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

劉啓放下手中的茶杯,饒有興致的問道:“今日早朝情形如何?”

“確如父皇所料,丞相一系的諸位大臣,誓死求見父皇。”

劉徹微微笑道,沒有一絲憤懣的味道。

“恩,當初朝議之時,也是他們反對立樑王爲儲君,俱是忠心之臣。”

劉啓沒有絲毫訝異,袁盎爲首的保皇派,只會忠於社稷,忠於天子,即使是太子劉徹,如今也還掌控不了。

他捋了捋鬍鬚,笑道:“皇兒倒也無需氣餒,如今你年紀尚幼,朕的身子雖日漸衰弱,卻也還能再撐幾年,來日方長嘛。”

劉徹認真的看著劉啓,緩緩道:“父皇多慮了,朝堂能有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社稷幸甚!”

劉啓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似乎不經意的問道:“竇氏有何異動?”

“竇浚提出讓羣臣覲見皇祖母,似乎有讓皇祖母代爲輔政的意思。”

“哦?”

劉啓手中的茶杯微微一抖,眉毛不露痕跡的揚了揚,眼中的寒光一閃即逝。

劉徹若無其事的繼續道:“倒是公孫昆邪堅持依旨行事,由兒臣代爲監國,想來是公孫賀的緣故吧。”

劉啓搖搖頭,戲謔道:“皇兒何必替他掩飾?你也太小瞧朕了,難道怕朕會剪除你的羽翼。皇兒如今不過是隻雛鳥,長了些許絨毛罷了。若是朕年富力強,倒還畏懼皇兒結黨營私,意圖篡逆。可如今的情勢,哪怕是朕百年之後,皇兒的勢力仍未必能與一干外戚抗衡。呂氏之禍距今不過數十載,朕實在放心不下啊!”

劉徹無奈的聳聳肩,也沒有試圖勸慰皇帝老爹。

慢性肺炎本就是磨人的頑疾,時刻提醒著劉啓,讓他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既然皇帝老爹本人都毫不避諱的言及生死,劉徹也就不需要矯情了。

劉徹沉吟片刻,已有所指道:“倒是廷尉張貫,遲疑不決,似乎想獨善其身啊。”

“張貫出身低微,比不得那些世家豪門,自然小心謹慎,倒也情有可原。”

劉啓不以爲意,顯然也不甚重視張貫的立場問題。

劉徹搖搖頭,嚴肅道:“即便張貫位列三公,甚或投靠外戚,兒臣都可諒解。然而如今他身爲廷尉,位列九卿,卻唯唯諾諾,行事猶豫,實在不宜繼續擔當如此重任。”

劉啓聞言一愣,疑惑道:“皇兒何處此言?”

“廷尉職掌天下刑獄,所判皆爲重案。依漢律,可駁正天子﹑三公所判刑案。廷尉若是受詔﹐還可逮捕﹑囚禁和審判有罪的王或大臣。禮儀﹑律令皆藏於廷尉﹐並主管修訂律令的有關事宜。如此重任,交由一個鑽營怯懦之人,有百害而無一利!”

劉徹沉聲答道,政治立場不是問題,關鍵是廷尉相當於後世的最高檢/察/院和最高法/院,甚至還擁有立法權,交給一個軟蛋管理,比交給壞蛋還糟糕。

劉啓沉吟片刻,頜首認同道:“皇兒言之有理,只是這廷尉的人選?難道皇兒想啓用中尉張湯,或是將郅都召回?”

“張湯就任中尉,已是破格拔擢,若是再升任九卿,不免招人非議。如今大戰在即,郅都身負重任,不可輕動。”

劉徹趕忙否認,解釋道:“何況張湯與郅都均爲酷吏,一貫狠辣異常,只可掌刑罰,斷不可掌律令!”

劉啓頗爲認同劉徹的看法,張湯與郅都太狠辣,出手不留餘地,若是執掌律法,怕是比商鞅有過之而無不及,實非社稷之福。秦朝暴政,二世而亡的例子就活生生的擺在眼前。

劉啓皺著眉頭,問道:“既是如此,皇兒可有其他人選?”

劉徹點點頭,緩緩道:“太子洗馬,汲黯!”

“哦?”

劉啓聞言,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卻並未多言。太子洗馬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員。位列九卿之下,品級倒是適合。

汲黯也算出自名門,他的祖先曾受古衛國國君恩寵。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榮任卿、大夫之職。劉徹被立爲太子後,汲黯靠父親保舉,當了太子洗馬,因爲人嚴正而被人敬畏。

劉啓沉吟片刻,問道:“朕對汲黯爲人不甚知曉,皇兒以爲如何?”

劉徹面露難色,勉強評價道:“汲黯乃是個傲慢的直臣。”

劉啓不由來了興致,笑道:“這倒有點意思,皇兒且細細道來。”

“汲黯與人相處傲慢,不講禮數,當面頂撞人,容不得別人的過錯。與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親近友善;與自己合不來的,就不耐煩相見,士人也因此不待見他。但是汲黯好學,又好仗義行俠,很注重志氣節操。他平日居家,品行美好純正;教導兒臣時,喜歡直言勸諫,絲毫不顧及兒臣的臉面,時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爲人。”

劉啓聞言,滿臉戲謔道:“莫不是皇兒受不了汲黯的難纏,纔將他舉薦給朕的吧?忠言逆耳,身爲太子,還需有些容人之量纔是。”

劉徹被點破了小心思,略顯尷尬道:“也不全然如此,汲黯卻有大才,所謂瑕不掩瑜,足以勝任廷尉一職。”

劉啓擺擺手,饒有意味道:“不成不成!袁盎那老頑固已讓朕頭疼不已,若再加上個年輕氣盛的汲黯,朕怕會被活活氣死。”

劉徹大急,趕緊給皇帝老爹戴高帽:“父皇身爲天子,自然有天家的氣量!”

劉啓啞口無言,卻是反駁不得,畢竟自己纔剛剛教育兒子要有用人之量。他沉吟片刻,無奈道:“也罷!汲氏一門,歷來忠心耿耿,又屬豪門,想來汲黯也不懼權貴脅迫,便讓他試試吧。”

劉徹聞言,長舒一口氣。

史上的汲黯,在武帝朝曾列於九卿,好直諫廷諍,武帝稱爲“社稷之臣”,才能毋容置疑。如今能讓他儘早入朝爲官,熟悉政務,今後對劉徹掌權,便是一大臂助。

就在此時,掌印太監孫全來報,丞相袁盎等大臣奉旨覲見。

劉啓示意劉徹先行從後殿離開,畢竟袁盎等重臣近日對劉徹監國頗多疑慮,此時相見不免有些尷尬,甚至會爲日後留下一些隔閡。

劉徹自然能體會皇帝老爹的良苦用心,欣然應諾而退。

是夜,袁盎等諸位重臣滯留平虜殿,徹夜未歸。

翌日早朝,暌違數日的漢帝劉啓赫然露面,並將廷尉張貫去職,改由太子洗馬汲黯升任。往常以直諫聞名的丞相袁盎,出人意料的沒有提出任何異議,顯然是和皇帝已經通氣。

羣臣不由暗自疑慮,猜測著袁盎等人昨日覲見陛下時,到底談了些什麼。

然而,下朝之後,袁盎等人三緘其口,對此事諱莫若深。一時間,各種傳言喧囂而上,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中宁县| 静安区| 北流市| 东兴市| 额尔古纳市| 沅陵县| 通榆县| 福贡县| 鄂托克前旗| 西昌市| 兰西县| 台山市| 左云县| 双峰县| 梁山县| 长武县| 马边| 彭泽县| 麻栗坡县| 塘沽区| 阿坝县| 区。| 长丰县| 田林县| 景德镇市| 囊谦县| 宁远县| 望谟县| 三台县| 叙永县| 汕尾市| 阜康市| 乐东| 锦屏县| 温州市| 深州市| 阳高县| 会泽县| 南汇区|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