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3章 水下利器

對戰局,坎寧安有著非常清楚的認識,而斯佩卻一眼抹黑。

最初兩天,斯佩的自我感覺還不錯。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公海艦隊一路無阻,甚至連天公都做美,沒有颳起大風浪。

只是,到了第三天,情況就不大一樣了。

一九四三年一月三日清晨,在天色快要放亮的時候,位於艦隊左前方的一艘驅逐艦發現了一根伸出海面的潛望鏡。雖然很快就搞清楚,這是一場虛驚,那是一艘正在返回帝國途中的德軍潛艇,但是這次偶然遭遇,讓斯佩意識到了潛在的危險,因此當即就下令加強反潛警戒。

可以說,斯佩的這道命令非常及時。

上午九點不到,一艘剛剛到達艦隊東北方向上大約三十公里處的驅逐艦就發現了一艘正在緊急下潛的英國潛艇。半個小時後,驅逐艦追上了那艘英國潛艇,並且在聲納的輔助下用深水炸彈發起了攻擊。大約半個小時後,驅逐艦上的德軍官兵看到了浮上海面的碎物,確認已經擊沉了英軍潛艇。

事實上,那艘英國潛艇沒有被擊沉,只是被炸成了重傷,被迫坐沉海底。在一月三日夜間,這艘潛艇上的英國官兵在進行了十多個小時的努力之後,終於讓潛艇浮上海面,並且發出了發現斯佩艦隊的報告。

可以說,這是一封非常重要的電報。

也正是這封電報,讓坎寧安確信他的判斷沒有錯,斯佩艦隊就在挪威近海。而且正在向北航行。

問題是,斯佩並沒有因此而產生警覺。

這也與當時的情況有關。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是受潛艇傷害最重的國家。大戰結束之後,英國當局曾經提出在全世界範圍內限制潛艇發展,甚至是拆毀所有潛艇,並且設法得到了美國當局的支持。只是,這一提議非常不現實,沒有任何一支海軍願意放棄這種海戰利器,而且英國皇家海軍也一樣。

有趣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的潛艇數量僅次於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

因爲在“華盛頓條約”中。並沒有對潛艇做出明確限制,所以在兩次大戰期間,英國皇家海軍一直在建造潛艇。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的潛艇已經超過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

也就是說,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是世界上擁有潛艇最多的海軍!

根據雙方公佈的資料,在一九四零年中期。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潛艇總量僅有一百艘出頭,英國皇家海軍擁有接近兩百艘。此外。英國皇家海軍擁有的排水量在一千噸以上、續航力在一萬海里以上的遠洋潛艇多大六十七艘,而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在大戰爆發時擁有的遠洋潛艇不到四十艘。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潛艇在封鎖英國的時候,英國的潛艇也在封鎖德意志第二帝國。

在一九四一年。英國皇家海軍就展開了多次以潛艇爲主的“破交襲擊戰”。比如派遣潛艇進入地中海,專門襲擊從意大利與希臘前往北非的船隻。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潛艇甚至進入了馬爾馬拉海,在土耳其海軍的眼皮底下,用魚雷擊沉了土耳其海軍中噸位最大的一艘主力艦。

到了一九四二年。英國皇家海軍潛艇部隊變得更大膽了。

年初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就組織了十多艘潛艇,準備進入波羅的海,襲擊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到瑞典航線上的船隻。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大戰期間所需的鐵礦石,有一半以上都來自瑞典。此外,產自瑞典的煤炭優質木材、魚類、松香等等,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可否缺的戰略資源。

如果能夠切段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瑞典間的航線,必然有著極爲重大的意義。

可惜的是,這次行動以失敗告終。

雖然有三艘潛艇成功突破了德軍設在丹麥與瑞典之間的反潛警戒線,到達了紅俄在波羅的海上的港口,但是僅僅在一個月之後,這三艘潛艇就在襲擊德軍運輸船的時候,被德軍的反潛驅逐艦擊沉。

問題是,英國皇家海軍沒有就此罷手。

一九四二年六月,英國皇家海軍再次發起了類似的行動,而且一口氣派出了二十二艘性能出衆的遠洋潛艇。

這次,英國皇家海軍的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www? ttκд n? ¢o

雖然在突破德軍的反潛封鎖線的時候,有六艘潛艇被擊沉,還有四艘在被迫上浮後不得不自沉,但是有十二艘潛艇成功到達紅俄的港口,並且在波羅的海上展開作戰巡邏。這十二艘潛艇一直堅持到一九四三年中期,也就是德軍在攻佔了列寧格勒之後,才被迫離開波羅的海。最終,只有三艘潛艇回到英國本土。在這一年裡,英國皇家海軍用損失七艘潛艇的代價在波羅的海上擊沉了近四十艘德軍運輸船,物資損失量高達三十多萬噸,大幅度削弱了德瑞間的海運。

當然,在其他戰場上,英國潛艇也有所建樹。

比如在太平洋戰場上,英國潛艇就一直以馬來亞與新加坡爲基地,襲擊南洋上的中國船隻。直到新加坡被中國軍隊攻佔,還有幾艘英國潛艇在南洋上活動。隨後,這些英國潛艇轉移到了印度洋上,部分則去了澳大利亞西北的達爾文港。到一九四三年底,最後一艘英國潛艇才離開了澳大利亞。

根據中國海軍公佈的相關資料,到一九四三年底,美英潛艇在南洋與東北印度洋上總共擊沉了七十多艘商船,總載重噸在四十萬噸左右。因爲當時美國海軍的潛艇主要在西太平洋與西南太平洋上活動,所以在南洋與東北印度洋上活動的主要就是英國潛艇,這些戰果大多得算到英國潛艇頭上。

相對而言,英國潛艇的主要戰場是北海與地中海。

雖然德意聯軍攻佔了直布羅陀要塞、並且佔領了蘇伊士運河西岸後,英國艦艇就失去了進入地中海的通道。但是英國皇家海軍在把地中海艦隊撤出來的時候,把所有的潛艇都留在了地中海戰場上。此後,這些潛艇就以英軍控制的東地中海港口爲基地,長期在地中海里活動。直到英國戰敗,還有三艘潛艇在地中海上執行作戰任務。最終,這三艘潛艇的艇長都在收到消息後,鑿沉了潛艇,然後向德意聯軍投降。

可以說,潛艇部隊是英軍堅持得最久的一支部隊。

雖然在整個大戰期間,英國皇家海軍的潛艇部隊遠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潛艇部隊那麼有名,甚至比起中國與美國的潛艇部隊來說,名聲都差了很多,當時卻不能因此否認英國潛艇在大戰期間起到的巨大作用。

事實上,英國皇家海軍的潛艇部隊也是破交作戰的高手。

這就是,在北海戰場上,英國潛艇幾乎切斷了德軍的所有航線,給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海運造成了極爲沉重的打擊。

根據帝國海軍的記錄,在整個大戰期間,德意志第二帝國損失了大約一千四百艘貨輪與軍用船隻,其中一千一百艘是在北海上被擊沉的,這其中又有大約百分之六十是被英國潛艇擊沉的。算上在其他戰場上取得的戰果,英國皇家海軍的潛艇部隊所擊沉的船隻,佔到了英國軍隊在大戰期間擊沉船隻總量的七成左右。也就是說,相當於把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一千二百艘船隻送到了海底。此外在太平洋與印度洋戰場上,還至少葬送了中國的數百艘貨輪與軍用船隻。

可以說,這個戰績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要知道,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都不是靠海運立國的,因此在大戰期間也不是很重視海運,更沒有大規模建造貨輪,所保有的貨輪總量本來就非常有限。大戰期間,英國潛艇擊沉的貨輪,佔到了中德貨輪總量的百分之二十四。如果按照比例計算,英國潛艇的戰果超過了其他所有海軍的潛艇部隊。在整個大戰期間,德軍潛艇擊沉的商船,僅佔美英商船總量的百分之十五,而中國潛艇在太平洋上擊沉的商船,僅佔美國商船總量的百分之十,即便把後來在大西洋上取得的戰果算進去,也僅有百分之十三。

當然,潛艇的貢獻不僅僅是破交。

對英國皇家海軍來說,潛艇還是監視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主要力量,特別是在北海東部海域,在偵察機與巡邏機的安全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隱蔽性更好的潛艇就成爲了英國皇家海軍最主要的偵察平臺。

對此,坎寧安有著極爲清楚的認識。

事實上,當時能夠到挪威近海巡邏,並且持續監視的也就只有潛艇了。

爲此,在本土艦隊離開斯卡帕灣之前,坎寧安就派出了足夠多的潛艇,在北海東部海域部署了三條潛艇警戒線,而且每一條警戒線上的潛艇都在十艘以上,兩艘潛艇的最大間隔距離不超過二十公里。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太平洋戰場上,中美海軍的潛艇警戒線都沒有這麼密集,大部分時候兩艘相鄰潛艇的間隔距離在一百公里以上。

當時,公海艦隊撞上的正是坎寧安部署的第一道潛艇警戒線。(未完待續……)

第23章 士氣歸零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0章 利益同盟第28章 叔侄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91章 大工程第134章 首敗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45章 厚積薄發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87章 馬拉松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75章 出發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7章 看熱鬧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599章 談判第604章 援助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32章 轉折點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6章 慢半拍第66章 走向戰爭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83章 前仆後繼第13章 銀行集團第80章 全速北上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6章 臨危不亂第99章 別無選擇第35章 雪中送炭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56章 代言人第5章 八國侵俄第81章 遭遇戰第422章 進攻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39章 義無返顧第7章 矛盾根源第176章 重頭戲第108章 備戰第387章 預備隊第85章 陰差陽錯第93章 各有千秋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38章 自我犧牲第97章 將錯就錯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07章 妥協第11章 越境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454章 南下第92章 信心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章 當務之急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43章 農場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565章 遭遇戰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70章 戰火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572章 強渡第141章 斷裂
第23章 士氣歸零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0章 利益同盟第28章 叔侄第97章 血戰蔚山第191章 大工程第134章 首敗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45章 厚積薄發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87章 馬拉松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75章 出發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7章 看熱鬧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599章 談判第604章 援助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32章 轉折點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6章 慢半拍第66章 走向戰爭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83章 前仆後繼第13章 銀行集團第80章 全速北上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6章 臨危不亂第99章 別無選擇第35章 雪中送炭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56章 代言人第5章 八國侵俄第81章 遭遇戰第422章 進攻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39章 義無返顧第7章 矛盾根源第176章 重頭戲第108章 備戰第387章 預備隊第85章 陰差陽錯第93章 各有千秋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38章 自我犧牲第97章 將錯就錯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07章 妥協第11章 越境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454章 南下第92章 信心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章 當務之急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43章 農場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565章 遭遇戰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70章 戰火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572章 強渡第141章 斷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江市| 仙桃市| 浙江省| 彭山县| 南陵县| 河北区| 富锦市| 沁源县| 连云港市| 进贤县| 通州区| 中山市| 长岭县| 武陟县| 武安市| 利川市| 浦城县| 溧水县| 全州县| 汝城县| 四川省| 宝应县| 通榆县| 惠水县| 乳山市| 商都县| 黑龙江省| 肃北| 仙桃市| 阿荣旗| 南投市| 洛川县| 彭阳县| 峨眉山市| 什邡市| 黔西| 重庆市| 阜平县| 广宗县| 成都市|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