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0章 蠻子

荊州長江南岸,是糧食非常富足的地方,但和北岸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那就是蠻子。

北岸是湖北,南岸可是湖南,這裡是湖南蠻子的主要聚集地。

蕭銑肯定是要佔領(lǐng)南岸這些郡縣的,但也是非常之不容易,因爲他的叛軍,大部分也是烏合之衆(zhòng),戰(zhàn)鬥力不比蠻子強多少。

荊州地區(qū)的賦稅,北岸貢獻了七成,南岸佔據(jù)荊州七成的面積,貢獻了三成賦稅,這已經(jīng)很能說明問題。

楊銘主政荊州的時候,都沒敢去過南岸,那地方地廣人稀,一個縣跟一個縣之間的距離,一二百里,只有縣城在朝廷控制範圍,出了縣城,朝廷就不好管了。

蕭銑對南岸的征服,肯定得打蠻子,因爲蠻子有糧食,縣城周邊沒多少糧食了,朝廷已經(jīng)將歲糧收上去了。

南岸分佈著的蠻子,有幾大部落,朝廷分別以其主要聚居地來命名:零陽蠻、長沙蠻、武陵蠻、湘州蠻、零陵蠻、衡陽蠻等等,也就是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祖先。

現(xiàn)在仍屬於半開化階段,你跟他們好好說話,都行不通,何況想要人家的糧食。

他們的屯糧數(shù)量,是相當可怕的,但是朝廷一直以來,都沒有打過他們的主意,因爲蠻子,佔荊州南岸人口的十分之六。

你敢打人家主意,人家就敢搶縣城,所以荊州南岸歷來的地方官,都需要跟蠻子搞好關(guān)係,意思是大家相安無事,各過各的,你也別打劫我,我也不打伱主意。

即使這樣,蠻子劫掠的事情一直都有發(fā)生,只要他們沒吃的,就會出來搶。

不過這幾年,官府窮了,但是蠻子富了,人家的糧窖裡面都是滿滿登登的。

蕭銑自己坐鎮(zhèn)江夏,改江夏爲總督府,沈法興坐鎮(zhèn)武昌,繼續(xù)想辦法造船,剩下的共派出十餘名將領(lǐng),分往西、南,攻略洞庭湖以南地區(qū)。

“我們走的還是及時的,來護兒已經(jīng)大敗杜伏威,拿回了丹陽和歷陽,許萬徹與萬瓚,做朝廷的狗腿,也做的風(fēng)生水起,”軍師沈叔義在江夏城總督府說道。

沈家因爲沈婺華的原因,其實在朝廷混的不錯,沈叔義的親大哥沈遵禮,就在十一寺之首的太常寺,擔(dān)任主薄。

你說沈叔義對蕭銑有多忠心,其實說不準,他是沒辦法,當初被封了一個鷹揚郎將,跟著來護兒去打突厥,本來是混功勞的,結(jié)果成叛軍了。

蕭銑造反的時候,他要是不低頭,歸附蕭銑,早就被殺了。

而蕭銑呢,看上對方家族在江南的影響力,所以拜爲軍師,名義上等於叛軍的二把手,把沈叔義牢牢綁在他這輛車上。

這個人,要是楊銘來招安,一招一個準,但很可惜,沒有自由,蕭銑不會讓他離開身邊。

左將軍張鎮(zhèn)周道:“長沙郡有個周法明,此人是知兵的,我們現(xiàn)在急迫的想要建立威勢,重拾士氣,殺了這個人,有助於鼓舞將士。”

他們爲什麼沒有士氣呢?因爲是從江南跑過來的,躲來護兒呢,再加上襄陽水軍從他們眼皮子底下極爲囂張的從長江駛過,這是非常打擊人的。

我看著他們在船上罵我,但我什麼都做不了。

周法明是誰呢?聽名字也知道,周法尚的三弟,長沙太守。

大將公孫上哲說道:“長沙郡有郭華,楊道生、陳普環(huán)三路大軍總計兩萬人,收拾周法明綽綽有餘,但是我們的主要目的,還是糧食,長沙郡下設(shè)四個縣,長沙、衡山、益陽、邵陽,去年的賦稅肯定已經(jīng)交上去了,我們耗費大量時間攻城,不太妥當,還是應(yīng)補充糧草之後,再作圖謀。”

他們倆的建議都對,一個是先吃飽飯,一個是收攏軍心,都沒有問題。

但是有一個問題,到底先打哪個?

先打長沙蠻子,周法明很可能在屁股後面陰你,但是先打周法明,蠻子是會坐視不理的。

所以蕭銑斷然道:“先拿縣城,就算庫裡沒有糧食,那些商人士族手裡總是有的,不要劫掠平民,本將這一次是要在荊州長久經(jīng)營,絕不可失了民心,拿下縣城之後,要以安撫爲重,絕不能學(xué)杜伏威之流寇作風(fēng)。”

大將雷世猛道:“杜伏威如果被滅了,對我們來說,大爲不利,我們需要時間在荊州站穩(wěn)腳跟,屬下認爲,應(yīng)該派兵支援杜伏威。”

“有道理,”蕭閬道:“杜伏威如果完蛋,江南剩下的義軍就是一盤散沙,很容易被朝廷剿滅,我們不能讓杜伏威死,現(xiàn)在是結(jié)盟的好機會,屬下願意出使,促成此事。”

“你不要去,”蕭銑道:“讓徐德基徐先生去。”

你姓蕭,我怕你去了江南,就不回來了。

蕭閬點了點頭,心裡直罵娘,他也算是被裹挾的,跟沈叔義一樣,不聽話,早就死了,以他的出身,如果歸順朝廷,多半是沒事的,畢竟在蕭銑的叛軍當中,沒啥實權(quán),也名聲不顯。

從犯嘛,是可以從輕發(fā)落的。

河北自從被太子平定之後,蕭銑軍中已經(jīng)不穩(wěn)了,他們就是從河北下來的,難道還不知道河北那幾支叛軍有多猛嗎?

可如今呢,全作古了。

蕭銑從江南跑的這麼快,就是怕太子南下江都,好在坐鎮(zhèn)江南的是楊暕,纔給了他們逃出生天的機會。但是很多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生出異心了,蕭銑心知肚明,早有防範。

不給你權(quán)利,不讓你外出,你還能幹什麼?

襄陽水軍進入荊州之後,便是龍入大海,除了留給來護兒一支五牙艦隊之外,還有七支來了荊州。

這些艦隊會輪流返回自己的老巢襄陽碼頭,補給休整,然後天天在長江上晃盪,把長江控的死死的。

“武昌竟然在造船?想法是好的,就是有點可笑,”周仲牟下船之後,在漢陽城,與衆(zhòng)人商討軍情。

楊玄獎摸著自己的鬍鬚道:“所以現(xiàn)在不讓仲牟去攻,等他們的造船大業(yè)有些眉目了,水師再一舉蕩平,這樣纔是誅心。”

“沒有那麼容易吧?”達奚暠皺眉道:“武昌碼頭在舊陳時期,就是江夏地區(qū)僅次於襄陽的水軍碼頭,作用是拱衛(wèi)江夏,雖然被銷燬,但是當?shù)囟迷齑に嚨膽?yīng)該不少,如今又有重兵囤積,不是那麼好打的。”

江夏碼頭是規(guī)模非常大的貿(mào)易碼頭,不是軍用的,先不說放不下軍用的,古代歷來的重地,都是在周邊佈防,而不是直接部署在門口。

就比如江都,軍用碼頭在江陽縣,貿(mào)易碼頭在山陽縣。

周仲牟笑道:“不難,當年長江流域,舊陳水軍船隻六千餘,還是輸給了越公的十七艘五牙大艦,如今我們有七艘在荊州,卻已經(jīng)沒有舊陳艦隊了,武昌碼頭那點船,於我而言,予取予求。”

楊素造的十七艘五牙,打陳朝損毀七艘,剩下十艘,三艘在巴東郡,兩艘在襄陽郡,五艘在江都郡。

巴東那三個一點朝廷撥款都沒有,爛透了,江都的五艘,改成了楊廣的巡遊船,襄陽這幾年在楊銘的大力扶持下,造了五艘,加上楊俊私藏的那艘,一共八艘。

十七艘能打整個南方,七艘還打不了武昌?

歲月如煙,世事無常,當年隋滅陳之戰(zhàn),楊素總領(lǐng)大隋水軍,而陳朝水軍總管,是周仲牟的爹,周羅睺。

眼下玄獎和周仲牟坐在一起,成了一夥的。

楊玄將驕傲道:“五牙大艦,江中無敵,有水師在,蕭銑別想跨過長江一步,當然了,我們是能過去,就是過去了,怕回不來。”

衆(zhòng)人紛紛大笑。

如今荊州地界,楊玄獎爲大軍總管,人家家裡都是爲太子的服務(wù)的,忠誠沒的說。

楊老四在歷史上,也是跟著玄感造反被殺的,但是他的兒子楊臺,活下來了,也是唯一倖存的楊素系男性子嗣。

後來楊臺的姐姐楊氏進了李世民的後宮,封爲貴妃,生下了李世民十三子趙王李福,李福被過繼給了已經(jīng)掛了的李建成爲嗣子。

“榮國公打的可真順,八個郡就這麼回來了,”慕容三藏道:“江南要是被他打下來,太子恐怕會不高興吧?”

獨孤凌雲(yún)挑眉道:“不要亂說話,太子怎麼會不高興呢?”

他的品級跟人家慕容三藏差遠了,但說話卻是老氣橫秋,因爲在坐的,只論與太子的親疏關(guān)係,不論品級。

這就是千牛備身的牛逼之處,領(lǐng)導(dǎo)的警衛(wèi)員。

龐韜笑道:“榮公想要繼續(xù)打,首先齊王就不會同意,軍輜在齊王手裡,斷了軍輜,榮公想繼續(xù)也不可能了,而且齊王一定會這麼幹。”

楊玄獎看向龐韜,道:“你的妻子,出身江陵沈氏?”

“嗯?是啊,”龐韜道:“仲牟的兩個兒子,也是娶的沈家姑娘。”

楊玄獎撇了撇嘴:“那你去打招呼,再要點錢吧。”

龐韜目瞪口呆:“我說清河公,沈家做主的沈夫人,去東宮也是非常禮遇的,我算什麼啊?哪有資格跟人家開這個口?”

慕容三藏看向玄獎,點頭道:“還是得您親自派心腹去啊,您是總管,我們出面不合適,顯得看低人家沈家。”

楊玄獎摸了摸鬍子,看向兒子楊臺:“那你去一趟吧,跟人家客氣一點,畢竟沈家已經(jīng)給的不少了,我都有點張不開嘴了。”

楊臺笑道:“今日取之,它日予之,將來朝廷會補償?shù)模惺颤N張不開嘴的?我去就我去。”

沈家從一個小家族,在楊銘的扶持下,短短十餘年,已經(jīng)是荊州第一大族了。

以玄獎的出身,都得給面子。

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九四章 換防二五零章 武士彠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698章 一鍋飯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725章 共定海內(nèi)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745章 諭齊王暕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483章 一代巨匠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748章 以身入局第553章 公主將嬪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二四章 談判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第687章 火燒糧草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567章 朝廷的態(tài)度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711章 楊廣離京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二三三章 麥秋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四章 八歲習(xí)武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七三章 醍醐灌頂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725章 共定海內(nèi)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第763章 告狀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705章 水軍出動二九零章 鞭罰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478章 倚老賣老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770章 大步前行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一零六章 上嫁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98章 一鍋飯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六四章 再闖東宮一五六章 薨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588章 豪放派第587章 門當戶對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三九四章 三推讓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520章 大柱國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739章 隔代親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52章 下手太快
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九四章 換防二五零章 武士彠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698章 一鍋飯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725章 共定海內(nèi)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745章 諭齊王暕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483章 一代巨匠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748章 以身入局第553章 公主將嬪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二四章 談判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第687章 火燒糧草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567章 朝廷的態(tài)度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711章 楊廣離京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二三三章 麥秋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四章 八歲習(xí)武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七三章 醍醐灌頂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725章 共定海內(nèi)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第763章 告狀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705章 水軍出動二九零章 鞭罰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478章 倚老賣老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770章 大步前行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一零六章 上嫁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98章 一鍋飯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六四章 再闖東宮一五六章 薨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588章 豪放派第587章 門當戶對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三九四章 三推讓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520章 大柱國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739章 隔代親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568章 他們好著呢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52章 下手太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沂水县| 白河县| 凉城县| 嘉黎县| 石阡县| 汝阳县| 连山| 治县。| 涞源县| 阳谷县| 道真| 永城市| 合作市| 潼南县| 太仆寺旗| 望谟县| 正镶白旗| 晋宁县| 双柏县| 历史| 尤溪县| 内乡县| 桃江县| 剑川县| 石屏县| 玉屏| 白银市| 澜沧| 德令哈市| 大同县| 阿拉善盟| 高清| 汾阳市| 云南省| 江口县| 昭平县| 晴隆县| 枞阳县| 凌海市| 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