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一言非是用人道

武昌,江輪慢慢靠近司‘門’口碼頭時,早已等候著的湖北巡撫奎斌,帶著武漢三鎮(zhèn)各大衙‘門’的官員立即走到江邊來熱情接待,接著又在總督衙‘門’舉行盛大隆重的接風(fēng)酒會和‘交’接儀式。,: 。所有從

九品以上的官員們?nèi)季o張熱烈興致勃勃地參加這些活動,絲毫也不以繁瑣冗長、耗時傷神爲意,有幾個因‘陰’錯陽差沒有收到請柬的低級官員,爲沒有出席這場盛會而憂心忡忡、驚疑不安,不知何故而失去了這個資格,十分當心頭上的那頂小烏紗帽能否戴得下去。就連年近古稀身患重病的藩司黃彭年也硬撐著病體應(yīng)付著,待到兩天的儀式結(jié)束後,他便重新躺到‘牀’上去了。

走進奎斌所佈置的豪華氣派的大簽押房,張之‘洞’的第一件事便是將那幅《古北口長城圖》高高地懸掛在北面正牆上。這幅氣勢磅礴的丹青,從太原到廣州,如今又隨著主人來到武昌衙‘門’。張之‘洞’凝神看著,覺得自己既像那蜿蜒的長城,又像那高高聳立的關(guān)樓,心中很是自豪。他轉(zhuǎn)眼看了看擺在房間正中央的那張寬大的案桌。案桌上已疊起尺餘高的文冊牘書。他順手拿起放在最上面的一件,乃是軍機處寄來的四百里急件。看收函的單子,已是十天前便到了武昌督署。出了什麼急事,讓軍機處發(fā)這樣的快件?張之‘洞’邊想邊打開,幾$→,.行字赫然跳進他的眼簾:

“近來總督赴任,輒帶親兵營隨行,既多縻費,且與制度不合。據(jù)傳張之‘洞’此次赴任,隨帶親兵二百人,數(shù)量之多,駭人聽聞。著張之‘洞’將所帶親兵除酌情留一二十名外,其餘皆遣回廣東,不得有誤。”

雄心萬丈的來到武昌的張之‘洞’萬萬沒料到,以湖廣總督身分第一次收到的上諭便如此令他窩火。他惱得將軍機處函件往桌上一丟,然後便直接離開書案,在鋪著西洋紅地毯上急速地來回走動。

急步走了一袋煙的工夫,他的心情才略爲平靜下來,叫‘門’外的衙役將桑治平請來,桑治平是他于山西任上時,親自往鄉(xiāng)間請出的幕友,與其它幕僚不同,其是他真正的心腹,與其說是幕友,倒不如說是朋友,同樣也是他二子的西席。修建立南北兩條鐵路,移任湖廣總督同樣也是出自桑治平的手筆。也正因如此,他纔會先於張之‘洞’來到武昌。

一會兒,桑治平走進簽押房,見張之‘洞’的臉‘色’灰黑黑的,便知他心情有不快。

“遇到了什麼事,心裡不舒服?”

張之‘洞’指了指桌上的函件說道。

“你看看就知道了。”

桑治平拿起軍機處的函件,很快瀏覽了一遍,輕輕地說:“這是我害了你。”

原來,從廣武軍中選拔一批軍官帶到湖北,這個建議是桑治平提出的。爲顯制軍的威風(fēng)也爲了沿途的安全保衛(wèi),總督調(diào)動遷徙時往往帶著一大批親兵同行。近幾十年來,已成慣例。奉到湖督令後,桑治平對張之‘洞’說:“廣武軍創(chuàng)辦三四年了,請的是德國教官,德國陸軍是當今最強的軍隊。廣武軍這幾年在德國教官的訓(xùn)導(dǎo)下,很像個樣子。若從廣武軍中的中下層軍官中‘抽’調(diào)一批優(yōu)秀者,將他們編爲一支親兵隊,帶到湖北,再以這批人爲骨幹招募一支湖北新軍,湖北新軍便可以很快訓(xùn)練起來。”

張之‘洞’這便同意桑治平這個建議,遂委派桑治平及已升爲親兵營都司的張彪到廣武軍去秘密地選派人員。於是桑治平、張彪便在三千廣武軍中挑選了一百五十名中下級軍官,張彪則從親兵營中挑出五十名自己的哥兒們,一共二百人,組成一個新的親兵營,乘坐另一艘海輪,一路護送到武昌。原本一個很好的設(shè)想,突然被打‘亂’了,是誰將此事捅到朝廷去了?

唉!張之‘洞’在心裡嘆了一口氣後想,子青老哥因病請假才幾天,軍機處便下這樣的上諭!

想到這他走到桑治平身邊說道。

“害了我的話,從何說起!你的主意,我至今仍認爲是很好的。我氣的是有人在暗中搗我的鬼。”

“只要你不後悔就好。”

桑治平擰緊雙眉,思索片刻後說道。

“搗鬼是一定的,你在廣東這些年,哪有不得罪人的地方?好在上諭並沒有給你以處罰,只是令隨行的親兵遣回廣東。我現(xiàn)在問問你,這些親兵你是遣回還是不遣回?”

張之‘洞’立即反問道。

“遣回怎麼樣,不遣回又怎樣?”

“若是願意遣回,那很簡單,遵旨辦事,將這些人都打發(fā)回廣東,仍到廣武軍營去,我也沒有話可說的。如果你不想遣回的話,下一步我們再商量。”

‘性’格本就固執(zhí)的的張之‘洞’一聽,頓時咬住牙關(guān),繃緊著臉,思索良久後,才從嘴裡迸出兩個字。

“不遣!”

“對,應(yīng)該不遣!”

桑洽平臉上‘露’出欣慰之‘色’,頗是贊同的點點頭,若是遣了,以後無論是朝廷或是地方,都會以其軟弱,進而欺凌。

“你看下一步怎麼辦?”

深之其中利害的張之‘洞’,連忙請桑治平坐下來。

“得想個辦法應(yīng)付朝廷。”

桑治平將軍機處的急函上下打量著,腦子裡有了一個主意。

“看這樣行不行?”

“怎樣應(yīng)付?”

“你就給朝廷上個摺子,說這些親兵本是淮勇。他們不慣廣東水土,寧願回安徽原籍務(wù)農(nóng),不願再回軍營。現(xiàn)遵旨就地遣散,發(fā)給途費,讓他們回原籍務(wù)農(nóng)。朝廷之所以這樣,不是因爲廣東少了二百號親兵,而是怕你在湖北安置跟隨已久的將士,只要這些人離開了湖北,朝廷就不會過問了。”

桑治平笑看著張之‘洞’,拿出了一個最簡單的法子。

“來廣東的淮勇,幾乎沒有幾個能適應(yīng)那裡又熱又‘潮’的氣候,都想回家,這個說法應(yīng)付得過去。麻煩你告訴叔嶠,叫他按此意思擬個摺子。”

軍機處寄來的這道上諭,提醒了張之‘洞’,立即要做的事情除鐵路、礦務(wù)、鐵廠外,這組建湖北新軍的事也不能拖延太久。若時機未成熟,可先像那日在船上唐子然所說的那般如腓特烈大帝般於湖北辦一所陸軍學(xué)校,早日培養(yǎng)一批新式軍官出來。

想到唐浩然,張之‘洞’心底的火氣頓消,反倒大好起來,像是獻寶似的對桑治平說道。

“仲子兄,這次與船上,我結(jié)識一位‘精’通西洋的大才,論於西洋之事的瞭解,恐怕國內(nèi)無人能及,其所言所說可謂是刻骨三分!”

桑治平端起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口,看著張之‘洞’說道。

“香帥,莫非又是一個辜鴻銘?”

桑治平口中的“辜鴻銘”指的是其確實‘精’通西學(xué),但也就僅限於此了,在他看來,辜鴻銘只是個‘精’通西學(xué)的學(xué)問人而非‘精’通洋務(wù),以至自入幕以來只能充當香帥的“洋文案”。

“絕然不同,絕然不同!”

也就只有桑治平敢對張之‘洞’說出這樣的話,而且其還不惱,張之‘洞’連連擺手道,接便將那日與船上兩人夜談一一道出,最後張之‘洞’又笑道。

“所以,我令其將歐行所聞所悟書寫成冊,計劃與湖北將其刊版成書,仲子,你若有時間,也可以一看,大張見識啊!如今我‘欲’以湖廣大辦洋務(wù),正是需要這樣的人才!”

桑治平端起茶碗來不做聲,慢慢地喝了幾口茶,放下茶碗後,從從容容地開了口。

“若是刊版成書,我定會買來看上一看,但香帥,辜鴻銘之才又是如何?”

雖說張之‘洞’一行不過初抵武昌,但桑治平卻已經(jīng)從趙竹君的口中知道了唐浩然的大名,不過也許是因爲這幾年見慣了‘精’通“洋學(xué)”的人才,對於那些人,也便沒有那麼多期待了。

“湯生確有大才,論於西洋學(xué)問之‘精’通,國內(nèi)無出其左者,”

別說是張之‘洞’,在廣州時即便是許多洋人亦佩服辜鴻銘的滿腹西洋學(xué)問。

“那我的學(xué)問又是如何?”

桑治平的話讓張之‘洞’一愣,他旋即認真的說道。

“論以學(xué)問,仲子兄猶在我上!不過仲子之才卻是平日才,而弟做的卻是‘亂’時官!”

看似簡單的一問一笑中,張之‘洞’點頭說道。

“仲子兄的意思我明白了,你說的是,現(xiàn)在我身邊需要的是‘精’通洋學(xué),能辦實事的人。”

說到這,張之‘洞’想到了李合‘肥’幕僚中最爲其所任用的洋務(wù)人才,那位年薪六千兩黃金的伍廷芳,其便是能做事的人,自入李合‘肥’幕內(nèi)出任法律顧問,參與大小事無數(shù),更於中法談判期間挽回中國利權(quán),再細數(shù)李合‘肥’幕中諸人,但凡‘精’通洋務(wù)者,無一不是皆有所成,而反觀辜鴻銘,雖學(xué)問顯達,但其與鐵路、鐵廠又有何用?

“香帥,至於這唐子然,如何用,現(xiàn)在還不急,爲其刊書揚名又有何妨,這用人之道,豈能因其一言而用?”

桑治平眨了眨眼睛,狡黠地笑著。

“若其確實才華,待時機成熟了,其自然會給你以驚喜,又何需急於一時!”

(新書發(fā)佈中,你的每一次點擊、推薦、收藏都是無語努力更新的最大動力!)

第79章 演習(xí)第1章 劫後餘生嘆數(shù)奇第29章 困局第214章 末日(下)第150章 前奏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112章 公士第30章 問題第374章 太平洋上第125章 面對現(xiàn)實第164章 陰雲(yún)瀰漫第199章 奇襲(下)第266章 分歧第167章 新世紀第32章 查禁第62章 時局如戲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190章 俘補第209章 氣數(shù)第155章 方案第263章 最後時刻第71章 經(jīng)驗第159章 盡人事第313章 故宮新皇第8章 朝鮮王第118章 潛伏第66章 佈局第275章 分兵第143章 討個明白第88章 何人第301章 新的開始第50章 搭架子第17章 藉機第55章 華陽洞第33章 師與徒第125章 人才(下)第179章 睦仁的希望第170章 旅順口(中)第301章 新的開始第17章 藉機第325章 朋友第10章 虛張聲勢第52章 達姆彈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356章 未來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yún)第65章 金山第45章 興業(yè)第302章 出逃第36章 恩自於上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87章 相商第287章 決戰(zhàn)(二)第71章 試驗室第11章 碧蹄館第115章 鐵廠第141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第239章 開創(chuàng)時代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154章 陽謀第228章 北洋無男兒?第57章 湖南才第298章 車站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174章 激盪第178章 父與子第68章 融資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第12章 鴻門第9章 幕內(nèi)冷遇心生起第142章 日月昭昭第295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第25章 局變第303章 末日第275章 分兵第2章 朝鮮之困第161章 忠誠之士第2章 壬辰之夏(中)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162章 維特的苦惱第146章 抵達第214章 末日(下)第48章 毛遂自薦第201章 漢城第379章 絕不妥協(xié)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71章 經(jīng)驗第3章 募勇第118章 潛伏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114章 外流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229章 生死線第90章 大津第168章 珍珠港第300章 革命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zhàn)(四)第159章 盡人事第360章 對與錯
第79章 演習(xí)第1章 劫後餘生嘆數(shù)奇第29章 困局第214章 末日(下)第150章 前奏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112章 公士第30章 問題第374章 太平洋上第125章 面對現(xiàn)實第164章 陰雲(yún)瀰漫第199章 奇襲(下)第266章 分歧第167章 新世紀第32章 查禁第62章 時局如戲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190章 俘補第209章 氣數(shù)第155章 方案第263章 最後時刻第71章 經(jīng)驗第159章 盡人事第313章 故宮新皇第8章 朝鮮王第118章 潛伏第66章 佈局第275章 分兵第143章 討個明白第88章 何人第301章 新的開始第50章 搭架子第17章 藉機第55章 華陽洞第33章 師與徒第125章 人才(下)第179章 睦仁的希望第170章 旅順口(中)第301章 新的開始第17章 藉機第325章 朋友第10章 虛張聲勢第52章 達姆彈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356章 未來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yún)第65章 金山第45章 興業(yè)第302章 出逃第36章 恩自於上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87章 相商第287章 決戰(zhàn)(二)第71章 試驗室第11章 碧蹄館第115章 鐵廠第141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第239章 開創(chuàng)時代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154章 陽謀第228章 北洋無男兒?第57章 湖南才第298章 車站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174章 激盪第178章 父與子第68章 融資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第12章 鴻門第9章 幕內(nèi)冷遇心生起第142章 日月昭昭第295章 風(fēng)雲(yún)際會第25章 局變第303章 末日第275章 分兵第2章 朝鮮之困第161章 忠誠之士第2章 壬辰之夏(中)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162章 維特的苦惱第146章 抵達第214章 末日(下)第48章 毛遂自薦第201章 漢城第379章 絕不妥協(xié)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71章 經(jīng)驗第3章 募勇第118章 潛伏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114章 外流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229章 生死線第90章 大津第168章 珍珠港第300章 革命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zhàn)(四)第159章 盡人事第360章 對與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苍梧县| 松溪县| 镇江市| 志丹县| 赫章县| 全南县| 福泉市| 正镶白旗| 东兴市| 白河县| 乐亭县| 东宁县| 安图县| 东至县| 红桥区| 岱山县| 井冈山市| 天全县| 绥德县| 静海县| 安新县| 高雄县| 登封市| 惠安县| 汪清县| 道真| 隆尧县| 读书| 噶尔县| 巴中市| 鱼台县| 舞钢市| 忻州市| 通州区| 香格里拉县| 津南区| 安塞县| 安泽县| 湛江市|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