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

十五個千牛備身,已經有十一個人確定名額,全部是官二代,官三代。

那麼楊銘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他的屬官問題了。

自己的屬官,跟千牛備身可不一樣,那必須是用著順手,有能力且靠得住的。

楊銘有意請高熲做他的太子冼馬,但是被高熲婉拒了,藉口很充分,我能教出高盛道這樣的笨蛋,怎麼敢去教導陛下的太子?

而且高熲確實年紀大了,楊銘順利成爲太子之後,他已經有了退居幕後的想法,需要幫忙了,他這邊責無旁貸,但也不願意再摻和進朝堂紛爭裡去了。

他在朝堂,會讓蘇威和牛弘很有壓力,我們倆官比你大,但事事都得靠你這個老大哥帶頭,其實挺彆扭的。

楊銘下午在秦王官署,舉行了一場會議之後,便返回了王府。

他能看得出,元文都他們已經急不可耐的等著他的任命了。

這是一步登天的任命,從親王屬官,成爲太子屬官,將來再成爲中樞大老。

按照這個過程發展,他們各自在家族中的地位,將得到大大提升,這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人們常說,裝逼是人的天性,那麼裝逼給誰看呢?當然是親朋好友。

在陌生人面前裝逼,換來的只有鄙夷嘲諷和唾棄,甚至是一頓毒打。

見到丈夫,忙的一身汗的楊茵絳趕忙迎了過來,跟著丈夫進入書房。

她從小就特別能出汗,個人體質吧,反正不是什麼毛病。

接過侍女遞來的溫熱毛巾,楊茵絳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笑道:

“家裡你喜歡的物件,我都收拾起來了,慢慢往宮裡送吧,怎麼樣?千牛備身都有著落了嗎?”

楊銘拿過她手裡的毛巾,爲她擦拭著脖頸道:

“還差四個,慢慢選吧,不著急。”

楊茵絳抓住楊銘的手,又將毛巾搶回,笑道:

“丈夫不該給妻子擦汗的,元慶那邊,阿爺早早就寫信了,他能回來呆在我身邊,阿爺也能放心,我也有個用著順手的。”

楊銘點頭道:“初期,還是要多安置一些你孃家的人,東宮分爲二坊三寺,八率二將,我有意讓玄挺進來,擔任太子左衛率。”

楊茵絳笑道:“不要顧及我的想法,你怎麼安排都可以。”

楊銘道:“玄挺與你父親的其他兄弟不同,他是過繼給楊約做嗣子的,而楊約在你的事情上,是拼了全力的,我不照顧玄挺,楊約那老小子必然在淅陽郡罵我。”

“他敢?”楊茵絳先是打趣一笑,隨即闇然道:“從小到大,叔公最是疼我,如今替我頂罪,被貶去了淅陽,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在那邊住的還習慣嗎。”

楊銘雖然清楚,楊約想要回來艱難重重,但還是安慰道:

“等機會吧,機會合適了,就想辦法把他弄回來,這老小子現在說不定都在掐著指頭數日子呢。”

楊茵絳被逗笑了,花枝招展的笑了半天,才繼續道:

“那個魏徵已經被扔進王府了,眼下還在醫治當中,治好了怎麼安置?”

楊銘皺眉道:“裴矩似乎特別看重這個人,私下跟我打了招呼,希望能慢慢給對方安排個事情做。”

“能理解!”楊茵絳笑道:“有時候確實用得著像魏徵這樣敢說話的蠢貨,是個做孤臣的好料子,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那個本事。”

他有,楊銘笑道:“慢慢觀察吧。”

其實他也能猜到裴矩的用意,魏徵這個人用好了,能做擋箭牌,類似於虞世基對楊廣的作用,用不好就是個攪屎棍,能搞得臭氣熏天。

東宮的行政機構,分爲文、武兩個部分。

文的是門下坊、典書坊、家令寺、率更寺以及僕寺。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門下坊,聽名字也知道其行政功能跟門下省差不多。

門下坊,置左庶子二人,內舍人四人,錄事二人,主事令史四人,統司經、宮門、內直、典膳、藥藏、齋帥等六局。

這兩個左庶子,楊銘屬意李綱和元文都,都是老成穩重之人。

李綱本來是楊勇的太子冼馬,自打楊勇被廢之後,仕途多艱,早年差點被楊素和蘇威整死,現在都不知道躲哪去了。

這個人絕對是有水平的,要不然也不會先後給楊勇、李建成、李承乾三個太子當老師,換句話說,楊堅、李淵、李世民,都認同這個人的本事。

跟吏部打個招呼,讓他們撈人吧。

門下坊的內舍人,管的是東宮內務,包括頒佈太子詔令、輔左政務,起居日常之類的,這就需要真正有才華的人了,暫且定了房玄齡和薛道衡的兒子薛收,剩下兩個名額,以後再補。

至於主事令史,就讓喬鍾葵的兒子喬淳已先幹著,令史的史,就是“吏”的意思,也就是左吏,是輔左左庶子處理公務的,主事令史是正七品,下面還有一羣不入品的令史,帶主事兩字的肯定就是主要負責人。

而典書坊,是內史省的縮小版。

主官爲兩名右庶子,下面有管記舍人四名,宣令舍人八名。

“這兩個右庶子,怎麼安排呢?”楊銘皺眉道:“杜如晦、裴熙載,資歷都不行,李百藥完全就是一個笨蛋。”

“其實他不笨,就是太癡迷於修齊史了,”楊茵絳笑道:“典書坊還要用處事得力的,你覺得封德彝怎麼樣?”

“我差點把他給忘了,”楊銘道:“楚公臨終前曾經將這個人託付給了我,楊約也跟我提過多次,他眼下應該在西海郡做郡守吧?”

西海郡,就是吐谷渾王城伏俟城所在地區,吐谷渾被滅之後,大隋在那裡設立了西海郡,楊約當時輔政,自然就把封德彝給弄過去了。

這個人曾經在開皇年間做過內史舍人,又外放做了兩年太守,回來任職其實是合適的。

楊銘拍桌道:“就他們倆吧,封德彝加上李百藥,這小子要是還不幹正事,我就把他踢了。”

李百藥其實屬於頂尖文人行列,當年就給楊勇做過太子通事舍人,後來還被楊廣招募,但是這小子拒絕了。

他要是當初沒有拒絕,可輪不到楊銘。

興許是覺得自己這輩子不會有多大成就,於是李百藥開始癡迷於修齊史,方便他青史留名,現在他書房那些如山的典籍,纔是他的心頭肉。

兩個右庶子定下,管記舍人就好說了,暫時讓杜如晦和裴熙載擔任,宣令舍人讓崔弘升的兒子崔處仁來做。

楊銘只要用崔處仁,那麼薛道衡就不會再反對閨女薛池跟人家的事情了。

家令寺,就是東宮大管家,但是徐景不能幹,因爲他是宦官,僕寺纔是他的老本行,管理東宮所有奴婢。

而家令寺的主官,爲丞,下設錄事二人,這個部門,是東宮油水最大的,管著東宮所有的開支進項。

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楊銘打算讓陳淑儀的叔叔陳叔達來做,雖然這個人眼下在尚書省,但只是個小官,跟東宮大管家不能比的。

率更寺,主官爲令,掌伎樂漏刻,舍人值宿事,也就是女伎,音樂祭祀,打更報時,安排值班表的。

歷史上最出名的率更令,是歐陽詢,但那也是在唐朝時期,在大隋,他一直是太常博士,幹到大隋倒閉。

歐陽詢和陳述達,這是好朋友,既然這樣,那你就過來吧。

太子家令丞陳叔達、太子率更令歐陽詢,太子僕徐景,這三個部門的主官,歷史上稱之爲太子三卿。

一直到傍晚時分,楊銘真的累了,不想再去思考這些讓人頭疼的任命。

於是他去了高玥那裡。

高玥心知肚明,楊銘今天爲什麼會來,於是他烹茶調琴,開始熱場。

“屆時大家都去了東宮,把我一個人扔在這裡,我與誰作伴呢?”一曲過罷,高玥盈盈笑道。

楊銘指了指對方身前的琴:“與它作伴吧。”

高玥心知楊銘是在打趣,正要繼續說話,結果有人進來了。

陳淑儀是聽到琴聲來的。

只見她一個俏皮的轉身,直接倒在了楊銘懷裡,笑道:

“你今晚來這裡幹什麼?是不是不懷好意呢?”

楊銘在她的翹臀tun上大力一拍,笑道:“拆穿別人,很有趣嗎?”

高玥聞言,頓時臉紅,恨不得戴上幕笠,遮蓋眼下的窘迫。

“哈哈我就知道,”陳淑儀雙臂攬住楊銘脖子,笑道:“我就說嘛,今晚的琴音與平日與衆不同,感情是高姐姐春心蕩漾。”

高玥一愣,頓時哭笑不得,這丫頭真是什麼肉麻的話都敢說啊。

楊銘抱著陳淑儀,笑道:“你都收拾好了嗎?”

“不要問這些,”說著,陳淑儀就去解楊銘的腰帶。

楊銘呆住了:“你想幹什麼?”

陳淑儀一臉壞笑,也不答話,就這麼雙手並用,在楊銘的攔阻下,硬扒楊銘的衣服。

“胡鬧!”這下子楊銘都臉紅了,羊怒道:“你也太沒規矩了。”

陳淑儀嬌笑一聲:“是你太規矩了,要知道,兩女侍一夫這種事情,很常見的,高姐姐臉嫩,我不在這裡,她放不開的。”

“胡說!”一把年紀的高玥捂臉跺腳,嬌羞到了極致。

於是這天晚上,三人鬥了地主。

這或許就叫齊人之福吧?山東人是會玩啊。

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二二六章 進士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740章 留活口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613章 氣暈了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539章 遼東郡王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五十章 破鏡重圓一一九章 撮合四十章 爽約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二三六章 偶遇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二六四章 高玥第658章 斛律明月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七八章 五牙大艦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95章 嘔第653章 江淮羣賊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三九章 香味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739章 隔代親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三三九章 撂挑子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499章 羈縻政策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574章 平反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693章 不可能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736章 徐景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著去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739章 隔代親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六十章 兩難十六章 高門大閥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726章 五座大橋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
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二二六章 進士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740章 留活口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第613章 氣暈了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539章 遼東郡王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五十章 破鏡重圓一一九章 撮合四十章 爽約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二三六章 偶遇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二六四章 高玥第658章 斛律明月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七八章 五牙大艦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95章 嘔第653章 江淮羣賊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三九章 香味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739章 隔代親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748章 以身入局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三三九章 撂挑子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499章 羈縻政策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574章 平反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693章 不可能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736章 徐景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著去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739章 隔代親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六十章 兩難十六章 高門大閥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726章 五座大橋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杭锦旗| 子长县| 南召县| 通道| 洛川县| 固始县| 莲花县| 清新县| 会同县| 沙河市| 荣成市| 遂溪县| 遵义市| 保定市| 湛江市| 南丰县| 内江市| 昌宁县| 肥城市| 滁州市| 石嘴山市| 南昌市| 黄大仙区| 阳高县| 扬中市| 武宣县| 兴义市| 鸡泽县| 扎鲁特旗| 博爱县| 甘肃省| 黑河市| 碌曲县| 竹山县| 阳新县| 临汾市| 和静县| 定结县| 琼结县|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