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2章 君與臣

(新書艱難!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爲珍貴的!新書不易,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爲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嘟!”

隨著一聲汽笛的鳴響,在航路斷絕近二十日後,一艘五千六百餘噸的商船緩緩靠近了武昌碼頭,與其它船隻不同的是,這艘船上飄揚著“日月旗”。

就在這艘“和華”號商船靠港的時候,岸上的報社記者們紛紛鼓起掌來,他們的神情顯得有些激動,當然也帶著些許的驕傲,因爲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他們促成的。

昨天,當報紙記者們用嚴厲的言辭抨擊湖廣總督無法抑制高漲的糧價時,並宣稱湖北百姓已經無力購糧而陷入飢餓之後,不過只是幾個小時,身處九江牯嶺的皇帝獲知此事之後,立即責成兩江總督府放開封鎖線,特準運糧船通過封鎖線,非但如此,同時還下旨要求幫助湖北平抑糧價,而這艘和華號上裝載的大米,既是來自兩江。

“皇上終歸是記得咱們百姓的!”

面對來自皇上的關心,百姓們自然是懷揣著最美好的期望。甚至就是這些記者們,也忽視了一個事實——如果沒有皇帝的許可,兩江不會實施嚴密的封鎖,現在皇帝表現出來的對百姓們的關切,不過只是一齣戲罷了。

但,沒有任何人會在意這些,在幾乎每一個人看來,這不過只是張之洞“負隅頑抗”所倒致的必然。而皇帝上的適時介入卻挽救了不知多少湖北的平民。

現在,百姓們似乎可以鬆下一口氣了,一日數變的米價,突然降了下來,雖說沒有降到最初,可是總歸是跌了下來,加之放出的平價大米,這武昌的“糧荒”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按道理來說,這糧價下來了,張之洞應該很高興,可是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爲所有的罵名全都落在他的肩膀上。

“哎!”

喟然長嘆一聲,張之洞看著身邊桑治平,面上展出一絲苦色。

“子然啊,”

或許別人不能體諒張之洞此時的無奈,但桑治平又豈會不能體諒。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桑治平借用孫子兵法的這一番點評,換來的卻是張之洞苦笑。

“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老夫觀子然,其實也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無外兵士訓練精悍,炮火犀利,其用兵全不施以奇謀,而全憑蠻力,有如濤天之水一路狂奔,除非你力比其強,否則必敗,可他在關內用的這些招術……”

感嘆著,張之洞最後卻搖頭說道。

“卻是讓你我有苦說不出啊!”

可不是嘛,就像現在,別的不說,單就是米價上漲之事,策動漲價是他,而現在平抑糧價的也還是他,最終,所有的埋怨全都落在了他張之洞的身上,這如何能不讓他氣惱,

“香濤,其實,又何苦如此呢?”

桑治平委婉的勸了一聲。

“何苦……”

閉上眼睛喟然長嘆一聲,張之洞沉默了下來,良久之後,他睜開眼睛,看著桑治平說道。

“仲子,也許我也要和你一樣歸隱山林了!”

總督大人歸順新朝了!

11月1日的清晨,這個消息先是通過一些消息靈通之人的口中傳出,但是還未得到證實,而隨後,當人們看到的“日月旗”從總督府和城牆上升起的時候,那些先前還曾爲戰爭擔心不已的人們才意識到這不是謠言,總督大人真的歸順“新朝”了。

戰爭不會再爆發了!

只是看著那日月旗,不論是否會對那面旗生出歸屬感,對中華朝有歸屬感,對於他們來說,這一切並不重要,他們再也無須考慮戰爭的威脅,無須遭受戰火的傷害,這纔是最重要的,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他們當真是“寧爲太平犬”。

而對於許多湖廣總督府門下的官員們來說,他們同樣也長鬆了一口氣,似乎他們再也不用像先前那般處於感恩與現實的糾結之中,儘管他們知道面臨選擇的時候,他們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但感恩與負罪的責難,著實讓他們爲難不已。

但是,現在,再也不用爲這個問題爲難了,因爲總督大人歸順新朝了。

上午在通電之後,到了下午近傍晚的時候,從九江駛來的幾艘商船,船上的乘客是穿著黑色軍裝的士兵,這些來自異地的軍人,讓人們相信了一個事實,湖北的天變了!

站在湖廣總督府簽押房內,此時的張之洞卻是一副五味雜陳之感,或許這是最後一次在這簽押房裡了,署理湖廣十餘年,習著文忠公當年將湖北建國中之國的歷史,將湖北變成自己的國中之國,而今天一生觀人用人,唯獨在唐浩然的身上,張之洞走了眼,想著連李鴻章都走眼,張之洞到也沒什麼怨。

兩天前,他收到唐浩然託人送來的一封信,一封他等了二十五天的信,自從那天和桑治平長談之後,就一直等著的一封信。

實際上,張之洞非常清楚,憑湖廣之力絕不可能阻擋唐浩然的大軍,實際上,從幾個月前,全中國就再已經沒任何人可能阻擋他,手裡握有兩百多萬用新銳洋槍洋炮武裝起來的強悍東北軍,正所謂“羽翮已就,橫絕四海”,從他的軍隊擊敗俄國海陸軍的那天起,君臨天下的非他莫屬了。

張之洞知道這位昔日於自己幕府中充當幕僚的“半個學生”,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少年了,十幾年的宦海已經他磨礪成爲真正的強者,現在他已經是位極人君!

想來,還有什麼可惱之處呢?

他用了十幾年時間,就成就了這一番事業,這不正是說明,自己才學不其他嗎?既是如此,那又有何心惱之處?

就在張之洞的心底,依稀還有那麼些許不甘的時候,他同樣也知道,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把這種不甘從內心中驅離出去,這種想法是危險的,甚至可能危害到張家。

“陛下駕到!”

隨著簽押房門外傳聲,面帶喜色的唐浩然大步走進了這湖廣總督府的簽押房,這是闊別十幾後,他又一次來到這熟悉的地方,只不過身份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當年他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時候,是爲了能夠引起張之洞的重視,而現在,他來到這裡卻是作爲這個國家的主宰。

“罪臣張之洞見過陛下!”

轉過身來的張之洞臉上帶著驚色,待看清來的就是唐浩然後,他整個人都被嚇了一跳,他怎麼來了?

幾乎是習慣性的,張之洞連忙跪拜下去。

在行著九叩大禮時,他的心裡依然難以平靜,唐浩然來了!他來武昌了!怎麼之前連個消息都不知道?就是那先遣團的團長進城拜訪自己時,也未曾提到此事。

“香帥,如此大禮,朕又豈能當得起。”

雖說語氣仍然是已往一樣的謙恭,但唐浩然卻是未有阻止張之洞行禮的心思,而是在其跪下之後,方纔伸手將其扶起來,有時候,這個跪總歸還是需要的,就像現在,唐浩然需要這一跪,需要張之洞用跪來表示臣服。

唐浩然的反應和回禮在張之洞的意料之中,現的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少年人了,而是中華新朝之君,過往如何早已拋開不計,當了幾十年的臣子張之洞,自然知道何是臣子的本份。

“臣不知陛下竟然親臨武昌,未能前去迎駕,實在是罪該萬死……”

罪該萬死!

這話不過也就是一說,可這卻是人臣的本份,張之洞現在所需要的就是謹守這一本份。

“香帥能毅然易幟,自爲中華之功臣,再則香帥他日於朕還有半師之情,於情於理朕都應前來拜見香帥!”

按捺不住心中的驚喜,唐浩然語中帶著些喜意,張之洞行事實際上一直在他的意料之中,在平抑了湖北的糧價之後,面對人心渙散的現實,兩天前自己寫出了那麼一封信,而送出那封信不是別人,正是於陸軍大學進修的湖北籍將校,信中談的是舊情,而信外的將校卻是在提醒張之洞一個事實,他有能力瓦解湖廣陸軍。

聰明人之間不需要說的太透,看透不說透纔是好朋友,換在這裡同樣如此,張之洞需要面子,那就把面子給他足,畢竟當年也曾是天下第二人嘛。

“陛下,原本的罪臣想待湖北諸事安排妥當後,即赴南京,親自向陛下請罪,未想到陛下竟然親往武昌,罪臣實是惶恐至極。”

恭站在那裡,完全把自己擺到“罪臣”位置上的張之洞心底卻是一陣苦笑著,同樣也是無可奈何。在他看來,唐浩然之所以來武昌,恐怕是想“接”自己去南京。換句話來說,自己“歸順”的太晚了,這湖北是萬萬容不得他的。

難道他就忘了,他是怎麼一點點的把自己在湖北建起的聲望瓦解掉的嗎?

“香帥素爲天下所景仰,實是南京帝國政府初定,朕欲以香帥爲朝中砥柱。如此一來天下人心方可安定。”

唐浩然說著,態度是誠懇的,甚至可以說是發自肺腑的,他需要借張之洞的聲望去讓舊時代的人們相信,新朝不會完全拋棄他們,從而讓他們與新朝一心,而不至於離心離德,新朝需要時間去適應,去變革,而於此同時,需要有人去穩定民心。

而張之洞正是最合適的人選,他並不擔心張之洞,因爲他知道,張之洞好什麼?他好的是名!

“罪臣不過是一老朽爾,實是不堪大任……”

目視著唐浩然,他的這種恭維卻是讓張之洞稍舒服了一些,右手已習慣地擡起來,在鬍鬚上來回梳理著,似乎新君的倚重,多少讓他找回了一些感覺來。

“罪臣原本打算上折告老還鄉……”

告老還鄉、歸隱山林,這一切不過只是迫不得已的退策罷了。

“香帥。”

唐浩然神態語氣中稍帶著些不容質疑的味道。

“朝廷對你依畀甚大,外務、軍機都是極重要的職位,決不在湖督之下。中樞號令天下,做好了,對國家的貢獻,要遠勝一省督撫,再則,新朝百廢待興,正需香帥這樣經驗豐富之人,居中持舵,你歷仕兩朝,德高望重,從武昌調到京師,自是人心所望,朝野所歸。做了大學士、軍機大臣後,現在正是以中樞號令天下之時,爲國家所做的貢獻要遠過湖廣兩省。還請香帥以國家爲重。”

這幾句話使張之洞感到欣慰。是的,自己的選擇是不錯的,唐浩然雖然未曾受過國學教化,但卻有著他的過人之處,也許眼下這個千年未見之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或許,這也是其成事的原因。

“陛下,臣跟你說句真心話,你千萬不要誤會。”

安詳地望著英俊中帶著濃濃自信的陛下,張之洞平靜地說。

“不知香帥有何賜教?”

唐浩然面上露出些微笑,心想著難不成又像那些老朽一樣和自己談什麼善待滿清皇族,他們要還什麼個人恩意,卻總是想扯著什麼“仁義”。對於那種老朽,自己從來都是估且聽之,與此同時,並不妨礙自己下令把那些人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現在打下了西伯利亞,不流放那些人去西伯利亞“祖地”挖礦,流放什麼人去?畢竟西伯利亞的開發是需要勞動力的,有幾十萬俘虜不用,用什麼人?

不過,唐浩然顯然誤會了張之洞,實際上對於張之洞來說,固然,若非愛新覺羅家既無他張之洞,可他卻非常清楚,卻在如此,他才越需要劃清界限,即便是不需要袁世凱那樣的投名狀,他亦會對滿清持以從嚴處治的態度,這只是爲了自身,爲了讓陛下相信,他絕對不會留戀舊朝。

此時,張之洞所關心的問題,恰恰暴露了他的心中所想。

“陛下,這世人皆知,俄國暴亂,我數百萬大軍雲集北疆,不知陛下是否準備借兵與俄人平息俄國之亂?”

張之洞的眼光分明昏花多了,但在唐浩然的眼裡,這昏花的眼光背後依然埋藏著昔曰的犀利、精明!

張之洞的話,讓唐浩然的眉頭微微一跳,他倒是沒有隱瞞。

“兵自然是要借,不知以香帥看來,若是借兵的話,我們當索以何等之利!”

端起茶杯,張之洞輕輕地呷了一口,鄭重地說道。

“喉頭之肉斷不可棄!”(。)

第7章 在海上第269章 南大西洋的雪第336章 別無選擇第133章 份子第106章 農憫第65章 夏威夷第252章 前沿第55章 夕陽第33章 長衫第55章 華陽洞第47章 流亡者第62章 時局如戲第283章 尾聲(一)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5章 宮平第195章 突襲第50章 海上之事第12章 蓋平縣第19章 捆綁第45章 天津衛第45章 無奈之局第247章 私利第381章 戰爭之路第353章 豐年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173章 山倒之時第38章 北洋大臣第331章 牯嶺風雲第161章 忠犬第57章 華之萬東第258章 老艦新春第264章 援助第320章 去北國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11章 行憂第102章 海洋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324章 金陵事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249章 遠航第331章 牯嶺風雲第51章 統籌第20章 內外之別第61章 財富第333章 德意志第368章 最強大的第17章 紛亂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26章 猶商第207章 試一試第84章 “保姆”第247章 私利第96章 日本的命運第165章 爭取時間第329章 故友第109章 遠東第236章 雙英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155章 方案第95章 謀劃第213章 末日(中)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44章 拓業第43章 慈禧第13章 約法三章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24章 對牛彈琴第209章 氣數第127章 鐵路工地第7章 訪客第269章 南大西洋的雪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35章 騙亦有道第37章 一人爾第66章 佈局第22章 馬前卒第42章 恭王第23章 譚嗣同第65章 金山第361章 失敗第17章 心病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69章 緣何第28章 夢想第48章 將離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75章 同文學堂第134章 南浦第178章 父與子第15章 毒策第225章 春天裡的瞬間第60章 東南雨第110章 大海在召喚第284章 尾聲(二)第168章 筆刀第84章 “保姆”第23章 東京之變第65章 金山第285章 尾聲(三)第189章 人心皆私
第7章 在海上第269章 南大西洋的雪第336章 別無選擇第133章 份子第106章 農憫第65章 夏威夷第252章 前沿第55章 夕陽第33章 長衫第55章 華陽洞第47章 流亡者第62章 時局如戲第283章 尾聲(一)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5章 宮平第195章 突襲第50章 海上之事第12章 蓋平縣第19章 捆綁第45章 天津衛第45章 無奈之局第247章 私利第381章 戰爭之路第353章 豐年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173章 山倒之時第38章 北洋大臣第331章 牯嶺風雲第161章 忠犬第57章 華之萬東第258章 老艦新春第264章 援助第320章 去北國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11章 行憂第102章 海洋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324章 金陵事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249章 遠航第331章 牯嶺風雲第51章 統籌第20章 內外之別第61章 財富第333章 德意志第368章 最強大的第17章 紛亂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26章 猶商第207章 試一試第84章 “保姆”第247章 私利第96章 日本的命運第165章 爭取時間第329章 故友第109章 遠東第236章 雙英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155章 方案第95章 謀劃第213章 末日(中)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44章 拓業第43章 慈禧第13章 約法三章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24章 對牛彈琴第209章 氣數第127章 鐵路工地第7章 訪客第269章 南大西洋的雪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35章 騙亦有道第37章 一人爾第66章 佈局第22章 馬前卒第42章 恭王第23章 譚嗣同第65章 金山第361章 失敗第17章 心病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69章 緣何第28章 夢想第48章 將離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75章 同文學堂第134章 南浦第178章 父與子第15章 毒策第225章 春天裡的瞬間第60章 東南雨第110章 大海在召喚第284章 尾聲(二)第168章 筆刀第84章 “保姆”第23章 東京之變第65章 金山第285章 尾聲(三)第189章 人心皆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城市| 绥中县| 双牌县| 法库县| 泸水县| 江西省| 永宁县| 大田县| 兴义市| 农安县| 宾川县| 公安县| 鄂托克旗| 峨眉山市| 连南| 久治县| 鄂尔多斯市| 长治市| 乌兰浩特市| 福州市| 山东省| 松滋市| 南京市| 普陀区| 固镇县| 遂昌县| 乌兰察布市| 寻甸| 华蓥市| 博罗县| 宜兰市| 团风县| 容城县| 册亨县| 涞水县| 鹤庆县| 壶关县| 长泰县| 凉城县| 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