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

十五萬人,攻打滎陽城,折損一萬多,跑了一萬多,帥仁泰、霍小漢和吳海流三部,幾乎全軍覆沒,活下來的也都跑沒影了,一旦脫離大軍,凍死餓死就在眼前。

也就是說,山東這股叛軍,怎麼著也應該還有十萬人,但是一場大敗下來,脆弱的聯盟關係蕩然無存,各跑各的,已經散夥了。

其中左孝友和徐圓朗認爲,還是直接回山東吧,洛陽畢竟是東都,這裡絕對不好打,咱們需要糧食,人家官兵也要。

找糧食,不是這麼個找法,專往鋼板上撞。

這就屬於聰明人了。

但是李德逸呢,不想這麼灰溜溜的返回山東,做爲此番山東羣雄共推的大帥,要是這麼回去,他在山東的威望將會大大受損。

況且他麾下三萬人的主力還在,於是他撤往東郡的胙城、靈昌和封丘三縣。

這三個縣是山東進入關中的必經之路,叛軍在來的路上,已經掃蕩過縣城周邊了,但是李德逸覺得,我掃蕩的不徹底,應該像篦子一樣,再篩一遍,肯定還能搞點糧食出來。

畢竟他們沒打進過縣城,而這一次,肯定得拿下縣城據守,才能抵擋身後的追兵。

他這麼一停頓,等於是給其它幾路叛軍殿後了。

很多做好用來攻打滎陽的登牆梯,用在了這三個縣身上,李德逸的三個義子,分別做爲三路攻城主將,瘋狂的攻打著三縣。

反賊都喜歡認義子,因爲忠孝在古人心中爲最大,你是我的屬下,你得忠心,我認你當義子,你得孝順,忠孝這不就全了嗎?

義子也不是瞎比認呢,要麼你手裡有一套班底,要麼你能打,換句話說,你得有用才行。

他們已經沒有糧食了,敗的太快,來不及將僅存的糧食帶走,如果拿不下這三個縣,他們就會餓肚子。

三個縣嘛,很好打的,畢竟已經被翟讓那個狗賊打過一遍了,官員都已經換了一茬了。

大隋制,地方如遇戰事,主官戰死,由丞頂上,丞死了,是尉,下來是兵曹,如果全死了,由城內候補官員遞補。

科舉開始之後,有很多士子成爲舉人,沒有成爲進士的,就是候補,進士是可以直接入仕的,但是舉人嘛,位置有限,輪不到你。

關係不夠硬的,一輩子都是候補。

封丘縣眼下管事的,就是一個候補,三年前參加過科考,是東郡大族袁家的袁崢。

他們這一支,不是河南袁氏,而是一支鮮卑族,地盤僅限於東郡一兩個縣,依附於元家。

翟讓打這裡的時候,把袁崢他們家禍禍的挺慘,他爹他爺爺都掛了,眼下就剩下他和兩個叔叔三個弟弟,堅守城池。

地方豪族,勢力是非常龐大的,可以說官員辦不了的事,他們都能辦。

在袁崢的主持下,封丘城內的壯丁幾乎全都登上了土城牆,十三四歲的小孩也上來了,差不多全民皆兵了。

“這夥賊寇從滎陽敗退回來,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後方必有朝廷大軍,我們只需死守至援軍抵達,此難自解,”袁崢一身戎甲,腰挎橫刀,佇立在城牆上,他今年才二十四歲。

叔父袁威道:“敵軍已經結陣了,隨時都會攻城,這夥賊寇看起來像模像樣,咱們這邊兵械短缺,不好守啊。”

“守得一時算一時,”袁崢的二弟袁峻道:“在他們之前,已經有大批賊寇繞過封丘往山東去了,他們沒走,可知是糧草耗盡,想著從咱們這裡補給。”

袁崢點了點頭:“多半就是如此。”

這時候,城外號角聲響起,叛軍攻城了。

袁崢猛的拔刀,高舉道:“賊若入城,必殺我父母,辱我妻兒,奪我粟米,佔我屋宅,後退一步者,斬!”

一場攻防戰,就此展開。

楊玄挺和徐世績,仍在滎陽城內休整,他們是騎兵,雖然厲害,但是有使用期,至於楊玄縱的一萬精銳,比較尷尬,抵達戰場的時候,敵軍已經潰敗。

那麼追,還是不追呢?

追吧,我口糧不夠,怕追的太深斷了糧,不追吧,這麼好的形勢一旦錯過,以後未必再有機會了。

滎陽過去就是東郡,那個地方是瓦崗軍曾經的大本營,已經是一片狼藉了,我大軍過去有沒有吃的,不好說。

思索很久之後,玄縱決定帶上六千人率先往東,剩下的交給侯君集,負責從滎陽借調糧草,然後尾隨他們,保障軍需。

徐世績與侯君集,是太子打過招呼的,要好好用,這兩人跟著李靖幹過突厥,其作戰素質,已經得到李靖認可。

滎陽也沒有多少糧食了,不過它的屁股後面就是興洛倉,所以屈突通是可以調撥一些出來,然後再從興洛倉補充。

洛陽至滎陽這條線,眼下已經是安穩了,雖然仍散落著很多叛軍逃兵,但是他們已經不敢跟官軍叫板了,最多跑到鄉里,禍害一下百姓。

行軍半路,楊玄縱收到消息,胙城縣令戰死,由留在城內的東郡司馬黃君漢頂上,與叛軍已經幹起來了,胙城破城在即。黃君漢就是放了翟讓那個,歷史上他是投靠了瓦崗寨的,但是這一世,翟讓沒有成氣候。

歷史上,人家是在李密歸附瓦崗,佔據滎陽,兵逼東都之後,才歸附的,現在很明顯,瓦崗軍還是一夥賊寇。

“傳我令,加速行軍,直撲胙城,”楊玄縱果斷下令道。

如果讓叛軍攻進縣城,對玄縱來說是不利的,因爲那個時候,就換成是他攻城了。

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

所以能不攻城,最好是不要攻城。

圍攻胙城的,是李德逸的義子,趙全發,本身就是山東東平郡的一個土匪頭子,有自己的班底,依附李德逸之後,在山東打了幾場漂亮仗,被認了義子,外號天府將軍。

所以啊,李世民那個天策上將,有時候聽起來也不是很唬人。

收到消息,官兵已至,趙全發立即撥出三千人往後十里結陣,以阻追兵,給他提供攻下縣城的機會。

三千叛軍往後這麼一走,半路上就跑了五六百。

這個關頭,誰也不願意往西邊走了,因爲他們都知道,那邊有官軍。

要麼說一旦丟了士氣,再撿起來就會非常困難,這兩千來人殿後叛軍,幾乎是一觸即潰,楊玄縱壓根就沒怎麼打,對面就四分五裂。

衆所周知,足球場上0:3的情況下,是很難追的,因爲士氣沒了,能夠絕地求生的,畢竟是少數,但是這樣的少數情況一旦發生,就是乾坤扭轉之勢。

玄縱與趙全發的叛軍,在城外展開決戰,一方是兵勇將猛,一方是潰敗之師,勝負是完全沒有懸念的。

何況玄縱還有兵力優勢。

滿地的屍體密密麻麻,受傷叛軍的哀嚎聲,正在一點一點的消失,因爲他們正在被清理戰場的官兵挨個補刀。

這個差事看似輕鬆,其實挺危險,因爲有些受傷不能行動的士卒,手裡如果握著弓弩,還是頗具威脅的,所以補刀的必須是全甲,就是提防暗箭。

從俘虜口中得知,南邊的封丘城以及北邊的靈昌城也有叛軍攻城,其中李德逸在靈昌方向。

出城與玄縱會合的黃君漢,已經是渾身浴血,道:“靈昌的駐兵還有一千多人,但是封丘,是一點都沒有了,卑職以爲,應先救封丘。”

他本身是東郡司馬,是郡一級的官員,對三個縣的城防還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他管不了縣令,雖然楊銘改制之後,郡、縣級的僚屬官員任命權,正在逐步收歸中央,但畢竟按照舊制,郡司馬由郡守辟易,但是縣令,是吏部任命,誰大誰小,一目瞭然。

楊玄縱皺眉道:“北去靈昌不過三十里,而且還是賊酋所在,往南封丘六十里,恐救之不及,擒賊先擒王,還是應以靈昌爲重。”

他的想法,沒有任何毛病,救火也是先救近,封丘畢竟有點遠。

“城內還有糧食嗎?能否準備胡餅一千斤?”楊玄縱問道。

黃君漢點了點頭:“如此艱難時局,餓一餓百姓,可以湊出來。”

“那就速辦!”楊玄縱帶著大軍進城,暫時休整。

人的體力是有限的,大量運動之後,就得補充能量,強行行軍,又是臘月,弊大於利。

一天的時間,一筐筐熱乎乎的胡餅被送入軍中,每人兩張,多了實在是沒有了。

其實玄縱的行軍口糧還沒有吃光,但是已經凍得邦邦硬,大量消耗體力之後,還是得吃點新鮮熱乎的,這樣才恢復的快。

休整一夜後,翌日清晨,玄縱領大軍開拔,朝著靈昌縣方向去了。

與此同時,黃河方向,史懷義也順利登陸,直接駐紮進了距離河岸十五里的黎陽倉,並且傳信給李景,讓對方安心。

至此,洛陽往河北,一條通道就算是打開了。

一路上,史懷義的六千人,凍死了四百之多,戰爭就是這麼殘酷。

歷史上的隋末大亂鬥,死了三千多萬人,其中百分之八十,就是死於飢餓與嚴寒,真正死於戰場的,畢竟是少數。

戰事一開,糧食永遠都是最爲重要的,什麼黃金白銀錢幣,都是附屬品。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

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一一九章 撮合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501章 指桑罵槐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六四章 再闖東宮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十六章 高門大閥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二九一章 滎陽王九三章 祖籍九江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727章 吃虧是福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520章 大柱國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一九章 撮合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655章 敗局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九九章 黑吃黑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545章 雙眼皮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九一章 終於見面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二六四章 高玥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四三二章 七貴第770章 大步前行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六九章 舉薦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579章 弔唁長孫三一章 吾教當興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十八章 關中盟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740章 留活口二八二章 做嫁衣
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一一九章 撮合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501章 指桑罵槐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六四章 再闖東宮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十六章 高門大閥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二九一章 滎陽王九三章 祖籍九江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727章 吃虧是福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520章 大柱國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一九章 撮合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655章 敗局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九九章 黑吃黑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545章 雙眼皮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九一章 終於見面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二六四章 高玥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四三二章 七貴第770章 大步前行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六九章 舉薦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579章 弔唁長孫三一章 吾教當興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十八章 關中盟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740章 留活口二八二章 做嫁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楚雄市| 汉川市| 合江县| 广元市| 建阳市| 西盟| 潮安县| 深州市| 吉木乃县| 河源市| 长子县| 邹城市| 白城市| 乐业县| 交城县| 明光市| 松滋市| 葵青区| 梁平县| 浪卡子县| 临颍县| 长葛市| 神农架林区| 新巴尔虎左旗| 彝良县| 托里县| 团风县| 安徽省| 阿城市| 阿克| 航空| 白玉县| 清远市| 广宗县| 雷山县| 梁河县| 绵竹市| 常州市| 洪泽县|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