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

過了年,征討高句麗就要進入倒計時了,楊銘心知自己身爲儲君,老爹又執(zhí)意親征,那麼他就必須坐鎮(zhèn)京師。

但是,這麼重大且對大隋國祚興衰,有著分水嶺意義的全面大戰(zhàn),楊銘不插手干預,也是絕對不可能的。

蘇烈、裴行儼、羅藝、樑師都、秦叔寶,這是通過楊銘舉薦,順利進入軍府領軍,將來有望參加遠征的年輕小將。

不要小看年輕人,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短板,但是他們也有年紀大者所不具備的長處。

小將安排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大將了。

歷史上宇文述作爲陸路行軍大元帥,可謂輸?shù)囊粩T地,從遼東出去,進入高句麗腹地的三十五萬精銳,全讓他給送了。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楊廣同志的微操肯定是當仁不讓,但宇文述的無能,也不能忽略。

洛陽那邊,韋纖惠的爹韋貞,在門下省,未來遠征高句麗的選將工作已經(jīng)告一段落,韋貞將那份名單,早早就派人給楊銘送來了。

大名單有二十四人,分水陸大軍二十四位行軍總管,其中九路歸宇文述節(jié)制,剩餘十五路由皇帝楊廣親自統(tǒng)領。

這九路爲先鋒軍,分別是宇文述、於仲文、荊元恆、薛世雄、辛世雄、張瑾、趙孝才、崔弘升、衛(wèi)玄。

另外十五路,分別是蘇威、來護兒、周法尚、竇抗、楊智積、斛斯政、韋雲(yún)起,劉長恭、麥鐵杖、宇文化及、史詳、屈突通、獨孤盛、郭榮、阿史那大奈。

楊銘從歷史上知道,其實打高句麗的,就是那九路大軍,剩下十五路,來護兒的水師以外,壓根就沒上。

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宇文述帶走的,是絕對精銳,剩下十五路除了楊廣的禁衛(wèi)之外,其它戰(zhàn)力堪憂,再者,糧草不夠啊。

一百多萬大軍,人吃馬嚼,傾舉國之力供應,也是供應不上的。

大隋的總?cè)丝冢壳懊癫總錂n,是四千六百萬人,以男女各半計算,男人有兩千三百萬,老弱再減一半,那就是一千一百五十萬。

而楊廣徵調(diào)大軍一百一十三萬,後勤保證民夫兩百萬,共計三百一十三萬,佔總的可徵調(diào)人口的四分之一。

這特麼是去打仗?

歷史記載,大隋一徵高句麗,從籌備到戰(zhàn)敗,軍民總體死亡人數(shù)在67萬至70萬之間,全國男性勞動力的十分之一,就這麼給消耗了。

還死了五個猛人,麥鐵杖、宇文愷、楊雄、楊達、段文振,損失可謂巨大。

不過這一世,楊雄討便宜了,在京師過的很瀟灑。

九路大軍敗的一樣慘,這其中有一個避不開的因素,就是楊廣同志在九路大軍當中,安排了九名慰撫使,說白了就是招降的。

慰撫使不受本軍元帥節(jié)制,直接對接皇帝,以至於高句麗詐降,於仲文沒有上當,但是慰撫使劉士龍出手干預了,他選擇接受高句麗的投降,而於仲文還管不了他。

如果換成高熲和楊素,說不定就敢陣前抗命,但是於仲文沒有這個膽子,雖然他爺爺於謹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正統(tǒng)的關(guān)隴集團出身。

結(jié)果呢,中計了,讓高句麗給陰了。

而韋貞給楊銘的這份名單當中,九名慰撫使赫然在列,劉士龍的名字更是扎眼。

楊銘其實能夠理解,因爲裝逼的最高境界,是在活著的人面前裝逼,而不是死人,老爹設置慰撫使,其實是認爲高句麗鐵定會投降,而他要在高句麗王及百官面前,裝這個比。

所以楊銘不但要干預九路大將人選,還要把這九個慰撫使給劃拉掉。

但是要做成這兩件事,其實是無比艱難的。

他可以給中樞一些大佬寫信,讓他們出面幫忙,但是這樣一來,太子遙控洛陽朝堂,會遭老爹猜忌,於己不利。

再者,這九個人,不好換,要麼是資格老,要麼是皇帝心腹,要麼就是宇文述用著順手。

既然九路大軍交給宇文述節(jié)制,首先就得考慮到宇文述的調(diào)派指揮,下面不聽話,宇文述還怎麼領軍?

楊銘這段時間,就一直在因爲這件事頭疼。

如果是他親征,高句麗滅定了,可惜沒有如果。

可他現(xiàn)在又去不了洛陽,否則單靠他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甚至能把宇文述的行軍元帥給他擼了。

眼下的大隋軍方,比宇文述資歷更高的,確實沒幾個了。

軍中是很講究資歷威望的,對士氣至關(guān)重要,主帥人選威望不夠,下面的士卒軍心都不穩(wěn)。

楊銘是想要換將的,但是老爹不會同意,怎麼辦?那就換帥,雖然老爹肯定也不會同意,但是至少僵持一下,或許會允許自己換將。

這就是討價還價嘛,價碼先往高了開,纔有機會獲小利,否則直接開低價的話,楊廣同志就不跟你搞價了。

於是楊銘這天晚上,琢磨了很久,列出了一個名單,派人送往洛陽門下省,由門下省在朝堂上呈給皇帝。

否則他直接給老爹寫信的話,絕對會石沉大海,奏疏只要能擺在朝堂上,很多與自己交好的大佬,就能見機行事了。

這份名單也是九個人。

於仲文、薛世雄、張謹、崔弘升、衛(wèi)玄不變,增加李靖、楊義臣、張定和,八個人,歸史萬歲節(jié)制。

要知道,宇文述比史萬歲年紀還大呢,而史萬歲在軍中的威望,楊素、韓擒虎、賀若弼死後,眼下應該是第一了,當然了,拋開高熲不談,文武兩途,高熲歷來都是第一人。

楊銘不需要問史萬歲樂意不樂意,他樂意人家楊廣還不樂意呢。

洛陽朝會,門下省黃門侍郎楊達,雙手捧著太子奏疏,站出來道:

“太子舉薦魯國公史萬歲爲征討番邦之行軍大元帥,舉薦李靖、楊義臣、張定和代替荊元恆、辛世雄、趙孝才三人,爲行軍總管,請陛下御覽。”

這話一出,朝堂譁然。

楊廣頓時皺眉,這小子不是在鍊鐵嗎?這事也想插一手?他跟宇文述是有多大仇啊?

“二十四路總管,陛下已經(jīng)欽定,太子此番舉薦,實乃越俎代庖,”宇文述站出來,臉色難看道:“臣已經(jīng)在做準備,此時換帥恐影響軍心,請陛下明鑑。”

裴矩一開始發(fā)現(xiàn)奏疏是門下省呈上來,就心知該怎麼做了,明擺著太子是想有人在朝堂上幫他爭取,而他自然是當仁不讓,於是笑道:

“征討高句麗,陛下定於明年開春,眼下還有一年的準備之期,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從容部署的,對外之戰(zhàn),魯國公確實更合適一些。”

他這是在嘲諷宇文述,打的都是對內(nèi)戰(zhàn)爭,而史萬歲一直以來,就是負責打外面的。

要不然突厥爲什麼怕史萬歲?但是不怕宇文述,因爲沒打過交道。

宇文述頓時動怒,指著裴矩道:“軍國大事,如臨深淵,一絲一毫都需小心斟酌,裴公視之爲兒戲,令人不齒。”

裴矩笑了笑,直接攤手道:“許國公可以聽聽大家的意思,看看大家覺得,是你更好,還是史萬歲更佳。”

“當然是史萬歲,”楊約道:“如果我沒有記錯,許國公沒有對外族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吧?”

宇文述心知這個位置,死都不能讓,於是據(jù)理反駁道:

“史萬歲打的是東西突厥,跟高句麗是完全不一樣的,高句麗雖爲番邦,然其風俗文化與中原大致相當,農(nóng)耕工業(yè)偷師於我,規(guī)模已具,怎可與遊牧之蠻族同日而語?”

眼下的朝堂上,就站著一個突厥人,還不是一般人,處羅可汗,準確來說,現(xiàn)在叫曷薩那可汗。

處羅今天之所以出現(xiàn)在這裡,是因爲楊廣要用他們突厥人,眼下被安置在樓煩郡的阿史那大奈,麾下有一萬突厥精銳,楊廣已經(jīng)將其編入大軍當中,並任命阿史那大奈爲其中一路行軍總管,而處羅覺得,應該是他去,所以今日覲見楊廣。

楊廣剛纔已經(jīng)把他拒絕了,本來心情就不好,眼下又被宇文述拿出來數(shù)落,說他們西突厥還不如高句麗,他肯定不高興了,於是用從母親向氏那裡學來的漢語道:

“你要是那麼厲害,爲什麼當初打西突厥的是史萬歲,而不是伱?難道是因爲你太厲害嗎?那我怎麼沒聽說過呢?”

其實他聽說過,眼下是故意嘲諷而已。

宇文述怒了:“用得著你聽說?蠻夷之人,敗軍之將,你有什麼資格在這裡說話?”

“許國公失言了,”牛弘頓時皺眉:“雖是降臣,然亦爲可汗,乃我大隋之賓客友人,並非是許國公可以任意侮辱的。”

這倒是事實,人家處羅可不是階下囚,人家在大隋的待遇,是按照外邦國主的標準供應的。

這個人,你不能侮辱,也不能殺,因爲你得照顧西突厥人民的感情。

別看眼下的西突厥大可汗射匱恨不得弄死處羅,但要是大隋弄死人家,射匱可汗高興不說,將來侵犯大隋邊境,都有名正言順的藉口了。

楊廣訓斥了宇文述一句,然後安撫處羅道:

“不必在意,朕有國事要議,你先下去吧。”

處羅狠狠瞪了宇文述一眼,還做了一個突厥侮辱人的手勢,便朝楊廣行禮離開。

那個侮辱人的手勢,宇文述看不懂,但是裴矩懂啊。

就跟大隋的入你娘,一個意思。

(本章完)

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599章 盡善盡美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594章 雙子同出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511章 兵械優(yōu)勢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77章 我舅老爺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六六章 是非之地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六章 女賊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566章 以牙還牙第684章 五五開第596章 關(guān)稅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56章 改換門庭六一章 背鍋俠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26章 形勢複雜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jié)第562章 一世英名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九六章 亂戰(zhàn)第六章 女賊第738章 五鳳樓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三七一章 裴看穿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yǎng)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530章 謹慎持重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第698章 一鍋飯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744章 寧願一死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545章 雙眼皮九一章 終於見面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486章 軍輜開運第652章 救火將軍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710章 蠻子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二三九章 江南陳二三六章 偶遇第600章 皇帝帶貨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shù)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七七章 孤魂野鬼十二章 南北之爭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510章 便宜行事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
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599章 盡善盡美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594章 雙子同出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511章 兵械優(yōu)勢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77章 我舅老爺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六六章 是非之地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六章 女賊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566章 以牙還牙第684章 五五開第596章 關(guān)稅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56章 改換門庭六一章 背鍋俠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26章 形勢複雜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jié)第562章 一世英名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九六章 亂戰(zhàn)第六章 女賊第738章 五鳳樓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三七一章 裴看穿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yǎng)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530章 謹慎持重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第698章 一鍋飯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744章 寧願一死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545章 雙眼皮九一章 終於見面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486章 軍輜開運第652章 救火將軍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710章 蠻子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二三九章 江南陳二三六章 偶遇第600章 皇帝帶貨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shù)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七七章 孤魂野鬼十二章 南北之爭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510章 便宜行事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东平县| 申扎县| 和静县| 夏邑县| 鹿泉市| 南漳县| 农安县| 商丘市| 龙山县| 兴海县| 黄山市| 陵水| 靖江市| 迁西县| 临漳县| 襄汾县| 公主岭市| 玉门市| 蛟河市| 班玛县| 汉阴县| 元谋县| 景东| 屯留县| 河源市| 密山市| 乌什县| 广宗县| 军事| 商城县| 五河县| 乡宁县| 宝清县| 岢岚县| 金塔县| 南雄市| 稷山县| 浪卡子县| 达孜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