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5章 雷動

一份通電!

如同霹靂般經電報線於全國各地激盪著,那電報經由密碼發出,發往各省、各地,不過只是數個小時便傳至全國,一時間舉國皆驚。

滿清政府在獲得通電後,同樣被嚇了一跳,對於朝廷的軍機中樞而言,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在這個“盛世”之時,竟然於蘇杭天堂之地發生動亂,更未曾想到其得知這一消息,竟然是通過“賊逆”所發通電。

而正當軍機中樞爲杭州起義的消息震動不已時,在上海、天津、漢口以及廣州等地的中文報紙上,無不是第一時間刊載了《大漢浙江都督府佈告全國電》,一時間舉世皆驚。

舉世皆驚之餘,更多的人們卻爲《佈告全國電》而震動,通電中那於朝廷看來字字誅心的言語,無不是觸動著壓抑在中國人心頭最敏感的一道心絃——民族!

“我祖軒轅,開闢洪荒,始有華夏。經歷代聖哲賢豪之締造,成茲文明古國。凡吾族今日所依止之河山,所被服之禮教,所享受之文物,何一非我先人心血頸血之所留遺。故睹城邑宮室,則思古人開闢洪荒之惠。睹干戈戎馬,則思古人保種敵愾之勤;睹典章法制,則思古人貽謀教誡之殷。駿譽華聲,世世相承,如一家然。父傳之子,祖衍之孫。斷不容他族幹其職姓……”

在許多城市的酒館中戲園內,人們在那裡念著不知從何處傳來的《佈告全國電》,似乎在這一瞬間,所有人的心底的那一根敏感的,被壓抑兩百四十八年間的心絃被觸動了。

在這一瞬間,這個國家似乎於過去有所不同。

非但在民間如此,甚至就是在京師重地,亦也在流傳著這〈佈告全國電〉,不管是那平素提著鳥籠子打千喝茶無所事事的爺們,還是那於茶館中憂國憂民的主。這會都似瘋了般的於私底下傳著從天津傳來的新聞紙,或是他人手抄的“告全國電”。

按道理來說,這些生下就有落地銀的人,自然不會關心這事。可由不得他們不關心,誰讓那電報上字字誅心,句句直指旗人,關係到自家身家性命的事兒,他們能不關心嘛。可瞧著那字字誅心。恨不得食其肉、碎其骨的言語,在他們看的心驚肉跳時,順帶的這些“主”瞧著身邊漢人的目光也發生了變化。

甚至就連同在中樞衙門中,大傢伙的心態亦發生些許變化,尤其是當那些旗人中的高官,瞧著身邊的漢人同僚時,那心裡更是敲著鼓——這些人,該不會也是這麼想的吧!

“……嗚呼同胞,誰無心肝。即不憶父老之遺聞,且請觀夫各省駐防之誰屬。重要職權之誰掌,其用意可揣知矣。二百四十八年好淫苛忍之術,言之已不勝言。至今日則發之愈遲,而出之愈刻也……”

在戶部衙門裡,則於私下裡翻看著那不知於多少人手中傳過的《佈告全國電》,這寫其說是電文,倒不如說是檄文,是反清的檄文。

“這操筆之人腹纔可實是了得!”

忍不住在心底讚歎道,這讚歎卻是發自肺腑的,對於熟讀史書的他來說。他深知相比之下,這大清國曆次民亂無一次能與其相比,這《佈告全國電》直指問題的核心——民族,杭州諸人之所以起義。不,應該說是“逆徒行亂”,爲不僅僅只是打倒朝廷做皇上,爲的是解民之倒懸,爲的是恢復炎黃貴胄之尊嚴,爲的是不負華夏先賢。

“這下子。朝廷怕是要亂了!”

亂,又何止只是一個亂字!

養心殿內,一班王公大臣,無論年老年少,無論官職高低,都是愣站在那裡,你看我,我看你,並不說一句話。坐在殿內龍椅上的光緒帶著些倦容,還算清秀的臉上盡是蒼白之色,眼圈周圍發暗,而坐在御桌側後簾內的太后也是同樣模樣,彷彿有點吃力似的睜著一雙眼睛,目光遊移不定地掃視殿內的奴才、大臣們。

對於他來說,這還是他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自然無力應對,不得已他終還是把在園子裡靜養的太后請了過來,以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局,相比之下,當年依靠著一衆漢臣平定髮匪捻亂的慈禧,卻顯得很是鎮定,只是靜靜的聽著太監在那念著《佈告全國電》。

念著那大漢浙江督政府《佈告全國電》時,太監的心顫著,豆大的汗滴順著面頰滑了下來,捧著檄文的雙手也在那顫著。

“何物胡清,敢亂天紀,挽弓介馬,竟履神皋。夫胡清者非他,黑水之舊部,女真之韃種,犬羊成性,罔通人理,始則寇邊抄虜。盜我財物。繼則羨我膏腴,耽我文繡,利我國土,遂窺神器。惟野蠻之不能統文明,戎狄之不能統華夏,少數之不能統多數。故入關之初,極肆兇威,以爲恐嚇之計。我華夏之父老兄弟諸姑姊妹,莫不遭逢淫殺,靡有孑遺。若揚州,若江陰,若嘉定,屠戮之慘,紀載可稽……”

那《佈告全國電》尚未念遠,又一太監拿著一張紙走了進來,接過紙太監又繼續唸了下去。

“據各公使館消息,杭州逆賊傳檄各公使領館,歷數我大清十大罪狀……”

什麼……哄的大臣們被這消息驚得呈瞠目結舌狀,而色蒼白似無精神的慈禧,這會才吃力的睜著一雙眼睛,盯著那念著佈告的奴才。

“請太后、皇上下旨,立即調兵進剿杭州亂逆,剿滅亂黨……”

“請太后、皇上下旨,查禁亂逆大逆之言,膽敢散佈者,殺無赦……”

嘩的一聲,所有人都跪拜下去,不停的叩著頭,而面無血色的光緒只是在那如提繩木偶一般的坐於龍椅上,。

“奴才請皇上下旨。令閩、浙、蘇三省速派得力軍隊,飛馳會剿定亂逆,以安國事!”

“臣請調北洋艦隊開赴杭州,爲之壯膽。”

“臣請……”

一時間的一個忠勇王公大臣們從說紛雲開來,個個請著旨,請太后、皇上下旨剿滅亂黨,而慈禧慈禧點了點頭。

“先這麼辦吧!”

擬完旨慈禧擡起眼看了看眼前站著的王公大臣,卻又問了一句。

“李鴻章到了嗎?”

相比於其它人的慌亂,經歷過發捻之亂的慈禧心知,這打仗,滿臣是靠不住的,最終還是得靠漢臣,得靠李鴻章,現在大清國,能打仗的只有淮軍,能讓洋人顧忌的也只有北洋的水陸師,至於旁人說什麼都不過只是亂言罷了,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那些漢臣,畢竟這天下還是漢臣居多,對於李鴻章那個奴才,慈禧卻非常有信心。

“回聖母皇太后,李大人正日夜兼程趕往京城!”

這會怕對於衙門來說,只會後悔當年沒早修鐵路,若是這鐵路築通了,從天津往京城不過只一兩個鐘頭罷了,雖說那些王爺、郡王們無不是被那字字誅心的《佈告全國電》嚇的說不出話來,甚至大喊著要屠盡亂逆以定民心,甚至就連同看著漢臣們的眼光都不一樣了,可這會,對李鴻章卻是萬衆以待。

畢竟當年正是忠心耿耿的李鴻章和他的恩師曾國藩兩人平定了發捻,若是沒有那一般忠心耿耿的漢臣,這大清國幾十年前沒準便亡了,不過他們的心裡多少還敲著鼓,畢竟這一次與上一次不同,單就是這《佈告全國電》裡言語,不知能蠱惑多少人。

“皇上,奴才以爲,應該立即傳旨,令北洋衙門火速進剿杭州亂逆!”

在臣工中一個閆崇年走出來叩著頭說道,與其它漢臣自稱臣不同,他可是瓜爾佳氏的包衣奴,自然比那些漢臣高上一等,能夠自稱奴才。

“皇上,逆首爲譚嗣同爲湖北巡撫譚繼洵之子,養不教、父之過,奴才以爲當將其革職,解入京中,處於極刑,要效正典!”

閆崇年跪於地上提出這個建議時,非但漢臣中沒有附和,就連滿臣的王公、郡王也皆是把眼皮一垂,全是一副沒聽到似的,儘管都知道那僞逆之首譚嗣同是湖北巡撫譚繼洵之子,可卻沒有任何人提及如何懲治他,這倒不是因爲其他,或許有些年青的滿臣覺得應該誅湖北巡撫譚繼洵九族,可無論是對於醇王亦或是沒有多少才能的慶郡王等人來說,經過當年發捻之亂他們深知,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重用漢臣。

太后爲何沒有提對湖北巡撫譚繼洵的處置,不是因爲不處置,而是因爲現在不能處置。甚至這也是太后詢問李鴻章有沒有到京城的原因——這個時候朝廷懲治漢臣需要漢臣大員的建議,就那麼解到京中,萬一惹得漢臣不滿,到時候,還有誰會爲大清國出力?

雖說心惱著這個奴才打破了自己的如意算盤,可被閆崇年這麼一提,立即有一羣滿臣和急欲表現的言官紛紛跳出來要求革譚繼洵之職,將其拿入京中嚴辦,更有甚者稱應誅其九族,在小臣和奴才們像是見著骨頭似的瘋狗般叫嚷著的時候,反觀王公郡王和軍機大臣們,無不是垂簾閉目,全是一副裝聾作啞的模樣。

似乎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沒聽過譚繼洵之名一般,至於譚嗣同,亦不過是與其同姓罷了,面對叫嚷著誅譚家九族奴才,慈禧同樣沉默著,只有那皇上卻是一副躍躍欲試之狀,似乎打從他當上這皇帝,就未曾誅過人九族一般,當他把徵詢的眼光投向老師時,卻看到老師在那輕輕搖頭,連忙閉上嘴去,只是瞧著那忠心耿耿的奴才們在那裡表演著……(。)

第215章 交易(上)第99章 用心良苦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29章 賤骨頭第25章 局變第94章 倫敦的雨衣第13章 約法三章第146章 抵達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200章 激戰(上)第299章 陰謀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6章 將欲行第7章 立世之基第286章 大決戰(一)第62章 時局如戲第276章 海峽驚濤第194章 賢良第214章 末日(下)第35章 強國之道第146章 杭州城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117章 邀請第64章 變革第302章 出逃第138章 干涉第207章 試一試第174章 激盪第153章 從海底出擊第196章 國境線第84章 鋼鐵時代第176章 心生異第162章 忠臣第280章 勒梅爾大海戰(三)第322章 初戰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306章 臣民與國民(上)第43章 老孃們(下)第3章 他人相邀機遇現第28章 外放之地第125章 人才(下)第74章 海洋的召喚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68章 無奈第275章 分兵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37章 一人爾第14章 商鬥第35章 騙亦有道第127章 鐵路工地第237章 全面展開第155章 雷動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87章 聽天由命第229章 生死線第271章 偶然第106章 農憫第166章 冒險第64章 變革第229章 生死線第276章 海峽驚濤第103章 利益至上第209章 牛刀小試第363章 軍國民化第357章 走向戰爭第43章 慈禧第224章 火焰第16章 總督府第15章 工地第61章 財富第216章 交易(中)第35章 信唐某第82章 講武堂第278章 勒梅爾大海戰(一)第201章 激戰(下)第28章 投機者(下)第29章 賤骨頭第15章 宮平第122章 濱江第237章 全面展開第24章 合作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171章 旅順口(下)第25章 局變第360章 對與錯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101章 委員會第123章 目標:本州第382章 最後的抉擇第129章 剪羊毛(上)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77章 不下第75章 遊說第352章 劃時代的驚駭第19章 在北洋第343章 投機者第37章 新生之地第50章 海上之事第58章 到海上去第206章 興亡苦
第215章 交易(上)第99章 用心良苦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29章 賤骨頭第25章 局變第94章 倫敦的雨衣第13章 約法三章第146章 抵達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200章 激戰(上)第299章 陰謀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6章 將欲行第7章 立世之基第286章 大決戰(一)第62章 時局如戲第276章 海峽驚濤第194章 賢良第214章 末日(下)第35章 強國之道第146章 杭州城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117章 邀請第64章 變革第302章 出逃第138章 干涉第207章 試一試第174章 激盪第153章 從海底出擊第196章 國境線第84章 鋼鐵時代第176章 心生異第162章 忠臣第280章 勒梅爾大海戰(三)第322章 初戰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306章 臣民與國民(上)第43章 老孃們(下)第3章 他人相邀機遇現第28章 外放之地第125章 人才(下)第74章 海洋的召喚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68章 無奈第275章 分兵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37章 一人爾第14章 商鬥第35章 騙亦有道第127章 鐵路工地第237章 全面展開第155章 雷動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87章 聽天由命第229章 生死線第271章 偶然第106章 農憫第166章 冒險第64章 變革第229章 生死線第276章 海峽驚濤第103章 利益至上第209章 牛刀小試第363章 軍國民化第357章 走向戰爭第43章 慈禧第224章 火焰第16章 總督府第15章 工地第61章 財富第216章 交易(中)第35章 信唐某第82章 講武堂第278章 勒梅爾大海戰(一)第201章 激戰(下)第28章 投機者(下)第29章 賤骨頭第15章 宮平第122章 濱江第237章 全面展開第24章 合作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171章 旅順口(下)第25章 局變第360章 對與錯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101章 委員會第123章 目標:本州第382章 最後的抉擇第129章 剪羊毛(上)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77章 不下第75章 遊說第352章 劃時代的驚駭第19章 在北洋第343章 投機者第37章 新生之地第50章 海上之事第58章 到海上去第206章 興亡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阿坝县| 阿拉善盟| 乌拉特后旗| 汽车| 新晃| 汉中市| 平安县| 墨竹工卡县| 正宁县| 石门县| 雅安市| 称多县| 南充市| 洞口县| 福鼎市| 南澳县| 波密县| 齐齐哈尔市| 新丰县| 巧家县| 长宁区| 宿州市| 永年县| 合川市| 桃园县| 德兴市| 焉耆| 张家港市| 饶平县| 三河市| 武陟县| 临沧市| 宁明县| 汉源县| 九龙县| 宜良县| 客服| 临汾市| 启东市| 库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