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

京師今年的元宵十五,註定沒有去年熱鬧,花燈也都是去年剩下的,拿出來擺一擺就算過節了。

但是東京洛陽今年的正月十五,盛況空前,民部這邊有記錄,共從國庫支錢,四百八十五萬貫。

這些錢,足夠百三十萬大軍一個月的開支了。

國庫,州郡一級的行政機構都有,京師的庫只不過是最大的而已,這些錢,是從天下各地調撥,然後送往洛陽。

原本楊廣走的時候,教坊的樂伎就被帶走一半,如今剩下的,也要去洛陽。

而且楊廣下令,由太常寺卿牛弘主持,裴蘊輔助,徵集四方散樂,包括曾經的周、齊、樑、陳等朝樂家子弟,全部編爲樂戶,賜品級,最高六品,最低庶人。

整編天下音樂,並不單單是一種娛樂享受,音樂,是禮樂中的樂,是支撐封建王朝統治的關鍵制度。

大隋奉行的是周禮,也就是由周公定製的禮樂制度,周公,也就是周公旦,姬旦,周武王姬發的弟弟。

禮、樂,是不可分開的,

禮,是通過繁瑣複雜的禮儀制度,鞏固階級分化,將人分爲三六九等。

樂,是以表演的形勢,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輿論。

所以不要以爲楊廣同志徵集四方音樂,是不務正業,恰恰相反,正的不能再正的正業。

通過對各方音樂的整合,彙總成一套符合大隋皇權利益的的新樂,從這一點上看,楊廣比楊堅的目光更長遠。

而且楊銘收到消息,東突厥大汗,啓民可汗已經在去東京朝見楊廣的路上了。

這也是大隋立國以來,地盤最大的一位突厥可汗,朝見大隋皇帝。

運河開通了。

後續在宇文愷的主持下,通濟渠順利完工,溝通黃、淮、再入長江,由東京洛陽可直達江都。

有了這條河,大隋對江南地區的控制將會進一步加強,而南方世家也將逐漸嶄露頭角,開始向權力中樞邁進

河東王楊瑞,已經三歲了,三歲之後,楊銘就需要與自己的長子之間,刻意保持距離。

孩子已經機靈了,逐漸通曉人事,楊銘不想太過驕縱他,太多的寵愛會滋生孩子的驕傲情緒,對於性格塑造會起到反作用。

這一點上,楊茵絳和楊銘的觀點一致,因爲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長爲一位合格的繼承人,她不希望兒子跟他的外祖父一樣,所以她對楊瑞更爲嚴苛,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後媽呢。

但事實上,夫妻倆對兒子的愛,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只不過他們的目的,是培養楊瑞的獨立人格,所以很多方面都需要插手矯正。

楊銘對兒子的用心,楊茵絳都看在眼中,心中大感欣慰,不過她認爲,眼下已經可以準備,與楊銘生第二胎了。

子嗣,是鞏固地位的手段,雖然楊茵絳並不認爲,有人可以挑戰她的地位,但爲楊銘開枝散葉,在她看來,是她的本分,也是她必須要儘早完成的頭等大事。

於是連續兩個月的時間,楊茵絳完全霸佔了自己的丈夫,順利懷上了第二胎。

懷孕之後,其她人才有了與楊銘行房的機會。

最著急的,就是李秀寧了,反觀陳淑儀,倒是不怎麼在乎。

李淵和長子建成,都去了洛陽,世民他們倒是仍在大興,而且時不時的就會來探望他們的姐姐。

元吉今年五歲了,相貌算是徹底長開,沒有小時候那麼醜陋,但和英俊是一點不沾邊。

如果以顏值排行的話,無疑是世民第一,建成第二,玄霸第三,元吉墊底。

長孫無忌一直在王府,跟著李百藥讀書,順帶幫著李百藥整理《齊書》,這孩子特別的好學,非常忘我。

李世民沒了玩伴,於是找到姐姐,希望能跟著李祭酒讀書,李秀寧一口拒絕了。

世民問她,你以什麼理由拒絕我?李秀寧告訴他:沒有理由。

“你可算來了,今晚無論如何都不能走,我的日子到了,”李秀寧見到楊銘進來,便嘰嘰喳喳的拉著楊銘說個不停。

說什麼母親三天兩頭就派人來查看她的肚子,她已經厭煩了,想早點懷上楊銘的孩子,免得母親老是催她。

楊銘算了算日子,上次行房是和裴淑英,距離今天也有五天了,今晚倒是可以。

他不想成爲播種機器,他要顧及自己身體,所以給自己定下了一週只行房一次的規矩,雖然這個規矩老是被楊茵絳強行打破。

他今年才十九歲,其實不用那麼節制。

沒有女人,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情,女人太多,也是如此。

當晚,楊銘和李秀寧那什麼了,折騰了好幾次。

規矩又一次被打破。

李秀寧希望接下來的幾天,楊銘還能和她羞羞,因爲她要確保能夠順利懷上。

楊銘這頭耕牛,只能答應

今年是大業三年,四月初,楊弘掛了。

他熬過了冬天,卻沒有熬過春天。

楊銘現在還兼著那個鴻臚寺卿呢,於是葬禮還得由他來主持,但他真的不想再給人主持葬禮了。

河間王楊弘,宗室大老,楊銘不主持都不行,不過這一次,他拉上了楊雄一起。

蘇夔去了吏部之後,原先的鴻臚少卿也早就有人補上了,不過不是楊銘補的,而是遠在洛陽的老爹遠程操作。

宇文士及返回京師,就任鴻臚寺少卿,他身上是有爵位的,新城縣公。

他是宇文三狗中的三狗。

楊銘早些年,恨不得早點弄死這三個人,不過現在他想開了,留著這三個,也許對自己有用。

有些事情他不敢做,但是這三個人敢。

洛陽那邊來了旨意,追封楊弘爲郇王,令楊弘的嫡長子楊慶之,襲封郇王。

郇,也是一個諸侯國名,是源自於西周時期周文王的一個兒子的封國,小的不能再小,也就在山西省臨猗縣一帶。

但是再小,他也是個一字王,屬爵位第一等。

葬禮結束之後,留在京師的宗室大人物,在一起碰了個頭。

在此之前,楊雄建議楊銘給楊慶之謀個位置,好讓宗室們知道,跟著楊銘是有肉吃的。

而且這個位置還不能低,於是楊銘找到吏部的房彥謙,詢問有哪些地方出缺。

他不想讓楊慶之進尚書省,因爲楊銘手頭的名額有限,這些名額不會隨便給人,所以最好是外放。

正巧原來的滎陽太守元孝淳掛了,而滎陽又是自己二兒子楊瑾的封地,所以楊銘想要趕在楊廣安排之前,舉薦楊慶之出任。

當著宗室諸多大老的面,楊銘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堅決重用宗室子弟。

於是第二天,他便寫了奏疏,派人加急送往洛陽。

半個月後,楊銘收到了老爹的回信,還有那份敕封手諭。

但是回信中的內容,卻讓楊銘懵逼了。

老爹希望他私底下派人蒐集賀若弼的罪證,越全面越好。

這麼看來,老爹是打算對賀若弼下手了。

歷史上,賀若弼是在大業三年,也就是今年,跟隨楊廣巡視張掖的時候,以誹謗朝政的罪名被賜死,但是這一世,因爲楊銘的存在,時間線被極大更改,楊廣目前都還沒去江都,更不用說去張掖了。

而且楊銘也確實改變了歷史,正是因爲他的干預,史萬歲沒有被楊堅暴殺於朝堂,現在還活的好好的。

所以楊銘一直以爲,賀若弼今年不會死。

借我的手,除掉一個開國功臣?你想的到美。

這個鍋,楊銘是不打算背的,因爲賀若弼在軍方的威望太高了,可是話說回來了,賀若弼現在,確實配得上一句話:老而不死是爲賊。

他對於朝堂,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但偏偏又愛管閒事,立場又不穩,還他麼喜歡以輩分壓人,朝野之中對他不滿的人,已經很多了。

如果他能像高熲一樣,保持低調,給楊廣低個頭,不要再亂管閒事,其實楊廣未必會動他。

但是你將右候衛當作自己後院,無疑是觸犯了楊廣的逆鱗。

不殺你殺誰?

這件事,楊銘是需要好好計劃的,不能著急,動一個國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於是楊銘將宇文士及喊來,由他來負責調查賀若弼,但是楊銘沒有告訴他原因,因爲這小子肯定知道。

沒錯,宇文士及當然知道,因爲他爹是皇帝的寵臣,皇帝看賀若弼不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甚至還當在他爹宇文述的面,大罵過賀若弼實爲國賊。

但是宇文士及也不傻,他知道楊銘是想讓他背鍋,但是這個鍋,他樂意背,最好讓陛下知曉,是他在背後出了大力。

這樣一來,就顯得他們宇文家滿門忠臣。

小妹嫁給齊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他和楊銘是站在對立面的,所以收拾賀若弼這個功勞,他還真就不想落在楊銘頭上。

不就是會得罪軍方的一些莽夫嗎?不要緊,賀若弼都收拾了,還收拾不了你們?

於是他欣然接受了這個艱鉅的任務,開始召集人手,蒐集罪證。

欲加之罪,都何患無辭,何況賀若弼乾的壞事多了去了,他這個人不但嘴欠,還貪權貪財貪色,只要沾上一個貪字,肯定幹過不少壞事。

楊約也貪,乾的壞事不比賀若弼少,但人家現在還是寵臣,楊廣不會動,後面還有楊銘保,所以楊約就是再幹點壞事,照樣瀟瀟灑灑。

還是那句話,只要不犯上,什麼都好說。

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90章 善十三章 老實人第617章 楊老八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第541章 嶺南爆雷第762章 主動請辭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五五章 吃剩飯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五十章 破鏡重圓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第637章 救荒法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742章 日月二門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727章 吃虧是福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770章 大步前行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578章 舊時父女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三九四章 三推讓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七七章 孤魂野鬼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532章 一觸即潰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五一章 天大的事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三二四章 談判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三七章 我會等你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482章 老少談心八八章 紅拂私奔七五章 舐犢情深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六六章 是非之地六四章 再闖東宮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
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90章 善十三章 老實人第617章 楊老八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第541章 嶺南爆雷第762章 主動請辭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五五章 吃剩飯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五十章 破鏡重圓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第637章 救荒法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742章 日月二門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727章 吃虧是福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770章 大步前行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578章 舊時父女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三九四章 三推讓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七七章 孤魂野鬼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532章 一觸即潰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五一章 天大的事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三二四章 談判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三七章 我會等你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482章 老少談心八八章 紅拂私奔七五章 舐犢情深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六六章 是非之地六四章 再闖東宮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弋阳县| 波密县| 大余县| 宽城| 小金县| 喜德县| 全椒县| 清流县| 化隆| 蒲城县| 安阳市| 乡宁县| 永春县| 云阳县| 朔州市| 恩施市| 陇西县| 江阴市| 陇西县| 舞钢市| 商洛市| 西安市| 合川市| 托克逊县| 罗城| 凉山| 广南县| 江油市| 桂阳县| 东台市| 泰来县| 邯郸县| 皋兰县| 湘潭县| 修文县| 咸丰县| 汶上县| 平邑县| 游戏| 台中县|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