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

洛陽,榮國公府。

來護兒召來留在身邊的幾個兒子,以及幕僚門客,開始商議正事。

“爲父即將前往東萊郡,督造戰船,陛下的意思是,明年年底之前,要造出海船三百艘,用於登陸半島,直擊平壤,大家早做準備吧。”

大隋對高句麗首都,仍然稱呼其舊稱平壤,因爲現有的稱呼長安城,大隋不認。

我特麼有長安,你憑什麼也叫長安?

歷史上,中華只有兩個地方以長治久安取名,一個是長安,一個是嘉靖時期改上黨郡,也就是潞州爲長治縣,也就是山西高官治市。

平壤名字的來歷,源自於那片區域地勢開闊平坦,沒錯,就是平坦土壤的意思。

一百年前,高句麗從國內城(遼寧桓仁縣五女山城)南下遷都至平壤,基本確定了國家南戰北和的戰略方針,將重心轉移至南邊的新羅和百濟,在北邊,則是向北魏和突厥稱臣。

但是眼下,高句麗王高元,於大業三年攻百濟,俘虜三千人,四年擊新羅,奪取了牛鳴山城,還與倭國建交,對新羅百濟形成高壓姿態。

南邊的隱患消除,於是高元盯上了北邊,早年北面的靺鞨、室韋,已經成了高句麗的附庸國,西邊的契丹,奚,也開始給高句麗上貢,但是隨著楊堅的介入,這些國家開始拋棄高句麗,轉投大隋。

這對高句麗來說,是巨大的打擊,北面咄咄逼人已呈餓虎撲食之局,於是高句麗的國策改了,將重心轉移到了北邊,開始修築城池,防範大隋和突厥。

高句麗對突厥,沒有構築完整防線,所以不敢打,只能求和,所以高元偷偷派使者交好突厥,沒曾想讓楊廣知道了。

楊廣召高元入隋朝見,他是真的不敢來,怕來了就回不去了。

結果呢,翻臉了,大隋開始進入爲期兩年的備戰,高句麗也沒閒著,瘋狂在邊境築城,構築遼東防線,海上則是擴建水師,屯於浿水(清川江),以拱衛都城。

長子來楷皺眉道:“看樣子陛下確實有意阿爺總領水師,那麼遼西一線,就是宇文述了,三百艘戰船,以一船兩百人計,阿爺麾下不過六萬人,想要直擊平壤,難度不小啊。”

“直擊平壤,是有先決條件的,”來護兒的堂弟來成敏道:

“浿水有高句麗主力水師,其中一半戰船,是適宜江河作戰的小船,而我軍皆爲大海船,所以此番決戰,恐成拉鋸之勢,我軍想於開闊海域尋求決戰,敵軍定然是避而不戰,以求誘我深入,海戰方面,應該會僵持一段時間。”

說著,來成敏看向堂兄,道:“我以爲,我水師不宜早早登陸,最好是遼西那邊突破防線,我水師方可尋機決戰。”

“現在談論這些,還爲時尚早,”來護兒道:

“當務之急是操練水師,陛下讓我從江、淮徵調水手一萬,弩手三萬,再從嶺南征調排鑹手三萬人,組成水師,四拼八湊出來的軍隊,沒有半年的操練,恐難調度,這件事纔是重中之重。”

排鑹手,就是左手持盾,右手持矛,排是盾,鑹是矛。

次子來淵道:“阿爺這次太難了,好在咱們的人是熟悉水戰的,只是操練這幫新軍,難度不小又耗費時日。”

“給王世充送點錢,讓他幫我卡好招募士卒這一關,務必要守紀聽話、熟悉水性的,”來護兒道。

來整頓時皺眉,道:“阿爺何等人物?用得著給他送錢?”

來護兒皺眉道:“圖個小心謹慎,此戰乃陛下親征,不容有失,方方面面都得照顧到,王世充眼下負責徵調江淮水軍,我現在用得著人家,也有交好之意,這個人是知兵的,又擅逢迎陛下,將來用得著。”

來整對此嗤之以鼻,在他看來,王世充不過就是個江都丞,不值得父親屈尊交好。

長子來楷道:“太子有意安排裴行儼、蘇烈爲左右驍騎長史,羅藝、樑師都爲左右豹騎的錄事參軍,還希望阿爺用好叔寶,五個都是年輕人,太子意欲何爲啊?這是想給他們謀劃將來?”

“有這層意思,但也不全是這個意思,”來護兒看向下面的秦叔寶,笑道:

“叔寶自不必說,本就是我帳下猛將,其餘四人也都是將才,尤其是那個蘇烈,這個人用好了,可爲攻堅之利器,我覺得,太子這樣安排,更多的意思,還是希望此番征討高句麗,可竟全功,先鋒軍嘛,用的就是年輕人,年長者雖穩重老成,卻也容易瞻前顧後,貽誤戰機。”

“但是宇文述沒同意,”六子來整道:“他在朝會上是全力反對太子此番安排的,認爲這五個人年紀太輕,恐難調度,容易輕敵冒進,導致攪亂整個佈局,他是行軍大總管,他拼力反對,陛下一時間也不好說什麼。”

來護兒笑道道:“各人有各人的考慮,於仲文,荊元恆,薛世雄,辛世雄,張瑾,趙孝才,崔弘升,衛玄,這是宇文述舉薦的,他希望這八個人歸他節制,組成擊敵主力,用人這方面,宇文述有很大的決策權,陛下要麼換帥,要麼還真就得遷就著點他。”

長子來楷道:“可是太子有信給您,希望您能從中斡旋一下,這個忙,咱們不能不幫啊,八路總管換不了,安排五個人進去領軍,應該不難吧?”

“我一個人不行,得有人幫襯著,”來護兒笑道:“事情到最後,肯定是可以辦成的,眼下的朝堂,太子的人可不少,宇文述獨木難支,頂不了多久,裴矩今天已經出面與其爭論了,再加幾個人,這事就成了。”

這時候,老六來整笑道:“太子的信中還說,阿爺要是捨得的話,不妨也讓我去,阿爺對此怎麼看呢?”

來護兒沉吟片刻後,說道:

“父子從戎,方顯我來氏對陛下之忠,此戰乃陛下即位之後,第一次傾舉國之力的遠征蠻夷之戰,建功立業,就在眼前,你自然是要去的。”

來整頓時雙目放光,一臉興奮嚮往。

用武之處,方顯英雄本色,用兵之際,方顯驍勇風姿。

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703章 如嫡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六五章 書房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726章 五座大橋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二七九章 透心涼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514章 野心第739章 隔代親第559章 條件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739章 隔代親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639章 舉個例子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五一章 天大的事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三九章 撂挑子六九章 舉薦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第739章 隔代親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九一章 終於見面二二六章 進士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498章 兩項技能九五章 返京三三章 做妾第487章 (先鋒開拔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549章 家宴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487章 (先鋒開拔七八章 五牙大艦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八一章 嚴重警告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18章 北進洛陽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第635章 河西戰線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二三六章 偶遇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707章 尊師重道第684章 五五開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95章 嘔第684章 五五開三一章 吾教當興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597章 木棉花
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703章 如嫡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六五章 書房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726章 五座大橋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二七九章 透心涼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514章 野心第739章 隔代親第559章 條件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739章 隔代親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639章 舉個例子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五一章 天大的事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三九章 撂挑子六九章 舉薦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第739章 隔代親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九一章 終於見面二二六章 進士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498章 兩項技能九五章 返京三三章 做妾第487章 (先鋒開拔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549章 家宴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487章 (先鋒開拔七八章 五牙大艦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八一章 嚴重警告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18章 北進洛陽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第635章 河西戰線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二三六章 偶遇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707章 尊師重道第684章 五五開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95章 嘔第684章 五五開三一章 吾教當興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597章 木棉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宁河县| 临汾市| 五莲县| 上犹县| 仪征市| 吴江市| 黄冈市| 长丰县| 乌兰察布市| 桂阳县| 桂东县| 元氏县| 聂荣县| 姜堰市| 湟源县| 高雄市| 金山区| 安西县| 闽清县| 淳化县| 四子王旗| 巴中市| 桃园市| 文成县| 浙江省| 嫩江县| 乐平市| 济阳县| 林州市| 四会市| 巴彦淖尔市| 静海县| 鹤岗市| 奈曼旗| 鸡泽县| 古浪县| 慈利县| 林口县| 镇康县|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