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3章 義務

晚春的滿洲里是一片綠色的世界,草原上綠油油的牧草像是海浪一般隨風翻飛,在定居點附近的墾殖區春小麥已經長出了半尺高,對於那些定居於此的農民而方,這一季麥子則關係到他們一年的生計,也正因如此,他們會纔會在田地裡忙活著鋤草、施肥。似乎這田間地頭裡,永遠都有著幹不完的活計,畢竟對於他們來說,這地裡的收成關係到一家人的生計。

但是對於那些農家青年來說,他們似乎永遠也無法像父輩們一樣,對土地傾注那麼多的熱情,更無法像父輩一樣,終日于田地間辛勞著。也許是因爲讀過書的關係,儘管只是短短的三年初小,但是卻開闊了他們的視野,使得他們的心早都飛出了這片田地,而對於許多青年來說,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更願意前往城市,就像他們中的一些人一樣——考入職業學校,進而成爲一名技術工人,在城市裡生活。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如此,對於一些青年而言,或許他們並不渴望城市,但他們卻同樣渴望能夠見識世面,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而不是永遠呆在鄉下。

“大龍,你爹喊你哪,讓你到地裡……”

在娘把話說完,一匹黑色的駿馬已經奔出了穀倉,沿著春閒時剛剛翻修的道路往村外跑去,在駿馬奔騰中,又有幾匹馬從幾個方向彙集過來了,最終彙集成了一個由十幾騎的馬隊,馬隊一色的都是年少的青年,年長的瞧著不過只有十八九歲,年少的瞧著只有十四五歲模樣。

騎在馬上的青年更是不時的歡笑著,一時間,這天地中似乎只有青年們的歡笑聲,終於當馬隊跑進附近的草原上時,馬兒似乎累了,縱馬奔騰的少年們猛的勒停馬身,領頭的少年像是草原上的騎手一般,熟練的跳下馬來。

就在他們跳下馬的時候,遠方的鐵路上傳來一陣汽笛聲,在那汽笛聲中,只見一列噴吐著白色煙霧的火車沿著鐵路行駛著,那是駛往俄國去的列車。

可少年們卻用一種期待的眼神看著那列車,似乎期待著坐上那列車,踏上與父輩們截然不同的另一條路。終於,列車的駛遠了,領頭的少年的雙眼卻依然停留在那遠去的列車上,那目光中滿是憧憬之色。

“大龍哥,聽說你去報名了?”

牽著馬的尤富瞧著大龍,那語氣裡帶著些羨慕的味道,十八歲,那是服兵役的年齡,或許對於父輩們來說,他們永遠無法理解爲什麼要服兵役,可是對於青年人來說,服兵役卻意味著他們能夠走出門去見世面。

能夠做上火車去遠處,甚至還能做到兵艦去四季如夏的南洋,還有遠在萬里之外的的夏威夷,總之服兵役,意味著他們再也不需要呆在這鄉間,如同父輩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著農活。

即使是再不濟,他們退役了沒有進入城市,也可以獲得一份面積不菲的“授田”,而不用像父輩一樣,需要用十幾年的辛勞,才能獲得一份屬於自己的田地。總之,許多青年渴望著通過服役改變自己的命運。

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機會,或許,這正是他們同父輩最大的不同,對於他們的父輩來說,吃飽肚子就是他們畢生的追求,而對於這些少年而言,飢餓似乎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他們曾於小學的教學掛圖上看到過長城,見過鐵甲艦以及飛艇,也正因如此,他們永遠不可能像父輩一樣甘心埋頭鄉間,也正因如此,對於他們來說,兵役往往意味著人生道路的某種改變,也許,意味著夢想的可能實現。

“嗯,報名了,下個星期就去驗兵!”

李龍點點頭,牽著馬的他走在草地上。

“能不能驗上兵,現在還不知道……”

言語中,李龍的神情顯得有些緊張,他害怕自己驗不上兵,更擔心自己會被刷下來,如果被刷下來的話……也許,他再也沒有機會出去見世面了。

六年前,不過只有十二歲的他隨家人移居東北,五年前在學堂裡讀了三年的書,雖說在農技課上學會不少農技,可李龍並不想把自己的人生浪費在這田間地頭。

地理課掛圖上的長城、大連、兵艦……一個從未曾見過的世界在吸引著他,在小學畢業後,他曾希望進城做工,但在這個邊境小城,城市裡並沒有多少工作機會,除非去數百里之外的濱江,不過,父母那一關卻又過不了。對於父母來說,他們自然希望他能夠留在身邊。

而且更重要的是,早在十六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壯丁團”點了備,等待著十八歲的徵驗,對於服役,他並不牴觸,一方面服兵役可以讓他去見世面,另一方面,服兵役也是國民的責任,至少在小學課堂上,他知道了什麼是國民,什麼是責任。當然對於父母來說,他們之所以贊同他服役,恐怕並不是因爲什麼國民啦,什麼責任啦,而是因爲“榮民授田”!對於他們來說,他們自然希望兒子能夠獲得一份田產。

不過現在,他唯一擔心就是能否驗上兵,如果驗不上的話,那麼他就只能服的國民役了,這又有什麼意思呢?所謂的國民役,不過就是三個月短役,只是在本地營管區接受三個月的軍事訓練,然後退役返鄉入壯丁團,如此而已,嗯,還有三個月每3元的津貼費,從津貼金上就能看出區別來——服兵役的津貼費每月是4.5元。

清晨時分,在滿洲里團管區長官處的大門前,已經排出了一長排隊伍,這些都是來自各村鎮的青年,他們都是拿著營管區開出的徵兵令,來這裡進行最後一次驗兵。

八年,是一個輪迴。

與八年前相比,兩年前,東三省總督府通過了“兵役法”,兵役分國民、常備兩種,規定年滿18~45歲的男子,不服常備兵役者皆服國民兵役,平時按規定訓練,戰時應徵。常備兵役又分現役、正役、續役。20~25歲男子應徵入營,服現役3年。期滿退爲正役,爲期6年,平時在鄉應赴規定之操演,戰時應召回營。正役期滿轉續役,40歲止,任務與正役同。

在過去的兩年間,軍令部在各地陸續設置營管區、團管區以及旅管區,作爲兵役機構,從兩年前徵召第一批義務兵,到現在,以義務兵構成軍隊的主體,實際上就是一種銳變。也正是從那時起,東北軍真正意義上成爲了一支近代化武裝——一支建立在近代義務兵役制度上的武裝力量。

而在這一體系之下,營管區負責管區內壯丁團的組織與訓練,併發出征兵令,接到徵兵令的新兵於團管區接受徵驗,徵驗合格後,既送至旅管區接受訓練,每年的這個時節,都是東北征兵的時候,不過儘管現在東北的百姓已經慢慢的適應了徵兵,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種兵役。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站在鋪子裡的掌櫃用感嘆的語氣說道著,似乎對於他來說,他永遠都無法接受這種強徵硬拉。

“掌櫃的,您可不能這麼說,要是傳到李警官的耳朵裡,吃個大嘴巴不說,沒準還得弄上個侮辱軍人罪……”

一旁的夥計話音不過一落,先前嘮叨滿腹的掌櫃臉色頓時一變。

“好好的幹你的活去,亂說什麼話哪!”

嘴裡這麼嚷著,可掌櫃的卻小心的朝著左右看去,生怕自己的話傳到旁人的耳朵裡,被警察抽上幾個大嘴巴沒事兒,可若是被定上了侮辱軍人罪,最輕那也得服一個月的勞動役。

軍人是光榮而又榮譽的稱號,在東北,可不是嘴上說說,再普通的人穿上軍裝,那也是高人一等的,而且還是有法律保障的,對軍人的辱罵是會治罪的,在過去的那些年,不知多少人因爲一句“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惹出了禍端來。

“瞧你這破嘴……”

恨不得想抽自己一個嘴巴的掌櫃,讓夥計這般一提醒,那臉色頓時就是一變。

“哎呀,咱們可真得謝謝這些後生,若是沒有他們爲國盡忠,又豈有咱們的好日子……”

嘴邊這般嘮叨著報紙上的“官方說詞”,掌櫃的又對夥計吩咐道。

“瞧這天可是有點熱了,這些人驗下來,不知道得到幾點那,樑子,你去拎壺茶給弟兄們送過去,別渴著弟兄們了……”

截然不同的有如變臉般配的態度就這麼在掌櫃的臉上變幻著。幾分鐘後,當青年們用感謝的言語謝著送茶的夥計時,那掌櫃則心安理得的於門前享用著他人的感謝,似乎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對於已經進了院子的李龍來說,他並沒有機會喝掌櫃送來的茶水,實際上,他現在只是緊張著自己無否驗上兵,不是每個接到徵兵令的人都能驗上兵,軍隊只要最好的。

終於輪到李龍的時候,面對坐在面前的長官,李龍顯得有些緊張。

“體能……甲上”

這是營管區的評測結果,只有體能爲甲的預徵兵,纔會接到徵兵令,至於其它級別的預徵兵往往直接轉爲國民役,實際上也就是於壯丁團服役,於農閒時接受軍事訓練,當然整修水渠、道路也是壯丁團的工作。

甲上的體能爲李龍加了分兒,接著文化程度的“小學畢業”,更是讓領佩中士軍銜長官滿意的點點頭,好了,就這兩條便足夠了,剩下的只需要檢查一下身體就行了。

接下來的一切很簡單,就是由醫院裡的醫生對李龍的身體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營管區的身體檢查實際上更多的只是象徵性的,在團管區檢查時纔會由專職的醫生對新兵的身體進行專業的檢查。

整整一天,不斷的有人進出團管區的大門,有人歡喜,有人憂,他們中既有因爲沒有驗上而歡喜,也有因爲驗上而憂慮的人,而更多的人歡喜的原因卻非常簡單——驗上了兵。

當滿面喜色的李龍走出體檢室的時候,他卻意外的看到了警察,準確的來說,是在警察的押解來,押來的十幾名年歲和他想仿的青年,那些人毫無意外的是試圖逃役的人,每到徵兵期的時候,總會有人試圖逃役,尤其是兩年前第一次實施徵兵的時候,逃役者更是成千上萬,也正因如此,警察纔會多出一個職責,逮捕逃役者,對於進行強制徵驗,而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只要其身體條件基本合適就會強制服兵役,而定役後再行逃役,則就會以逃兵論處,即使是在平時,逃兵也只有一個下場。

“丟人現眼!”

瞧著那些被押來進行體檢的青年,即便是先前爲自己驗上兵而苦惱不已的人,也會輕蔑罵上一句,或許,他們並不想當兵,但至少他們沒有逃避,而面對周圍投來的輕蔑的眼神,那些戴著手銬的青年,無不是垂著首,一副心灰意冷、任人擺佈的模樣。

服役是本份,可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服役,對於孫田力而言,他從未曾想過要去服役,實際上,他壓根就不想當兵,對於他來說,每天一角五分的津貼費,根本就是在打發要飯的,也許是因爲父親去世的早,早早就當了家的他,更希望多掙點錢,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什麼兵役上,

可現在,被警察抓住的他,卻知道自己逃不掉了,不是警察抓住的他,而是他不得不去警察局報告——如果他不去報到的話,他們家就會失去食品券——那是政府爲救濟孤弱而免費發放的食品兌換憑證,在父親去世的三年裡,正是靠著每人每月24斤的米麪以及6斤魚乾,娘和三個弟弟妹妹才能活下來。

可即使如此,他仍然選擇了逃役——他想進工廠做工掙錢!但現在,這一切都成了泡影。

臉上帶著苦色的孫田力愁眉苦臉的瞧著周圍,周圍輕蔑的目光對於他來說,沒有任何影響,對他而言,有的只是對未來兩年無法掙錢的憂慮……

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40章 命門第157章 國之忠臣第271章 偶然第80章 牧場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6章 湘與淮第34章 山東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63章 權威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11章 著眼將來第16章 悔之晚矣第137章 礦區事第73章 工地第376章 鐵釘第57章 湖南才第181章 重創第29章 希望第53章 北洋衙門第104章 商路第212章 末日(上)第376章 鐵釘第166章 潛伏者第375章 外交風雲第148章 事務新官第49章 百年大計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48章 將離第208章 炮壘第117章 統制第29章 賤骨頭第171章 旅順口(下)第114章 捅婁子第3章 小事第34章 山東第179章 軍法無情第12章 蓋平縣第56章 夜遇第216章 交易(中)第11章 四策(上)第273章 待佳音第25章 慶記公司第10章 於此三千里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49章 可用第250章 新大陸第18章 軍田第357章 走向戰爭第332章 君與臣第144章 軍馬第3章 壬辰之夏(下)第280章 勒梅爾大海戰(三)第32章 夢碎第218章 交易(下二)第283章 尾聲(一)第16章 泰西策第353章 豐年第21章 朝使第83章 東洋第4章 同文館(上)第23章 譚嗣同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257章 等待第21章 朝使第327章 去向第312章 江寧變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150章 東洋暗潮第180章 激戰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170章 旅順口(中)第106章 農憫第129章 法國第41章 碧雲寺第6章 將欲行第38章 北洋大臣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237章 全面展開第77章 不下第121章 彈劾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103章 軍艦第196章 國境線第3章 小事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69章 海軍島第41章 面聖(下)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61章 如此忠臣第88章 “偷雞”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109章 遠東第72章 擴張第90章 下南洋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125章 面對現實第186章 探究
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40章 命門第157章 國之忠臣第271章 偶然第80章 牧場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6章 湘與淮第34章 山東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63章 權威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11章 著眼將來第16章 悔之晚矣第137章 礦區事第73章 工地第376章 鐵釘第57章 湖南才第181章 重創第29章 希望第53章 北洋衙門第104章 商路第212章 末日(上)第376章 鐵釘第166章 潛伏者第375章 外交風雲第148章 事務新官第49章 百年大計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48章 將離第208章 炮壘第117章 統制第29章 賤骨頭第171章 旅順口(下)第114章 捅婁子第3章 小事第34章 山東第179章 軍法無情第12章 蓋平縣第56章 夜遇第216章 交易(中)第11章 四策(上)第273章 待佳音第25章 慶記公司第10章 於此三千里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49章 可用第250章 新大陸第18章 軍田第357章 走向戰爭第332章 君與臣第144章 軍馬第3章 壬辰之夏(下)第280章 勒梅爾大海戰(三)第32章 夢碎第218章 交易(下二)第283章 尾聲(一)第16章 泰西策第353章 豐年第21章 朝使第83章 東洋第4章 同文館(上)第23章 譚嗣同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257章 等待第21章 朝使第327章 去向第312章 江寧變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150章 東洋暗潮第180章 激戰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170章 旅順口(中)第106章 農憫第129章 法國第41章 碧雲寺第6章 將欲行第38章 北洋大臣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237章 全面展開第77章 不下第121章 彈劾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103章 軍艦第196章 國境線第3章 小事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69章 海軍島第41章 面聖(下)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61章 如此忠臣第88章 “偷雞”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109章 遠東第72章 擴張第90章 下南洋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125章 面對現實第186章 探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江阴市| 鲁山县| 平凉市| 图们市| 永定县| 高碑店市| 金坛市| 乐清市| 泗阳县| 台北县| 绥江县| 德江县| 湄潭县| 抚远县| 景东| 姚安县| 鹤庆县| 杭锦旗| 武汉市| 永春县| 子长县| 如东县| 遂溪县| 河北区| 侯马市| 京山县| 垦利县| 遵义县| 岚皋县| 杂多县| 崇礼县| 泸定县| 庆阳市| 屏东市| 海兴县| 华亭县| 南宁市| 民勤县| 平安县|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