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

(預先申明:修改許久,仍覺不太滿意,於大情節無礙,可跳過,若是要看,切勿冤枉作者君灌水,感恩。)

夜郎乞降,皇帝陛下以仁德爲念,不欲滅國夷族,納降!

各郡縣官府陸續張榜公告,貼出了夜郎的降表,饒是不識字的百姓也讓旁人幫著唸了,覺著咱家皇帝果真是千古仁君,便宜那些夜郎蠻子了。

西南再無戰事,尋常百姓閒暇時反倒少了談資,繼續過著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長安城的不少士子卻是忙著臨陣磨槍,捧著政經官學的教材玩命啃書,等待接受公府的核鑑。

近年來,漢廷取官制度在皇帝劉徹的力推下,愈發有類似後世公務員國考的苗頭,非但是世家子弟,出身寒門庶戶的士子也是有機會的,但必須先的通過政經官學對相關課目的考評。

世家子弟無疑是有巨大優勢的,真正有志仕途的世家子本就大多在政經官學就讀過,雖說黃埔軍學和政經官學每歲都會向寒門士子釋出部分入學名額,但仍是比世家子弟佔的份額少很多。

去歲朝廷在二十座大城建了書院,招收了大量寒門士子入學,然時日尚短,故此番兩個新郡取官,世家子弟仍是佔絕對多數。

然真正得到舉薦的,大多不是那些尚未入仕之人,而是想獲得更大重用乃至拔擢的在任官員,畢竟他們纔有足夠的資歷和經驗,去擔任重要官職,也才值得自家身居高位的長輩爲他們向公府提出舉薦。

外放邊郡,晉官秩,攢資歷,樹政績,任滿再調回京城,往後的官途就愈發順暢了,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去鍍金的。

不算鎮南塞,兩郡四縣雖依循嶺南郡的前例,治下屬民不會太多,故官吏編制也較少,但終歸也釋出了近千官缺,刀筆小吏之類的就不列入考量了。

兩郡太守皆是懸缺,等候皇帝陛下聖裁,然郡府諸曹掾史和縣令縣尉的官秩可也不低了。

萬人之縣的縣令秩俸六百石,與中央官署大多數的府司僕射同秩,且是實打實主政一方的父母官。

皇帝劉徹倒也沒多過問,此乃公府職守,身爲皇帝隨意干涉,反會破壞官僚體系的良好運作。

牂柯太守的人選已然是圈定,滇郡太守卻遲遲難決,不是沒有屬意的人選,只是劉徹有些不捨自家幺妹和小侄女。

滇郡要依循嶺南郡的商制,現今在合適的太守人選,無疑就是大農府的財部少卿桑弘羊,年近而立,官秩和資歷都合宜,況且日後若想接任大農令,如孔僅昔年般,外放郡守主政一方,歷練才足夠完備。

然昔年張騫外放嶺南,長姊陽信公主就執意隨任,還帶上了虛年四歲的小張篤。

劉徹深知幺妹泰安公主的脾性,看著溫順軟糯,內裡實也是個犟脾氣,又有長姊先例在前,怕也是要隨任的。

小侄女桑無憂亦才虛年四歲,雖說和張篤去嶺南的年歲差不多,但畢竟是女娃,又向來深得太上皇和太后的寵溺,時常帶在身邊,住在甘泉宮的時日比住桑府都多。

劉徹遲疑難決,爲此特意去了趟渭北。

太上皇劉啓聞得此事,擺手道:“國事爲重!”

太后王娡的覺悟之高,再度出乎劉徹這做兒子的預料,雖滿臉不捨,卻仍是道:“若桑弘羊亦是有心外放任官,那便如此吧。”

若因自家女兒耽誤了女婿的前程,就怕女婿日後心生埋怨。

雖說桑弘羊定是不敢欺負自家女兒,但王娡身爲人母,還是希望女兒能真的夫妻和美。

可憐天下父母心!

劉徹回返長安,便是召了桑弘羊入宮,提及此事。

桑弘羊自然是樂意的,雖覺對妻女有所虧欠,然憑自身本事得成三公九卿是他此生志向,且也能向愛妻證明,她沒看錯人嫁錯郎,就如現今的兩位連襟,皆已位列九卿的大行令張騫和衛尉公孫賀。

劉徹頜首道:“既是如此,那你便逐步向財部丞蕭徹交辦政務,待得公府取官完備,便啓程赴任吧。”

不出所料,泰安公主執意隨任。

小翁主桑無憂也到了醒事的年歲,聽聞要許久不能再見到外祖父和外祖母,端是哭鬧得厲害,反倒是聽聞若留在長安則許久不能再見到阿父阿母時,突是止住哭聲,歪著腦袋,眨著水汪汪的大眼睛。

“那無憂若留下,能否與外祖父常住甘泉宮?”

小傢伙如是問道。

“啊?”

泰安公主不由愣住了,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那無憂就留下好了。”

小傢伙吭哧吭哧的下了榻,開始翻箱倒櫃。

泰安公主更是疑惑:“你這是作甚?”

小傢伙理所當然道:“收拾行囊,去甘泉宮尋外祖父啊!”

“……”

泰安公主無語凝噎,怎的生了這麼個小沒良心的。

然遙想昔年,自身也是總愛黏著太皇太后撒嬌,這或許就是隔代親吧。

她卻不知,桑無憂之所以如此喜歡自家外祖父,卻是劉啓近來時常在微服出遊時,把這寶貝外孫女也帶在身邊,祖孫二人肆意吃喝玩樂,不知過得多逍遙自在。

桑弘羊聽得愛妻的抱怨,亦是哭笑不得,也只得好言寬慰,若真如此,倒是好事,今歲讓女兒先留在長安,待得夫妻二人在滇地安穩下來,女兒年歲更大些,再讓她隨任也不遲。

泰安公主雖也知道他說得在理,然身爲人母,總是不捨與女兒長久別離。

時日就在糾結與煩惱中緩緩流逝,轉眼已是暮春四月。

霸城門外,車馬粼粼,龐大的車隊蜿蜒十餘里。

倒不是泰安公主的排場大,與昔年陽信公主隨任嶺南時不同,此番隨行的還有前往牂柯郡和滇郡的千餘官員,加上大批侍衛和婢女,滿載各類藥品和器物的車駕,陣仗自然頗大。

須得渡過大江,到了武陵,兩郡官員分道揚鑣,車隊的規模纔會縮小些。

陽信公主和南宮公主皆是來爲自家幺妹送別,姊妹三人淚眼漣漣,此番離京,想再見到怕要到臘月,桑弘羊返京述職之時了。

泰安公主好不容易上得車駕,然沒過多久,又掀開車窗的帷簾,遙望渭北,想到已送往甘泉宮的女兒,忍不住再度簌簌落淚。

桑弘羊沒多說甚麼,只是默默摟著她。

好在泰安公主的內心並不似她的外表般柔弱,傷懷了大半日,便是強抑心中的不捨,漸漸平復了心緒。

說實話,她之所以能迅速恢復過來,亦因自幼鮮少出宮,更從未離開京畿之地,最遠就到過渭北甘泉宮和南山避暑山莊,沿途的所見所聞對她而言處處透著新奇。

桑弘羊對此自是樂見,故每每入城休整時都會與她換了燕居常服,四處逛逛,瞧瞧各地的風土人情,買些當地的特產。

如是過得大半個月,才渡過大江,入得武陵郡的轄地。

到得武陵郡的郡治索縣,尚未入城,官道上就迎來大隊人馬,隨行的侍衛紛紛縱馬上前攔阻。

不多時,但見三個少年快步行來,向剛落車的桑弘羊和掀開車簾探看情形的泰安公主分別見了禮。

“姨母怎的今日纔到?我可是在此等候多日了。”

張篤不似劉塍和蘇武般拘禮,笑著打趣道:“莫不是姨父不捨姨母受車馬顛簸之苦,刻意放緩行程?”

泰安公主臉頰微紅,輕叱道:“這才數月未見,從何處學來的油腔滑調,若教你阿母見得這副孟浪模樣,必是要賞你幾個爆慄。”

“我阿母可捨不得。”

張篤滿臉嬉笑,復又道:“姨父姨母且隨我等進城,順南候莊淼此時也在城中迎候,待得與姨父交代清楚滇地之事,我等確是要儘速啓程了,免得誤了咱們安南將軍的婚期。”

“婚期?”

泰安公主見劉塍的神情略顯尷尬,不由更是疑惑,“要與那順南候的小女兒行正婚禮?然待得你等抵京,應已入夏,不宜正婚吧?”

漢人多選在春秋兩季正婚,尤是劉塍身爲宗室子弟,就更講究了。

“哈哈,姨母想岔了,婚期乃是在今歲秋季。”

張篤見劉塍不好開口,索性插話道:“此番我等立下大功,陛下早已遣人傳了口諭,待我等返京必有封賞,還特意囑咐塍表兄,待返京之後,會著由宗正府和太常府爲之操辦,重新以列候形制行婚儀六禮,想來是要爲他封侯了。”

泰安公主恍然大悟,昔日劉塍赴滇迎親,雖是破格依列候形制置辦的納徵禮,但宗正府就派了個張篤隨他赴滇,甚麼婚儀六禮更沒法好好辦,若此番真能因功封侯,而不再只是個侯府嗣子,又是在長安舉辦婚儀,那排場和形制可就不同。

“如此也好,免得委屈了那姑娘。”

泰安公主自然明白婚嫁對女子的重要意義,畢竟男子可娶三妻四妾,女子卻大多想著從一而終,一世就這麼一場正婚大禮,若是草草了事,怕是終生之憾啊。

她眨了眨眼,問道:“那姑娘此時亦在城中麼?”

劉塍忙點頭應是。

泰安公主輕笑道:“那便入城吧,到時你等男子自去商議正事,我與她說說女兒家的事。”

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軍鎮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
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軍鎮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泰兴市| 汤原县| 翁牛特旗| 福建省| 全椒县| 邯郸县| 休宁县| 雅江县| 宝山区| 揭阳市| 海兴县| 吴川市| 白河县| 濮阳市| 隆尧县| 石泉县| 睢宁县| 沅江市| 岳池县| 霸州市| 泰顺县| 柏乡县| 秦皇岛市| 横峰县| 临漳县| 海阳市| 莱阳市| 江源县| 隆安县| 商城县| 德州市| 凤庆县| 古交市| 长武县| 怀集县| 阜南县| 济源市| 修武县| 青浦区|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