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

京師,東宮。

太子楊昭的嫡長子,出生了,楊廣親自取名,楊侑。

這一天,楊廣夫婦聯袂前往東宮,探視孫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楊侑的出生,比楊銘兒子楊瑞,要尊貴太多,於是楊廣下令,滿朝文武皆有賞賜,京師百姓賞肉食美酒,舉城同慶。

楊廣抱著襁褓中的孫子,在屋子裡走來走去,不時的逗弄孩子,而蕭皇后則是與太子妃韋盈聊著一些家常。

韋盈的父親韋壽,死於開皇十年,是韋孝寬的四子。

韋壽一共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韋保鷲死的早,所有由次子韋保巒襲爵滑國公。

韋保巒原先是太子楊昭的東宮右衛副率,如今藉著妹妹的光,出任右武侯將軍。

老三韋義節,只是一個銀青光祿大夫的散官,如今也封爲民部員外郎。

兩個女兒,一個做了太子妃,一個嫁給了楊素的弟弟,萬年縣令楊嶽。

總的來說,韋壽這一支,正在慢慢支棱起來。

這時候,有東宮的宦官進來,手裡拿著一封書信。

“殿下,秦王的回信來了。”

原本來在屋內踱步的楊廣聞聲,眉角微微一動,不動聲色的繼續逗弄孩子。

楊昭這個人,除了自身的病情以外,沒有任何事情是對父母隱瞞的,於是直接道:

“拆開,念。”

蕭皇后與太子妃韋盈,也都停下說話,目光看向那名宦官。

“兄長之請,弟無有不遵。”

唸完,宦官將信重新摺好,裝入信封,雙手遞給楊昭。

這一刻的楊廣,嘴角微微上翹,隨後藉著轉身之機,給蕭皇后遞出一個眼色。

於是蕭皇后看向楊昭,笑道:

“你又給銘兒派什麼事情了?”

楊昭將手裡的信封,遞給自己的母親,笑答道:

“銘弟將老二的家產扣在了洛陽,老二找我幫忙,希望我給他要回來,所以兒子纔給銘弟去了一封信。”

一提到老二,蕭皇后臉上也是一陣不悅,皺眉道:

“暕兒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你是兄長,以後要好好說教說教他,銘兒還是懂理的,這件事終究是他吃了虧,現如今還要聽你的話,把東西還回去,想想也知道銘兒有多委屈。”

“還什麼還?”楊廣終於轉身,將孩子遞給一旁的乳母,負手而立,沉聲道:

“就興他搶老三的人,不興老三扣他的錢?世上哪有這個道理?照我看,拿不回錢,老二也餓不死。”

楊昭聞言,趕忙起身打圓場道:“兒子也知道老二有錯在先,所以給銘弟的信中說的很清楚,囑咐他扣下一些,算是彌補,終究是老二大半身家,都給佔了,也不合適。”

楊廣冷哼一聲:“別總是壓著你弟弟,什麼委屈都讓人家受,瞧瞧他回信上說的那句話,老二就說不出這樣的話來,長幼有別,我看老二從來就不聽你的勸,什麼東西。”

楊昭訕訕一笑,沒有搭話,興許是老二與他一起長大的緣故,所以很多事情上,老二都不聽他的,倒是老三,向來對自己言聽計從,

而楊廣,其實是非常滿意楊銘的回信,在他看來,老二老三,就不能有跟老大爭的心思,而他們倆想要後半輩子安穩的活著,就必須聽老大的話。

但眼下,老二明顯不懂這個道理,老三最小,反而最爲敬重老大。

楊廣臉色難看的坐下,道:“當年在仁壽宮,如果將老三換成老二,咱們一家就不會是今天這個結果,他還不服氣,覺得朕封老三秦王,委屈他了,你告訴他,以後再做錯事,齊王,朕也給他免了。”

楊昭知道自己父親是在說氣話,連忙賠笑著應承下來,這時候,外面宦官來報,說是秦王妃宇文氏,前來探視皇孫。

“快請!”

楊昭爲了表現對楊茵絳的重視,親自在門口相迎,然後將對方引了進來。

見到楊廣夫婦,楊茵絳趕忙行禮:

“兒媳給父皇母后請安。”

蕭皇后微笑擡手:“茵絳快起,過來瞧瞧孩子。”

楊廣閃至一邊,不再提老二的話題,半晌後,隨口問道:

“老三近來可有家書?”

楊茵絳趕忙回覆道:“回父皇的話,一直都有,洛陽那邊,宮城已經接近完工,殿下在信中說,這都是宇文尚書的功勞,祖父楊素積勞成疾,正在養病。”

楊廣點了點頭:“我大隋若論工程營造,宇文愷當爲首魁,楊素也沒有讓朕失望。”

接著,楊茵絳突然笑道:“還有一件喜事,要稟告父皇母后知曉,側妃裴氏,已有身孕。”

楊廣一愣,隨即笑道:“確爲喜事,世矩若是知曉,定然老懷大慰。”

蕭皇后趕忙吩咐身邊侍女,著她從宮中挑選得力宮女,前往洛陽伺候。

一般的側妃,不會被這麼看重,但楊銘這個側妃,有個太牛逼的爹,所以非常受重視。

楊廣興致正高,於是開始琢磨著,怎麼給這孩子起名了。

而太子楊昭在一旁打下手,鋪紙研磨。

楊昭的三個兒子,楊倓、楊侗、楊侑,都是單人旁。

楊銘的長子楊瑞,是斜玉旁。

所以楊廣在寫了好多帶有斜玉旁的字之後,揣摩半晌,從中挑選出一個“瑾”,另外又寫了一個“京”。

楊廣執筆笑道:

“如果是兒子,就叫楊瑾,女兒的話,就叫楊京。”

“妙哉!”楊昭趕忙拍馬屁。

給女孩賜字,其實是很少見的,一般家中女兒的名字,也不會隨著男孩走,而楊廣這個“京”字,指的應該是東京洛陽。

接著,楊廣令人將這兩個字,刻在兩塊羊脂玉上面,送往洛陽

年關將近。

今年是大業元年,所以無論是突厥,還是西域胡人,會有很多國家派遣使者,前來朝賀。

萬國來朝這四個字,就是起源楊廣在位期間。

但是眼下,還沒有那麼多國家,最多也就十來個,但是到了大業中期,突厥、契丹、日本、林邑(越南)、真臘(柬埔寨)等國家,都會來。

歷史記載,除了突厥啓民可汗之外,其它國家都是國王親自來,以至於“蠻夷嗟嘆,謂中國爲神仙。”

他們這是王小二進城,見世面來了。

華夏自古以來,就是要面子的,所以還有十多天才入正月,而大興城,已經是張燈結綵,無數的燈輪、燈樹、燈柱等,將大興城裝飾的火樹銀花,繁華到了極點。

楊廣下令,取消宵禁,武侯日夜輪守,不禁夜行。

天下各地,數不清的士族子弟,一窩蜂般涌入京師,以至於街道上,可謂遍地羅綺者。

可惜這些,楊銘都看不到,他依然苦逼的呆在洛陽,當他的工頭。

楊暕費盡了心機,都沒有在入京的路上,把王氏女給截下來,原因是,王氏女的車隊,是跟著刑部侍郎樑毗的車隊回來的。

而樑毗這個人,不好惹,因爲他什麼狀都敢告,什麼事都敢往皇帝那捅,所以楊暕不好在人家面前幹這種事情。

樑毗與瑯琊王家的王臨,是故交好友,所以才讓王氏女的車隊跟著他。

入京之後,王氏女前往陳叔達住所,拜見族姑母王女節。

陳叔達那小宅子,肯定安頓不了人家,所以託關係在晉陽樓,包了一處庭院,用來安頓王氏女。

託誰的關係能進晉陽樓?當然是陳淑儀了,而且所有開銷,也不用陳叔達花錢,畢竟晉陽樓就是楊銘的。

王家是豪門大族,論權力,遠遠比不上關中集團,但是論財力,關中這些人,未必比人家強。

晉陽樓,歇風院,住進來上百人,十幾個姓王的,剩下的都是隨從奴婢。

王氏女,名叫王茁靈,今年十六歲,簡單的收拾一下行禮之後,便於傍晚時分,與家中的兄弟姐妹,離開晉陽樓,於城內遊賞燈會。

此女所行之處,無不招來數不清的豔羨目光,只因國色天香,身材高挑冰肌玉骨,在關中等閒難得一見。

期間,自然有不少關中子弟主動撩騷,可謂一撥接一撥。

家裡背景不夠硬的,主動退讓,由背景硬的頂上去,一時間,似乎整個京師都知道,在東市,有一絕世美人夜遊。

無數的世家子,開始朝著東市涌入。

收到消息的楊茵絳,都忍不住想要見見這位姑娘的廬山真面目了,自己以前在街上拋頭露面,可沒有這麼轟動。

熱鬧的長街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娘子好,齊王殿下邀娘子入府一敘,希望娘子賞光,”張小寶嘻嘻哈哈的上前,拱手笑道。

這下好了,沒有比楊暕更硬的了,那些世家子弟悻悻然的退至一旁,各個臉上寫滿了灰心喪氣。

王茁靈當然聽過齊王的名聲,聞言蹙眉道:

“民女只是與家卷於京中游玩,當不起齊王殿下盛情相邀,還請回復齊王,恕民女不能前往。”

張小寶笑道:“既如此,在下便不強求了,娘子請。”

主動讓開道路之後,張小寶返回王府覆命。

他這個人,和楊暕其它的那些狗腿子還不一樣,探花探花,只負責探,不負責抓。

“敬酒不吃吃罰酒,”楊暕得到回覆之後,冷笑一聲,吩咐左右。

當天深夜,一隊百人的王府侍衛,於晉陽樓,將王茁靈強行給帶走了。

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九四章 秦王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17章 楊老八九四章 換防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九八章 藝人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四三二章 七貴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702章 紙上談兵第一章 三胎八一章 嚴重警告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六八章 入山剿匪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552章 弒君者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747章 楊老四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31章 可稱公子第647章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659章 將功贖罪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第691章 謝恩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490章 非大不可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四七章 夫妻恩愛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534章 臨洮縣公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四零章 秦王嬪八五章 手起刀落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四八章 個子最高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581章 出使突厥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九七章 吃軟飯第754章 高玥求子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501章 指桑罵槐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489章 北部大人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九二章 擦鞋底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63章 有失遠迎一九四章 秦王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
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九四章 秦王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17章 楊老八九四章 換防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九八章 藝人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四三二章 七貴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702章 紙上談兵第一章 三胎八一章 嚴重警告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六八章 入山剿匪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552章 弒君者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747章 楊老四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31章 可稱公子第647章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659章 將功贖罪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第691章 謝恩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490章 非大不可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四七章 夫妻恩愛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534章 臨洮縣公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四零章 秦王嬪八五章 手起刀落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四八章 個子最高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581章 出使突厥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九七章 吃軟飯第754章 高玥求子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501章 指桑罵槐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489章 北部大人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九二章 擦鞋底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63章 有失遠迎一九四章 秦王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普兰店市| 屯昌县| 临泉县| 罗定市| 大宁县| 宁海县| 湘乡市| 宁远县| 雅安市| 中西区| 华坪县| 公安县| 南汇区| 文山县| 怀远县| 静海县| 通道| 高安市| 扎兰屯市| 安化县| 廊坊市| 孟州市| 龙海市| 尼木县| 那曲县| 金沙县| 乌兰察布市| 江北区| 汉沽区| 洪洞县| 新疆| 平乐县| 历史| 闻喜县| 同心县| 景泰县| 伊吾县| 贵阳市| 黔江区|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