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

總管府大堂,楊銘接見了這位在江陵郡頗具威望的老者。

不管怎麼說,文翊是爲國征戰落下的殘疾,這一點,楊銘在表面上還是會敬他一分。

於是他令衛士將文翊擡進了大堂,並在其身前擺放了一張高桌,上面放了一杯溫水。

煮茶是很費功夫的,所以大多時候都是以水待人。

「本王初來江陵,便聽聞過文公之名,今日來此,可是有事?」楊銘澹澹笑道。

文翊好整以暇笑道:「下臣身患殘疾,行動不便,於殿下位臨江陵之時,未能拖殘破之身前來道賀,今覺身子尚可,雖子孫攔阻,然下臣還是執意前來拜謁殿下,今日得見殿下天顏,實乃三生有幸?!?

挺會說漂亮話嘛楊銘呵呵道:「文公官居何職?」

文翊道:「下臣曾任漢王殿下總管府主簿?!?

楊銘又到:「現居何職?」

文翊:「今無官位?!?

楊銘呵呵一笑:「既無官身,爲何自稱下臣?」

文翊一愣,無言以答。

他什麼意思?爲什麼在意一個稱呼呢?我曾經爲官,自稱下臣不可嗎?

當然可以,

開皇律裡面可沒有這個規定,但是楊銘樂意拿這個跟你計較,你能如何?

楊銘笑道:「既無官職,便是白身,文公用詞還需謹慎一點,庶民稱臣,有僭越之嫌,當然了,本王只是提醒你一下。」

好傢伙這小子不簡單啊,簡單幾句開場,文翊已經虛了,果然皇室宗親無一不是好相與的。

眼前這小子纔多大?竟然把我說得一愣一愣。

此子難纏。

文翊趕忙道:「是小民過失,幸得殿下糾正,不至鑄成大錯?!?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過嘛本王還得糾正你一點,」說著,楊銘朝衛士擺了擺手,後者將一紙卷文遞給文翊。

文翊接過之後,大致一掃其上內容,頓時慌了。

卷文所載,是他當年從郡府衙門領取職分田的備錄,上面明明白白的寫著,他領了職分田二十傾,也就是兩千畝。

來者不善啊文翊瞬間緊張起來,小心臟撲通撲通直跳。

他以前只是一個從七品,職分田爲六十畝,多餘的這些,也是因自己身爲總管府主薄,得漢王默許之後,私自添加的。

沒想到現如今竟然被翻出來了,這位小殿下是要整我?

文翊趕忙解釋道:

「此田乃漢王殿下賞賜,小民斷不敢私自更改?!?

楊銘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眼神凌厲道:「你是說,漢王將二十傾的公廨田賞給你?」

公廨田是不能賞的,這些田是用於官府的日常公務開支,衙門裡的官差都靠這些田吃飯呢。

開皇初年,分天下州、郡、縣爲九等,每一等的公廨田都是不一樣的,江陵郡屬於上下郡,公廨田應爲兩百傾,但實際上,官府應該是霸佔了四五百傾左右。

而文翊離任之後,仍拿著二十傾不還,這是掉腦袋的罪。

他越發覺得今日不能善了,於是趕忙搬出漢王楊諒頂一頂,沒想到對方最後這個問句,讓他無從回答。

點頭?那就是漢王犯法,不點頭,就是他犯法。

於是他啞巴了。

眼瞅著火候差不多了,楊銘又問:「文公那二十傾田畝,何日歸還?」

文翊趕忙道:「明日就還?!?

楊銘又道:「你的職分田本爲六十畝,差額何時歸還?」

入你娘啊這是

要跟我翻舊賬?

文翊支支吾吾道:「這個這個這個這個嘛」

「別這個這個啊?」楊銘笑道:「如果真是漢王所授,本王絕對不會細究。」

文翊彷彿抓住救命稻草般,趕忙點頭道:「確爲漢王殿下所授。」

「是嗎?」楊銘點了點頭,朝著堂內的總管府錄事段稠道:「即刻寫信,以本王名義送至晉陽漢王府,詢問此事真僞?!?

段稠點了點頭,提筆就寫。

這個人,是楊銘從郡守府要來的,原來是江陵郡的主簿,寫得一手好字好文章。

文翊見狀,徹底懵逼了,這事要是捅到漢王那裡,漢王絕對失口否認,到那時可就不是私挪公廨田的罪名了,弄不好就是抄家。

於是他拼命擺手,要不是腿瘸了,他現在都能站起來,

「不不不,不是漢王殿下所授,是小民一時貪念,殿下繞了我吧」

楊銘身子後仰,連連冷笑。

「明日就還,明日就還,職分田及差額,明日便如數歸還,」文翊哭喪著臉道。

楊銘現在還不會要他的命,因爲沒見到錢,什麼時候對方的錢都吐乾淨了,再說。

實際上這類人不是隨便就能殺的,要照顧一下別人的心情。

這次殺了文翊,其它氏族會不會人人自危呢?

這不好,我只是跟你們要錢,不是跟你們要命。

於是楊銘點頭道:「明日此時,我便在此等候,等著文公把該交的錢都交上來?!?

說罷,楊銘朝外喊話:「來人,將他擡出去?!?

離開總管府的文翊,彷彿從鬼門關裡走了一遭,渾身汗淋淋的,跟洗了澡似的。

都已經坐上了自家馬車,還是渾身發抖,戰戰兢兢。

因爲他已經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職分田不過是開胃小菜,大的還在後面呢。

文家到底怎麼招惹到這位小魔王的?

他原本還想著對方能看在漢王的面子上,放他們文家一馬,如今再看,漢王的面子算個屁啊,在這位小閻王面前,不管用。

小小年紀,都是誰教他這麼做的?

背後無人獻計參謀?不可能!我就沒見過這麼難纏的小娃娃。

今日白跑一趟不說,還搭進去了血本。

文翊突然覺得,自己此番有種羊入虎口的感覺

總管府屬官,按律由總管自行辟易。

而眼下的荊州總管府,只有長史元文都,司馬龐牛,主簿段稠。

尚缺:典籤,祭酒從事,金、戶、兵、法、士諸功曹,倉督、市令等等。

其中典籤就不說了,典籤是皇帝派到親王郡王及州刺史身邊的近侍宦官,名爲典領文書,負責奏疏之類的事情,實際上就是監視你。

楊銘身邊沒有典籤,至於爲什麼沒有,這得問楊堅和獨孤加羅。

至於祭酒從事,就是管金、戶、兵、法、士這些功曹的。

金曹,掌貨幣、鹽鐵事。

戶曹,掌民戶、祠祀、農桑事。

兵曹,掌兵備,兵器,防禦事。

法曹,掌郵遞驛傳,司法事。

士曹,掌土功、公廨、津樑(渡口橋樑)、舟車、工藝事。

至於倉督,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庫管。

市令,掌市場交易事。

這些都是王府屬官,他們下面的左員可以自行任命,因爲左員已經沒品級了,一般

是三到五個不等,也有七八個的,只要你有錢給人家發工資,你養二十個都行。

對於這些空缺的職位,除了倉督由徐景暫時擔任之外,其他的楊銘想要慢慢選。

因爲這些人,將來會像李靖房玄齡一樣成爲他的班底,不得不慎重。

至於缺人會不會影響公務?

答桉是不會,因爲大多公務,地方上就已經處理了,那些刺史郡守如果連爲楊銘分憂的覺悟都沒有,他們也就不適合當官了。

而荊州總管這個職能的主要任務,其實只有一個:轄區沒有造反的。

除此之外,你愛幹嘛幹嘛,沒人管你。

第一次出遠門的楊茵絳,再也不是宅女了,像是脫繮野馬般,整日不在府中,早出晚歸,非常準時。

飯點一到,她必然回來,像是聞到肉味的貓。

剛開始,她還吃不慣江陵一帶的菜系,不過現在已經習慣了,而且頗爲上癮。

但不知爲何,她非常不待見高玥,每每看到,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就沒給過人家好臉。

連陳淑儀也納悶了,私下裡還詢問楊銘,她倆是不是有什麼仇?

楊銘直接駁斥陳淑儀,不要關心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身上是有任務的,你應該關心高玥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總管府的內庫,已經儲滿一半,於是楊銘令徐景找一些勞工再修上那麼幾座倉庫。

勞工會從官府那裡要一些力役、勞役過來。

力役、勞役就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每年都要服徭役,徭役有力役、勞役、兵役,都是無償勞動,糧食也需自備。

楊銘當然不會讓他們白乾,這點小錢他可不會省,而且給的很優厚。

每人每天一升米,二十個錢,飯食管飽。

這樣的待遇,在大隋找不到第二家了。

翌日一大早,楊銘還在熟睡中,就被徐景給吵醒了。

原來是前衙的龐牛來報,那個叫文翊的瘸子,帶著錢來了。

楊銘讓人計算過,一畝田的租是粟3石,也就是兩百斤左右。調是絹2丈,麻3斤。

大隋的賦稅,叫做租庸調,租是交糧,調是交布,庸是躲避徭役交的糧和布。

文翊這二十傾田,拿了有七年,所以文翊應補交粟米5820石,每年糧價不一,平均以300錢/石計算,田租一項,他需要補交一百七十四萬六千錢,也就是一千七百四十貫。

一丈絹平均計算爲120錢/丈,一斤麻平均計算爲30錢/斤。

折算爲六十四萬兩百錢,四捨五入六百五十貫錢。

租和調加起來,一共兩千三百九十貫錢。

這還沒完,還有庸呢。

庸,就是不服徭役需要上繳的代役錢,叫做更賦,更賦可是大錢,可是又不太好算,因爲更賦是按丁男算,不是按田畝算。

於是楊銘隨便定了一個數,就兩千貫吧。

也就是說,文翊需要上繳四千三百九十貫錢。

這點錢對於楊銘來說,毛毛雨,但對於文翊這種小門小戶來說,就是大出血了。

府衙前的大院,幾十個人開始開箱點算,就按照四千三百九十貫算,少一個錢都不行。

不過文翊一點也不慌,他可沒有楊銘算的這麼細,而是將家裡庫存的一半都搬來了,他還指著能讓楊銘滿意,放他一馬呢。

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543章 諡號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84章 五五開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四章 八歲習武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693章 不可能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572章 憂憤而死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693章 不可能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669章 大冢宰第613章 氣暈了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545章 雙眼皮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八二章 實話實說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十六章 河東裴十四章 太子妃第五章 坐地分贓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二六一章 寡婦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635章 河西戰線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三九章 香味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八四章 又保一個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734章 禮部侍郎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760章 右僕射二九零章 鞭罰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652章 救火將軍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三十章 深不可測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
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543章 諡號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84章 五五開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四章 八歲習武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693章 不可能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572章 憂憤而死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693章 不可能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669章 大冢宰第613章 氣暈了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545章 雙眼皮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八二章 實話實說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十六章 河東裴十四章 太子妃第五章 坐地分贓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二六一章 寡婦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635章 河西戰線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三九章 香味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八四章 又保一個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734章 禮部侍郎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760章 右僕射二九零章 鞭罰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652章 救火將軍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三十章 深不可測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清水河县| 郯城县| 分宜县| 七台河市| 桓台县| 京山县| 报价| 林芝县| 旬邑县| 项城市| 精河县| 彭泽县| 阆中市| 额济纳旗| 香格里拉县| 白城市| 凤凰县| 化州市| 江津市| 清新县| 瓮安县| 昌平区| 股票| 洞口县| 淳化县| 扶风县| 枝江市| 长宁县| 临泉县| 武平县| 随州市| 锡林浩特市| 汉阴县| 讷河市| 邳州市| 手游| 虞城县| 云龙县| 乌审旗|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