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章 總督府

(現在幾乎每一章,求定閱和支持已經成爲了慣例,實在是迫於無奈啊!現在盜版太過猖獗,這正版的流量都比不過盜版,讓人情何以堪!在這裡無語想再一次感謝一下支持正版的讀者,您的每一個點擊、推薦,定閱、打賞以及月票,對無語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正是在你們的支持下,無語才一路堅持至今!拜謝!)

綿綿秋雨中,總督府外衛兵持槍而立,雖說雨水不時順著帽檐滴在衛兵的臉上,可那門神樣的面孔沒有一點表情的變化。當一名軍官通過敞開的轅門時,衛兵只是略掃視一眼,依是紋絲不動的站著。

這座曾經的盛京將軍府現在已經易名爲總督府,以未來的規劃中,東北的總督府行轅所在應爲大連,但因爲大連城尚處規劃建設中,現在的總督府行轅卻設於奉天,而這座總督衙門則是東北三省的心臟。畢竟從東三省建省時,這東北三省便與內地不同,東北三省雖已建省,但其卻未設巡撫,僅設民政長官,而三省總督與民政長官則是事實上的的“上下級關係”。

而在東北三省總督的職權構建上,從一開始,作爲設計者的唐浩然便將自己的權力凌架於國內其它的總督,在他設計的總督職權中,除重大外交事件須由其同意後上報朝廷,交總理衙門以及議政會“諮商協辦”外,三省以及朝鮮財政、兵權及一切內治之事,均由東三省總督一人負責,從而令總督的方針、政策絕不至於牽掣,甚至亦正因如此,總督府才設於大連,這是出於“總督不專駐一省,隨時巡視各地,分類指導,統一部署”的需要。

當然,現在受困於大連城市未建以及鐵路未通的現實,這東三省總督府依然臨設於奉天。

但這樣的制度設計,擡高了東三省總督地位,擴大的總督的權力,準確的來說東三省總督的權責,與西方的殖民地總督更爲相近,恰如同總督府下設的諸如總務部、內務部、度支部、農商工部、司法部以及警察部等機構一般,在一定程度上,這總督府幾乎等同一個國家的內閣。

正因衆多機關雲集於總督府的現實,才使得每日總會有許多文職官員進出總督府,千百名官員的雲集此處,只令這總督府顯得極爲擁擠,某些科室甚至不得不十幾人擠於一間辦公室中辦公,而農工商部殖產局正是如此。

相比於倍受關照的工商局,殖產局在某種程度上被有意無意的忽視了,以至於殖民產局三十餘名官員只擠於三間辦公室中辦公,即便是作爲農務科科長的加騰敬一,這會即只能同同事們擠於開放的辦公室中,完全沒有任何自己的空間。

不過雖是如此,他卻依然在完善著手中的方案,作爲總督府中少有的日裔官員,加騰素來都有“敬業”之名,在主持的墾殖事務期間更是與墾殖勞工一般餐風宿露,而正是參與主持墾務的一個月,使得他比其它人更瞭解墾殖,更瞭解其對於東北的意義。

“……名義上東北有700萬人,可實際上,根據目前統計來看,東北三省人口不超過600萬人,奉天人口應在400至450萬之間,黑龍江與吉林人口應在150萬左右,如此廣闊的土地,如此稀少的人口……嘖嘖……”

感嘆中,加騰敬一把聲音微微一提,看著面前的程世績說道。

“如此一來露國人若是不生出野心來,那可真就奇怪了!”

儘管加騰敬一說著一口比程世績還要流利的南京官話,可在言語中卻依然帶著日語的習慣,如對俄國的稱呼。

“所以,移民實邊就是當前唯一的選擇,部裡纔會主張移民實邊抵禦沙俄的侵略,而且亦能依靠民墾增加收入!”

移民實力是現實之需,而後者則是現實之利,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主張全面放墾的一方,正是基於民墾之利,在他們看來大規模自由放墾不僅能爲政府帶來鉅額田賦,而且還能帶來數千萬“土地登計費”,這正是“債臺高築”的總督府所需要的。

“部裡太過短視了!”

一聲輕蔑的言語從加騰的口中道出時,程世績倒是沒有覺得詫異,這些日裔官員從來都是如此,一方面他們對權威恭順服從,對於部裡分配的工作從來都能做到及時完成,但在另一方面,他們卻總喜歡挑戰權威,比如現在對部裡的這般嘲諷。

“加騰君,注意隔牆有耳啊!”

程世績適當的提醒了一聲,同時朝左右看了一眼,此時於這總督府的花園之中倒也算清靜。

“就是當著徐部長的面,我也會這麼說!”

加騰毫不客氣的看著程世績說道。

“你看看徐部長他們弄的是什麼?每個關內移民只需要交納十元登記費,便能在三省內得60畝土地,連續耕種5年之後就成爲這塊土地的合法主人。哼哼,果然不愧是留美生,整個照抄林肯的《宅地法》。”

一聲冷笑後,加騰敬一又繼續嘲諷道。

“他們完全不顧《宅地法》移至東北是要水土不服的,60畝耕地,五年免稅,除去十元登計費之外,政府得到了什麼?以其計劃移民200萬,所得不過兩千萬元,總督府可不是美國的總統府,沒有充裕的財政,談什麼富國強兵!”

或許是因爲日本的亡國在際之痛,才使得加騰敬一等日本人對“富國強兵”有著更爲直接的體會,在他們看來在追求“富國強兵”的道路上,國民的利益是可以,亦是應該加以犧牲的,自然也就對於這種“浪費財富”的仿效“宅地法”行爲看不上眼了。

“那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頒佈實施東北三省的《宅地法》能夠最大限度的吸引移民,徐部長他們不是進行計算了嗎?他們相信頒佈這一辦法後,並將其告知全國,在未來五年內即可吸引不少於200萬戶關內移民,十年內極有可能達到400萬戶,屆時東北官荒必將墾之一空……”

相對於加騰,程世績則明顯的傾向於部中的以《宅地法》爲保障的“自由放墾”,在他看來這是最可行的辦法,畢竟現在關內各地人滿爲患,旱澇蟲災層出不層,每年都有十數萬山東、河北等地災民闖關謀生,而現在總督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通過一條法令給予這些闖關者保障,進而以律令吸引更多的關內民衆移民東北。

“可是稅收呢?還有自由開墾後移民如何管理?土地如何徵稅?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這一聲反問後,加騰接著說道。

“東北現在確實需要人口,但東北需要的是在政府管理下的可課稅、可徵兵的定居者,而不是分散於各地,政府無從掌握的流民,流民或許會開墾土地,但是流民是不會納稅的,不要忘了,如果不是因爲東北有三分之二的耕地是政府無從掌握的,土地調查又何需如此緊迫?土地調查的意義是什麼?”

接連的質問門程世績不由一啞,在他不知如何回答時,卻聽加騰說道。

“所以,相比於這種自由放墾,我支持大人的統一開墾的方式,不過現在農墾團只完成了前半部分,後半部分還需要進一步加以完善!”

加騰口中的完善,無疑就是在總督府目前達成的幾點共識上,在“以農業移民”爲主要內容的移民方案上添加了自己的一些見解,爲此他甚至特意編寫了一份移民計劃書。

“我相信我的方案一但提交給總督大人,必定能夠獲得大人的認同,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包括徐部長他們亦不會反對。”

“反對?”

先是一愣,隨後程世績立即反駁道。

“從沒有人反對過往東北引進“農業移民”,現在府中之所以發生分歧,與其說是的在移民問題上的分歧,倒不如說是在土地問題上的分歧,部裡和許多幕僚認同部裡提出的自由墾殖,而總督大人卻反對自由墾殖,而總督大人之所以反對,無非是因爲……”

程世績的話聲微微一頓,有時候一些事情是衆所周知之事,比如大人之所以反對自由墾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無序化背後富人全面介入墾殖,從而令大量荒地私有化,畢竟自由墾殖是以“誰開墾、誰所有”爲前提,在這種前提下,富人以至於部分官員可以通過建立墾殖公司,引進勞工、使用火犁等方式大規模墾殖,從而令大量官有土地淪爲私有。

針對墾殖公司,部裡的態度亦與大人存在分歧,部裡認爲墾殖公司可以加快東北的墾殖,能增加政府稅收,而大人則認爲其會令土地流失,正是這種分歧導致在墾殖問題上的停滯不前。

“是因爲什麼?是因爲擔心土地會流入私人之手嗎?以我來看,大人的這種擔心無疑是正確的,墾殖公司開墾土地的成本是多少?每畝一元?是更低還是更少?”

點燃一根香菸,曾與農墾團工作過的加藤敬一又豈不知墾殖的成本,荒地墾殖的成本低爲低廉,無非就是先放火燒荒,然後再加以深犁,每畝的實際開墾成本不過只是幾毛錢罷了,正因爲大規模墾殖的利潤,才使得部中官員傾向於自由墾殖,畢竟這將會給許多人帶來難以想象的利益。

“與其由私營墾殖公司將開墾土地租給關內移民耕種,令墾殖公司成爲經營地主,那爲什麼不能像現在這樣,荒地完全由農墾團進行開墾,待土地完成開墾後,再授予移民。”

第163章 白晝第72章 擴張第156章 問題的迴歸第158章 如我所見第207章 魔鬼第236章 雙英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87章 聽天由命第80章 參謀旅行第134章 學習之道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155章 雷動第10章 虛張聲勢第244章 啓航第218章 交易(下二)第6章 眼光第58章 破勢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32章 前途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146章 抵達第94章 江南義第16章 總督府第264章 援助第3章 小事第53章 啊!海軍第346章 變革第165章 爭取時間第51章 北洋軍械局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364章 最終目的第77章 不下第43章 慈禧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144章 軍馬第36章 常熟第18章 謠言第71章 試驗室第21章 特警第350章 東瀛的春天第71章 經驗第263章 最後時刻第12章 袁氏之心第47章 流亡者第6章 利益紛爭第59章 在水一方第361章 失敗第52章 達姆彈第14章 請教第19章 捆綁第16章 悔之晚矣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111章 餘波第226章 內外第30章 問題第49章 湖廣之別第266章 分歧第16章 泰西策第207章 魔鬼第201章 激戰(下)第39章 校長之勢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89章 謀略第359章 英美之間第78章 梅花第50章 革命第262章 死霧第189章 風起第251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第154章 杭州義(下)第55章 華陽洞第52章 達姆彈第234章 外交第59章 在東南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104章 商路第172章 水下第209章 牛刀小試第312章 江寧變第374章 太平洋上第133章 份子第35章 騙亦有道第9章 仁川第329章 故友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95章 西洋與東亞第313章 故宮新皇第87章 聽天由命第132章 海軍的春天第3章 募勇第171章 旅順口(下)第236章 雙英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277章 攔截第359章 英美之間第311章 革命之初
第163章 白晝第72章 擴張第156章 問題的迴歸第158章 如我所見第207章 魔鬼第236章 雙英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87章 聽天由命第80章 參謀旅行第134章 學習之道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155章 雷動第10章 虛張聲勢第244章 啓航第218章 交易(下二)第6章 眼光第58章 破勢第348 寧爲中華犬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32章 前途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146章 抵達第94章 江南義第16章 總督府第264章 援助第3章 小事第53章 啊!海軍第346章 變革第165章 爭取時間第51章 北洋軍械局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364章 最終目的第77章 不下第43章 慈禧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144章 軍馬第36章 常熟第18章 謠言第71章 試驗室第21章 特警第350章 東瀛的春天第71章 經驗第263章 最後時刻第12章 袁氏之心第47章 流亡者第6章 利益紛爭第59章 在水一方第361章 失敗第52章 達姆彈第14章 請教第19章 捆綁第16章 悔之晚矣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111章 餘波第226章 內外第30章 問題第49章 湖廣之別第266章 分歧第16章 泰西策第207章 魔鬼第201章 激戰(下)第39章 校長之勢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89章 謀略第359章 英美之間第78章 梅花第50章 革命第262章 死霧第189章 風起第251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第154章 杭州義(下)第55章 華陽洞第52章 達姆彈第234章 外交第59章 在東南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104章 商路第172章 水下第209章 牛刀小試第312章 江寧變第374章 太平洋上第133章 份子第35章 騙亦有道第9章 仁川第329章 故友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95章 西洋與東亞第313章 故宮新皇第87章 聽天由命第132章 海軍的春天第3章 募勇第171章 旅順口(下)第236章 雙英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277章 攔截第359章 英美之間第311章 革命之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北宁市| 宁化县| 冕宁县| 浏阳市| 赣州市| 洞头县| 江源县| 青冈县| 陆良县| 额尔古纳市| 原平市| 正宁县| 湘阴县| 乌苏市| 安阳县| 柞水县| 山东省| 同仁县| 通榆县| 溧阳市| 光泽县| 合江县| 个旧市| 襄城县| 永善县| 丁青县| 海淀区| 扎鲁特旗| 灵璧县| 唐河县| 汝州市| 阳泉市| 阿图什市| 绿春县| 南雄市| 翁源县| 依安县| 乌拉特中旗| 奉节县|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