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

(特別申明:本章內容資料不好查,查到也不好寫,大家若要訂閱,別較真,別擡槓,也請勿有過激評論,免得本書再被封禁,敝人感恩拜謝。)

陽春三月,正是百花爭豔的好時節(jié)。

皇帝劉徹忙裡偷閒,尋了個休沐日與妻兒到御苑觀鳥賞花,雖說御苑就在未央宮內,然離椒房殿也不算近,宮城可不似尋常官家府邸,走走就到的。

況且劉徹向來不喜乘坐輦輿,就算去太壽宮和長樂宮向長輩問安,多也是從連通宮城的廊道步行,久而久之,便連皇后阿嬌和皇子劉沐也都不太乘輦了,只不過阿嬌反是屢次在宮城縱馬疾馳,可沒少被諸御史劾舉。

劉徹倒也沒怎的責備她,秦漢宮闕向來講究宏偉大氣,不似明清宮城般緊湊逼仄,光三座大宮就佔去長安城超過半數的建地,著實太過空曠,憑著阿嬌的騎術,撞不著甚麼人的,至於那些繁瑣宮規(guī),就別太計較了。

太皇太后薨逝後,太上皇劉啓待得居喪期滿,便是從太壽宮遷到了長樂宮,蓋因長樂宮和未央宮皆建於高高隆起的龍首塬上,比周邊地勢都高,本就寓意天家尊嚴。

昔年劉啓禪位給劉徹,若非未央宮內有中央官署,是爲天子治政之宮,劉啓可真不願興建地勢較低的太壽宮,並遷居進去,老子住得比兒子低,這像話麼?

如今太皇太后辭世,就算太上皇劉啓自身不欲遷居,御史府和宗正府也絕對會勸諫其遷入長樂宮的。

依照太皇太后遺詔,長信宮包括長信詹事府的所有珍寶財貨皆分給了館陶公主,皇后和南宮公主,太上皇劉啓攜后妃遷入後,長樂宮和太壽宮的宮藏和宮人皆來了個大調換。

服侍太皇太后多年的長信府宦官和內宰皆憑自願,意欲出宮的則賞賜豐厚貲財,意欲留在宮裡的,則轉去打理太壽宮了。約莫有半數的宮人選擇留下,剛好夠維持太壽宮人手,畢竟太壽宮暫時沒了用途,必要封些宮室,無需太多人手打理。

與之同時,太壽宮與長樂宮和未央宮連通的廊道亦暫時封禁,若無太上皇和皇帝的手諭,應是無人再能由此通行了。

禪位數年來,太上皇劉啓在太壽宮的林苑種了不少珍奇花卉,遷宮後有些捨不得,就吩咐御苑的花匠將之移栽到長樂宮,只是長樂宮的林苑本也栽種有百花,地方有些不夠擺,若勉強擠著種,反倒顯得俗氣,失之雅緻。

故而劉啓索性將部分花卉賜給自家那皇帝兒子,嗯……其實就是看上了未央宮的御苑夠大,爲他那些寶貝花卉找個移栽好地方,也不必擔心宮人不用心照看。

在位時狠辣陰戾的劉啓,禪位後竟同後世華夏諸多退休老幹部般,癡迷於種花養(yǎng)鳥,只不過他地位足夠高,貲財足夠豐厚,擺弄的花鳥皆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不說種那梅竹蘭菊,光是鷂鷹就養(yǎng)了三十餘隻,劉徹每每瞧見自家老爹喂鷹就跟喂鴿子似的,眼皮就得抽搐老半天。

劉徹此番到未央御苑賞花,除卻是想陪傻婆娘和傻兒子游玩,也是想看看自家林苑被太上皇老爹折騰成甚麼模樣了。

說實話,劉徹除了幽蘭和翠竹,也就喜歡藤蔓類植物,對奼紫嫣紅的花卉著實是沒興趣,真怕那御苑被弄得花團錦簇的。

期望是美好的,現實卻往往很骨感。

到得御苑,放眼望去盡是百花鬥豔,空氣中混著各種不同花香,薰得嗅覺頗是敏銳的劉徹險些打了踉蹌。

阿嬌和小劉沐倒是歡實,不斷笑鬧著。

阿嬌最喜歡瑰麗灼目的色調,便連獵裝也多爲鮮紅色的,倒是符合她的脾性,在以黑灰等暗色調爲主的大漢宮城內,見著這滿苑春色,自是歡喜得緊。

小劉沐卻不是愛花之人,之所以歡騰雀躍,反是因又得著“辣手摧花”的機會。

別瞧他年歲小,好歹自幼與太上皇祖父親近,已能分出不少花卉的種類,也曉得宮城裡的花卉不似南山河谷裡的野菊,可隨他糟踐,故平日他若手癢,多隻能找簇翠竹,用那大寶劍去劈竹子。

竹子太硬,大寶劍又是無鋒木劍,就算劈到他虎口紅腫,也沒甚麼效果,哪來的樂趣?

唯有到得御苑,只需避開那些專門栽種著珍奇花卉的園圃,旁的花花草草足以讓皇子殿下斬個痛快,看那落英紛紛,著實有不小的成就感。

劉徹瞧著自家瘋狂揮舞著大寶劍的傻兒子,覺著這小屁孩渾身的暴力因子,也不曉得是遺傳了誰。待得回頭瞧見自家呵呵傻樂的婆娘,又看到臉色如屎尿褲襠般惶恐的花匠,劉徹就知曉了答案。

阿嬌的愛花和太上皇的愛花是完全不同的,阿嬌見得喜歡的花卉,不慣三七二十一就往下掐,大把大把的抓在手裡。

旁邊的花匠本在爲皇后講解各式花卉,原以爲是個能得賞賜的好差事,萬萬沒料到皇后會去掐下那些珍奇花卉,這花匠乃宮裡老宦官,爲太上皇打理了好些年花卉,是太上皇特意遣來照看他的諸多“小寶貝”的。

現下皇后掐了這麼些太上皇的“小寶貝”,若教太上皇曉得,皇后擺出小兒女的姿態(tài)撒撒嬌就糊弄過去了,遭罪的可不是他這小小宦官麼?

花匠在服侍太上皇多年,對天家之事瞭解頗深,曉得皇后脾性是說不通的,倒是皇帝陛下向來對宮人和顏悅色,鮮少隨意打罵,故而他便扭臉望向皇帝劉徹,意欲懇求陛下勸勸皇后。

豈料他剛是扭臉,便瞧見皇帝陛下滿臉震驚之色,狹長鳳眸中更是泛著凜冽寒光。

“此花從何而來?”

劉徹邁步近前,從阿嬌手中的花束中硬是抽出株殷紅的花卉,衝著神情驚恐的花匠問道。

花匠嚇得兩腿發(fā)軟,打顫的嘴脣尚未擠出話來,便聞得皇后的抱怨聲。

“陛下若喜歡這花,跟臣妾說便是了,搶個甚?”

阿嬌捂著手掌,嘶嘶倒吸著涼氣,語調中雖蘊著幾分撒嬌,卻也難掩些許不悅。

她原本抓在手裡的花卉散落一地,蓋因劉徹搶去那花開得大,且花莖粗長,他將此花抽去時又過於急切,連帶將旁的花卉也外帶,阿嬌猝不及防下,沒來得鬆手,手掌雖未被劃破,卻也磨得生疼。

“是朕過於急切,你先忍著些,待會再說。”

劉徹雖也有些愧疚心疼,卻也沒如過往般哄著她,只因他現下心緒急轉,暫且無暇去管她。

此花非比尋常,乃是罌粟,是罌粟啊!

上輩子他做過國際傭兵,自然見過罌粟,不會認錯的,罌粟花雖因品種多樣而色彩紛呈,然共同的特定就是花色豔麗,就算是白色的花朵也分外耀眼奪目。

古埃及人將罌粟視爲神花,歐洲人則以之爲妖花,在此花美麗的外表下,蘊著多少罪惡,稱爲惡之花也不爲過啊。

誠然,世間萬物皆有好壞兩面,卻看執(zhí)之在手之人是善是惡,又如何去使用。

罌粟可用來熬製鴉片乃至提煉出成癮性更大的毐品,但也可用來製作麻醉劑和止痛藥,野史傳聞東漢某年的神醫(yī)華佗就曾以罌粟汁製成麻醉湯藥,爲病患療傷,尤其是治痢疾的特效藥,對痢疾橫行的古代是有極大效用的。 wωw ?тт kān ?¢Ο

劉徹抓著這株罌粟,就如同拿著個潘多拉魔盒,打開或不打開,這是個大問題。

依照資料記載,罌粟原產地爲西亞,先傳到北非和南歐,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人就已將罌粟汁製成普遍飲料,並因其致幻坐擁,將之稱爲“忘憂藥”,公元前二世紀,古希臘名醫(yī)就已用罌粟製作出多種藥品,用來醫(yī)治癲癇,中風乃至麻風病等諸多病癥。

西漢時,此等罌粟成藥就已傳入華夏,然真正的罌粟植株,約莫到東漢末年纔在華夏留下種植的記載相關。

華夏用罌粟製作的鴉片的記載,是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所寫:“阿芙蓉(即鴉片)前代罕聞,近方有用者。雲是罌粟花之津液也。罌粟結青苞時,午後以大針刺其外面青皮,勿損裡面硬皮,或三五處,次晨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陰乾用之。”

由此可見,在明朝之前,華夏百姓尚未真正接觸乃至吸食鴉片,直到十六世紀,荷蘭人通過臺島把北美印第安人的菸斗連同菸葉傳入華夏,華夏纔出現了大量鴉片吸食者。

鴉片,羸弱了清末國人身心;鴉片戰(zhàn)爭,敲碎了華夏民族的脊樑!

想到華夏百餘年的恥辱,想到“東亞病夫”的名頭,劉徹豈能不恨?

劉徹雖理智到冷血,卻也是個偏激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此仇不報,枉爲人!

他拽緊手裡的罌粟植株,正欲再度追問來源,卻見得那花匠兩眼翻白,竟是活活嚇暈過去了。

劉徹訝異的瞧著昏厥倒地的老花匠,又扭臉去瞧眼神怯懦的傻婆娘,不禁揉了揉自個的臉,無奈苦笑道:“朕適才神情果真駭人?”

阿嬌難得的畏縮,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點了點頭,輕聲道:“臣妾可從未見過陛下這般模樣,仿似要吃人似的。”

劉徹見得她那可憐兮兮的小模樣,忍不住擠著眉眼調笑道:“待得入夜安寢,且看朕如何將你生吞活剝。”

“陛下又說渾話!”

阿嬌瞧著劉徹恢復了往日那憊懶無賴的神情,歡喜之餘又是羞怯,惱得啐了啐,卻是不覺著手疼了,近前拽著他的袍袖直晃,俏臉染了層薄薄紅暈,端是秀色可餐。

劉徹嘆息道:“誒,你就似這罌粟花,豔麗,有毒,戒不掉!”

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四百二十章 創(chuàng)投基金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zhàn)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癥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xiāng) 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jiān)察體制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yè)整合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xié)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二百章 水戰(zhàn)操演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
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四百二十章 創(chuàng)投基金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zhàn)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癥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xiāng) 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jiān)察體制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yè)整合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xié)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二百章 水戰(zhàn)操演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安多县| 潜山县| 黄龙县| 离岛区| 叙永县| 岳西县| 元朗区| 贵州省| 阿合奇县| 基隆市| 涟水县| 奇台县| 雅安市| 五大连池市| 乐清市| 武威市| 望城县| 孝义市| 洪雅县| 保定市| 道孚县| 彰化市| 沅江市| 竹北市| 承德市| 景洪市| 溧阳市| 金阳县| 万山特区| 土默特右旗| 广东省| 公安县| 伽师县| 肥西县| 郓城县| 安宁市| 堆龙德庆县| 怀柔区| 鸡东县|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