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在海上

大沽碼頭,雖說幾百噸的洋鐵輪可以直入天津,可大船卻只能停於大沽,作爲北方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大沽碼頭附近雖不見洋行林立,可洋行的碼頭卻是一個挨著一個,依如以往,碼頭人頭攢動,那些拉板車運貨的車伕、吆喝連連的小販、肩扛貨物的苦力,他們短衣布鞋、盤在頭頂的辮子並不使黃得雲感到陌生。

這一切瞧著與上海似乎沒什麼兩樣,除去上海的碼頭後方滿是洋行之外,似乎沒什麼不同,大沽口泊停著數十艘各國洋輪,花花綠綠的各國國旗飄揚著,甚至還能看到兩艘外國兵艦,就在這熱鬧中,突然一陣震耳欲聾的口令聲,從路的盡頭傳了過來。

“左、右、左!”

伴著口令聲,黃得雲看到遠遠的一隊兵勇扛著槍,踏著整齊的步伐朝著碼頭走了過來,這些人穿著與淮軍式樣的雲裳號衣不同的短打布衣,青衣黑褲的,身上也沒有營號,頭上戴著頂草帽,雖說打扮有些古怪,可聽著那整齊的腳步聲,瞧著一個個精神頭十足的模樣,黃得雲還是瞧出了這些人與過去見過的營軍的不同來。

精神頭,沒錯,這些人的昂首闊步的精神頭,瞧著倒是有點兒像上海見過的洋兵,全不似國朝兵丁的模樣。

“夥計,這是那位大人的兵?”

從飯館裡的夥計,黃得雲得了答案——是駐朝總理大臣唐浩然的衛隊。

難怪,弄了半天是大人的衛隊,這擱那位大人那,這衛兵不是百裡挑一的精銳,不過,這衛隊人也忒多了點吧。

在路人擠於路邊瞧著熱鬧的時候,部隊進入了碼頭,扛著洋槍的祖伯顏卻被碼頭上那比屋子還大的輪船給嚇了一跳,聞著那鐵索泡浸海水的生鏽腥鹹味,隨著長官的號令上船的時候,他卻覺得雙腿不禁打著軟。

直到這會,他纔想起來,自己壓根就不會水!

可他卻不敢露出自己的軟——他現在可是一棚棚目,手下管著十一個大頭兵,若是他顯了軟來。

“奶奶的,咱,咱,真上這船?”

這會不單祖伯顏心裡懸著,連同那些先前看似威武不凡精神十足的兵丁,也都緊張了起來,他們大都是生長於內陸,什麼時候出過海。

“怕個熊,你小子不過就是一等兵,人家唐大人可不也在船上!你的命能有大人的金貴!”

祖伯顏這般嚷著,與其說是給旁人打氣,倒不如說是給自己打氣。就是,有啥好怕的,唐大人也在船上……

心裡這般想著的,他忍不住朝著船上看去,在船首似乎有一個穿著三品官袍的大人立在那,難不成是唐大人?

一早天還沒明的時候,唐浩然便帶著幕員到了碼頭,那會碼頭的苦力正在往船上裝著子彈、炮彈,此時站在“高升號”上,心裡卻犯著嘀咕。

高升號,四年後,日本人不就是偷襲的這艘船嘛?怎麼招商局給自己安排的也是這艘船?這船似乎不是招商局的船吧!

小日本該不會也偷襲自己吧?

心裡犯著這樣的嘀咕,唐浩然瞧著那邊喝著口令,齊步走入碼頭的兵丁,1296人,這便是自己的衛隊,也是自己掌握的第一支武裝,雖說裝備的是幾年前存於庫中單響老毛瑟,炮不過只有8門克虜伯行營炮,可瞧著這支部隊,唐浩然只覺胸間一股熱血沸騰著。

這就是自己的根基,現在雖說只有千餘人,可也許幾年之後,這支部隊就能變成一支十數萬人的隊伍。

不過瞧著他們藍衣黑褲布鞋的打扮,唐浩然的心裡還是忍不住嘆口氣,雖說擱布莊那邊按一人三套的置辦下了新式軍裝,可在天津卻還不能大張旗鼓的讓他們換上新軍裝,否則不定會若出什麼麻煩來。

等吧,等吧,等到了朝鮮!

等到了朝鮮下船的時候……

“大人練兵之道實讓小臣佩服!”

思索的功夫,金明圭卻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望著那些踏著整齊步伐進入碼頭的衛兵,他全不敢相信這些兵卒不過只操練了四十七天,瞧著他們模樣,至少也是練上年許的精銳。

“不過就是剛學會走路罷了!”

唐浩然和金明圭打著哈哈,自己往朝鮮赴任,這金明圭亦調回了朝鮮,這不正好搭著自己的順風船。

“朝鮮能得大人相助,實是朝鮮之幸……”

在金明圭的馬屁中,唐浩然的脣角微微一揚,望著正在上船的官兵,心裡不禁想到,待到了朝鮮,你就知道本官是如何爲朝鮮之幸了!

這般唸叨著,一個多鐘頭後,“高升號”洋輪拉響汽笛駛出了港口,朝著旅順的方向駛去,待船駛去的時候,於碼頭附近的一個飯館二樓的包廂裡,一個穿著西裝的剃著短髮青年人,望著遠去的洋輪,一副凝眉思索狀。青年的心底卻只有一個疑問——唐浩然的赴任會給朝鮮的局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高升號於渤海灣上航行幾個小時後,已經遠離了大陸,那些原本因坐船而心生懼意的兵丁,這會卻大都依在舷邊,用一種好奇的眼光望著大海,無不驚訝於大海的遼闊,便是在水師營當過差的吳佩孚,這會也同樣被大海的遼闊所吸引。

就在衆人爲大海所吸引的時候,那邊卻響起了長官的命令聲——回艙,領新軍裝,早在昨天,作爲衛隊標統的商德全便得到了軍令——待船使出六個鐘頭後,脫下舊軍裝,換新式軍裝。得洋式的軍裝、洋式的揹包,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新鮮,甚至就連那棉線織的洋襪子對於他們來說也是第一次穿。

“這鞋帶子要這麼系……”

“武裝帶要這樣弄……”

就在艙室裡的官兵們或是興奮或是迷茫的換上新軍裝的時候,在頭等艙艙室裡的唐浩然一衆人,卻在那裡輕鬆的暢談著,在過去的幾個小時中,他們一直在談論著於朝鮮有關的話題,從開辦工廠,再到興辦礦山,總之,所以的話題都圍繞著朝鮮,圍繞著一個目的——求富,而隨著話題的深入,又聊到了朝鮮官府對商人的壓迫,而按唐紹儀的說法,那種欺壓只限於朝鮮商人,至於華商官府全不敢有一絲侵害。

“這麼說來,在朝鮮,咱們華商的地位,和洋商在咱們大清國差不多?”

因出身商家的關係,對商人的地位李幕臣自然非常上心。

“有過之,而無不及!”

唐紹儀笑著說道。

“這些年,若是說袁慰亭於朝鮮有何功,那就是重樹華商之地位,於朝鮮,華商外有上國子民之名,內有駐朝大臣之助,地方官府若是膽敢欺壓,駐朝大臣自會派人摘其官帽將其解入大臣公署,甚至無須會同朝鮮三司即可開審……”

唐紹儀的一番話,只說的衆人一陣心神馳往,照他這麼說,這大臣公署於朝鮮可不就是“太上皇”嘛,自然也就對朝鮮充滿了期待,而唐浩然反倒是關心另一個問題。

“少川,以你來看,我國能不能於朝鮮拓展華租界?”

朝鮮有華租界,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但是在後世,唐浩然也看過這方面的資料,不過面積極爲狹小,遠無法同上海、天津等地租界相比,可唐浩然看重的卻是這個先例,所向往的卻是一個租界。

“大人,當前仁川等地華界展界尚且困難至極,雖說這朝鮮是咱們中國的藩屬,我等於朝鮮有上國之名,可這朝鮮卻不見得平靜,雖說英俄等國無意染指朝鮮,皆承認其爲我國之藩,但日本因鄰近朝鮮,且其變法後徵韓論日起,日人染指朝鮮之心數年不絕,自日朝《江華島條約》立定,先開釜山、後來元山,再至仁川,日人對朝鮮可謂是虎視眈眈,仁川蛋丸之地尚存各國之租界,若我國再大肆展界,只恐引得日人野心膨脹,亦隨之展界,屆時朝鮮局勢恐更爲惡劣!所以……”

瞧著大人因自己的話眉頭猛皺,唐紹儀這纔想到,現在自己於唐浩然的幕中還是個外人,連忙把話一頓,稍加思索後,方纔繼續說道。,

“若大人慾要展拓華界,非得另闢通商港!”

“另闢通商港!”

眉頭一跳,唐浩然將視線投向唐紹儀,

迎著著大人的目光,唐紹儀像是下定什麼決心似的說道。

“當初與朝鮮簽約時,前駐朝委員所參考者爲朝日所籤《江華島條約》,我國不單獲得釜山、元山以及濟物浦開港通商之權,而根據商約,亦獲得了在20個月內於黃海道、平安南道、平安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五道中沿海擇便通商之港口一處之權,可這條款卻如同虛設,皆因我國之商人以拓港所需甚巨,因而無意拓新港,所以這條款……”

提及舊事,唐紹儀不禁長嘆口氣:

“所以,這事也就虛設了,這另新開港,自然也就成了虛文,若是大人,若是大人能把那件事辦成了,到時候,自然可以重提此事,想來到時候日本那邊也說不出什麼,若不然,朝鮮那邊定會咬著當初定約過期爲由拒闢新港,……”

“看樣子,那件事非得辦好不可!”

略點下頭,唐浩然的視線朝著艙外投去,此時夜幕已經降臨,應該快到旅順了吧,待到了旅順,離朝鮮也就不遠了……

第214章 末日(下)第34章 求知識於世界第248章 憂慮第10章 於此三千里第192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22章 應對之策第286章 大決戰(一)第85章 機器局第52章 基礎第94章 倫敦的雨衣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12章 袁氏之心第165章 爭取時間第23章 樂事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126章 面對現實(下)第147章 壞消息第212章 末日(上)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32章 翁府話(下)第71章 經驗第145章 山路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淚第6章 眼光第86章 見聞第11章 著眼將來第80章 參謀旅行第202章 聖彼得堡的決定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36章 翅膀第364章 最終目的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91章 藍天第37章 一人爾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357章 走向戰爭第186章 探究第64章 變革第190章 俘補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32章 夢碎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257章 等待第35章 強國之道第70章 離別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47章 流亡者第42章 謀財第37章 新生之地第221章 爲了勝利第37章 新生之地第325章 朋友第4章 禍害第92章 改變第47章 流亡者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68章 無奈第11章 著眼將來第15章 工地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27章 名正言順第87章 攻略方案第11章 碧蹄館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91章 藍天第18章 公使館第185章 津門憂第295章 風雲際會第50章 搭架子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80章 參謀旅行第141章 風雲際會第13章 連環套第16章 總督府第58章 破勢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312章 江寧變第239章 開創時代第175章 督難安第88章 “偷雞”第13章 背華之罪第126章 面對現實(下)第309章 洪潮第18章 謠言第174章 激盪第11章 四策(上)第48章 引進第1章 壬辰之夏(上)第347章 未來的選擇第186章 探究第3章 募勇第100章 擇才第262章 死霧第200章 激戰(上)第6章 將欲行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238章 空談
第214章 末日(下)第34章 求知識於世界第248章 憂慮第10章 於此三千里第192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22章 應對之策第286章 大決戰(一)第85章 機器局第52章 基礎第94章 倫敦的雨衣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12章 袁氏之心第165章 爭取時間第23章 樂事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126章 面對現實(下)第147章 壞消息第212章 末日(上)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32章 翁府話(下)第71章 經驗第145章 山路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淚第6章 眼光第86章 見聞第11章 著眼將來第80章 參謀旅行第202章 聖彼得堡的決定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36章 翅膀第364章 最終目的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91章 藍天第37章 一人爾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357章 走向戰爭第186章 探究第64章 變革第190章 俘補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32章 夢碎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257章 等待第35章 強國之道第70章 離別第307章 臣民與國民(下)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47章 流亡者第42章 謀財第37章 新生之地第221章 爲了勝利第37章 新生之地第325章 朋友第4章 禍害第92章 改變第47章 流亡者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68章 無奈第11章 著眼將來第15章 工地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27章 名正言順第87章 攻略方案第11章 碧蹄館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91章 藍天第18章 公使館第185章 津門憂第295章 風雲際會第50章 搭架子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80章 參謀旅行第141章 風雲際會第13章 連環套第16章 總督府第58章 破勢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312章 江寧變第239章 開創時代第175章 督難安第88章 “偷雞”第13章 背華之罪第126章 面對現實(下)第309章 洪潮第18章 謠言第174章 激盪第11章 四策(上)第48章 引進第1章 壬辰之夏(上)第347章 未來的選擇第186章 探究第3章 募勇第100章 擇才第262章 死霧第200章 激戰(上)第6章 將欲行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238章 空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镇江市| 灵璧县| 谢通门县| 奇台县| 射洪县| 长岛县| 马公市| 墨江| 雷山县| 宁国市| 商南县| 苏尼特右旗| 抚宁县| 巩义市| 盐池县| 城市| 浙江省| 龙川县| 万源市| 绥德县| 安国市| 阿城市| 阿克陶县| 铁岭市| 仙居县| 淮安市| 兴义市| 香格里拉县| 温州市| 分宜县| 长汀县| 吉林省| 廊坊市| 民和| 江孜县| 泰和县| 兰西县| 虞城县| 新野县| 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