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

漢初之時,漢人將臺蛙島稱爲東鯷,然對其所處地理位置的認識稍有偏差,以爲在“會稽海外”,後世史家據(jù)此以爲漢初所謂東鯷島是爲琉球羣島,無疑是沒深入探究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

漢書記載,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爲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

別說在漢初,就算是兩千餘年後,琉球羣島的人口數(shù)量和土地面積也不足以分立二十餘國,更遑論每歲皆渡海來朝。

漢人之所以說東鯷在會稽海外,實因歷史上的東甌和閩越是武帝朝末期才被大漢征服,在此之前,大江下游最南邊的沿海漢郡便是會稽。至於歷史網(wǎng)文慣稱的夷洲和流求國,那更是東漢乃至唐朝纔有的稱謂,在此就不浪筆墨多作討論了。

南海水師艦隊遠赴夫甘都盧,北海水師又擔負著朝鮮禁海及經(jīng)略倭島的重任,故從勃海至南海的近海皆暫由東海水師負責巡弋。

遣大量戰(zhàn)艦巡海無疑耗資甚巨,然卻不得不如此,除卻能讓水師將士們能借機操演,熟悉海象和航線,更重要的是護衛(wèi)愈來愈多的商船隊。

大漢四海昇平,百姓大多豐衣足食,沒多少人願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做盜匪,然萬里海疆何其遼闊,總少不得外族海匪爲患。

今歲九月,正在大漢君臣紛紛將注意力投向身毒時,東鯷島與建安郡隔著的那道海峽,就出現(xiàn)了極爲惡劣的海匪劫船案。

建安郡本是東甌和閩越舉國內(nèi)附後,由漢廷設(shè)府治政的新郡,首任太守主父偃高升尚書令後,由韓安國接任該郡太守。

建安郡經(jīng)過數(shù)年經(jīng)營,下轄的溫鹿和福榕兩城又是近海商道的重要中轉(zhuǎn)地,故商貿(mào)愈發(fā)興盛,兩城的常住人口已接近十萬之衆(zhòng),稱得上小郡大城。

然因諸越皆已歸漢,故建安郡不被視爲邊郡,並未囤駐重兵,僅靠服首年兵役的當?shù)馗S持治安,區(qū)區(qū)二十萬屬民,且不少是外地商賈派來的人手或押來的奴隸,每歲需服兵役的男子著實不多,巡視兩城周邊都頗是捉襟見肘,自然無力出兵剿匪。

或許正因如此,東鯷島的蠻夷愈發(fā)不安分了,看著海上不斷穿梭往返的大漢商船,就如同看到無數(shù)的肥羊,瞧準時機便劃著舟楫前來劫掠。

東鯷主島雖距建安郡近愈四百里,然那狹長的“東鯷海峽”中有不少小島,譬如後世的金門,馬祖及澎湖羣島等。

大漢征服諸越時日尚短,且暫時無意大舉開發(fā)諸越之地,更無暇顧及那麼些島嶼,佔下來還要派兵駐守,著實太不劃算。

大漢水師雖不時登島巡視,清剿島上土著,焚燬作物和房舍,使之成爲無人島,然也不可能長期駐守在此,故東鯷海匪意圖劫掠大漢商船時,往往會將這些島嶼作爲停靠點乃至潛伏點。

過往的東鯷海匪倒還略爲收斂,劫船後大多隻搶貨不傷人,搶完就放人放船,免得真的惹惱漢軍,引來滅頂之災(zāi)。

久而久之,漢商的船隊若真遇著東鯷海匪,雖暗道晦氣倒黴,卻也不會拚死抵抗,只需多奉送些財貨,多是能留船保命,約莫就與陸地行商時,遇著山賊要交些買路錢是同樣的道理。

然此番不知怎的,更不知從哪冒出一股悍匪,竟敢劫船殺人,且劫的是田氏商團和清河百貨的聯(lián)合商船隊,殺的是兩大外戚世家的族人!

說來也是兩大商團太過自信,覺著掛了商團旗標,是沒不長眼的海匪敢來劫船的,又想快些啓航南下,故也沒循往例等北海水師的巡弋艦隊出航後,跟在後頭航行。

誰曾想,整整三十艘大貨船組成的船隊,東鯷海匪也敢動手,硬是逼停了十二艘貨船,不但接舷登船,更是搶貨殺人。僥倖得脫的十八艘貨船忙是轉(zhuǎn)了航向,逃往建安郡靠岸,並迅速遣快馬向官府求援。

建安太守韓安國得了都尉稟報,不敢有半分耽擱,細問詳情後,分別向朝廷和東海水師大營快馬傳訊。

東海水師的主掌僕射是爲伏波將軍田懷,接到建安傳來的軍情,驚得冷汗直流,兩大商團的東家可是竇氏和田氏,兩大外戚在朝堂雖已無甚權(quán)勢,然也正因如此,天家出於彌補之意,對兩家可是分外優(yōu)待的。

出兵救援!

田懷忙是親率艦隊出海,從瑯琊郡向事發(fā)的海域全速行駛,然東鯷海峽離瑯琊郡足有兩千餘里,風帆戰(zhàn)列艦即便在順風順水時,頂多每個時辰行進七十餘里,若海象不好,想在十日內(nèi)趕到都夠嗆,正常來說怎麼都得花去小半個月。

田懷何嘗不知?

然此事甚大,據(jù)建安傳來的軍情,被劫走的十二艘貨船中,不但滿載著價值千金的絲綢瓷器等的貴重貨物,更有數(shù)名田氏和竇氏的子弟。他們此番是押著這些貨物前往嶺南邊市,準備與滇國商人交易的,也順帶歷練歷練,爲日後獨自打理族中產(chǎn)業(yè)提前練手。

這些子弟顯都是得族中長輩看重的,或許不是嫡系子嗣,但也必是出身於在族會說得上話的大旁支,可不是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遠親可比。

他們?nèi)粲袀€三長兩短,這事絕對無法善了。

田懷現(xiàn)下就想著全力救援,即便明知希望渺茫,但姿態(tài)還是要擺出來的,免得兩大外戚乃至天家日後遷怒於他,怪罪他怠惰軍務(wù),放任東鯷海匪爲患。

他冤不冤啊?

要曉得,北海水師和南海水師的兵員皆爲五萬人,還可調(diào)邊軍協(xié)從,譬如南海水師此番遠赴夫甘都盧,除卻樓船將士,還從胥浦城借調(diào)了不少邊軍將士隨船。

東海水師的兵員編制卻僅有三萬人,且因瑯琊非是邊郡,也沒囤駐邊軍,故東海水師樓船將士想要輪番出海巡弋都有些忙不過來。

南海水師未出徵時,整個南海及諸越之地的近海皆爲其巡弋範圍,東海水師則在勃海至?xí)痪€巡弋。

現(xiàn)下倒好,橫海將軍荀世領(lǐng)著南海水師跑夫甘都盧去了,將數(shù)千裡海疆盡皆丟給東海水師,又出了這等大事,田懷真是想哭都哭不出來!

田懷哭不出來,遠在長安的竇氏和田氏大宅卻是哭聲難歇。

現(xiàn)下大漢各郡皆以瀝青大道連通,建安郡雖未曾鋪設(shè),卻也修築了平坦寬闊的官道,快馬數(shù)千裡的加急奏報,來得極快。

此事遠比田懷想象的要大得多,國舅田勝的親侄兒和順候竇浚的親外孫都在被劫的船上!

田勝的侄兒乃是兄長田蚡的兒子,田蚡昔年因犯大罪被處凌遲,然其子得以金贖刑,貶爲庶民,田勝不願見得侄兒流落街頭,便讓他幫著打理些產(chǎn)業(yè);竇浚的外孫因非竇氏子弟,日後難以繼承產(chǎn)業(yè),竇浚這才特意爲他安排了這好營生。

誰曾想,長輩的拳拳疼惜之心,竟將他們送上死路。

兩人雖說尚生死不知,實則應(yīng)已喪生,蓋因據(jù)僥倖逃脫之人所述,海匪登船後二話不說便是動手殺人,且隨即拋屍入海。

此仇不報,此恨難消啊!

此事太過惡劣,十二艘船上共計三百二十三人,只怕以盡皆遇害,且不說裡頭有皇帝陛下的表親,即便全是庶民百姓,也是大漢子民啊!

多少年了,大漢已多少年沒出現(xiàn)過此等嚴重匪患?

自漢軍收復(fù)燕北,河朔及雍涼,雖在歷次大戰(zhàn)中傷亡了不少將士,然保家衛(wèi)國是軍人的天職,以身殉國乃是壯舉,平民卻沒再出現(xiàn)過甚麼重大傷亡。

三百二十三條性命!

就算裡頭有不少外族奴隸,但如此多漢民喪生海匪之手,朝廷若無動作,傳揚出去豈不教大漢臣民寒心,教外邦諸國小覷?

“傳朕旨意,著宣曲校尉衛(wèi)青任三品平寇將軍,率宣曲騎營奔赴建安郡治福榕城,乘東海水師戰(zhàn)艦登岸東鯷。”

劉徹高居御座,環(huán)視殿內(nèi)羣臣,冷聲吐出兩個字:“清島!”

不止是爲那些漢民復(fù)仇,更是要釜底抽薪,免得日後再出現(xiàn)東鯷海匪劫掠大漢商隊之事。

史上歷朝歷代皆爲抗倭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清廷更是爲防備臺蛙島的“鄭氏王朝”登岸侵擾,行了禁海令,將沿海百姓內(nèi)遷。這無疑是治標不治本的。

既然大漢現(xiàn)下無力也無意經(jīng)營東鯷,索性清島,一方面可“殺猴儆雞”,一方面留島不留人,替後人甚些麻煩。

劉徹身爲穿越者,曉得東鯷島中部有大山脈,兩萬騎兵不可能真的將東鯷二十餘國斬盡殺絕,然至少要將地勢平坦的地帶來回犁乾淨。

“另傳旨會稽和廣陵兩郡都尉,各調(diào)集府兵萬人,交由東海水師步騎校營統(tǒng)御,登島,焚林,燒山!著豫章郡每歲調(diào)五千精通水性的府兵,至建安郡治囤駐,每月輪番出海,到各處小島清剿海匪!”

劉徹見得羣臣無有意義,緩緩起身,肅容道:“朕昔年曾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今日不妨再加一句,害我漢民者,夷滅其族!”

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yǎng)早膳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nèi)院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zhàn)船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zhàn)俘 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零五章 權(quán)貴人脈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xiāng) 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xué)老者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zhàn)驟起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七十四章 工業(yè)血液 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yīng)對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xié)從理政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yù)算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nèi)定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zhàn)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新書徵詢,免費章節(jié),請大家務(wù)必看看,拜託!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
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yǎng)早膳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nèi)院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zhàn)船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zhàn)俘 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零五章 權(quán)貴人脈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xiāng) 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xué)老者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zhàn)驟起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七十四章 工業(yè)血液 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yīng)對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xié)從理政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yù)算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nèi)定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zhàn)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新書徵詢,免費章節(jié),請大家務(wù)必看看,拜託!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襄汾县| 安义县| 淮滨县| 阿拉善左旗| 呼玛县| 八宿县| 呼玛县| 从化市| 温泉县| 雷州市| 斗六市| 六枝特区| 调兵山市| 色达县| 苏尼特左旗| 沙坪坝区| 双城市| 扎囊县| 黔东| 汝州市| 治县。| 东方市| 普定县| 甘南县| 镇沅| 古浪县| 楚雄市| 平谷区| 喀什市| 大关县| 平和县| 上杭县| 都兰县| 利川市| 阜宁县| 阜康市| 会同县| 环江| 大宁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