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3章 進軍澳洲

馬爾代夫海戰,影響到的並不僅僅是印度洋的戰局。

相對而言,馬爾代夫海戰對印度洋局勢的影響反而不算大。直到九月底,也就是印度洋的颶風季節過後,中國海軍才啓動了攻打斯里蘭卡的作戰行動,而且首先攻佔了安達曼-尼科巴羣島。也就是說,進攻斯里蘭卡的作戰行動到一九四二年底才正式開始,要到一九四三年纔會進攻印度本土。

當時,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西南太平洋。

七月底,“企業”號就到達了悉尼港,編入了第31艦隊,美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艦隊航母總量又增加到了兩艘。加上陸續到達的四艘小型航母,第三艦隊的航空作戰能力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所增強。

問題是,第三艦隊的戰鬥力,依然不如中國海軍的第五艦隊。

到七月底,第五艦隊在原有的三艘“秦始皇”級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唐玄宗”號、以及修復歸隊的“魏武帝”號,僅有受損較爲嚴重的“秦始皇”號沒有返回,艦隊航母的數量恢復到了五艘。此外,編在登陸艦隊裡的小型航母也達到了十四艘,其中六艘的載機能力與美軍的小型航母相當。

可見,第五艦隊的航空作戰能力依然遠強於美軍第三艦隊。

要想奪回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權,美軍現在的實力遠遠不夠,而且在一九四四年之前,美軍都沒有可能單獨奪回制海權。

如此一來,美軍自然希望獲得支援。

在美國的衆多盟國中,也就只有英國有能力提供援助。也正是如此,美軍希望英國皇家海軍能夠在太平洋戰場上發揮一些作用。問題是,英國在太平洋上並沒有太大利益,出兵太平洋的迫切‘性’不是很大。即便澳大利亞是英聯邦成員,但是與英國的親密程度並不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美國的盟友。也就是說,澳大利亞的主要保護者不是英國,而是美國。英國皇家海軍出兵太平洋,得有一個前提,即英國皇家海軍得有富餘兵力,而且在其他戰場上沒有太大的壓力。

說得直接一點,在奪取印度洋的制海權,保證印度不受到攻擊之前,英國皇家海軍沒有理由出兵太平洋。

正是如此,美國海軍自然希望英國皇家海軍能在印度洋上大獲全勝。

只要英國皇家海軍奪取了印度洋的制海權,擊敗了中國海軍,那麼第二印度洋艦隊就能馳援西南太平洋。到時候,美英聯軍將增加兩艘艦隊航母,至少能夠縮小與中國海軍在航空作戰能力上的差距。

可以說,如果第二印度洋艦隊加入第三艦隊,美國海軍確實有能力在西南太平洋上向中國海軍叫板,至少有放手一搏的機會。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在一九四二年六月的時候,斯普魯恩斯就向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提‘交’了一份作戰計劃,主要內容就是在第二印度洋艦隊到達之後,美英聯軍如何奪取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權。斯普魯恩斯在計劃中明確提到,在獲得第二印度洋艦隊的支援之後,美英聯軍將主動進入珊瑚海、或者是在塔斯曼海北部海域尋找機會與中國艦隊決戰,通過決戰奪取制海權。

此外,英國皇家海軍也有類似的計劃。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已經訂下了第二印度洋艦隊前往西南太平洋的行動安排,決定在奪取了制海權之後,讓斯科特率領艦隊開赴悉尼,聽從第三艦隊指揮,並且同時在悉尼成立美英聯合艦隊司令部。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甚至選好了聯合艦隊的指揮官,只差與美國海軍進行溝通商量了。

可見,美英兩國都希望第二印度洋艦隊能夠開赴西南太平洋戰場。

只是,這得有一個前提,即第二印度洋艦隊在印度洋上打了勝仗,最好是殲滅了中國海軍的第21艦隊。

說白了,如果馬爾代夫海戰的勝利者是第二印度洋艦隊,那麼戰局將是另外一個樣子。

即便中國海軍暫時放棄了進軍印度洋的作戰計劃,也肯定會再派一支艦隊過去,而這勢必會削弱第五艦隊,因爲“秦始皇”號還沒有修復,而第二批“唐太宗”級還在建造,也就只能從第五艦隊‘抽’調艦隊航母。以當時的情況,中國海軍不大可能放棄既定作戰計劃,也就會繼續安排攻打印度的作戰行動,因此肯定會增派艦隊,而且會動用更多的艦隊航母,也就會使第五艦隊遭到嚴重削弱。如果第21艦隊全軍覆沒,那麼中國海軍很有可能向印度洋派遣三艘艦隊航母,因此即便把“秦始皇”號算上,能夠留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也就只有三艘艦隊航母。哪怕第21艦隊沒有全軍覆沒,只損失了一艘艦隊航母,也意味著能夠部署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只有四艘艦隊航母。由此可見,就算向印度洋派遣第二支艦隊,能夠牽制住第二印度洋艦隊,也必然會削弱中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優勢,使得向澳大利亞進軍的作戰行動受到影響。

所幸的是,在馬爾代夫海戰中取勝的不是第二印度洋艦隊。

在第二印度洋艦隊覆滅之後,美軍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可以說,美軍不但不要指望扭轉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還得考慮如何應對中國軍隊的下一輪進攻。

第21艦隊沒有返回太平洋,在七月底回到新加坡,八月初就再次出發,開始爲登陸做前期準備工作。直到一九四二年底,第21艦隊纔再次返回新加坡,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休整,讓持續部署近半年的戰艦得到了維護。此後,第21艦隊又返回印度洋,參與了攻打斯里蘭卡與印度本土的作戰行動。到一九四三年底,第21艦隊開赴西南印度洋,參加了攻打南非的作戰行動,並且在中國軍隊攻佔了開普敦之後,改編爲第61艦隊。到一九四四年的時候,第61艦隊回到阿拉伯海,再次成爲第21艦隊,隨後參與了進軍‘波’斯灣與紅海的作戰行動。也就是說,直到西南太平洋戰爭結束,第21艦隊都沒有返回太平洋戰場,一直在印度洋上活動。

問題是,在太平洋戰場上,有沒有第21艦隊,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要知道,即便沒有第21艦隊,第五艦隊也有足夠的實力進軍澳洲大陸。

沒有了來自印度洋上的威脅、或者說少了一個麻煩,進軍澳洲本土的作戰行動也就順理成章的提上了議事日程。

七月底,中國陸軍與陸戰隊消滅了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最後一股美軍。

僅僅一週之後,霍尼亞拉港就恢復通航,來自中國本土的運輸船隊爲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中國軍隊送來了上百萬噸的作戰物資。到八月底,工程兵已經修復了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空軍基地,並且興建了三座野戰機場,把瓜達爾卡納爾島的航空兵容納能力提高了到四百架戰術飛機。此外,工程兵還在霍尼亞拉港附近修建了一座水上飛機基地,能夠支持近五十架水上飛機活動。

只是,在接下來的作戰行動上,海軍與陸軍出現了分歧。

海軍主張首先攻打新赫布里底羣島與新喀里多尼亞,然後以新喀里多尼亞爲基地,向澳洲大陸進軍。陸軍則主張直接攻打澳洲大陸,最多在此之前奪取一座離澳洲大陸較近的小型島嶼做爲前進基地。

有趣的是,陸軍卻沒有提出到底應該奪取哪座島嶼。

在澳洲大陸東北方向上,有不少的島礁,但是並沒有規模較大的島嶼,面積最大的凱託島也不到一平方公里,根本駐紮不了多少軍隊,甚至連修建小型機場都十分勉強,更別說爲登陸澳洲本土提供支撐了。

事實上,離澳洲本土最近的大型島嶼,就在新喀里多尼亞。

只是,新喀里多尼亞離所羅‘門’羣島較遠,而且有重兵駐守,所以海軍才主張在此之前首先攻打防禦較爲薄弱的新赫布里底羣島,然後以新赫布里底羣島基地攻打新喀里多尼亞,減輕登陸作戰負擔。

問題是,這樣一來,進攻澳洲的作戰行動肯定得推遲到一九四三年,甚至有可能推遲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

要知道,新赫布里底羣島與新喀里多尼亞都比所羅‘門’羣島大得多,而且美軍在丟掉瓜達爾卡納爾島之後,正在全力加強新喀里多尼亞的防禦部署,攻打努美阿的戰鬥難度不亞於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如果在新喀里多尼亞陷入苦戰,除了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最終,海軍與陸軍各讓了一步。

陸軍承認直接攻打澳洲本土有很大的難度,而且海軍現有的海運力量,不足以支撐如此大規模的跨海作戰行動,非常有必要奪取一座較進的前進基地,並且在進攻澳洲本土之前做好充足準備。

海軍也承認,攻打新赫布里底羣島是在‘浪’費時間,而且能讓美軍趁此機會加強新喀里多尼亞的防禦部署,因此沒有必要攻打新赫布里底羣島,而是應該直接從所羅‘門’羣島出發攻打新喀里多尼亞。

只是,海軍留了一手。

這就是,在攻佔了新喀里多尼亞之後,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與多餘的兵力,就得在進攻澳洲本土之前攻打新赫布里底羣島。

到此,攻打澳洲本土的行動終於有了眉目了。

第58章 急流勇退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87章 生於憂患第607章 放權第9章 深入基層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60章 盡力而爲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30章 始作俑者第176章 重頭戲第175章 夜戰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67章 血誓第82章 預料之外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580章 新使命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86章 隱患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87章 馬拉松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96章 關鍵點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32章 轉折點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16章 目的地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67章 打就打第160章 餘熱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30章 開打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420章 新挑戰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6章 長遠之計第442章 證明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152章 足跡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91章 棟樑之才第43章 拖累第137章 受夠了第8章 三權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57章 皇朝末日第565章 遭遇戰第187章 馬拉松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447章 備戰第86章 圍攻第177章 新局面第142章 南下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7章 冷眼旁觀第395章 爭取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42章 自以爲是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86章 圍攻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101章 遠戰
第58章 急流勇退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87章 生於憂患第607章 放權第9章 深入基層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60章 盡力而爲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30章 始作俑者第176章 重頭戲第175章 夜戰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67章 血誓第82章 預料之外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580章 新使命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86章 隱患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87章 馬拉松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96章 關鍵點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32章 轉折點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16章 目的地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67章 打就打第160章 餘熱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30章 開打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420章 新挑戰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6章 長遠之計第442章 證明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152章 足跡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91章 棟樑之才第43章 拖累第137章 受夠了第8章 三權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57章 皇朝末日第565章 遭遇戰第187章 馬拉松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447章 備戰第86章 圍攻第177章 新局面第142章 南下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7章 冷眼旁觀第395章 爭取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42章 自以爲是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86章 圍攻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101章 遠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新巴尔虎左旗| 朝阳区| 全南县| 义乌市| 青岛市| 聊城市| 两当县| 碌曲县| 开原市| 贵溪市| 文安县| 西宁市| 南通市| 武乡县| 拉萨市| 虞城县| 调兵山市| 两当县| 西藏| 岳西县| 宜宾市| 邵东县| 黔南| 浦东新区| 晋宁县| 曲阳县| 大庆市| 延川县| 天祝| 昌宁县| 娄底市| 攀枝花市| 宁津县| 四平市| 北辰区| 唐海县| 禹城市| 徐水县| 万盛区|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