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訪客

院間,樹蔭下幾人相坐,時而傳出些許笑聲音,時而又是幾聲激辯,若是說人是名,樹是影,著實不假,抵達京城之後,這先後前來拜訪唐浩然的確實不少,尤其是在《泰西縱橫術》出版之後,來拜訪唐浩然的人中不僅有當朝的官員,甚至還有各國駐華的使節,一時間這並不算大的唐家院子裡,卻顯得很是熱鬧,不過與他們打交道,倒是有些索然無趣。

而最能引起他興趣的卻是那些去歲落榜的年青舉子,或許因其年青的緣故,更容易勾通或者說更易受到自己的影響,與他們暢談倒也痛快,憤青,並不僅僅只是21世紀的產物,便是在19世紀的晚清,憤青依然頗有市場。

這些落榜的舉子中,既有因落榜而對朝廷心生怨言者,亦有因西洋威脅日重而心憂者,對於兩者,完全不需要逢何人說何話,只是施加影響,解以西洋即可,幾番長聊之後,怨者於怨心更濃,憂者憂意更深。

“先生,這幾日,我們常言道,日本明治維新之功用,誠如先生所言,日本之維新自上而下,明治維新於日本之功用,全不遜唐時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定日本千年東亞強國之基,今時日本明治維新論其深度,遠甚於大化改新,”

恭坐在石板凳上的董康,神情恭謹,去年落榜後,他便與數名好友留於京中,之所以留於京中除去拜訪名師賢友提升文章外,還有便是得知今歲朝廷將特開恩科。

最近一段時日,於京中盛傳唐浩然所著的《泰西縱橫術》,唐浩然的聲名瞬時再起,這中國人幾人不知其通洋之名,又有幾人不知其縱橫之才,前來拜訪自然也就理所當然了??晌丛?,兩次拜訪之後,他卻發現自己不單無心向學,反倒是被其所出危言給嚇到了。

“長此以往,中國日益弱,而日本日益強,若以此,我中國又當爲何?”

或許是受唐浩然的影響,不過兩日的功夫,董康便不再動輒便言“我大清”了,而他的話卻引得身邊的吳蔭培一陣不滿,與董康、王慶平年青易受其影響不同,年過四十的他心智無疑更堅定一些,自然不爲唐浩然的危言所動。

“授經所言詫異,日本者,不過一小國爾,縱是其銳志維新,又能如何?自古者,焉有以小國而侵大國者?”

好友的反問,讓董康立即駁斥道。

“自古以小國而臨侵大國者,焉在少數,歷數史書,以小侵大者有之,在小臨大者亦有之,便是我朝……”

話到嘴邊,像是意識到將出大逆之言,董康連忙改口道。

“泰西諸國,以其國土人口,又有幾何能與我朝同之?不列顛以區區島國,成日不落之強,人口億兆者如印度,亦爲其所役使,以小臨大,焉有不可?”

駁斥之後,董康又看向唐浩然,像是尋求支持似的詢問道。

“先生,您如何以爲?”

“今日之中國必需謀以自強!否則他日必將爲各國所凌!”

唐浩然倒是沒有直接給他們答案,他與譚嗣同不同,譚嗣同喜歡用於自己這所學的“西學”去打士子之臉,用事實將他們的驕傲粉碎一地,進而令其受其影響,但在同文館中授書半月之後,在某種程度上,他卻早沒有了那份興致。

從**戰爭至今已經半個世紀,若論打臉,這國人被洋人打了小五十年的臉,可依然得瑟的自許“天朝上國”,舉國上下依然沉迷於舊夢之中,若是沒有甲午年若大中國爲小國慘敗,又焉有舉國皆驚,沒有辛丑之恥,這舉國上下何以覺醒?

無論是在張之洞的身上,亦或是同文館的學生身上,唐浩然早都見識到了那種不願睜眼看世界的妄自尊大,對於這種人,不狠狠的給其以教訓,其又焉能覺悟。

中國這頭睡獅,非得用槍炮才能喚醒,言語打臉所換來的,不過只是其打個阿欠罷了。便是如當下的士大夫羣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唐浩然對其甚至都生出了絕望的之感。

國家靠這些只會“之乎者也”的舊式文人,是救不得的,同樣,他們亦是不可依賴的一個羣體,現在之所結交這些士子,與其說是結交,倒不如說是借與他們打發閒時的無聊。

“那敢問唐先生,中國何以謀強?”

儘管內心的失望使得唐浩然無意扯入他們辯論之中,但吳蔭培卻是一副不饒之狀,見其無意作解,便繼續逼問道。

“舉世確有以小臨大者,可焉有以小臨強者?如日本者,人口不過三千萬,尚不足我大清十一,其國力不過相於我國一行省相妨,縱是其銳志維新,又能如何?”

眉頭微一蹙,唐浩然瞧著吳蔭培直接反問道。

“國力不過我國一行省?我國何省能歲入六千萬元?以蘇浙之富,歲入亦爲幾何?以小臨強?我國若爲強國,又豈有今之危?”

接連反問中,不顧吳蔭培的臉色變化,唐浩然繼續說道。

“今日中國之患者,不在西洋諸國之危,而在自身沉迷舊夢身處危局而不自知,無意睜眼看世界者,必將爲世界所棄之……”

唐浩然一番駁斥只讓吳蔭培等人臉色瞬間通紅,惱羞成怒的吳蔭培猛然站起身,手指著唐浩然說道。

“難怪慶王說爾未受教化,不堪爲用,若以爾爲用,豈不墮我國之禮教聲名!得許微名,便猖狂如此,堅子不堪爲用,果不其然,告辭!”

在吳蔭培甩袖離開時,董康連忙向唐浩然施禮道。

“先生,這,樹百不過只是一時妄言,還望先生海涵……”

董康與王慶平兩人的賠禮,換來的卻是唐浩然的苦笑,自己不過只是說了句實話,結果……無力的擺擺手,現在唐浩然倒是無意去計較那些了,吳蔭培所引用的慶王的那番話,似刺一般的在他心裡堵著。

“那唐子然,世居外洋,雖通解西洋諸事,且又縱橫之長,然其未受教化,若遣之於外洋,恐若外洋恥笑我國朝無人?!?

這四九城裡本就沒有秘密,原本自己想借《泰西縱橫術》爲自己揚名,可未曾想,這名聲是揚了,可誰曾想,名聲來了的同時,那位慶記公司的老總,卻給自己添了這麼個堵。

這滿清若是不亡,可真他娘沒天理了!

想到國家都到了這份上了,那位朝中要員竟然還能說出這樣的話,唐浩然反倒在在心裡抱怨著,這老天當真是沒天理,竟然讓滿清茍延殘喘的繼續存在了二十一年。

就在心生抱怨的功夫,那邊卻聽著譚嗣同的家僕胡理臣於走過來說道。

“唐少爺,門外有個東洋人求見!”

話的功夫,胡理臣又朝著院中的那位這幾日成天登門拜訪鄭少爺瞧去,這位可不也是會東洋人嘛,這家裡是怎麼了,怎麼盡招些洋鬼子。

“東洋人?”

接過僕人遞來的名片,唐浩然倒是一愣,來的居然是位日本公使館的“外交官”,得會會!

不過是剛走進門,看到屋內的鄭永林時,田邊次郎不由一愣,但他還是連忙深鞠躬行禮,又是標準的九十度鞠躬。

“你好,唐先生,鄙人是日本駐清國公使館參贊田邊次郎,請多關照!”

關照!

嗯,一定會關照的,回頭連日本都一起關照了,臉上堆出滿面笑容的唐浩然連忙笑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歡迎……”

親熱的歡迎著田邊次郎,唐浩然又指著身邊的鄭永林笑道。

“田邊先生,這是鄭永林,也是來自貴國!”

“唐先生,我與鄭君也是老相識,鄙人與公使館內即負責學務,鄭君能與唐先生門下受教,實在是鄭先生之幸!”

田邊次郎連忙與鄭永林套著近乎,他的一嘴中國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比鄭永林還地道,不過唐浩然也知道,這隻侷限於官話,鄭永林的閩南話說的更爲地道,先前見幾位福建籍的士子時,鄭永林甚至還幫自己做“翻譯”。

“唐先生可曾不知,現在於日本國內皆稱先生爲東洋之大賢,先生之《泰西策》更倍受日本官民追捧,便是天皇陛下,亦深爲贊之!”

雖說不知田邊次郎說的是真是假,唐浩然倒是有些好奇他的來意,這個典型的身高不到一米五的日本小矮子,找上門來不會只是爲了給自己灌兩碗迷魂湯吧!

而鄭永林同樣不無疑惑的看著田邊,對田邊他並不陌生,因爲他同樣負責留學生的學務,可他爲什麼會來找唐先生?

“哎呀,田邊先生謬讚了,在下些許淺薄見識,焉能當此之贊!”

唐浩然的客氣讓田邊次郎繼續稱讚道。

“唐先生太過謙虛了,在日本現在誰人不知唐先生於東洋有如福澤諭吉,鄭君能與先生這裡受教,實在是榮幸至極!”

好嘛,這田邊又把自己比作日本的福澤諭吉了,這馬屁拍的,雖說被人拍馬屁的感覺著實不錯,尤其是先前一番心惱之後,不過面對日本人的馬屁,唐浩然倒是清醒了過來,這小日本安的是什麼心思,於是便笑道。

“不知田邊先生此來所爲何事?”

第62章 時局如戲第13章 連環套第262章 死霧第90章 大津第24章 帝國主義第314章 爲天下第145章 起義第107章 李合肥的憂慮第13章 連環套第293章 不爲奴第228章 北洋無男兒?第15章 反應第6章 利益紛爭第61章 如此忠臣第116章 命運第80章 參謀旅行第44章 端白臉的想法第354章 應對第62章 時局如戲第15章 毒策第168章 筆刀第369章 金翅第48章 將離第169章 旅順口(上)第11章 碧蹄館第43章 老孃們(下)第27章 投機第46章 行轅第34章 革命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42章 大清國的希望第85章 未來的基礎第267章 圖存第88章 何人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190章 俘補第153章 從海底出擊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74章 海洋的召喚第209章 氣數第27章 名正言順第310章 浪潮第97章 收穫第150章 前奏第120章 紛亂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淚第305章 驚雷第90章 下南洋第251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第62章 時局如戲第21章 賠罪第334章 條件第199章 奇襲(下)第135章 成軍第166章 冒險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162章 忠臣第303章 末日第7章 入幕且要著書先第43章 老孃們(下)第59章 在東南第136章 鐵路第19章 在北洋第104章 向著大海第121章 彈劾第167章 誘餌第192章 間諜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172章 水下第284章 尾聲(二)第349章 總演習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57章 國之忠臣第117章 邀請第88章 “偷雞”第96章 日本的命運第199章 奇襲(下)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第381章 戰爭之路第209章 氣數第87章 聽天由命第61章 財富第17章 藉機第108章 北洋之憂第172章 水下第107章 李合肥的憂慮第161章 忠犬第21章 特警第10章 於此三千里第132章 銳變第2章 壬辰之夏(中)第118章 潛伏第173章 山倒之時第91章 藍天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261章 前夜第154章 陽謀第159章 盡人事第39章 求援
第62章 時局如戲第13章 連環套第262章 死霧第90章 大津第24章 帝國主義第314章 爲天下第145章 起義第107章 李合肥的憂慮第13章 連環套第293章 不爲奴第228章 北洋無男兒?第15章 反應第6章 利益紛爭第61章 如此忠臣第116章 命運第80章 參謀旅行第44章 端白臉的想法第354章 應對第62章 時局如戲第15章 毒策第168章 筆刀第369章 金翅第48章 將離第169章 旅順口(上)第11章 碧蹄館第43章 老孃們(下)第27章 投機第46章 行轅第34章 革命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42章 大清國的希望第85章 未來的基礎第267章 圖存第88章 何人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190章 俘補第153章 從海底出擊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74章 海洋的召喚第209章 氣數第27章 名正言順第310章 浪潮第97章 收穫第150章 前奏第120章 紛亂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淚第305章 驚雷第90章 下南洋第251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第62章 時局如戲第21章 賠罪第334章 條件第199章 奇襲(下)第135章 成軍第166章 冒險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162章 忠臣第303章 末日第7章 入幕且要著書先第43章 老孃們(下)第59章 在東南第136章 鐵路第19章 在北洋第104章 向著大海第121章 彈劾第167章 誘餌第192章 間諜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172章 水下第284章 尾聲(二)第349章 總演習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57章 國之忠臣第117章 邀請第88章 “偷雞”第96章 日本的命運第199章 奇襲(下)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第381章 戰爭之路第209章 氣數第87章 聽天由命第61章 財富第17章 藉機第108章 北洋之憂第172章 水下第107章 李合肥的憂慮第161章 忠犬第21章 特警第10章 於此三千里第132章 銳變第2章 壬辰之夏(中)第118章 潛伏第173章 山倒之時第91章 藍天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261章 前夜第154章 陽謀第159章 盡人事第39章 求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永修县| 渝北区| 澄城县| 巴中市| 固原市| 上饶县| 宁晋县| 当雄县| 蒙城县| 太湖县| 东光县| 邵武市| 沅江市| 怀柔区| 大冶市| 闸北区| 双桥区| 宜春市| 苏尼特左旗| 缙云县| 柳林县| 从江县| 湘西| 南丹县| 维西| 万盛区| 靖宇县| 云梦县| 广河县| 沁水县| 常州市| 兖州市| 嘉黎县| 丰顺县| 巴林左旗| 鄢陵县| 嫩江县| 大埔区| 东山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