之後的行政、官制、地方制度,也都是在高熲的主持下完成的。

這個人,做了二十年的大隋宰相。

賀若弼那麼橫一個人,都不敢在高熲面前瞎嗶嗶。

楊銘當初在獨孤後的跟前時,每遇高熲被召喚入宮,他都得給人家搬凳子,可知這個人禮遇之隆,在大隋無出其右。

高熲將楊銘帶進了他的會客之所,這裡空空蕩蕩,非常簡樸。

楊銘知道,高熲府上的傢俱器物,有一多半,都是獨孤後幫著置辦的,這兩人的主僕之情,直到楊勇出事之前,都是非常深厚的。

高熲請楊銘坐下之後,令兒子高弘德奉茶。

高弘德原本是晉王府的屬官,但是楊廣被封太子之後,並沒有將他帶進東宮,原因嘛,不言而喻,因爲他是高熲的兒子。

如今和他爹一樣,賦閒在家,靈活就業,歷史上高熲被殺之後,高弘德被流放嶺南,半途失蹤,下落不明。

高熲表現的很冷澹,幾乎不說話,楊銘也覺得氣氛很詭異,主動朝高弘德笑道:

「我觀二郎頗爲眼熟。」

高弘德笑答道:「曾在晉王府做幕僚,見過小殿下幾面。」

「原來如此,二郎快請坐吧,本王今日是賓,二郎是主,還請不要拘謹,」楊銘笑道。

高弘德點了點頭:「恭敬不如從命。」

接著,他在高熲身後坐下。

楊銘又主動道:「獨孤公近來身體如何?」….

高熲吃著茶,澹澹道:「如故。」

「那就好,那就好,」好尷尬啊,楊銘看得出,人家好像不太樂意搭理他,

「長公主知道獨孤公喜歡她府上的醬菜,所以特意讓晚輩送來,等來年有了新的醬菜,還會給您老人家留一份。」

高熲這才點頭:「長公主有心了。」

楊銘趕忙道:「長公主對獨孤公,還是非常掛念的,她常言,朝中沒有獨孤公,如同羊羣沒了頭羊。」

高熲聞言,一瞇眼,說道:「我倒是聽說,小殿下和長公主走的頗近?」

楊銘點頭道:「經常見面。」

高熲澹澹道:「

長公主地位尊隆,很少與人親近,即使當年的廢太子勇,也極少有機會能與她獨處論事,小殿下有這份待遇,其中當有緣由。」

面對高熲詢問的目光,楊銘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只能是笑了笑,避開對方話鋒。

高熲見他不答,笑道:「小殿下有沒有想過,長公主爲什麼讓你給老夫送醬菜呢?」

「想過,但沒有想明白,」楊銘老實答道。

高熲忍不住笑了笑,側身詢問兒子:「你看明白了嗎?」

高弘德搖頭道:「此舉必有深意,但孩兒看不通透。」

高熲點了點頭,說道:「長公主府上的醬菜,是齊地風味,是老夫當年剿滅尉遲迥之後,從山東帶回來的醬菜師傅,聖後最是喜歡,幾乎每餐必有。」

「久而食之,便形成了依賴,聖後曾言,我高熲便是聖後的醬菜。」

「此醬菜,至尊不喜,唯獨聖後與我偏愛之,聖後過世之後,醃製醬菜的師傅,便被長公主帶回了府上。」

接著,高熲嘆息一聲:「實際上,長公主也不喜歡醬菜。」

楊銘愣住了,楊麗華明明跟自己說,她很喜歡這種醬菜啊?

高熲繼續道:「她既不喜,我獨愛之,但爲何只送醬菜,而不送製作此醬菜的人呢?長公主這是在提醒我,讓我繼續做她的醬菜,而她,是手握醬菜的人。」

高弘德還是不理解,好奇道:「那爲何長公主會讓小殿下將醬菜送來呢?」

高熲笑了笑:「因爲河東王,也是手握醬菜的人。」

呼楊銘在心裡長呼出一口氣,他沒想到送個醬菜,都能有這麼複雜的暗示。

按照高熲所言,楊麗華的意思,大概是希望高熲能爲她所用,只要高熲肯點頭,那麼楊麗華就會著手安排高熲返朝事宜。

而楊銘,其實與高熲的位置差不多,都是楊麗華手中的棋子,區別在於,楊銘是有血緣關係的棋子,有一份親情夾雜在中間。

楊麗華是女人,不能幹政,那麼扶植楊銘作爲她在朝堂的話事人,便是從側面干預國家大事。

一個楊銘還不夠,如今還要加上一個高熲。

這個女人啊,不愧是舊周太后,權謀手段實在不是楊銘可以比的。….

好在楊銘心裡清楚,楊麗華這個人是真的心軟慈善,對他也是真心真意,否則的話,真要擔心別被她給擺一道。

高熲看向楊銘,說道:「轉告長公主,聖後過世,老夫已經心灰意冷,明年的醬菜,就不要再送了。」

這句話,等於是拒絕了楊麗華的招攬。

楊銘皺眉點頭:「晚輩當如實轉告。」

高熲一愣,忍不住笑道:「只需轉告最後一句,中間的就不要說了。」

楊銘頓時反應過來,笑道:「晚輩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高熲點了點頭,繼續道:「小殿下出任中樞要職,切記不要與蘇威、牛弘相爭,餘子皆不足道哉,不過你要注意柳述。」

楊銘一臉真誠道:「晚輩能聽得出,獨孤公此番指點,實爲肺腑之言。」

高熲再次看向楊銘身上的孝服,闇然道:

「老夫此生,得聖後青睞纔有今日成就,小殿下長於聖後膝下,高某對你,無需虛與委蛇,柳述此子,無才無德,又無功勳根基,今迎勢而上,必因勢而落,不過在其得勢之時,小殿下宜暫避鋒芒。」

楊銘疑惑道:「我不想招惹他,但是他一直在招惹我,避無可避。」

「要麼說,他是個蠢材呢,」高熲笑道:「蘇威當年與我爭鬥時,見我面,執門生之禮,敬重有加,散朝時,我不轉身,他不敢擡

步,逢年過節,他都是第一個來探望老夫,遇到這種人才需小心,柳述喜怒形於色,心思都寫在臉上,不足爲懼。」

楊銘知道,蘇威當年也是被高熲舉薦,才得以入仕,這就是爲什麼他見高熲,要執門生之禮。

但是後來蘇威坐大,開始挑戰高熲,結果當然是以失敗告終,獨孤加羅當時非常不爽,暗示楊堅收拾蘇威,於是蘇威被扣了個勾結朋黨的罪名,被楊堅免職。

以至於後來蘇威返朝後,再也不敢跟高熲叫板,反而搖身一變,成爲高熲的頭號支持者。

隋初四貴,除了楊雄出身宗室之外,剩下的蘇威、虞慶則,都是被高熲舉薦上來的。

由此可見,高熲在大隋的地位有多高。

如果不是楊堅看高熲權柄過大,根本就不會扶植楊素冒頭。

楊銘好奇問道:「在獨孤公看來,柳述何時失勢?」

高熲沉吟片刻,說道:「楊素居家賦閒,正常來說,柳述已經失去其作用,但是楊素如今又去了仁壽宮侍疾,柳述短期之內,應還會執掌大權,我也是直到小殿下返京,才意會出來,至尊這是在拖延,給小殿下足夠的成長時間,來替代楊素,楊素徹底離開朝堂之日,就是柳述失勢之時。」

「晚輩何德何能,怎有資格替代越公?」楊銘一臉驚訝道。

高熲笑道:「只是讓你替代楊素的一部分作用,又不是讓你做僕射。」

楊銘明白了,高熲的意思是說,自己被扶植起來的作用,其實就是以宗室身份平衡朝堂各方勢力,類似於衛王楊爽曾經的作用。

誰冒頭,楊銘就要針對誰,誰勢弱,楊銘反而要支持,其實就是一個朝堂平衡器。

像他這樣的人,不能結黨營私,只能聽一個人的話,那就是皇帝。

事實上,左右僕射這兩個職位,歷史上在楊廣時期便被空置下來了,因爲權利太大。

畢竟楊廣深受被左右僕射制衡的苦,認爲這兩個位置不應該存在,不利於皇權高度集中。

楊銘是知道歷史走向的,所以柳述什麼時候完蛋,他比高熲要清楚。

不過今天與高熲的一番談話,受益匪淺,楊銘覺得,將來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要保一保對方。

當然了,如果高熲對他沒用,那就是一枚棄子。

賢時便用,不賢便黜,這是用人的不二法則.

圓盤大佬粗

第477章 總領西路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749章 君臣相合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672章 離強合弱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559章 條件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515章 攔河大壩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543章 諡號第707章 尊師重道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二三六章 偶遇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659章 將功贖罪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第652章 救火將軍二二二章 牛、羊、豬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二九二章 擦鞋底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504章 五女山城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三十章 深不可測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34章 臨洮縣公四三二章 七貴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503章 初步試探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761章 勸酒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三四一章 靜照庵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43章 各就各位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487章 (先鋒開拔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490章 非大不可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541章 嶺南爆雷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583章 荊州故人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477章 總領西路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九八章 藝人第715章 敗興一場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
第477章 總領西路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749章 君臣相合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672章 離強合弱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559章 條件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515章 攔河大壩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543章 諡號第707章 尊師重道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二三六章 偶遇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659章 將功贖罪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第652章 救火將軍二二二章 牛、羊、豬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二九二章 擦鞋底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504章 五女山城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三十章 深不可測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34章 臨洮縣公四三二章 七貴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503章 初步試探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761章 勸酒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三四一章 靜照庵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43章 各就各位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487章 (先鋒開拔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490章 非大不可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541章 嶺南爆雷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583章 荊州故人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477章 總領西路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九八章 藝人第715章 敗興一場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水城县| 泊头市| 阿克| 扎囊县| 石门县| 乌恰县| 巨野县| 达尔| 兴国县| 墨玉县| 通城县| 井陉县| 邳州市| 六枝特区| 大化| 太谷县| 郯城县| 炎陵县| 郓城县| 苍南县| 勐海县| 吴堡县| 夹江县| 汝城县| 呼和浩特市| 岳池县| 昌邑市| 龙口市| 巴林右旗| 辽阳县| 青海省| 独山县| 金乡县| 根河市| 盐亭县| 广河县| 龙山县| 肥西县| 玛曲县|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