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章 遊說

置身於這間可以用“空曠”來形容的辦公室中,儘管是坐在桌上,但史司依然感覺自己似乎有些緊張,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體驗,或許是這間兩百多平方米的辦公室給予他這種感覺,就像是第一次進入教堂一般,緊張而又充滿渴望。

寬敞而又高大的空間會令人心生渺小之感,這是建築心理學上的原理,對此史司當然不清楚,現在他只是看著那位穿著軍裝,在軟木地板上踱步的元帥。

因爲鋪設著軟木地板的關係,儘管那位元帥穿著皮鞋,但踏在地板上卻沒有發出多少聲音,他的指間夾著一根雪茄,雪茄煙於其指間瀰漫著煙霧,他似乎是在思索著,猶豫著。

爲了讓自己內心更放鬆一些,史司又一次把視線從元帥的身上,轉向面前這張寬大的辦公桌,桌上有幾個文件筐,其中放滿了文件。而真正吸引人的還是還有個特製的能保持定溼度的雪茄煙盒,他知道里面裝的是同鉛筆一樣粗細的古巴黑色雪茄煙。元帥喜歡吸雪茄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不過只有瞭解唐浩然的人才知道,他只會在思索問題的時候纔會吸雪茄,就像現在。

在海軍的擴充計劃得到批準,派出代表往歐洲談判購買軍艦的同時,艦政處開始了新型軍艦的設計工作,作爲總工程師的史騰閣提出了一個相當穩妥的方案,以r級裝甲巡洋艦爲原型。放大建造一級6500噸左右的一級裝甲巡洋艦。

這個方案看起來無疑是極爲穩妥的,不僅適合海軍的發展,同樣也適應仁川造船廠的技術能力。但是這個方案卻在艦政處引起了爭持,準確的來說是總工程師與副總工程師之間的爭持,後者,也就是從德國來的船舶工程師史司,他認爲應該建造一艘主力艦,以令東北海軍實現實力上的跳躍式發展。

但史司的這個建議卻引起了軒然大波,且不說艦政處那邊的爭持。就是海軍自己內部也有幾種聲音,一種是既然技術上允許。那就應該建造,一種是造主力艦太自不量力了,還有一種就是認爲應該購買一艘主力艦,以增加海軍的力量。

一個建議攪得大家都不得安生。最終現在三個人都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前,等待著自己的拍板,可是如何選擇呢?

無論是造與不造或是購買,都有各自的理由與依據,站在海軍的角度,自然是希望購買,就如同容尚謙這位海軍處長一般,而在技術方面卻產生了分歧,一個認爲技術條件成熟。一個認爲技術不成熟。

如何選擇呢?

這是一個問題,若是以唐浩然的本意來說,他自然希望中國能夠實現戰列艦的自造。畢竟作爲一個大國,戰列艦不可能依靠購買,更何況在這個時代,戰列艦是所有戰艦中最具威懾力也是最爲複雜的,對於建造條件的要求無疑也是最爲嚴苛的,同時對於武備裝甲動力裝置船體等分系統的設計製造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也有著極高要求。要判斷一個國家造船工業乃至綜合國力的真實水平。那麼考察戰列艦的建造情況足一個非常直觀和極具權威性的方法。

ωwш???????¢〇

如果東北能夠建成戰劃艦,那麼無疑將會向外人“說明”。東北實業的強大,並以此提醒關內的人們,誰纔是未來中國的希望,政治上的聲譽無疑是極爲誘人的,尤其是對於唐浩然這個並不怎麼討傳統士林喜歡的的“亂臣賊子”來說更是如此。

但真的有這個實力嗎?

“我們真的能這個能力嗎?”

轉過身,停下腳步的唐浩然將視線投史司,投向這個已經可以用生硬的中文進行簡單對話的德國工程師。

“元帥閣下”

元帥的詢問讓史司的心底只是一陣激動,他知道眼前的元帥同樣心動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剩下的問題只是說服他,說服他相信這個選擇沒有任何錯誤,於是他深吸一口氣,以按下心底的激動。

“元帥閣下對西洋的瞭解是衆所周知的,那想來元帥閣下一定知道,在半個世紀前,普魯士的幾乎沒有海軍,甚至在戰爭期間,弱小的不值一提的海軍,只能龜縮於港口中,就連同商船隊也是如此”

出人意料的是,史司並沒有直接回答唐浩然的問題,反倒是給其上起了歷史課來,可實際上唐浩然卻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瞭解德國,所謂的“西洋通”不過只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剽竊後世的成果罷了,可稍微一想,也知道那會德國的海軍並不強大,德國的公海艦隊那可是二世皇帝的事情,好像就是現在這會纔開始崛起的吧。於是只能默默的點點頭。

“1848的“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中,當時的普魯士海軍的力量就極爲薄弱,在那場戰爭中原爲丹麥領地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想要併入德意志聯邦,而作爲波羅的海主要海軍強國的丹麥海軍,因此封鎖德意志北部與波羅的海沿岸的所有海上貿易,此時英國與荷蘭宣佈保持中立,奧地利海軍遠在地中海無法馳援,德意志聯邦本身沒有海軍,德北的海上貿易完全停頓。1850年戰爭結束,獲勝的丹麥海恢復了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區的統治……”

德國的歷史瞧著似乎與中國有些相似,聽他這麼一說,唐浩然倒是找到了與中國的共通之處。

“戰爭的教訓是痛苦的,這時德意志各邦終於覺得有必要建立一支自己的海軍,於是法蘭克福國民大會授權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表弟艾伯特親王建立“德意志皇家艦隊”,當時德國的造艦工業還很弱,船艦主要是向英國訂造,人員訓練也很差,常常發生海難造成不少悲劇,不過這至少開始了德國的海軍之路……”

似乎與這正是後進海軍的道路,戰爭的教訓使得一個大陸國家開始走向海洋,史司的“歷史課”讓唐浩然意識到,歷史上曾經被行英國人視爲眼中釘的德國海軍,原來也只是一個只有短短幾十年曆史的“嬰兒”,甚至直到現在,也談不上強者。

“在普法前夕,針對自身海軍力量薄弱的缺陷,普魯士政府一直熱衷於海軍的擴充。然而當時,普魯士的造艦工業發展落後,海軍裝備的主要軍艦大都依賴從國外定製,這對於新生的德意志帝國而言無疑是不可接受的,爲此德國海軍部曾與伏爾鏗公司商談有關自行建造鐵甲艦的事宜。但是在當時的德國,此事對多數人而言風險無疑太大,使得談判處於停滯狀態。”

史司提級德國的歷史時,無論是唐浩然也好,還是之前持反對意見的史騰閣也罷,即便是主張購艦的容尚謙也同樣處於沉思中。

“確實,反對者的意見確實很充足,當時德國甚至沒有建造超過4000噸商船的經驗,更何況是鐵甲艦,所以這場談判從普法戰爭前,直到普法戰爭後,雙方爭持了幾年的時間,當時反對者也是希望通過逐步發展的方式,用十年的時間去發展德國的造船業,由小至大的建造軍艦,這樣的確非常穩妥……”

注意到三人都在傾聽自己的講述,史司知道能否說服他們,就全在最後一句了。

“但是最終造艦工程師魯道夫哈克卻說服了海軍,令其相信世界不會給德國十年的時間去等待,同樣也不會給德國海軍十年時間,他果斷的承擔起了責任,並獲得了成果成功,1873年由伏爾鏗建造的德國第一艘國產鐵甲艦“普魯士”號順利下水,從而使得德國造船和鋼鐵行業在世界的聲譽獲得顯著的提高,德國海軍的造艦訂單從此留於本土”

作爲魯道夫哈克那位德**艦建造史上的傳奇人物的助手,史司曾參加過“普魯士號”的建造,自然深知其中內幕,這會提及舊事時,他的語氣依然顯得有些激動,以至於最後他直視著唐浩然,繼續說道。

“二十年前,德國的造船業所擁有的技術設備都遠遜於今天的仁川船廠,但是德國通過一次技術上的冒險,完成了造艦業的跳躍式發展,從而爲成爲歐洲造船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麼今天,同樣的問題不也正如二十年前一般,擺在元帥閣下的面前嗎?”

發出這聲反問之時,史司的話聲微微一頓,注意到元帥一副思索的模樣,便繼續加重語氣說道。

“誠如那一年德國面對的選擇一般,世界是否會給中國十年的時間去完善造船業,積累造船經驗?是否會給中國十年的時間,讓中國海軍去等待他的主力艦?”

此時史司已經全然不顧自己毫不客氣的話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說的話,那麼他的夢想恐怕就會破滅,五年,五年中有太多的變化,而現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說服唐浩然接受他的建議,同意他的造艦方案。

雙十一,光棍節,什麼時候這日子變成了消費的狂歡了……哎,還是迴歸其本質,讓大傢伙今天“脫光”吧,男女光棍們湊成一對是一對祝大家光棍節快樂……悲劇的我依然在碼字

第166章 冒險第115章 內地之變第127章 劉公島第33章 何爲騙第16章 泰西策第303章 末日第102章 海洋第31章 破滅第123章 歷史的巧合第366章 後進國家第65章 金山第208章 炮壘第31章 煙商第173章 山倒之時第193章 斷絕第6章 湘與淮第236章 雙英第24章 盛氏之憂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淚第217章 交易(下一)第39章 校長之勢第4章 練兵先練官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239章 開創時代第136章 鐵路第145章 起義第248章 憂慮第208章 氣數第166章 冒險第64章 變革第3章 壬辰之夏(下)第9章 田野上第178章 父與子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40章 笑一場第7章 入幕且要著書先第26章 亞洲病患第213章 末日(中)第320章 去北國第235章 四九城第35章 強國之道第37章 新生之地第116章 命運第2章 朝鮮之困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8章 一言非是用人道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46章 事業之母第118章 商憂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9章 仁川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169章 旅順口(上)第26章 猶商第82章 根基(下)第44章 根本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133章 發展的需要第163章 白晝第254章 難擇第10章 虛張聲勢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196章 手腕第118章 潛伏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111章 朋友第33章 何爲騙第52章 基礎第10章 虛張聲勢第176章 交談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192章 間諜第24章 對牛彈琴第65章 金山第15章 毒策第19章 捆綁第12章 蓋平縣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99章 用心良苦第151章 賀禮第32章 翁府話(下)第213章 末日(中)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123章 歷史的巧合第22章 雪夜長街第38章 總督之憂第85章 未來的基礎第314章 爲天下第77章 時代的轟鳴第193章 斷絕第37章 太后的決定第99章 選擇第120章 紛亂第285章 尾聲(三)第6章 眼光第68章 融資第316章 浙江風潮第81章 根基(上)
第166章 冒險第115章 內地之變第127章 劉公島第33章 何爲騙第16章 泰西策第303章 末日第102章 海洋第31章 破滅第123章 歷史的巧合第366章 後進國家第65章 金山第208章 炮壘第31章 煙商第173章 山倒之時第193章 斷絕第6章 湘與淮第236章 雙英第24章 盛氏之憂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淚第217章 交易(下一)第39章 校長之勢第4章 練兵先練官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239章 開創時代第136章 鐵路第145章 起義第248章 憂慮第208章 氣數第166章 冒險第64章 變革第3章 壬辰之夏(下)第9章 田野上第178章 父與子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40章 笑一場第7章 入幕且要著書先第26章 亞洲病患第213章 末日(中)第320章 去北國第235章 四九城第35章 強國之道第37章 新生之地第116章 命運第2章 朝鮮之困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8章 一言非是用人道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46章 事業之母第118章 商憂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9章 仁川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169章 旅順口(上)第26章 猶商第82章 根基(下)第44章 根本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133章 發展的需要第163章 白晝第254章 難擇第10章 虛張聲勢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196章 手腕第118章 潛伏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111章 朋友第33章 何爲騙第52章 基礎第10章 虛張聲勢第176章 交談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192章 間諜第24章 對牛彈琴第65章 金山第15章 毒策第19章 捆綁第12章 蓋平縣第9章 幕內冷遇心生起第99章 用心良苦第151章 賀禮第32章 翁府話(下)第213章 末日(中)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123章 歷史的巧合第22章 雪夜長街第38章 總督之憂第85章 未來的基礎第314章 爲天下第77章 時代的轟鳴第193章 斷絕第37章 太后的決定第99章 選擇第120章 紛亂第285章 尾聲(三)第6章 眼光第68章 融資第316章 浙江風潮第81章 根基(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瓮安县| 论坛| 集贤县| 五常市| 台中县| 浏阳市| 永济市| 保山市| 讷河市| 吴江市| 惠州市| 大名县| 施秉县| 芒康县| 安图县| 麟游县| 邮箱| 灌南县| 江山市| 雷波县| 新闻| 全椒县| 寿宁县| 雷州市| 利川市| 和顺县| 鄂托克旗| 义马市| 夏津县| 泗水县| 无为县| 通化县| 新河县| 通州区| 巴塘县| 奎屯市| 惠州市| 乾安县| 台中县|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