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

劉徹魂穿近二十載,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著實影響到身邊不少人。

正午時分,南宮公主從側殿回返,顯是踩著飯點的。

因著阿嬌懷著身孕,不便正襟危坐,故而用膳時皆換成圓桌外加靠背軟椅,劉徹在私下不太受拘繁複禮數,活得舒坦纔是正道。

南宮公主在椒房殿陪了阿嬌兩月有餘,也是熟門熟路,入得殿門見已備膳,且劉徹和阿嬌已是吃上了,忙匆匆見禮,沒等帝后應禮便是自顧自拉開座椅,坐下用膳。

她的食具也早就擺放在桌上,長秋府所屬的近侍宦官雖未必比宦者令李福機靈,但這點腦子還是有的,否則能成爲大漢皇后的親信屬官麼?

劉徹向來不在意甚麼是食不言的規矩,笑問道:“二姊可有瞧上眼的好物件?”

南宮公主只道陛下老弟是要將她看上的珍寶都盡皆賞賜下來,不由笑瞇瞇的連連點頭,劉家遺傳的那對狹長鳳眸閃著亮晶晶的光芒。

阿嬌見狀,登時比她笑得更歡,只是那嘎嘎的怪笑聲怎的都似不懷好意。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南宮公主的腦子有時候比阿嬌還遲鈍三分,竟沒瞧出阿嬌的神情頗不對勁,也是咯咯的笑出聲來。

見得兩個傻女人笑得歡實之餘,還能吃得滿嘴流油,劉徹不由搖頭輕嘆,無比佩服高祖劉邦強大的遺傳基因,其直系後裔不管腦子好不好使,都是又痞又貪又饞,且大多脾氣不好,總之就沒甚麼正經人。

樑王嗣子劉買那等儒雅君子,是劉氏子弟中的異類,典型的出淤泥而不染,是奇葩中的奇葩。

午膳過後,阿嬌格外壞心眼的喚來宦者令李福,讓他再帶南宮公主去側殿,將那些瞧得上眼的珍寶盡數記錄在冊。

南宮公主的俏臉笑開了花,屁顛屁顛的又跟著李福挑揀寶貝去了,心道阿嬌果是好閨蜜,先前真不該訛她七斛南珠,索要個三四斛也就差不多了。

午後,劉徹陪著阿嬌在臥椅上小憩片刻,兩人剛醒轉不久,正待稍事梳洗,便是聞得近侍宦官稟報,太上皇和太后已擺駕前往長樂宮了。

劉徹吩咐道:“備禦輦,待皇后梳洗停當,便擺駕長樂宮。”

長樂宮,太壽宮和未央宮之間皆有廊道連通,過往劉徹和阿嬌是鮮少乘坐輦輿的,然現下阿嬌有孕在身,又是天寒地凍,自然不宜再走著去長樂宮。

劉徹吩咐內宰宮婢侍候阿嬌,自個也好生整理儀容,皇祖母還是較爲注重禮數的,尤是現下老太太正在氣頭上,指不定要橫挑鼻子豎挑眼啊。

阿嬌稍事梳洗,雖未施粉黛,但那小臉仍是粉嫩嫩的,又因有孕吃胖了些,肉嘟嘟的泛著微光,瞧得劉徹直想狠狠啃上幾口。

帷幔重重的御輦內已用炭爐烘暖,劉徹摟著阿嬌登輦,沒多久便入得長樂宮,前往中宮長信殿。

長信詹事早已得了通傳,領著不少內侍和宮婢在宮門處迎候,引著御輦停到正殿前。

劉徹用披風裹著阿嬌落了輦,擺手讓長信詹事等人不必多禮,便是摟著阿嬌小心翼翼的登階,入得長信正殿。

“皇祖母竟沒讓你將朕攔在宮門?”

劉徹待得宮人關了殿門,且殿內也燒著炭盆,方纔卸下披風,對長信詹事出言打趣道。

“陛下還有心思打趣老奴,太皇太后此番是真氣著了,陛下雖入得正殿,但後頭的寢殿怕是難進。”

長信詹事面色訕訕,頗是無奈的苦笑道:“太皇太后適才聞得陛下要來,可是特意讓老奴在這正殿燒了炭盆,還囑咐要給陛下好生奉茶,不能慢待了。”

“……”

劉徹啞然無語,老太太這分明就是要讓他在正殿老實候著,和閉門羹的性質也差不了多少。

好在他有所倚仗,不怕老太太不鬆口。

劉徹瞅了眼長信詹事,故作爲難道:“朕在此候著也非不可,只是阿嬌有孕在身,凍不得累不得啊。”

長信詹事聞言愕然,也顧不得禮數,下意識的往皇后的小腹瞧去。

偏生阿嬌的身孕僅四個多月,未過於顯懷,加之用大棉襖裹得跟糉子似的,著實瞧不出是否有孕在身。

不過長信詹事瞧著皇后眉開眼笑的撫著小腹,神情不似作僞,何況陛下也不至拿此等大事說笑,忙是跪伏在地,連聲道:“賀喜陛下,賀喜皇后!”

“快快起來,去稟告皇祖母知曉。”

劉徹擺手讓他免禮起身,復又不忘加了句:“記得替朕多說些好話,若朕入不得寢殿,阿嬌會不樂意的。”

阿嬌自是會意,咯咯笑道:“那是。”

“陛下放心,太皇太后聞得這等天大喜訊,必是甚麼氣都消了。”

長信詹事忙是起身,笑著應諾,便是趨步而退,往內殿行去。

沒過多久,內殿便是傳來動靜,打頭的卻不是長信詹事,而是太上皇劉啓和太后王娡。

“你這不肖子,此等大事竟是瞞了這麼些時日!”

劉啓邁步而來,臉上摻雜著狂喜和震怒,神情分外精彩,揚起手作勢要抽劉徹的嘴巴子。

他又不蠢,兒子離京兩月有餘,剛返京半日光景,兒媳婦就懷孕了,必然是數月前就有了孕信的。

再想起劉徹離京後,椒房殿防備如此森嚴,阿嬌更是從七月間便稱病閉宮,不來向長輩問安,還有甚麼想不清楚?

阿嬌忙是出言勸道:“父皇息怒,陛下也是……”

太后王娡不待她說完,便提步近前,拂袖將劉徹趕到一旁,就跟驅趕討嫌的蒼蠅般,卻又隨即小心翼翼的攙住阿嬌,撫著她的小腹,笑瞇瞇問道:“幾個月了?”

阿嬌難得的羞怯道:“四月有餘,未滿五個月。”

王娡又是問道:“可還吃得好睡得好,身子可有不適?”

阿嬌答道:“起先還有些犯惡心,然有諸多婦醫幫著調理,現下已是無礙,反倒是飯量大了不少。”

“能吃就好,能吃是福,害吃喜可是大好事。”

王娡握著她的小手笑得舒心,復又道:“太皇太后聞得這等喜訊,病痛全消,已是下了榻,正等著你過去呢。”

說完,她便是喚內宰也來扶著阿嬌,一衆內宰宮婢簇擁著皇后,小心翼翼的往內殿行去。

“這……”

劉徹見得靠山離去,不禁縮了縮脖子,不敢擡眸去看那震怒中的太上皇老爹。

“跪下,在此候著!”

劉啓沉聲怒斥,便即拂袖轉身,離去前丟下句話:“爲父雖頑疾纏身,但尚不至耳目昏聵到連阿嬌和她腹中龍嗣都護不住!”

“……”

劉徹啞然無語,老老實實的跪在地上,殿內的宮人嚇得臉色煞白,哆嗦著給皇帝陛下獻上厚實的席墊,墊在膝下,免得凍了腿。

“讓殿內宮人盡皆退下,我在此伺候便好,你等趕緊遣人速速燒熱地龍,再往殿內多加些炭盆,快去!”

長信詹事匆匆趕來,見得這情形,忙是退到角落,低聲吩咐他的隨輔宦官道。

宮人們如聞大赦,眼睜睜看著皇帝被太上皇罰跪,他們的小心肝都快嚇裂了,一刻都不想多呆啊。

劉徹這一跪便是兩個時辰,生生從未時跪到酉時。

眼見快到得用晚膳的時辰,長信詹事方得了通傳,近前躬身道:“陛下,太皇太后已領著太上皇和太后擺駕椒房殿了,皇后也已隨行,傳下懿旨讓陛下也回返椒房殿一同用膳。”

“皇祖母怎的沒在長信殿賜宴,反要駕臨椒房殿?”

劉徹在他的攙扶下緩緩起身,揉著刺疼發麻的雙腿,訝異道。

長信詹事默然少頃,方是意味深長的答道:“據老奴所知,乃是皇后說她先前身子不好,有孕後膳食皆要由婦醫斟酌而定,不好胡亂用旁的吃食。太皇太后本就寵溺皇后,現下更是著緊龍嗣,自是寧可自身勞累些,擺駕椒房殿用膳。”

劉徹愣怔半晌,放著重重頜首,嘆道:“朕曉得了。”

回返椒房殿時,劉徹也沒乘御輦,徑自從廊道穿行。

宮苑深深,迴廊千重,剛入宮的人極易迷路,然若是走熟了,會抄近道,其實能省不少路程。

劉徹比太皇太后等人晚走許久,卻反是先到得椒房殿,吩咐宦者令李福趕緊多備些晚膳,加些皇祖母和父皇母后喜好的菜餚。

李福聞得三大巨頭駕臨,豈敢有半分輕忽,忙是到尚食監盯著庖廚們燒製御膳,更親自嘗菜,倒非擔憂有人下毒,而是嚐嚐味道對不對巨頭們的胃口。

作爲合格的大宦官,對宮裡每位巨頭的口味都記得清清楚楚,連各式菜餚的鹹淡都瞭然於胸。

宦者令這內宮大總管更是不好當,不是光諂媚討好就行,天賦和努力都不可或缺。

劉徹特意跑到宮門處候著,迎了三位長輩的輦輿,讓宮人這兩座轎輦擡上柞階,直接停在殿門,又陪著笑臉要扶皇祖母落輦。

太皇太后雖患了眼疾,卻也還瞧得清是誰來攙扶,沒好氣的甩著袍袖道:“扶哀家作甚,扶阿嬌去!若不好生照看她,哀家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劉徹討好道:“皇祖母教訓得是,孫兒先扶皇祖母入殿,再來接阿嬌!”

太皇太后冷哼一聲,也沒再推拒,就著劉徹的攙扶落了轎輦,入得殿內。

太上皇劉啓和太后王娡同乘轎輦,落輦後見得這情形,忙是移步近前,替下劉徹攙著太皇太后,好讓他去扶尚在轎輦上的阿嬌。

劉徹將阿嬌扶下了轎輦,附耳讚道:“你今日倒是機靈,曉得讓皇祖母移駕椒房殿用膳,爲朕解圍。”

阿嬌頗是嘚瑟道:“那是,臣妾可機靈著呢。”

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
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茍全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贡县| 牡丹江市| 黄平县| 襄樊市| 岑巩县| 博罗县| 永登县| 枣强县| 黑龙江省| 班玛县| 建瓯市| 夏邑县| 宜城市| 南昌市| 塔河县| 加查县| 松滋市| 永定县| 呼图壁县| 博罗县| 开鲁县| 瓮安县| 菏泽市| 苏州市| 泸定县| 明星| 湘潭县| 安平县| 汶上县| 沧州市| 囊谦县| 延吉市| 革吉县| 青河县| 高青县| 广元市| 正镶白旗| 色达县| 观塘区| 武汉市|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