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

(特別申明:本章是爲後續情節鋪墊,順帶講述些商業發展現況,與大情節無礙,大家可選看,厚道的作者君向來不騙訂閱。)

在長安坊市內,要尋做工精湛,樣式新穎獨特的珠寶首飾,無疑要到“鳳翔珠寶”的旗艦店。

旗艦店的概念,本是源出四大商團的獨特經營模式,意爲某商家或某品牌在某地的繁華地段、規模最大、同類產品最全、裝修最豪華的鋪面。

四大商團旗下產業衆多,囊括衣食住行的諸多行當,鋪面更是遍佈大漢各郡縣,百貨,服飾乃至客棧等行當在各郡郡治及繁華大城都設有旗艦店。

如此既能獲得較大的宣傳示範效應,亦便於派駐該地的總掌事統掌諸多分店的貨品調配和分銷,這些總掌事就相當與後世企業的區域經理人。

大漢疆域廣袤,交通又遠不如後世發達,總部位於長安的四大商團不可能鉅細靡遺的掌握到各地分鋪的經營,各郡定是要分派總掌事的,有的大郡還不止派駐一個。

在經濟繁榮的京畿郡縣,更因生意火爆,便連大多數縣邑都駐有各類行當的總掌事,自也會設有該行當的旗艦店。

大漢商賈最是精明,見得四大商團這經營法門著實高效可行,便是紛紛效仿偷師,甚至將之發揚光大,各行各業的諸多旗艦店非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各郡縣,更有不少極具當地特色。

譬如以錦緞絲繡聞名於世的廣陵郡,其郡治廣陵縣便建起不少大布莊和大繡坊的旗艦店,主要目的非是要賺本地老百姓的錢,而是要吸引外地客商,向他們展示自家作坊產出的好貨,以此招徠大筆生意,且不斷累積口碑,使得自家名頭比諸多同行更爲響亮紮實。

經過多年的發展演進,大漢商賈和百姓們都漸漸擁有了所謂的品牌概念,懂得要購買到品質上乘,樣式新穎的好貨,還得到大城坊市的各類旗艦店去瞧瞧,或許尋常百姓未必捨得花錢購買,但可參考下相關貨品的品質和價錢,日後再到小店鋪購買時,該如何與店主殺價,心裡就有底了。

長安作爲大漢帝都,是四大商團總部所在,京畿更是大宗外邦貨物最主要的集散地,雲集各地客商,加之長安城內聚居著諸多世家權貴和豪商巨賈,消費力極爲驚人,故長安坊市內開滿了各行各業的所謂旗艦店,貨品琳瑯滿目,端是種類繁多,樣式齊全。

毫不誇張的說,在長安坊市內買不著的貨品,在各郡縣坊市應也是難以尋到的,或許皇宮裡纔會有吧。

只要定錢下得足,哪怕是難以保存的新鮮水果,商家也會遣快馬萬里加急運來,爲保新鮮,必是連枝帶葉的,甚至整棵果樹給你挖來都行啊。

裴虎在長安住了十餘載,對長安坊市自不陌生,雖是過往不常逛坊市,離京年餘,長安坊市又開了不少新鋪面,但微微掃幾眼鋪面的招牌和門面,也能曉得每個鋪面經營的是甚麼行當。

鳳翔珠寶!

這名頭太霸氣太響亮,便連裴虎這粗豪漢子都多有聽聞,畢竟敢掛個“鳳”字,背後的大東家雖不是大漢皇后,卻是諸位公主和親王妃。

論起服飾穿戴,整個大漢再沒比這羣天家女和天家媳婦更有發言權了,換後世的話說,她們就是大漢貴婦貴女的時尚風向標,各類時興的穿搭配飾多是學著她們搗鼓的。

若覺公主和親王妃們穿搭不好,那就是你沒眼界,難以品味到箇中妙處。

就算她們以木簪盤髻,那也是低調奢華,誰曉得那枚木簪有甚麼來歷,指不定是已故的太皇太后昔年賜下的“道家靈寶”。

正如後世國外某品牌賣的那款如同編織袋般的高價挎包,我華夏小資女們竟也瘋狂搶購,可把揹著相同樣式編織袋到市場買菜的大媽們都整懵了,一覺醒來,編織袋竟是漲價幾千倍,這是甚麼世道?

公主和親王妃們置辦這珠寶產業,原只是一時興起,沒打算折騰太大排面,故也沒像聯合制衣般向世家宗婦們搞甚麼融資,僅是這羣姑嫂妯娌隨意湊了湊份子,便著各府的得力家老商量著招攬匠師,開設鋪面。

開張之初,這羣懈怠的東家們僅是藉著這店鋪發賣些自個瞧不上眼的首飾,她們穿戴過的自然不會賣,否則讓外男得了去,那還了得麼?

主要是少府每歲會爲劉氏宗婦和宗室女們打造相應數量的首飾,以太后和皇后的名義賜下,除卻部分形制高的所謂“鳳飾”,還有不少尋常飾物,她們自是不會佩戴這些樣式相同的“大路貨”,賞賜給下人卻有些肉痛,留在庫房裡又太過浪費,倒不如拿出發賣,多換回些體己錢。

少府所出,件件精品!

天家女和天家媳婦們瞧不上眼,但在尋常貴婦貴女眼裡,這些可都是些好物件,不是每位世家宗婦都能攀上公主或親王妃,想要獲贈此類上等珠寶飾物,著實不容易的。

大批珠寶首飾擺進鳳翔珠寶鋪的櫃面,便是被搶購一空,獲利之大遠遠出乎諸位東家的預料之外。

這是門暴利生意啊!

公主和親王妃們捧著沉甸甸的賬冊,皆是眸光熠熠,少府制物的數量雖是有限,但她們的私庫裡藏有大量未曾雕琢的珠玉,甚至可動用府內公庫的諸多藏品,只要掙會貲財後填補回去便好。

將珠玉製作成首飾發賣,利潤著實太過可觀,況且她們身爲皇族宗親,若要向少府借調部分手藝精湛的匠師,讓他們幫著打造些樣式新穎,做工細緻的珠玉首飾,甚至讓他們帶些工匠和學徒,並非甚麼難事。

皇后阿嬌向來是爽快人,聞得姑子妯娌們有這打算,便是吩咐大長秋卓文君去尋少府卿陳煌商量。

陳煌得知鳳翔珠寶願以十年爲期,每歲拿出兩成利潤分別“回饋”少府和長秋府,自是忙不迭的應承下來。

於是乎,鳳翔珠寶的生意愈做愈大,愈做愈紅火,在各郡郡治也都陸續開了分鋪。

裴母近年也不時到鳳翔珠寶買些首飾,平時不會佩戴女兒裴澹孝敬的那些頂好首飾,倒不是捨不得,只是裴父的爵位不高,裴母尋常交際的貴婦也不是甚麼高門顯貴,唯有在某些會遇著世家宗婦的大場面,需要她以親王妃之母而非裴夫人的身份出席時,佩戴那些頂好的首飾纔是合宜的。

這也是世家權貴在談婚論嫁時爲何講究門當戶對的重要原因,裴母的身份實在是比較尷尬的,自家老漢爵位低,自家女兒貴爲親王妃,使得她的日常交際圈要分成涇渭分明的兩大塊,要不斷轉換心態融入其中,還真是不輕省。

好在裴母本就是心思通透的精明人,且樣貌實屬上佳,否則也養不出裴澹這大美人來,隨著她見的世面多了,言行舉止間的儀態亦再無可挑剔,便是真有幾分世家貴婦的氣派,也未再因舉止失儀給自家女兒“丟臉”而暗自垂淚了。

這也實屬正常,太后王娡和已故的太皇太后竇氏亦出身卑微,待她們得冊後位,她們的母親也曾在宗婦圈裡鬧過不少笑話的,只是現今已無人敢再提及罷了。

說句難聽的,只要權勢夠大,放的屁都是神仙氣,帶著淡淡草木清香,嗅之可延年益壽。

鳳翔珠寶非但會售賣現成的珠玉首飾,亦接受貴婦定製的,雖說做工費用較爲高昂,但絕對物有所值,畢竟是少府匠師傳下的手藝。

貴婦們若得著上好的珠玉,想用來製作首飾,多是會送來鳳翔珠寶,讓匠師們代爲雕琢鑲嵌,免得因技藝不精而憑白糟蹋好料。

裴虎雖是個粗豪漢子,然也沒少聽阿母和阿姊提過,首飾易打,好料難尋。

上好珠玉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便是常山王府的府庫內亦不多,用來打造尋常首飾也未免太過浪費,甚至稱得上暴殄天物。

裴虎此番從繳獲中分到數枚東珠,雖說東珠名頭不如南珠響亮,然他得著這幾枚可都有拇指大小,且顆顆飽滿圓潤,絕對是有價無市的好料。

爲阿母打造些上好首飾,本就是他早就惦記在心的,故也沒覺著有甚麼暴殄天物的說法,阿姊如何孝敬阿母是阿姊的事,他這爲人子的自有心意。

裴虎信步行至鳳翔珠寶旗艦店的鋪面前,施施然入得店內。

初春寒涼,鳳翔珠寶的鋪門垂著厚重的帷幔,且鋪子裡燒著地龍,六開間的雙層大鋪面暖烘烘的。

裴虎掀開垂幔入得店內,帶入些許寒風,難免會引得店內衆人的注意。

雖說坊市熱鬧,然此時的鳳翔珠寶的鋪子裡卻較爲冷清,蓋因天色尚早,且今日恰逢沐日,朝臣不上朝,大多官員亦是休沐,不入府署辦公,故貴婦們或因昨夜“勞累”爬不起來,或是要與自家夫君用早膳,自不會早早出門來購買珠玉首飾。

饒是如此,裴虎這麼個虎背熊腰的壯漢入得店來,還是受到不少滿含訝異的注目禮。

雖說不時有世家子弟前來定製或購買些珠玉首飾,用來孝敬長輩或贈送給心儀女子,然似裴虎這般粗豪漢子,且帶著一身尚未完全斂去的殺伐之氣,腰間懸著的又是將官佩劍,而非文士飾劍,在這暖風薰香的珠寶店內,著實顯得頗爲……彆扭。

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
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原县| 郎溪县| 香格里拉县| 阿荣旗| 宣武区| 玉林市| 尉犁县| 冷水江市| 施秉县| 聂拉木县| 镇安县| 蓝田县| 武邑县| 衡阳市| 伊宁县| 湘西| 巫山县| 尤溪县| 凌源市| 成武县| 昭苏县| 安多县| 雷波县| 微山县| 台中市| 樟树市| 勃利县| 田东县| 武平县| 南阳市| 晋州市| 彰化市| 彭阳县| 洛川县| 镇远县| 长寿区| 宜丰县| 沭阳县| 清原| 葵青区|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