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7章 國之忠臣

被恭王與軍機大臣們猶如衆星拱月般地簇擁著李鴻章,並沒有因此而飄然,不過表面上看起來神情卻是極爲激動,可於心底卻在這有如“鬧劇”般的歡迎中,更加警惕起來,那《佈告全國電》雖是一紙,但直接扎到了朝廷那根脆弱的神經過。

或許李鴻章沒有考慮過漢或滿的問題,至少沒有認真考慮過,但諸王的這般做態,卻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終歸是個漢人。

待到走進寧壽宮的時候,表面激動非常的李鴻章慢慢的冷靜下來,這時已經有內侍通稟了,的,立刻,裡面傳出一句女人聲音:

“叫他進來吧!”

是太后!

李鴻章知道這是皇太后開的金口,他下意識地正了正衣冠,挺直身軀。太監走到門邊,嘶啞著喉嚨喊:“傳李鴻章!”

兩個太監打起明黃緞棉簾,李鴻章彎腰進門,走前兩步,雙腿跪下:

“臣李鴻章恭請聖安!見過太后、見過皇上!”

作爲漢臣,李鴻章自然不會同樣也不能自稱奴才,當然內心深處亦不屑稱之奴才,而朝廷也有意無意的未將其擡入旗籍。

“李鴻章免禮,賜座。”

這一次是慈禧坐前的光緒,論到治國光緒的能力自然遠不及慈禧,這會碰到這種事情,亦也只能求助太后,這本應“頤養天年”的慈禧,這不得不再次出山了。

李鴻章摘下插著雙眼花翎的珊瑚紅頂帽,將它放在右手邊,低下頭去,高聲說:

“臣李鴻章叩謝天恩!”

然後一連叩了三個頭,青磚地發出三下沉厚的響聲。叩完後,他站起來,右手託著大帽子,向前走數步,在一旁的軟凳上虛座著,相比於過去。李鴻章似乎更加謹慎了,這也由不得他不謹慎,先前的旗籍權貴的作派,已經讓他的內心生出警惕之意。

片刻之間。這宮內卻是闃寂無聲。李鴻章額頭上沁出細細的汗珠,不過心底卻是十分平靜。

“李鴻章,事情你都已經知道了?”

分許的沉默後,慈禧終於開腔了。

“是的,太后。”

李鴻章趁此機會擡起頭來。向前面迅速掃了一眼,然後趕緊垂下,答道。

“臣已經知道了。”

就這一眼,他已將面前的佈局看清楚了。皇上端坐在寶座一旁,身材似乎較瘦弱,面孔蒼白,一臉稚氣,眼睛望著遠遠的門簾子,並不看他。一層薄薄的黃幔帳後則坐著太后。

“這事你怎麼看?”慈禧太后又問。

“當調重兵剿寇。”

李鴻章用六個字作了回答,便沒再有多餘的話來。

“這剿是當剿。李鴻章這北洋衙門能調多少兵?”

慈禧太后的聲音不大。

“回太后話,三月內,可調萬五千人。”

李鴻章直截了當的回答道,他倒是不覺得的這有什麼,現在淮軍駐防全國,能在三個月內調萬五千人往杭州,已經是最大的能力了。

“哦,李鴻章你辛苦了!”

慈禧並沒有說其它,對於多年來努力維持各利益集團勢力均衡的她來說,現在她需要的李鴻章的態度。

“爲朝廷辦事。臣焉敢不盡力。”

見慈禧太后並沒有就三個月的時間上查問下去,李鴻章略鬆了一口氣。

“這北洋水師現在操辦的如何了?”

話題一轉,慈禧太后在發問了。

“回太后話,北洋水師操練甚得章法。”

李鴻章連忙答道。

“此次往琉球,亦得英吉利海軍艦隊官長贊之。。”

“這些年,李鴻章你也是勞苦功高的,這是衆所皆知的事情。”

慈禧太后繼續點了句。

“這操練水師,你也是下了功夫的,有些人拿購新艦一事彈劾你李鴻章。可卻忘了你是爲朝廷辦差,爲朝廷辦差的人,朝廷自會給他撐腰的……”

這句話與其說是在點軍艦,倒不如說,是在安撫李鴻章,越是到了這份上,有些話就越不能明說,就像那旗漢之分一樣,大家都知道那是事實,可卻不能說。

“國朝若是沒有李鴻章你在那辦事,還不知這時局能成什麼模樣!”

慈禧繼續說著,而光緒則在那裡聽著,這會他顯得有些迷茫,爲何太后與李鴻章只是提了一句清剿之事,兩人便不再提及此事了似乎相比之事,杭州一事反倒不重要了。慈禧與李鴻章一問一答的用了半個鐘頭說話之後,慈禧又問道。

“李鴻章,你以爲當前之事,當如何處之!”

這也許是第二次發問,但實際上第一次發問等於沒問,之間的一問一答,是在告訴李鴻章,朝廷是相信他的,對此李鴻章焉能不知,在第二次發問後,便如實的說道。

“這些年臣蒙太后、皇上恩典於北洋作官。”

答到這裡,李鴻章的臉上依然不見一絲波瀾,但話中卻稍點了一個事實——自己是北洋大臣,不是南洋大臣,更不是閩浙總督。

“臣以爲當前之局,當由閩浙總督卞寶第、兩江總督劉坤一兩人處置,可節調兩地精銳進剿之,北洋可居後策應!”

“哦!”

聽著李鴻章這麼說,慈禧沉默了一會兒,方纔對皇上說道:

“皇上,就照此辦吧,即刻傳旨閩浙總督卞寶第、兩江總督劉坤一,差其節調閩浙、兩江之精銳,前赴杭州進剿亂逆……”

說罷慈禧又看了一眼李鴻章,輕聲問道。

“嗯!著令他們要從速剿滅杭州叛亂,切不可成漫延之勢!”

慈禧太后說話時向李鴻章掃了一眼,若是這杭州叛亂不能從速平下,只怕這大清的江山……可這調兵遣將的事兒,總是耗時耗力,這大清沒修幾條鐵路!想到這,她卻念及了過去奉折上提及的鐵路的好來,不過這會再提,也已經晚了。

“李鴻章,那杭州逆首爲湖北巡撫譚繼洵之子。你以爲當如何處置!”

好了,最重要的問題來了!

實際上,如何處置湖北巡撫譚繼洵甚至比如何剿滅亂逆還要重要,稍之不妥。就有可能激起旗漢權貴間的不滿,尤其是漢人疆吏的不滿,對此慈禧只得慎之又慎。

“湖北巡撫譚繼洵教子不當,當革!”

吐出最後兩字,李鴻章便垂下眼簾不再說話。這兩字實際上也表明了一個態度,準確的來說是漢臣的態度。

教子不當!

好一個教子不當!

儘管於心底感嘆一聲,但慈禧沉思了一會才點頭道。

“傳旨湖北巡撫譚繼洵革職,勒令回籍,交地方官管束!”

若是擱在幾十年前,別說是湖北巡撫譚繼洵,縱是軍機大臣之子犯逆,那砍掉腦袋都是最輕的,若是擱在乾隆爺那會,沒準就要誅九族。可現在聽著太后的這一聲旨意,門外候著的王公們禁不住在心下嘆著“旗威隕落”,自從發捻之亂後,這朝廷便一日不如一日了,對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之類的漢臣,只能令其互相爲制,以維持漢臣疆吏間的平衡,而朝廷則居中而用,如此方纔能維持朝廷體面。

縱是現在,譚繼洵的兒子公然造起反來。朝廷處置起來亦不得不徵求漢臣疆吏的意見,明明是誅九族的罪,一句革職便告事了了,可不謂之笑話。

可。誰都笑不出來!

反觀恭王奕訢這會反倒是垂著那眼皮,全是一副沒聽到殿內傳出的對答聲一般,他只是站在那,全是一副心神安定狀,可在內心裡卻又是一陣冷笑,這些人甚至都不知道。在這個時候什麼纔是最重要的,是誅譚家九族重要,還是平定逆亂重要?

縱是奕訢看過那《佈告全國電》,也被嚇的三魂不在,深知滿漢大防的他又豈不知,那佈告告的是滿漢之間最敏感的那根弦,過去發亂時,如若髮匪中有人有這種遠見,又豈會……可現在,作爲滿洲的恭王,奕訢心知無論經如何,這逆亂必須速速平定。

而當李鴻章提到三個月以及應由兩江、閩浙處置此時事,他便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重新出山的機會,就在眼前,就看能不能把握了。

“李鴻章,前些日子,這北洋海軍不是護著陸師復琉球嘛,本宮尋思著,這琉球的事兒既然差不多了,那不若把水師調派到杭州,直接把陸營送過去,想來會快些!”

雖說慈禧已經年近六十,但能在這宮裡憑著後宮出位,雖說會做一些糊塗事,但心思細密又豈是一般人所能相比,不過只是幾口氣的功夫,便已經安排好了一切。這會她之所以提及北洋水師,卻是在告訴李鴻章,你們漢臣疆吏的面子,給你們顧下了,現在輪到你們去體典朝廷了。

“回太后話,這琉球雖說大事已定,可派往琉球陸師是靠租用洋船運去,若要調派陸師水路前往,恐需租用洋船,洋行者素不體貼朝廷,若是不給足銀子,只恐其不意派船往杭州……”

李鴻章倒是沒有拒絕,而是直截了當的說到了事兒,租船要銀子,想要租船,得朝廷先給銀子。

“這軍事大事,自然不能顧慮著花銀子,該給的人家的銀子,不要少給了,省得少花了銀子耽誤了大事!李鴻章,這事還是得靠你去辦,朝廷現在銀錢窘急,恐怕還是得靠你去想辦法,當年你沒讓朝廷失望,現在自然也不會讓朝廷失望。”

慈禧的一句話,等於又像當年一樣,把財權交給了李鴻章,至於他怎麼籌款,是借是籌,那就是他的全權了。(。)

第73章 飛艇第43章 八旗新軍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21章 賠罪第176章 交談第233章 謀略第343章 投機者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2章 朝鮮之困第14章 請教第99章 用心良苦第129章 法國第83章 謀變第29章 希望第132章 銳變第77章 不下第178章 紛亂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205章 說客第8章 撈一把第66章 佈局第315章 在湖廣第173章 山倒之時第86章 新的責任第52章 基礎第341章 停戰日第123章 目標:本州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220章 沙皇的決斷第9章 生意第145章 起義第242章 夜戰第61章 如此忠臣第196章 國境線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87章 攻略方案第8章 一言非是用人道第6章 將欲行第15章 宮平第6章 入幕爲賓方立足第101章 委員會第36章 恩自於上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33章 何爲騙第235章 四九城第80章 牧場第204章 拿回來第9章 生意第298章 車站第295章 風雲際會第28章 壓迫第48章 毛遂自薦第42章 恭王第15章 工地第12章 四策(下)第23章 東京之變第346章 變革第190章 俘補第15章 毒策第143章 討個明白第80章 牧場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3章 小事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257章 等待第178章 父與子第300章 革命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57章 華之萬東第161章 忠犬第103章 軍艦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163章 白晝第7章 入幕且要著書先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174章 激盪第109章 遠東第208章 氣數第273章 待佳音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329章 故友第124章 要塞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187章 相商第53章 啊!海軍第17章 藉機第79章 演習第30章 明治的希望第293章 不爲奴第110章 大海在召喚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246章 一路向西第242章 夜戰第337章 面對未來的選擇第2章 心思第267章 圖存第193章 東幕之間
第73章 飛艇第43章 八旗新軍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21章 賠罪第176章 交談第233章 謀略第343章 投機者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2章 朝鮮之困第14章 請教第99章 用心良苦第129章 法國第83章 謀變第29章 希望第132章 銳變第77章 不下第178章 紛亂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205章 說客第8章 撈一把第66章 佈局第315章 在湖廣第173章 山倒之時第86章 新的責任第52章 基礎第341章 停戰日第123章 目標:本州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220章 沙皇的決斷第9章 生意第145章 起義第242章 夜戰第61章 如此忠臣第196章 國境線第119章 日人之心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87章 攻略方案第8章 一言非是用人道第6章 將欲行第15章 宮平第6章 入幕爲賓方立足第101章 委員會第36章 恩自於上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33章 何爲騙第235章 四九城第80章 牧場第204章 拿回來第9章 生意第298章 車站第295章 風雲際會第28章 壓迫第48章 毛遂自薦第42章 恭王第15章 工地第12章 四策(下)第23章 東京之變第346章 變革第190章 俘補第15章 毒策第143章 討個明白第80章 牧場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3章 小事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257章 等待第178章 父與子第300章 革命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57章 華之萬東第161章 忠犬第103章 軍艦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163章 白晝第7章 入幕且要著書先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174章 激盪第109章 遠東第208章 氣數第273章 待佳音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329章 故友第124章 要塞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187章 相商第53章 啊!海軍第17章 藉機第79章 演習第30章 明治的希望第293章 不爲奴第110章 大海在召喚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246章 一路向西第242章 夜戰第337章 面對未來的選擇第2章 心思第267章 圖存第193章 東幕之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太保市| 济源市| 扶沟县| 莫力| 高州市| 汝州市| 通辽市| 巫溪县| 胶州市| 朝阳区| 遵义市| 临海市| 长阳| 云和县| 大兴区| 桦甸市| 昌乐县| 萝北县| 邵东县| 赤峰市| 治县。| 襄垣县| 阿合奇县| 中方县| 武邑县| 随州市| 都安| 仁化县| 滕州市| 威海市| 富顺县| 白朗县| 渭源县| 张家界市| 南靖县| 衡山县| 长岛县| 海安县| 右玉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