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

大漢曆法沒有一週七日的概念,卻有隔五日休沐一日的慣例,故而長秋府發行的長安週報乃是每逢沐日刊印發售,大漢民間也就漸漸有了一週六日的說法,這是後話,且先不提。

長安週報亦是通過新華書局販售,一份四開八版的報紙,蠅頭小隸四千字,排版比書籍要密集得多,卻僅售十個大錢,雖多費油墨,紙張卻是用得少,成本算起來與刊印書籍其實是差不多。

劉徹閱看首份長安週報時,略帶自嘲的想著,六天才連載四千字,這在後世貌似只有《萌芽》之類的文青刊物才能做得出來。若是漢武揮鞭的作者敢這樣做,怕是讀者要紛紛棄書了。

然而長安週報發行後,卻迅速廣受追捧,有錢有閒的貴婦和貴女們且不提,便是尋常百姓也多在各處坊市的新華書局購買。

大漢百姓雖淳樸卻又不乏精明,瞧著這甚麼報紙只花十錢就有四千字,而每本百頁書籍不過兩萬餘字卻售價百錢,兩相比較自是買報紙劃算。

首版長安週報只是試水之作,僅刊印兩萬份在京畿三輔販售,盡數售罄。

皇后阿嬌樂得眉開眼笑,她雖在聯合制衣入了份子,又創設長秋基金,但長安週報卻是她搗鼓的首個能掙錢的產業,自是成就感爆棚。

她扒拉著賬冊向劉徹好生炫耀,復又說下版長安週報要刊印十萬份,在關中各郡縣的新華書局出售。

劉徹忙是出言制止道:“你且莫先得意,不妨繼續在京畿三輔再發行五萬份試試,若還能售罄,再談向關中各地發行不遲。”

阿嬌撅著嘴,不情願道:“莫不成陛下還憂心長安週報賣不了十萬份?張騫可說了,朝廷的邸報每月要刊印二十餘萬份呢。”

“……”

劉徹啞然無語,長安週報和朝廷邸報壓根不能比,邸報是朝廷免費下發到大漢各級官府的,相當於後世的機關報乃至內參,官員要通過邸報領會上級精神。

長安週報是需要老百姓自行花錢購買的,光憑故事連載能賣多少?

“行吧,你愛怎的便怎的,日後蝕了血本莫來找朕哭鼻子便是。”

劉徹曉得自家婆娘是個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脾性,若是不依著她,接下來的數日且得鬧騰,索性就擺擺手,隨她去了。

阿嬌瞧他說話頗不中聽,頗是不服氣的哼哼兩聲,便是自顧自的尋大長秋卓文君吩咐下版報紙加印之事,卻沒向卓文君提及劉徹出言阻止之事。

卓文君即便再聰慧,畢竟不似劉徹這穿越衆看得通透,又是首次辦報,經驗不足,也就依著阿嬌的意思,遣人去安排下版加印到十萬份,且交辦少府郵政司屆時將報紙分送到關中各郡縣的新華書局。

第二版長安週報發行三日後,阿嬌得知銷量大大不如預期,倒還真沒向劉徹哭訴,卻整日悶悶不樂,窩在棉質沙發上嘎嘣嘎嘣的咬著菊花飴糖。

批閱完奏章的劉徹回了寢殿,見得這情形,不用多想也能猜到是爲何事。

劉徹行至近前,拿起幾案上被揉成一團的長安週報,笑著打趣道:“怎的?被朕說著了?”

阿嬌擡眸瞪他,翁聲道:“都怨陛下!”

劉徹滿臉訝然:“你這般遷怒可真真不講理,朕可是出言攔了你的。”

阿嬌皺著鼻子:“陛下可是金口玉言,既說這報紙賣不掉,自然是賣不掉的。”

“……你索性直說是被朕的烏鴉嘴咒的好了。”

劉徹見得她這強詞奪理的甩鍋模樣,端是又好氣又好笑,怪不得史上的漢武帝要將這憨貨打入冷宮,恁的氣人啊!

“臣妾不敢!”

阿嬌鼓著腮幫子,哪有半分不敢的意思?

劉徹雖是正太身,卻有大叔心,也不跟小蘿莉計較,搖頭笑道:“朕本是想幫你出出主意,既然你嫌朕說話不中聽,那便不說也罷了。”

“陛下真有好法子?”

阿嬌騰地從沙發上竄了起來,急聲問道。

劉徹斜覷她一眼,沒吱聲,自顧自的轉過身去,作勢欲走。

阿嬌忙是飛身而上,扒拉到劉徹的背上,手腳並用如樹袋熊般箍著劉徹,嘴裡不住道:“陛下,是臣妾錯了,陛下大人有大量,莫與臣妾計較……”

“下來!”

劉徹反手一巴掌甩在她的翹臀上,無奈道。

阿嬌不爲所動:“不下!”

劉徹真真苦笑得不:“你不下來,朕怎的好生說話,給你出主意?”

阿嬌得了滿意的答覆,這才鬆開手腳,重新坐回沙發上,忽閃著大眼睛看著劉徹,滿臉期待。

劉徹挨著她坐下,出言問道:“朕且問你,這四千字的長安週報,你看完需多少時辰?”

阿嬌撓了撓頭:“若是沒聽陛下親口講過上頭的故事,需細細閱看的話,約莫得需兩刻時辰。”

劉徹微微頜首:“即便看得更慢些,常人小半個時辰也能看完這長安週報,依著這般算,一冊百頁的白話文小說,得看兩三個時辰,若換了沒太多空閒的尋常百姓,怕是要分作數日,才能仔細看完。”

阿嬌臻首輕點:“不錯,臣妾亦難一日便看完一冊小說。”

劉徹揉著她的小腦袋,緩聲道:“一冊小說百餘錢,看著又慢,百姓們自不會輕易借閱給他人,這報紙卻是不同,每份不過十錢,算不得甚麼,百姓精明得緊,街坊鄰里數人買上一份,相互傳閱即可,何必多買?”

“……”

阿嬌自幼嬌生慣養,從未缺過花用,自是考慮不到尋常百姓的想法,此時聽得劉徹這般說來,不由啞然無語。

劉徹見她面露恍然之色,復又道:“何況這長安週報連載的故事並非人人愛看,受衆太少。”

阿嬌疑惑道:“受衆?”

劉徹出言解釋道:“所謂受衆,即爲喜好閱讀報紙或書籍之人,受衆愈廣,你這長安週報纔會賣得愈好。”

阿嬌點著小腦袋,復又問道:“那該如何讓這甚麼受衆變得多些?”

“要增加受衆,自然要讓報紙裡的文章多些面向,而非只是婦孺愛看的故事,使得士農工商皆想閱看。”

劉徹最是喜歡她這懵懂的模樣,伸手將她攬在懷裡,附在她耳邊低聲道:“至於該如何做到,朕可不能白白教你……”

阿嬌見他又要使壞,不禁俏臉微紅,但爲了討到好法子,只得出賣色相,欲拒還迎的任由他佔盡便宜。

翌日,全身痠軟的阿嬌召了卓文君,將自個花費巨大代價換來的法子轉述給她聽。

將長安週報增頁,共兩張四開八版,售價卻只提到十五大錢。

增加的八個版面分作士農工商和衣食住行,撰寫些新奇的事情,譬如“士版”可印些詩詞歌賦,“食版”可印些新吃食的庖制方法。

尤是“商版”,可發佈些四大商團所需進料等商賈消息,更可讓四大商團出錢,幫他們發佈那甚麼廣告。

卓文君不解其意:“廣告?”

阿嬌揉著發酸的細腰,頜首道:“廣告即爲廣而告之之意,譬如聯合制衣要售些甚麼新衣樣式,或清河百貨近來入了甚麼新貨,皇室實業或田氏商團要招募甚麼工匠掌事,皆印在長安週報的商版,讓百姓們都能瞧到,自然就省了吆喝的功夫,也不用再如過往般預先四處派人到坊間放風聲了。”

卓文君登時眼神大亮:“此舉甚妙,只是不知那四大商團肯出多少貲財印這甚麼廣告?”

阿嬌哈欠連連,撓著頭道:“依著陛下的意思,貲財收取不是定數,總之版面就有限,字數也有限,就看他們出貲多少,便佔多大的版面,若是隻有一個商家肯印廣告,就算百錢也替他印上半版,先打響商版的名頭,日後商家們見了成效,定要捧著錢求咱們印廣告。”

卓文君心裡已是有數,又瞧見皇后絲毫不加掩飾疲態,不由暗自好笑,忙是識趣的應諾告退,回長秋府細細思量下份長安週報該如何刊印。

改版後的長安週報果是銷量大增,尤是過往最不屑白話文小說和長安週報的文人雅士,偶然讀到“士版”刊印的那數首精妙絕句後,對這等新體裁的詩詞瘋狂追捧。

劉徹盜版的萬首唐人絕句先前並未刊印發售,僅在殿內蘭臺存有數本書吏謄寫的手稿,卓文君請了劉徹的準允,從中擷取數首應季應景的詠春絕句,印上長安週報。

執掌文教司的劉買對長安週報亦有審定之責,瞧得這等精妙詞句,拍案叫絕之餘自是不忘謄寫下來,匆匆前往樑王府與其父樑王劉武共同賞析。

父子倆皆喜好辭賦,又俱是文采斐然,賞析之後復又各自提筆揮毫寫了品鑑。

卓文君聞知此事自是大喜,復又與劉買商量,將父子倆的品鑑亦印上報紙。

樑王和劉買自是樂意,隨著大漢漸強,文風亦漸漸恢復先秦時的興盛,只是頗偏浮躁,尤是辭藻華麗的長篇大賦盛行其道。此等言簡意賅,卻意境悠遠的絕句,正可開文風清流,自當廣爲宣之,以正文風。

父子倆向來喜賢好士,在大漢的士族圈擁有極好的口碑和聲望,文人雅士們預先聞訊,得知長安週報將刊印有備受兩人推崇的新體辭賦,並寫有品鑑,自是趨之若鶩。

阿嬌和卓文君先前吃了教訓,此番倒是謹慎,第三份長安週報僅在京畿三輔發行五萬份,豈料不到半日便即售罄,尤是長安城內堪稱一報難求。

是夜,阿嬌聞得這天大的好消息,喜出望外之餘,任由劉徹將她吃幹抹淨仍是嘿嘿傻樂,滿臉蠢相。

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
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通江县| 宁津县| 怀宁县| 沽源县| 商丘市| 张家港市| 高清| 左权县| 芜湖县| 手机| 乃东县| 阿鲁科尔沁旗| 贺兰县| 新宁县| 封开县| 射阳县| 北海市| 雅江县| 上思县| 拉萨市| 来凤县| 兰州市| 望城县| 平罗县| 晋城| 湖北省| 志丹县| 长宁区| 柘荣县| 玉林市| 邛崃市| 都昌县| 沙洋县| 洱源县| 康定县| 三河市| 乐山市| 芜湖市| 闽侯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