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

未正時分,太皇太后執阿嬌之手,送她登上羽蓋華蚤的駟馬鳳輿,目送她出得大長公主府的內宅。

女眷送嫁,止於中庭,太皇太后亦如此,倒不會真將阿嬌送入未央宮。

丞相袁盎和御史大夫已等候多時,見得時辰到,皇后儀仗出,忙是領長公主府外的奉迎儀仗在前引路,前往未央宮正北的中門。堂邑候陳午身爲皇后生父,自亦隨行。

待得皇后儀仗離了大長公主府,太皇太后便即擺駕回長樂宮,諸位公主和親王妃也紛紛離去,回府重新沐浴梳洗,整理儀容,準備在黃昏入宮。

館陶公主則是吩咐府內下人擺下送嫁宴,迎接待會前來道賀的世家宗婦們,她先前可是發出不少請柬,大漢各郡縣有頭有臉的世家宗婦紛紛進京來賀,這千席百胗百蔬宴自然是要擺的。

只是這送嫁宴也只是走走形式,收收賀禮,與世家宗婦們攀攀交情,必得在暮鼓響起前結束。

黃昏時刻,館陶公主作爲皇后生母,還要領著陳氏女眷前往長信宮,屆時太皇太后和太后王娡會以婆家的身份賜宴,並由諸位公主和劉氏宗婦作陪。

阿嬌乘著鳳輿,行至未央宮北的中門,在內宰的扶持下緩緩落車,換乘鳳輦,由內侍擡往未央正殿,袁盎等人隨行。

鳳輦上的阿嬌心情愉悅得緊,大多皇后是沒機會舉行大婚的,出嫁時自然也沒從皇宮正門入宮,更遑論前往未央正殿行冊後婚典。

太皇太后和太后皆出身卑微,最初都是姬妾的身份,連明媒正娶都不可得,更遑論舉辦大婚了。且古來天子多在即位前便已迎娶正妻,自然不會在即位後重新舉行大婚。

鳳輦到得未央正殿的阼階下,皇帝劉徹已等候在殿前,朝臣們則躬身侍立在側。

阿嬌在內宰的扶持下落輦,向阼階上的劉徹行遙遙見禮。

禮官出列,朗聲宣讀冊立皇后的冊文,無非就是些賢良淑德宜爲後的讚頌之辭。

冊文宣讀完畢,阿嬌向劉徹行三肅三跪的三拜禮。所謂肅拜,乃指跪拜時不低頭,上身直立,雙手擡至額跡再向下伸,然手不及地。

肅拜是爲大漢女子專禮,蓋因女子盤髻,首飾衆多,不便似男子般頓首叩拜,故以以手拜當男子之稽首。尤是阿嬌此時頭戴鳳冠,更不可能低頭俯身的。

大漢男子的肅揖,則爲站姿拱手行揖禮,非是跪拜禮,多用於軍中,將士身著盔甲,不便跪地頓首之時則行此禮。

後世的電視劇多有謬誤,屢見男子行肅拜禮,想是弄混了文士雅拜和女子肅拜,而棒子劇中,女子肅拜時竟然低頭俯身,或許是棒子的祖先學漢禮時一知半解沒學全,或許是女棒子不盤高髻,且首飾不多的緣故。

不少追劇的同胞也在婚禮等場合,男男女女都去學著行那些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拜禮,無疑是漢民族最大的悲哀!

要學古禮,先得了解其源起緣由,體會其中蘊含著的先人智慧和禮教,纔不會鬧出笑話,不是麼?

爲免繼續偏題,筆者便不再苦口婆心勸誡國人了,迴歸正題。

阿嬌行過跪拜禮,便由內宰攙扶起身,緩步前行,拾階而上,行至劉徹面前,再拜謝恩:“臣妾陳阿嬌謝陛下隆恩,祝吾皇萬歲,願社稷永昌!”

劉徹見她倒還真學得像模像樣,一派寵辱不驚的雍容儀態,毫無半分平日的憊懶神情,只是那小腦袋晃晃悠悠,顯是鳳冠太重,她那纖長的脖項著實有些撐不住了。

劉徹心下暗笑,也不顧甚麼規矩,徑自伸出雙手,上前將她扶了起來:“免禮,免禮,快快起身吧。”

御史大夫微微垂首,權當沒瞧見,掌印太監孫全卻是輕輕咳了聲,提醒劉徹注意些儀態,別當衆與皇后卿卿我我。

劉徹無奈的鬆開手,退了兩步,阿嬌亦在內宰的攙扶下退了幾步。

孫全也瞧出皇后有些撐不住了,不再拖延,跪地向皇帝呈上擺放著鳳印和金冊的木盤。

劉徹取過木盤,將之轉交給宦者令李福,李福跪著接下,再轉授給隨侍阿嬌的內宰女官,由其替阿嬌佩戴印綬。

金冊上鐫刻有大漢皇后陳氏阿嬌的姓名和生辰,約莫類似後世的戶口簿。

所謂冊立禮,實際就是用金冊給皇后轉戶口,承認她天子正妻的身份,再賜予鳳印,承認她擁有執掌中宮的權利。

待得阿嬌佩戴好印綬,再拜道:“臣妾謝恩!”

至此,冊封典禮纔算結束。

大漢皇后即位,羣臣皆就位行禮後,掌印太監孫全便是高宣退朝,讓朝臣們趕緊告退離去,免得強撐著的皇后繼續受累遭罪。

待得羣臣離去,劉徹行至阿嬌身前,低聲打趣道:“趕緊去歇歇,別再搖頭晃腦了。”

阿嬌翻了翻白眼,擡手揉了揉頸項,嘟囔道:“真真折騰死人了!”

侍立在側的內宰們見狀,額角冒汗之餘,心下也不免哀嘆,費心勞神教導了數月功夫,終究還是沒教出個端莊的皇后。

孫全亦是眼角抽搐,出言道:“陛下,時辰不早了,該讓皇后入中宮了。”

“嗯?!?

劉徹微是頜首,對阿嬌笑道:“你先去椒房殿好生歇息,待會還要行三禮?!?

阿嬌嘟著小嘴,倒是沒忘了禮數,欠身告退後,由內宰攙扶著下阼階,登鳳輦,前往長秋宮。

阿嬌離開後,劉徹經由閣道,前往長樂宮恭請太皇太后,又前往太壽宮恭請太上皇和太后。

黃昏時分,長秋宮前殿,在諸多劉氏宗親的見證下,劉徹和阿嬌共牢合巹,又在椒房殿解纓結髮。

阿嬌自昨日用過晚膳,便是滴米未進,又折騰了大半日,真是餓瘋了。

劉徹也不在意甚麼虛禮,命宦者令李福趕緊去給阿嬌悄悄弄盆紅燒肉來。阿嬌傳承了劉家人的好胃口,頓頓無肉不歡,聞得有紅燒肉吃,登時眉開眼笑,再是不覺腰痠腿疼。

劉徹笑著打趣了她幾句,也不好再拖延,忙是出去舉行宮宴。

婚宴的地點分作兩處,未央宮正殿和長秋宮前殿。

太上皇劉啓和皇帝劉徹到未央宮正殿,賜皇后之父堂邑候陳午及陳氏男丁飲宴,劉氏王侯宗親及朝臣均是列席坐陪;太皇太后竇氏和太后王娡則駕臨長秋前殿,賜皇后之母館陶公主劉嫖及陳氏女眷宴飲,由公主及劉氏王侯的宗婦坐陪。

長秋宮宴上的館陶公主喜笑顏開,未央宮宴上的堂邑候卻是戰戰兢兢,畢竟兩人雖爲阿嬌父母,但對皇族而言,身份大是不同。

主持長秋宮宴的兩大巨頭,太皇太后是劉嫖的母后,太后是劉嫖的弟妹,坐陪的公主和劉氏宗婦也盡是劉嫖的血親,她等若是回了孃家,自然如魚得水。

未央正殿內的陳午就全然不同了,太上皇雖是他小舅子,皇帝還是他女婿,可他空有爵位,卻無官身,沒資格上朝,此時見得滿殿王侯和朝堂重臣紛紛向他敬酒道賀,絲毫不敢輕忽怠慢,只得來者不拒,被灌了不少酒。

劉徹看著自家岳父那唯唯諾諾的樣子,心下不由哀嘆,怨不得姑母費盡心思爲子女謀算,實在是嫁了個繡花枕頭啊。

不過也怨不得旁人,昔年姑母肯下嫁陳午,怕也是瞧上了陳午那俊朗清雋的相貌。色字頭上一把刀,女人往往比男人更好色,也就更容易挨刀了。

小白臉有甚麼好?

還不如漢武揮鞭的讀者有理想,有追求!

有太上皇老爹坐鎮,劉徹也懶得與這滿殿男人多作應酬,索性早早向老爹告退,又對羣臣拱了拱手,徑自回了椒房殿。

“小娘子,爲夫回來了!”

劉徹摒退了寢殿內侍候的內侍宮婢,大搖大擺的進了內寢,出言調戲道:“春宵一刻值千金,快來伺候爲夫寬衣!”

沒有半句迴應,僅有隱約可聞的低沉悶響。

劉徹放眼瞧去,只見身著袍服的阿嬌小蘿莉膝蓋以上的大半個身子躺在臥榻上,兩條小腿耷拉在榻沿,偶爾晃上兩晃,顯是坐著坐著就直接躺倒睡著了,此時正張著櫻桃小嘴,流著口水打著鼾,嬌俏的鼻子隨著鼾聲微微開闔。

他扭頭去瞧桌案,見得那隻剩下油膩汁水的空瓷碟,這盤紅燒肉的分量可不小,劉徹先前可是特意命李福備了兩人的分量,竟已被她吃個精光。

誒,果然還是那個豪邁的女漢子,沒得救了!

劉徹取過錦帕,幫她擦了擦從嘴角流到臉頰的哈喇子,又動手幫她解下各類首飾,寬衣解帶。

阿嬌確實是累壞了,劉徹都快把她扒光了,只剩下小衣和褻褲,她愣是沒醒過來。

劉徹即便再禽獸,也不至飢渴到對累到打鼾的小蘿莉下手,大叔還是該有大叔的品格,紳士的品格。

他將阿嬌挪到臥榻的內側,又到外間喚內侍取來溫水和帛巾,親手替阿嬌抹了臉,洗淨那層胭脂水粉,露出粉嫩嫩的小臉蛋。

“誒,別人家娶的婆娘會幫夫君端水洗腳,我卻娶個女漢子,要當小姑奶奶伺候著,這叫甚麼事?”

劉徹甚是自怨自艾,卻也只能自行寬衣解帶,稍事梳洗後也是上了臥榻。

芙蓉帳下,兩人並臥,捱得很近很近。

許是夏夜悶熱,劉徹只覺燥的慌,尤是當小蘿莉將腿搭到他大腿上,側身扒著他後,這股燥意更在胸口沸騰冒泡。

“朕也不能白白伺候你,權當收點利息……你若不吱聲,便是答應了!”

劉徹輕聲嘟噥著,魔爪緩緩深入阿嬌的小衣內……

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
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澜沧| 福鼎市| 周宁县| 龙山县| 宁远县| 阿克陶县| 黄石市| 鹿泉市| 临澧县| 玉林市| 扎鲁特旗| 宜阳县| 始兴县| 涟水县| 台北县| 桃园县| 申扎县| 中宁县| 绥芬河市| 中超| 轮台县| 崇仁县| 湟中县| 呼和浩特市| 美姑县| 抚顺市| 定襄县| 平乡县| 当涂县| 中方县| 蓬莱市| 瓦房店市| 沐川县| 建始县| 抚远县| 屯门区| 社会| 台山市| 手游| 巍山|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