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

山東,長白山。

這裡有一座營寨,土匪寨子,以前是反賊頭子王薄手下的十八寨之一,眼下是長白山地區爲數不多的山賊聚集地。

王薄敗亡之後,他的手下有很多人逃進了這裡,躲避官兵的追捕。

有些跟著王薄造反的亂民,是出於無奈,張須陀可以網開一面,但是有些純粹就是強盜,逮住了是必殺無疑的。

近兩年了,山東的主要工作,是安撫世家百姓,對於藏匿在長白山的這夥土匪,確實沒有功夫收拾他們。

一來規模太小,不值當收拾,再者長白山是天然的藏匿之所,勞師動衆進去剿匪,未必能抓到。

那麼這樣一個小禍害,張須陀自然也就不放在眼裡了。

這個山寨,叫做大將軍寨,因爲裡面的土匪頭子,自號大將軍,當年跟著王薄造反,殺了不少官兵,像他這樣的只要出去被逮到,多半也是個下油鍋。

本來小日子過的也算是風平浪靜,但是最近有點不對勁了。

因爲越來越多逃兵役、力役的百姓往他們這裡逃難來了,人越來越多。

因爲當年王薄是在這個地方造的反,所以山東的百姓自然而然的認爲,要躲避官軍抓壯丁,還得往這個地方跑。

隨著長白山進來的人越來越多,大將軍寨的土匪頭子杜伏威,越來越擔心起來。

“兄長,照這樣下去可不妙啊,”杜伏威道:“以前咱們處事低調,官兵顧不上收拾我們,眼下越來越多的人往山裡逃,必然會引來官兵,屆時恐會捎帶把咱們收拾了。”

杜伏威今年三十七歲,歷史上也是個大反賊頭子,小說大唐雙龍傳裡,他是兩個主角的義父,是的,這個人喜歡收義子,眼下就已經收了四個了。

而他口中的這位兄長,便是他的鐵桿發小,同爲大反賊的輔公祏。

這兩個人的造反級別以及在隋末的勢力範圍,不是王薄能比的,但不得不說,王薄是打響隋末大亂鬥第一槍的關鍵人物。

輔公祏臉色難看道:“弟兄們來報,已經在外面發現了官兵的蹤跡,張須陀這個人太厲害,他手下也有幾個猛人咱們兵械短缺,人手就幾百個,一旦官軍進山圍剿,恐你我兄弟要折在這裡。”

義子王雄誕在一旁道:“我派人四處打聽過,張須陀應該沒有離開齊郡,山東的兵是他負責徵調,聽說四五月份就會開打,咱們又能逃到哪裡去呢?不如再往深山裡躲一躲,熬過這一兩個月,應該就沒事了。”

“這個狗皇帝,三天兩頭徵兵,就好像有打不完的仗,”義子闞棱道:“我看吶,山東這次還得大亂一場,只看這些逃難來的平民,來自山東各地,就知道張須陀徵兵非常不順。”

шшш? TтkΛ n? ¢ Ο

說罷,闞棱正色道:“義父,不如咱們趁勢大幹一場,終日躲在這深山當中,與野人何異?反正出去也是個死,不如轟轟烈烈借勢而起,招募難民,組成義軍。”

“吾兒之言,正合我意,”杜伏威哈哈大笑道:“他王薄幹得,我杜伏威又如何幹不得呢?只不過眼下還不是時機,正如雄誕所言,等到山東的朝廷大軍離開之後,屆時各郡縣衙門兵力空虛,方纔是我等大展拳腳的時刻。”

輔公祏皺眉道:“知世郎當年何其勢大,最終還是逃不過兵敗身亡,可知山東一地,不宜舉義我們將來,還是要往南邊走,躲得朝廷大軍遠遠的。”

“不錯,”杜伏威點了點頭,道:“我跟著知世郎南征北戰敗就敗在離開山東之後去了河北,可知這兩個地方都是官府強勢所在,江淮水系縱橫,若聚水泊而守之何懼官兵?”

輔公祏道:“眼下山中平民,皆可爲我所用,網絡人心就在當下,我們需要儘早往山中撤去,以免與官軍遭遇。”

“好!”杜伏威一拍桌子:“兄長今後就是我杜家軍的長史,咱們也給自己封個官做一做。”

這兩人,是從小玩到大的,刎頸之交,實際上輔公祏還是被杜伏威給坑了,才當了土匪。

杜伏威人家也是地主出身,只不過爹媽死的早,他又是個敗家玩意,都嚯嚯乾淨了,而發小輔公祏一直在接濟他,總是從姑姑家偷羊給杜伏威。

後來輔公祏的姑姑報了官,這兩小子便躲進山裡當了土匪,那年杜伏威才十六歲,算是很早就在長白山落草爲寇的那一撥,王薄都屬於後面來的。

只不過王薄年紀大點,個人魅力也不一般,將落草在長白山的一幫匪盜聚集在了麾下,杜伏威也就是那個時候跟了王薄。

這麼鐵的關係,歷史上杜伏威和輔公祏還是出問題了,兩人降唐之後,杜伏威主動申請朝見李淵,在長安被封爲吳王、任太子太保,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位在齊王李元吉之上,是大唐的四把手。

而留守在江淮的輔公祏直接造反,後來被李孝恭抓到之後,謊稱是杜伏威讓他造反的,以至於把身在長安的杜伏威給連累了。

這就是一報還一報,少年時因爲杜伏威落草爲寇,後來杜伏威也因他而死。

杜伏威的墓誌記載,他的死,是因爲輔公祏“留在丹楊,圖爲釁逆”,導致杜他“內懷憂懼,降年不永”。張須陀幾個月之間,彷彿蒼老了很多歲,這次徵兵,是陛下的旨意,他很清楚,幹不好了,陛下能要他的命。

而楊銘給他的信中,也說了,盡力而爲吧。

分到山東頭上的兵員數量,不多,也就三萬人,但是還有三十萬民夫呢,各郡縣的糧食也都被徵調了。

山東的百姓現在是聞兵役而色變,不等官差們講清楚,便已經在準備著拖家帶口的逃亡了,三年前剛經歷了一次,眼下日子還沒過穩當,就又來了一次。

玩呢?

“唉現在完全就是抓壯丁了,好在差不多也快湊齊了,”房玄齡道:“大軍一走,山東恐怕會是遍地反賊,三年前那場動亂,只怕要重新上演了。”

房玄齡之所以在這裡,是負責處理玄感的那幾十萬畝露田來了,如果沒有今年這場北征,山東一切安穩,正在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徵兵一開,完蛋了,羣盜四起,民不聊生,眼下富商大族全都窩在城裡,已經不敢出去了。

張須陀長嘆一聲:“大勢如此,非你我所能更改,就連太子,也只能扼腕嘆息了。”

“歷城軍府,必須保障三千人的常備兵員,否則大軍一走,咱們連郡府衙門未必都能保得住,”說這話的,是張須陀的新進愛將,羅士信。

羅士信他們家本來就是歷城豪族,三年前的叛亂,他的哥哥臨濟縣縣丞羅明,就是死於王薄之手,他們家和張須陀,關係非常近。

如今的他,已經十五歲了,在外剿匪一年,勇猛無敵,山東地區人送外號,小孟賁。

十五歲的年紀,長得人高馬大,跟二十歲的差不多。

張須陀點了點頭:“我以招募軍餉的名義,私下裡扣了一些糧草,存在歷城庫中,以備將來之需,此番北征,今年年底之前,怎麼都會結束,我們也就是熬過今年,以後就會好一點。”

“沒錯,”房玄齡點頭道:“但也只是比今年好一點,比之去年,是遠遠不如的,匪盜一起,就是星星之火,將來宣城候又得四處滅火了。”

張須陀都快不想幹了,這特麼是幹什麼啊?就不能讓山東過點安穩日子嗎?

“熬過了今年,玄齡幫我在太子那邊說一說,給我換個地方吧,”張須陀苦笑道。

房玄齡笑道:“太子曾言,山東不可以一日無字果,這裡,還是得靠你啊,山東將來是很難,但越是難的時候,才越顯宣城候之棟樑之才。”

他纔不敢答應張須陀這種事情,伱級別比我高,也是太子的人,你自己爲啥不說呢?

張須陀笑了笑,道:“玄齡這幾天準備一下,便儘早返京吧,這裡已經沒有你的事了,晚走的話,怕是回京之路,多有坎坷。”

房玄齡點了點頭,他也想趕緊走,再不走,想出山東都不容易了,眼下攔路打劫的匪盜可不老少,雖然他身邊有幾十名隨從,但是架不住匪盜過衆。

當下呢,從山東征的兵,正在開拔,算是比較安全的時期,等大軍一走,官道上將會是危機四伏。

而房玄齡呢,會從齊郡出發過黃河,進入清河郡,然後從運河乘船南下,直往洛陽,然後從洛陽返回京師。

這條線路,是最安全的,因爲這條線上,全是大軍,來護兒的驍果軍,就是走運河的,而洛陽與關中之間,是整個大隋最安全的一條官道。

因爲京師與東都之間,一直都有各路消息傳遞,驛卒不斷,沒人敢在這條道上打劫。

兩天後,張須陀帶著部將親自將房玄齡的車隊送出城。

望著離開的車馬,羅士信皺眉道:“這個人,有點孬種啊,太子可沒說讓他回去,你看看他那膽小的樣。”

張須陀笑道:“怕死的人有怕死的優點,不怕死的人有不怕死的長處。”

“那咱們應該就算不怕死的吧?”羅士信道。

張須陀點頭道:“如果咱們也怕死,就徹底是無用之人了,無用之人,自然會被棄之如敝。”

“卑職受教了,”羅士信點了點頭。

第738章 五鳳樓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603章 依律而行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十八章 關中盟第592章 水車軸承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九四章 換防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二三三章 麥秋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四三二章 七貴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553章 公主將嬪二三六章 偶遇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八一章 嚴重警告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85章 你混蛋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767章 貓哭耗子二六一章 寡婦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603章 依律而行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589章 折辱武舉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693章 不可能第574章 平反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三一章 吾教當興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578章 舊時父女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562章 一世英名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八一章 嚴重警告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四三三章 李月暉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591章 駙馬都尉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七六章 至善至孝
第738章 五鳳樓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603章 依律而行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十八章 關中盟第592章 水車軸承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九四章 換防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二三三章 麥秋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四三二章 七貴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553章 公主將嬪二三六章 偶遇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貍八一章 嚴重警告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85章 你混蛋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767章 貓哭耗子二六一章 寡婦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603章 依律而行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589章 折辱武舉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693章 不可能第574章 平反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三一章 吾教當興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578章 舊時父女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562章 一世英名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八一章 嚴重警告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四三三章 李月暉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591章 駙馬都尉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七六章 至善至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塘沽区| 兰西县| 秦皇岛市| 宁津县| 祁东县| 山阳县| 甘德县| 玉溪市| 乐都县| 东兰县| 潮安县| 民县| 容城县| 安康市| 崇仁县| 平泉县| 梅州市| 宁安市| 东光县| 许昌县| 固安县| 新密市| 威信县| 九台市| 淮阳县| 邹平县| 永兴县| 金坛市| 宾阳县| 灌南县| 大宁县| 金乡县| 德江县| 伊吾县| 榆林市| 达日县| 连平县| 灵川县| 临安市| 杭锦后旗|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