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三三章 麥秋

楊銘殺了人,他不擔心暴露嗎?稍微有那麼一點。

雖然楊素這邊,已經提前派人回京師,各方各面都打了招呼,刑部大理寺那幾個,楊銘一個都不熟悉,好在有個楊汪,是楊素的本族,會幫著打掩護。

楊銘真正指望的,是楊雄,對方第一天到洛陽,就先來見他,話裡話外都在暗示楊銘,這事無論如何,都不會跟楊銘有任何關係。

楊雄是這件桉子的總負責人,他都這麼說了,楊銘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齊王楊暕這邊,被抓住痛腳,所以接下來的日子,也非常的低調,沒怎麼再找刑部追究桉子。

不過他們拖延借糧的事情,是一點沒落下,長平糧食短缺的問題,因爲清河崔氏,暫時得到緩解,但是豫州這邊,已經在吃黎陽倉了。

吃了黎陽倉,還有哪個倉可以吃?

營造洛陽,靠的是民夫,民夫勞作,靠的是糧食,沒有糧食,什麼都辦不成。

所以眼下,不是楊銘在找楊暕的麻煩,而是宇文愷、楊達,以及被派到洛陽的各部官員。

糧食供應不上,他們的工作也無法展開。

“你們不要在這裡發牢騷,田畝不是秦王負責去租,糧食也不是秦王負責去借,你們該找誰去找誰去,”

面對上百名官員在大廳內喋喋不休的訴苦,楊素直接甩出了這句話。

楊銘則是無動於衷,他本來就是想拖延工事,現在有人幫著拖延,何樂而不爲呢?

再者說,只要洛陽這邊一直缺糧,老爹楊廣開挖通濟渠的事情,就上不了馬。

通濟渠最長的一段,是從滎陽至盱眙境內的淮河,這段主要靠河南人挖,眼下的河南人都在洛陽工地,下個月的伙食還沒著落呢。

事實上,楊銘現在的心情非常好,眼下已經六月末了,通濟渠的事情,還沒有在朝堂上提出來,說明什麼?

說明楊廣也知道,洛陽把他給拖住了。

只要楊銘能拖至秋季,運河的事情今年肯定是要歇菜了,正如高熲所言,開挖運河是一鼓作氣的事情,最佳時期是在雨水豐沛之時,因爲雨水多,水位就會上漲,從而加重水勢,幫著沖刷水渠,節省人力。

水的流勢,不是人力所能決定的,有時候你挖好了渠,但水流偏偏從別地拐走,輕則沖毀岸堤,重則殃及城鎮。

所以挖渠這種事情,一般是從年頭幹到年尾,中間不能停。

宇文愷也犯難,負責總監宮城營造的衛尉寺少卿劉權、秘書丞韋萬頃,已經跟他鬧了好幾次了,楊素一個月前下令削減民夫每日糧食,以及減少勞作時間,以至於延誤了宮城建造。

民夫吃不飽,原本五十個人擡的木料,現在得一百個人,沒力氣啊。

洛陽城,什麼最重要,答桉是宮城和內苑。

宮城就不必說了,皇帝住的地方,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那都是精心挑選的。

另外,在宮城以西,還有一座皇家園林,名爲西苑,楊廣取名爲會通苑,也就是唐朝的上林苑。

會通苑,是華夏曆史上皇家園林的鼻祖,圖紙早就被宇文愷做出來了,北至邙山,南抵尹闕,總面積四百平方公里。

西苑內有人工湖,湖上會建方丈、蓬來、瀛洲三座仙山,其內還有延光、明彩、含香、承華、凝輝、麗景、飛英等十六院,更有曲水池、曲水殿、冷泉宮、青城宮、凌波宮、積翠宮、顯仁宮等宮殿樓閣。

引水渠入苑,名爲龍鱗渠,還有一座方圓十里的人工海。

這麼龐大的工程,可是眼下的西苑,連個雛形都還沒建起來。

宇文愷也是被逼急了,只能帶著人去了豫州府衙。

現在是六月,全國各地進獻的牡丹,馬上就要開運了,衆所周知,牡丹移植的最佳季節,是八月份,如果今年牡丹種不下去,西苑的風采將損失一半。

洛陽牡丹甲天下,就是從隋朝洛陽西苑的人工種植開始的。

“削減糧食供應,也是老夫與秦王商議之後,不得已爲之,”楊素朝那些還沒有走的官員說道:

“只有這樣,才能拖到糧食運來,否則一下子吃光,這麼多張嘴,如何安頓?”

這時,只見刑部員外郎杜淹,將手裡的卷宗勐的拍在桌上,嘴巴咧了咧,他似乎想要罵什麼,但最終還是沒有罵出口,憋得一臉通紅,氣呼呼的拂袖走了。

他和民部員外郎韋福嗣,奉楊銘的令,前往豫州各地,調查糧倉事宜,情況不容樂觀。

豫州的糧食,大多集中在幾個大倉,剩下各州郡的糧倉存量,並不多,雖然這期間,他也狠辦了幾個貪腐的縣令,但是抄家的結果差強人意,所以他非常清楚豫州缺糧的急迫性。

縣令能有幾個錢,他的錢,都給上面上貢了,可是上面的,杜淹又不敢查。

所以他和韋福嗣帶回來的那點糧食,都不夠塞牙縫的。

接下來,一個又一個的官員憤而離席,當他們離開大監府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都朝著豫州府衙去了,於是乾脆也結成臨時的小團伙,一同去了。

豫州府衙,

www?tt kan?¢O

楊暕勐的拍桌,怒斥道:

“你們一個個的,來埋怨本王?是誰舔著個臉去下面借糧,是我!是誰沒日沒夜的處理租田事宜,是我!眼下豫州各地已經開運,準備送往洛陽的糧食,是誰借來的,還是我!”

“糧食供應斷了沒有?洛陽工地的民工吃不上飯了?還是你們沒飯吃了?”

楊暕大發雷霆道:“本王沒有餓著一個人,你們卻來找我,難不成誰幹的最多,誰受的委屈就越大?”

這時候,王府長史柳謇之也站出來,朝宇文愷等人道:

“齊王殿下這邊管糧食供應,可管不了糧食分配,我們的供給從未中斷,削減口糧,也不是齊王殿下的令,你們實在是找錯人了。”

宇文愷不敢衝楊暕發火,但敢朝柳謇之撒氣,只見他臉色陰沉道:

“黎陽倉已經吃不了多久了,你們的糧食在哪?我怎麼沒見著?怎麼?非得等到黎陽倉見了底,你才能把糧食拿出來?”

“尚書這是什麼話?難道我們有糧不肯拿出來不成?”柳謇之道:“運糧也是需要時間的,總不能飛到洛陽,齊王殿下殫精竭慮,每日都在催,至今沒敢斷了洛陽的用度,你們倒好,埋怨起我們來了。”

宇文愷大怒:“營造洛陽乃國策,工期也是陛下定的,眼下的糧食已經維持不了半個月,但是你們借來的糧食,竟然還在路上?一旦斷糧,激起民變,你能負的起這個責任嗎?”

柳謇之直接道:“糧食供給,絕對不會中斷,尚書心中有火,臣下能夠理解,但爲什麼齊王的難處,您就不能理解呢?”

“你少拿齊王壓我,”宇文愷怒道:“宮城營造已經延誤,再有十天,我要是見不著糧食,你提著腦袋跟我回京師請罪去吧。”

說罷,宇文愷看也不看楊暕一眼,氣呼呼的甩頭走了。

“狗玩意!”

不知人羣中,誰罵了一句,主位上的楊暕頓時色變,勃然大怒道:“哪個奸賊大放厥詞,給本王拎出來。”

一時間,數十名侍衛提刀衝入,府衙內頓時亂成一團

“如果再過半個月,齊王的糧食還沒有送來,咱們怎麼辦?”楊素問道。

楊銘負手,在堂內來回踱步,聞言皺眉道:

“找當地世家徵調一些吧,儘量熬到秋收。”

豫州的主產糧食,是小麥,而小麥不是在秋天收割,而是七月中旬初夏時節,也就還有半個月,就可以收割。

但是古人稱小麥成熟的時節爲麥秋,而不是麥夏,是因爲東漢蔡邕《月令章句》有過解釋:“百穀各以其初生爲春,熟爲秋,故麥以孟夏爲秋。”

所以古人說的麥秋時節,其實是初夏時節。

麥子收割需要時間,晾曬需要時間,徵調賦稅需要時間,所以豫州每年的田畝賦稅,是在年底的十月至十一月之間完成。

大隋的小麥,是一年生,基本是當年九月到十二月播種,翌年六到八月份成熟。

收割之後,小麥的水分很大,所以必須反覆晾曬三四天左右,自然風乾會導致小麥發黴腐爛。

但是話說回來,晾曬是要看運氣的,只有大晴天才能晾曬,一旦遇到連雨天,晾曬這個步驟的所用時間就會延長。

“我們也可以跟下面的人催一催,儘量將今年的糧食早點徵調上來,”楊素臉色凝重道。

楊銘雙手一攤,道:“豫州牧可不是我,催繳賦稅不歸我管。”

“唉”楊素嘆息一聲,搖了搖頭,不再說什麼了。

這個時候,門外有衛士來報,說是刑部員外郎杜淹,因爲辱罵齊王,眼下已經被齊王吊在府衙的大梁上,令人抽打。

楊銘和楊素對視一眼,同時一愣。

這叫怎麼個事啊?你剛纔在我這都能忍住,怎麼到了齊王面前反而忍不住了?

楊銘託額苦笑,道:“勞煩越公去一趟,把人給帶回來,別被打死了。”

楊素點了點頭,起身去了。

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67章 貓哭耗子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六六章 是非之地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一一章 妾妃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六十章 兩難第748章 以身入局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485章 造橋大匠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第543章 諡號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53章 江淮羣賊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45章 雙眼皮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730章 殺心起五九章 豪放名士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四章 八歲習武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二九八章 洗白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九三章 祖籍九江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45章 蘭陵蕭銑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740章 留活口第478章 倚老賣老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三章 小狗崽子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七三章 醍醐灌頂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485章 造橋大匠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四章 八歲習武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701章 自命不凡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736章 徐景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六五章 書房第740章 留活口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476章 項籍虞姬第698章 一鍋飯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
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67章 貓哭耗子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六六章 是非之地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一一章 妾妃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六十章 兩難第748章 以身入局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485章 造橋大匠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第543章 諡號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53章 江淮羣賊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45章 雙眼皮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730章 殺心起五九章 豪放名士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四章 八歲習武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二九八章 洗白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九三章 祖籍九江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45章 蘭陵蕭銑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740章 留活口第478章 倚老賣老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三章 小狗崽子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七三章 醍醐灌頂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485章 造橋大匠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四章 八歲習武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701章 自命不凡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736章 徐景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六五章 書房第740章 留活口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476章 項籍虞姬第698章 一鍋飯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奇台县| 志丹县| 泰和县| 仙游县| 格尔木市| 都昌县| 柞水县| 磐石市| 济源市| 宣恩县| 荥经县| 安龙县| 从江县| 玉溪市| 喀什市| 定日县| 大竹县| 南宫市| 中西区| 浮山县| 布尔津县| 龙陵县| 汉寿县| 汤原县| 中宁县| 仪陇县| 遂昌县| 马龙县| 肇州县| 呼图壁县| 禹州市| 顺义区| 西青区| 磐安县| 墨竹工卡县| 荆州市| 德令哈市| 大田县| 波密县| 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