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

(不少讀者覺著作者突然寫到裴澹有些突兀,其實從劉舜早年被迫出宮就開始鋪墊了,作者真不是灌水,認真看本書的,都曉得有些支線作者拉得很長,耐心點吧。)

古往今來,市井草民心懷憂慮的諸多事情,在金錢和權勢面前,實則是算不得甚麼大事。

在現今的大漢,或許金錢未必好使,然權勢的重要卻無須諱言。楋跋子的長輩和夫婿有權,她自是有勢,雖鮮少仗勢欺人,卻也無需顧忌太多人太多規矩。

聽罷齊萱的來意,楋跋子不用多想,也能猜到王富貴的用意,無非是想央她出面幫襯,免得王嬸和裴母不懂世家權貴的規矩,在常山王府觸了甚麼忌諱,不免會教裴澹這少妃爲難。

楋跋子倒是不覺王富貴杞人憂天,無論何處都會有狗眼看人低的勢力小人,常山王府有,便連乘氏侯府也不例外。若非楋跋子自身能鎮得住場面,她的羌族出身,還做過女奴的經歷,不知會惹來多少非議。

裴澹性子軟,對府中下人太過和善,雖教不少下人對其心生感念,卻也不免少了幾分威勢,且身爲少妃行事需諸多顧忌。

楋跋子笑著寬慰齊萱幾句,讓她轉告王富貴無需擔憂,便是吩咐婢女將她送出府去。

待得齊萱離去,楋跋子稍事梳洗,換過燕居常服便是領著諸多內宰婢女,陣仗頗大的出了乘氏侯府,也沒乘輦輿,直接往皇親苑內圍行去。

皇親苑佔地頗廣,堪比北闕甲第,最內圍的府邸是爲十大親王府,兩大公主府,樑王府和大長公主府。

十四座府邸就佔用了皇親苑近愈三成的建地,是長安城內除卻皇宮外最爲宏偉富麗的建築羣,且宿衛更爲森嚴,還特意加築內牆,與皇親苑內其它王侯的府邸隔開,王侯們多稱此處爲天家內苑。

天家內苑的佔地實則爲皇親苑的一半,暫時空置的大片建地自是留給皇帝劉徹的子嗣建府,旁的劉氏王侯可不敢生出絲毫覬覦之心。

劉買雖爲乘氏侯,卻也是樑王嗣子,是太上皇的親侄兒,是皇帝的親族兄,比起旁的劉氏諸侯王,劉買與天家血脈更近,故乘氏侯府緊鄰天家內苑,出門不遠便是內苑的玄漆正門。

楋跋子頂著樑王嗣子妃的名頭,出入天家內苑自是暢行無阻,戍守的禁衛又不蠢,見得她的隨扈皆爲女子,又沒手持長兵,便連盤查都省卻了。

漢人佩劍乃屬尋常,禁衛只會阻止大隊兵馬入內,卻不會對佩劍佩刀太過管制,畢竟天家內苑的諸侯王和公主們府中皆豢養不少精銳親衛,若非大隊兵馬來襲,想在天家內苑搞事,那真是嫌自個命長了。

楋跋子入得天家內苑,規規矩矩的先去樑王府給公婆問安,免得失了禮數。

今日休沐,小王孫劉典早是被樑王夫婦遣人接來,此時正跟著樑王祖父學作畫。樑王妃見得兒媳來問安,也沒讓她去擾了那祖孫倆,婆媳二人說說話便好。

對楋跋子這兒媳,樑王妃是頗爲滿意的,盤靚條順,懂事孝順,且給她生了個聰慧壯實的小王孫,沒甚麼可再挑剔的了。

閒談間,楋跋子也沒隱瞞意欲前往常山王府之事,樑王妃出身世家大族,又做了數十載天家媳婦,諸事利弊皆是心裡有數。

聞得兒媳的打算,樑王妃微是顰眉,沉吟道:“若裴澹未誕下男嬰……待常山王正妃入府,怕會因你今日之舉生出些嫌隙來。”

楋跋子也曉得不宜過早擺明立場,出面爲裴澹撐腰,正如諸位親王妃雖對裴澹頗是和善,然在常山王妃之位尚未落定前,她們是暫時不會真將裴澹當弟媳看待的,否則若她日後不能被扶爲正妃,那局面就太尷尬了。

她無奈苦笑道:“媳婦也曉得此事難爲,然那裴澹長輩畢竟於我有恩,媳婦還是想稍微幫幫她。”

樑王妃確是喜歡這兒媳,見她打定主意,也就沒再多勸,反是頜首道:“也罷,常山王自幼得太皇太后寵溺,現今其少妃得孕,想來她老人家是欣喜得緊,爲娘索性入宮向老人家道喜好了。”

楋跋子舉步近前,挽著婆婆的胳膊,親暱道:“媳婦代那裴澹謝過阿母。”

樑王妃輕輕拍著她的小手,囑咐道:“若裴澹得子,或可得晉正妃,然若只是誕下女嬰,那至多將那王女封爲翁主,不可再多作奢望了。”

“媳婦醒得的,阿母待我真好。”

楋跋子由衷道,婆婆非但沒執意勸阻,反是願出面暗助,去在太皇太后面前爲裴澹說說好話,已是大出她的預料了,人要懂得感恩知足的。

樑王妃淡淡淺笑,女子難爲,天家媳婦更難爲,自家這兒媳是苦盡甘來,命好行運,既與皇后和南宮交好,又一舉得男,才能活得這般輕省啊。

有了自家婆婆撐腰,楋跋子底氣更足,見得時辰不早,便是告退而出,往常山王府行去。

常山王劉舜早已領著裴母和王嬸入了王府,自是不會讓裴澹的兩位長輩走偏門,徑直從王府正門排闥而入。

王嬸數次到過乘氏侯府,倒還能保持平靜,裴母卻是有些犯怵。

見得層層戍禁的廣苑高築,她方是真正明晰天家與尋常百姓那所謂的天壤之別,也曉得女兒的不易。

過往她僅以爲親王府無非是規矩更多,地位更爲尊貴的高門大戶,也多以村野民婦的視角去揣摩常山王的所謂“家世”,直到今日,她才明白那無異是井蛙觀天,著實是不知天高地厚的。

女兒脾性怯軟,少妃又僅爲“側室”,在這常山王府怕是要受苦的。

念及至此,裴母反倒少了幾分怯意,只想著早些見著自家女兒,好生說說體己話。

護犢子乃是母親的本性,甚至能讓女人摒棄諸多如畏懼和怯懦這類的情緒,敢與任何傷害自家兒女之人拚命,母愛的偉大也正在於此。

裴澹見得阿母和姑母前來,訝異之餘亦是欣喜,剪水雙眸望向滿臉得色的劉舜,眼眶微是泛紅。

正因劉舜的真心相待,做他的少妃,她至今不悔。

劉舜撓著頭傻笑兩聲,便是識趣的離去,留下裴家母女和王嬸說話。

沒過多久,乘氏侯夫人楋跋子便是登門來訪,說是來探視得孕的常山王少妃。

王府下人皆是頗爲訝異,萬萬沒想到少妃竟與乘氏侯夫人有這般交情,劉舜卻是曉得楋跋子與王嬸有舊,也沒多想,與她笑談幾句,便是吩咐侍女引她往裴澹所居的院落去了。

下人們就更爲錯愕了,依照禮數,乘氏侯夫人來訪,裴澹這少妃雖無資格到中庭相迎,卻該提早在其院門外迎候纔是。

豈料自家大王竟未吩咐下人先行通稟,乘氏侯夫人貌似也沒在意,竟是欣然前往。

王府下人不少皆爲宮中老人,乃是天家長輩特意指派給劉舜的,這羣老內侍老內宰對許多事瞧得清楚,皆能從乘氏侯夫人的言談舉止中嗅出些不同尋常的意味。

楋跋子自是不會顧及他們的想法,或者說她此番前來本就是要爲裴澹撐腰,免得下人欺主,雖說裴澹這少妃尚算不得王府“主母”,但也不是下人們能隨意輕慢的。

尤是在裴澹有孕待產時,任何輕忽懈怠都有可能造成不幸發生,沒有貼心人手在旁伺候,乃至多多好言開解,著實難保周全。

楋跋子是過來人,曉得孕婦最易敏感傷情。

她懷著小劉典時,也不時憂思連連,對遠在萬里之外廝殺征戰的阿父更是惦念擔憂,使得她那段時日落下不少青絲。

若非公婆著緊,夫君貼心,加之好閨蜜阿嬌向皇帝陛下吹了枕邊風,將阿父瓦素各調離西北沙場,回長安頤養天年,她只怕是要落下病根的。

裴澹的境況比不得楋跋子,尤是這腹中胎兒悠關其命途,怕是更令她心事重重啊。

劉舜雖未吩咐人先行知會裴澹,然王府下人還是有機靈的,趕在乘氏侯夫人前頭通稟了裴澹。

裴澹忙讓兩位長輩先往內室等候,又吩咐貼身侍女爲她正襟理袖,急急出門迎候。

楋跋子恰好入得院門,見得裴澹急急忙忙來迎,不禁顰眉道:“已是有身子的人,該好生注意,不要顧甚麼俗禮,保得母子平安纔是正理。”

不待裴澹回話,她又是對著院內的王府下人呵斥道:“你等是如何伺候少妃的,竟這般輕慢,若少妃腹中王嗣有半分差池,你等還想活?”

裴澹見得下人們皆是渾身打顫,急著要出言緩頰:“夫人……”

“你可小心些!”

楋跋子忙是上前攙住她,復又環視院內下人,緩了聲調:“看在少妃面上,暫且饒過你等,然若日後再有輕慢,讓我知曉,必定向太皇太后好好說道說道。”

下人們忙是齊聲應諾,也曉得乘氏侯夫人非是妄言恐嚇,太皇太后向來寵愛幼子樑王,也就愛屋及烏,對楋跋子多有恩寵,現今能在太皇太后面前說得上話的宗婦,乘氏侯夫人亦算一位。

楋跋子微是頜首,扶著裴澹進了屋,吩咐隨行內宰將門戶掩上,顯是要私下說些體己話。

王府下人皆是心下驚異,又是僥倖自身過往沒對少妃太過輕慢,紛紛多了警醒,日後得對少妃更仔細伺候著。

楋跋子實是知曉裴母和王嬸也在此處,卻是沒向裴澹提及,笑談片刻便是告辭離去,鬧得裴澹滿頭霧水。

翌日,太皇太后遣來不少內宰婦醫,專事伺候常山王少妃的待產事宜,更是令王府下人乃至劉舜和裴澹皆是大爲訝異,卻不曉得乃是樑王妃的功勞。

樑王妃和楋跋子雖是爲善不欲人知,然好人終有好報,也正因此番恩情日後被裴澹知曉且謹記在心,終是讓樑王一脈得以免去一場大難。

此乃後話,暫且不提了。

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
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延边| 金湖县| 正安县| 克什克腾旗| 如皋市| 盐津县| 桐乡市| 花莲市| 饶阳县| 长岭县| 全南县| 桑日县| 东至县| 嘉鱼县| 武穴市| 青冈县| 满洲里市| 黄浦区| 科技| 伊吾县| 山西省| 平邑县| 乌恰县| 惠来县| 邓州市| 永康市| 渭南市| 林西县| 奉节县| 洮南市| 孟津县| 中卫市| 隆尧县| 弋阳县| 凤台县| 乐陵市| 饶平县| 南和县| 旅游|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