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

如果信都郡的這個高應年,真的與高句麗有所勾結,那就不得不防了。

於是楊銘直接給涿郡太守元弘嗣寫了一封信:信都之亂,外重內輕,謹防遼西生變。

他是關中守備,沒有權力命令邊境主將,只能是寫信。

只要涿郡不出亂子,高句麗就打不進來,這也是地理因素所決定的,大隋出關難,高句麗入關也難。

那麼叛軍高應年,主要還得靠魚俱羅解決了。

楊銘強撐著身體,開始主持朝會,除了日常瑣事之外,河北之亂無疑是眼下重心,呂永吉和魚俱羅都是太守,也都敗了,但是前者的失敗可以接受,後者不可接受。

因爲魚俱羅是真正的勐將,參加過隋滅陳之戰,北擊突厥,外加平定沉玄懀、高智慧叛亂。

高智慧,會稽人,是開皇十年,江南的一個反賊頭子,傭兵數萬,船千餘艘,他是大隋立國以來,江南叛亂勢力最大的一個,與婺州人汪文進、蘇州人沉玄懀,樂安人蔡道人、泉州人王國慶,並稱爲江南五賊。

五人之中,兩個稱帝的,三個自號大都督。

而魚俱羅爲行軍總管,歸楊素節制,打的就是那兩個稱帝的。

也就是說,魚俱羅是有平叛經驗的,信都郡那場敗仗,朝臣心裡都不能接受,認爲魚俱羅不該輸。

楊銘剛剛下朝,吏部那邊接到了一份喪報,崔弘度在知道自己的三弟崔弘峻被俘之後,憂憤過度,掛了。

按照大隋禮制,崔弘度是武鄉郡公,他的喪事由禮部主持,還得選諡號。

“崔公的爵位,他的長子可襲否?”禮部祠部郎楊演問道。

這個人是楊雄的四兒子,燕小棠的四舅。

大隋不是所有的爵,都能襲的,得皇帝點頭才行,如果皇帝不喜歡你這個人,又或者不希望你們家再風光,那就會降爵一等,或是乾脆不讓你襲。

楊銘這個京師守備,總領關中一應大小事務,襲爵當然也在他的權力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他現在點頭或者搖頭,直接決定了崔弘度他們家,今後是盛是衰。

“武鄉公有功之臣,就這麼一個嫡子,怎麼能不讓人家襲爵呢?”楊銘道。

“臣明白了,這就去辦,”楊演轉頭離開。

皇城門外,楊茵絳在等著自己的丈夫,她知道楊銘是帶病主持朝會,不放心,所以跟著來,也打算一起回去。

但是現在,他們夫妻倆還不能回家,得先去崔弘度府上轉一圈,走個過場。

楊茵絳和崔姮關係很不錯,所以還派人將一套喪服給靜照庵的崔姮送去,雖然方外之人,已經不需要這東西了,看似多此一舉,其實隱藏了楊茵絳的小心思,以示她對崔姮的關心。

崔家五兄弟,老大掛了,老二崔弘升跟著去了塞外,老三被俘,老四崔弘壽,是明德門的監門將軍,杜淹的頂頭上司,老五崔弘舟是司農寺少卿。

眼下老四老五都在,還有家中晚輩。

楊銘被請入內室之後,首先問道:“通知樑王了嗎?”

崔弘壽麪容哀慼道:“已經快馬通知了,不過眼下情形,樑王應該是來不了。”

樑王就是楊浩,楊俊的嫡子,眼下在河內郡,崔弘度是楊浩的親大舅。

楊銘點頭道:“河北有戰事,各郡軍府主將,現在都不準隨意離開轄地,將來有機會了,樑王再來弔唁吧。”

河內郡與上黨郡,中間就隔著一個長平郡,緊鄰河北,楊浩做爲軍府驃騎將軍,眼下這種情況,他哪都不能去。

崔弘壽嘆息道:“三兄弘峻,守城禦敵,眼下雖陷囫圇,其忠名無染,還望殿下明鑑。”

他是覺得,崔弘峻多半是活不了了,所以希望楊銘能體諒對方的忠,保障其身後之事。

對不起,我不管,他閨女嫁的是楊暕,又不是我,我有什麼義務管他?

楊銘點頭道:“知道了。”

接下來敷衍一陣後,楊銘便離開了。

崔弘峻會不會死,他不知道,但是隻看眼下高應年沒有殺人,就知道對方和張開高獎不是一路貨色。

山西短期內能緊急動員的兵,差不多也就是一萬,如果前方戰事吃緊,就還得再募,所以魚俱羅這一次不能再敗了。

洛陽,

楊暕這邊,也是大急,他想再從運河上抽調兵力,但是被他的幕僚給攔住了。

長史柳謇之道:“清河郡之亂,若不是張須陀鎮壓及時,就是難以收拾的局面,運河上面,不能再調兵了,此番高賊主力,很多都是運河上逃下來的壯丁,有服過兵役者,通曉兵事,若再調兵,等於給魚俱羅添亂。”

祭酒李玄道附和道:

“確實如此,此番秦王應對及時,以魚俱羅爲行軍總管,大軍已經在招募了,最多半個月,就會交到魚俱羅手上,剛纔遞送進來的軍情已經非常明瞭,魚俱羅先是從廮陶縣退至高邑,又從高邑撤兵,往贊皇縣退去,就是避免敵軍尋其決戰,眼下魚俱羅手下連一千個兵都沒有,沒法打,只能等待喬鍾葵的援軍抵達,方可決勝。”

楊暕沉不住氣,著急道:“誰能想到他這麼廢物?堂陽縣有漳水,他竟然能在渡河的時候被人家抓到,還說是什麼大將?大將有這麼行軍的?我看他就是個棒槌。”

魚俱羅也是倒了血黴,他的敗,就敗在太心急,也有輕敵成分,信都郡告急之後,他便領軍趕赴支援,誰能想到崔弘峻丟的那麼快,而且叛軍拿下信都之後,竟然主動出擊,在漳水河畔埋伏著等他。

這尼瑪肯定是崔弘峻把我賣了,要不然賊兵怎麼知道我要來?

而他也確實厲害,被人家伏擊,仍能收整兵馬,在堂陽縣一帶連打三場,最後因爲兵力太寡導致潰敗,不得已撤往廮陶。

如果當時能再給他補上一千兵,這一仗說不定就贏了。

柳謇之他們對魚俱羅肯定是有信心的,人家確實是名將,身上的軍功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敗肯定有原因,但接下來只要小心應對,應該不會再出什麼差池。

功曹賀德仁道:“要不要讓宇文大郎率軍北上呢?”

“你也是棒槌嗎?”楊暕直接怒斥道:“化及守著東郡,是以免民亂波及至河南,不是用來平叛的,他那點兵,眼下已經不夠看了。”

賀德仁苦笑搖頭:“殿下想知,喬鍾葵是總管長史,史懷義是參軍,秦王將這兩個人放在魚俱羅身邊,恐怕不懷好意啊。”

此言一出,衆人同時驚愕。

確實啊,如果喬鍾葵和史懷義不是來幫忙的,而是扯後腿的,那麼魚俱羅就別想贏。

信都的叛亂如果不能及早鎮壓,陛下那邊必然會龍顏大怒,到時候,誰頂罪?魚俱羅是跑不了的,但你齊王也別想脫罪,因爲事情都是你搞出來的。

楊暕臉色凝重,久久不言,只覺後背發毛。

老三要是趁這個機會想要搞死自己,那他可真就要一敗塗地了。

河北的亂子一撥接一撥,父皇能忍他多久呢?裴矩老狗眼下也跟著去了塞外,這個王八蛋若是蠱惑父皇,這次他絕對吃不了兜著走。

柳謇之良言苦勸道:“爲今之計,運河工程最好能放緩一些,免得其它地方再出叛亂,運河、民亂,總得顧一頭,臣以爲,還是以安撫河北爲重。”

楊暕垂頭苦笑,工期六個月,那是父皇給他定的,明明白白的說清楚,這是最後一次給他機會。

所以在楊暕這裡,運河比河北民亂更重要。

運河必須按期完工,民亂也一定要儘快鎮壓,兩個大難題,壓的楊暕有些透不過氣來。

“給化及再募一些兵力,湊夠四千,讓他北上吧,”楊暕道。

李玄道無奈道:“湊人還好說,可是東郡距離信都,六百里之遙,大軍糧草如何供給?”

“讓他沿途就食,我這邊沒糧食給他了,”楊暕之所以派宇文化及,也是爲了多增一道保險,如果魚俱羅真的被掣肘,還有宇文化及可以平叛。

齊王府屬官面面相覷,河北的糧食差不多都被徵調了,讓宇文化及沿途就食,那不就是禍害百姓嗎?掏人家最後的缸底嗎?

柳謇之苦勸道:“我們不妨再等一等,喬鍾葵二人會不會掣肘,如今也只是猜測,如果他們是一心平叛,化及是不用動的。”

“秦王會那麼好心嗎?”賀德仁道。

柳謇之反駁道:“這個時候延誤平叛大事,對秦王有什麼好處?不要總往歪門邪處去想,秦王奸詐,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動手腳。”

“那可不一定,”賀德仁冷笑道:“柳長史和秦王並不熟悉,你怎麼知道他不會動手腳?”

“你們別爭了,”楊暕一拍桌子,道:“我意已決,令化及立即北上。”

山西募兵半月之後,喬中葵率軍六千,從太原出,沿井陘進入趙郡北面的恆山郡。

史懷義領五千兵,從上黨出,進武安郡,隨後北上。

魚俱羅已經給兩人發文,賊軍在高邑。

同時間,河間太守楊萬石棄守河間縣,逃往運河長蘆縣一段,請求軍府支援。

賀若彌叛軍連下樂壽,饒陽、河間三縣,休整過後,開始往東面運河方向行軍,與軍府主力,在長蘆縣迎頭撞上。

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第637章 救荒法三四章 造化弄人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六十章 兩難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481章 君君臣臣九七章 吃軟飯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740章 留活口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六七章 御史中丞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六一章 背鍋俠第六章 女賊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九九章 黑吃黑第540章 沒錢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第476章 項籍虞姬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二三七章 救人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一一章 妾妃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655章 敗局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四三二章 七貴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六二章 買賣難做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752章 下手太快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四章 八歲習武六五章 書房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595章 嘔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501章 指桑罵槐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731章 可稱公子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723章 三十歲整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599章 盡善盡美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715章 敗興一場
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第637章 救荒法三四章 造化弄人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六十章 兩難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481章 君君臣臣九七章 吃軟飯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740章 留活口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六七章 御史中丞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六一章 背鍋俠第六章 女賊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九九章 黑吃黑第540章 沒錢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第476章 項籍虞姬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二三七章 救人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一一章 妾妃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655章 敗局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四三二章 七貴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六二章 買賣難做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752章 下手太快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四章 八歲習武六五章 書房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595章 嘔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501章 指桑罵槐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731章 可稱公子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723章 三十歲整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599章 盡善盡美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715章 敗興一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休宁县| 鹿邑县| 中方县| 察雅县| 保山市| 苍山县| 沿河| 广汉市| 福鼎市| 突泉县| 镇康县| 枝江市| 武邑县| 盐山县| 韶山市| 睢宁县| 秭归县| 修文县| 七台河市| 北海市| 哈巴河县| 含山县| 中西区| 秦皇岛市| 章丘市| 高雄县| 南平市| 海林市| 遂川县| 莱州市| 依兰县| 和林格尔县| 渑池县| 台山市| 双牌县| 会同县| 监利县| 遂昌县| 东台市| 建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