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戰況很快李賽這邊就知道了,李護不解的問李賽:“怎麼勝利之後不一舉就擊敗吐火羅聯軍呢?還要來日再戰?”
李賽說道:“這不是高仙芝想不想打的問題,如果繼續逼迫吐火羅,吐火羅大不了往賽彌一退,這樣就成爲了攻城戰了,大唐來到那麼遠的地方並不是爲了佔領地盤的,是爲了殺傷西域諸國人員,損耗其實力,讓他們提起大唐就怕,就算想要在大唐邊境搞事情也要仔細想想後果,所以高仙芝的打算就是儘量多殺死對方的男丁或者士兵,使其實力受損,爲了這個目的高仙芝不可能逼迫太過,和對方在平原決戰纔是最終目標。”
李護又問:“這個吐火羅腦子也有問題吧?六千人和六千人打,結果不退兵的話會被殺個全軍覆沒,這樣的差距居然不退回去守城,還在怛羅斯要和高仙芝打決戰,佐國你看這是不是腦子有問題?”
李賽手摸下巴沉思片刻,突然叫了聲:“不好,這裡面有問題。”
李護被嚇了一跳,忙問道:“怎麼了?有什麼問題?”
李賽這時冷靜了下來,說道:“吐火羅最精銳的羽林軍尚且被打成這樣,諸胡卻不進行最明智的守城,還是和唐軍對峙,肯定是有了後手,確定自己能夠獲勝纔會這樣,最有可能的就是他們已經說服了阿史那骨都魯了,而且出其不意的攻擊還是來自友軍,唐軍的勝算不高了,高仙芝也不是一個臨陣機變靈活之人,遇到這種情況很可能真的被其得逞啊。”
李護這時著急了:“那佐國趕快去救援啊,真這樣李叔父不是危險了?”
李賽瞇起眼睛微笑著說道:“不用著急,這個未嘗不是我們的機會呢,馬上通知衆人來開會,我們馬上就要有所行動了。”
左右親兵高聲應是,很快聚將的鼓聲響起,在營地各處的衆將紛紛趕往中軍大營,李賽早在大營相候,見衆將都到齊了就將方纔的想法說了,衆將都紛紛表示願意作爲先鋒前往怛羅斯。
李賽搖搖手說道:“現在根本不用去加入這場戰鬥,我們要做的是派人通知父親,要做後面斷後之人。”
衆將大奇,阿力射問道:“佐國,這是怎麼回事?還要鎮守大人斷後,這不是最苦的差事麼?”
李賽將一副巨大的地圖掛在了身後的帳牆上,叫衆將聚攏,然後指著地圖說道:“你們看,這是蔥嶺,是唐軍來去時必經之路,這裡是達倫壓口,是一處險要地點,易守難攻,唐軍如戰敗後退,我會通知父親,讓他主動請命守住此處,高仙芝在戰敗之後有人能夠出來斷後肯定是求之不得,這樣我們再和吐火羅聯軍決戰之時就沒有了後顧之憂了,李護,你先去和我父親匯合,就把今天的事情和父親說明,而且你此去就是去領導遊騎兵,不能讓遊騎兵損失過重,明白了嗎?”
李護點頭抱拳大聲應是:“遵令,成日悶在這裡,終於能出去了,佐國放心,我一定能將遊騎兵帶領得好好的。”
李賽點頭到:“現在我們就不能呆在這裡了,向北邊移動六十里,靠近蔥嶺,當諸國聯軍追擊到最高興的時候就是我們給他們致命一擊的時候。”
衆將鬨然應是,分頭準備拔營去了,李賽又將李護拉來仔細吩咐了細節和聯繫渠道才放他去了。
幾萬大軍開始拔營出發,李護帶了二十個親衛出發去高仙芝大營,高仙芝知道經常有人前來找尋李嗣業,不過他相信李嗣業不會背叛大唐,也以爲是疏勒軍的一些情報,也就沒有過問。
李賽也不可能對於自己父親的安危不管不顧,這二十親衛裡面有八人是李白調教出來的高手,又經過李賽有選擇的傳授了家傳的武藝,實在是戰將和技擊高手的綜合體,李賽派他們和李護去李嗣業身邊就是要他們保護李嗣業的安全,有他們在李賽相信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夠拖到李賽的救援趕到,何況李嗣業本身也不是省油的燈。
高仙芝對於即將到來的危機卻是一無所知,何況就算有所察覺他也不會放在心上,在他看來一切陰謀什麼的在絕對的實力前面就是浮雲,昨日的前鋒戰更加讓高仙芝得意,所以當李嗣業對高仙芝進言,說吐火羅聯軍的反應不正常,在最精銳的羽林軍都不是唐軍同樣兵力的對手的情況下,還要和唐軍決戰,這樣只能說明吐火羅的統帥不是傻子就是有所依仗。
高仙芝呲之以鼻,有所依仗只是臆想,吐火羅聯軍的依仗可能就是他們的人數比唐軍多,因爲就在昨天傍晚吐火羅國內又來了一批約四萬人的援軍,使聯軍的總數上升到了二十三萬,這樣龐大的軍隊也給聯軍上下注入了信心,人數的優勢也是一種安慰。
高仙芝就認爲這就是聯軍的底牌了,現在唐軍經過了一夜的修整,個個士兵士氣高昂,高仙芝就下令唐軍出營,通過大營正面的三道大門,唐軍列出整齊的隊伍魚貫而出,每個唐軍都高唱國殤,整個軍隊莊嚴肅穆,殺氣騰騰。
對面吐火羅聯軍也吹響了號角,騎兵和步兵傾巢而出,人數鋪天蓋地,雖說服裝武器並不統一,但是爲了生存的權利,這次諸胡也是拿出了全部力量,要與唐軍決一死戰。
唐軍和諸胡聯軍在怛羅斯平原上擺開陣勢,諸胡聯軍陣形鬆散,加上二十多萬軍隊實在是非常龐大,黑壓壓一片將目力所及的草原都遮住了,聯軍分成三大塊,仔細看上去是左中右三路,中路的是吐火羅十二萬軍隊,這也是聯軍的中堅力量,而兩翼則是其餘六十三胡國軍隊組成,仔細看可以看出雖然部隊聚集在一起,但是中間還是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好多部分,這陣勢看上去氣勢逼人,但是懂得兵法的都知道這樣的軍隊戰鬥力並不會很高的。
反觀唐軍陣勢,每個唐軍士兵都知道自己的位置,陣形緊湊,槍如林盾如海,人如虎馬如龍,由於陣形佈置緊密,唐軍的面積看上去和諸胡聯軍相差很遠,但是每個唐軍士兵臉上都沒有害怕和恐懼,他們在西域已經用自己的刀槍證明了自己是如何的強大,對面的聯軍看上去人數衆多實力強大,但是唐軍認爲在自己的刀槍之下一切敵人都將滅亡。
殺氣漸漸在雙方陣形中瀰漫,唐軍此時卻不在忙著進攻了,人數本來就少於對方,憑藉陣形方能與對方抗衡,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平均三打一或者二打一在冷兵器時代可是非常有優勢的。
唐軍軍陣裡面馳出一隊騎士,背插紅旗,手裡各執一桿大旗,這隊騎士約有兩百人,跑至一箭之地便左右分開,一邊分開一邊將手中的紅旗插在地上,這叫做弓手認標旗,也就是拿來測量距離的,因爲唐軍弓箭手過多,要進行統一的發令非常的困難,因此根據這個認標旗就能做到進入射程就進行射擊了。
這隊騎士插完認標旗就又在陣前匯合,他們都是馬術精湛的騎士,在馬匹飛速奔跑的時候還能在馬上完成各種動作,有的將手中兵器雙手揮舞,只用雙腳控馬,坐下馬和騎士配合默契,進退自如,很多馬上的草原民族都佩服這些騎士的馬術。
這裡面有一部分騎士其實就是突厥或者其他草原民族,加入了大唐軍隊成爲了大唐人,這隊騎兵又在陣前彙集,之後齊聲用突厥話大喊:“吐火羅的王,我大唐天兵已經在此,昨天是我大唐軍先攻,今天你們趕來攻嗎?如果不敢,我們高節度使說了,就讓那個跟烏龜一樣的吐火羅王和他的小丑盟友縮回殼子裡面去吧,我大唐軍隊不和膽小鬼相爭。”
如此大喝了三遍,然後又齊聲大喊:“對面的膽小鬼們,可敢來戰?對面的膽小鬼們,可敢來戰?”
穆恩明知這是唐軍的激將法,但是還是要打,因爲自己有後手,而且如不戰就走,那麼聯盟之勢就此土崩瓦解了,聯軍裡面的小部族肯定會穿過吐火羅逃往大食,至於路過吐火羅搶劫了吐火羅百姓,這時肯定的事情了。
穆恩裝作怒氣勃發的樣子環顧周圍的諸國首領,問道:“被唐軍這樣羞辱難道我們聯軍就沒有一個人願意用唐軍的鮮血來洗清的嗎?”
周圍先是一靜,然後衆胡全部義憤填膺大罵唐軍,都請命進攻唐軍,穆恩一看沒有冷場,大喜說道:“好,這次就讓唐軍知道我們的厲害,請左右兩翼統帥阿特木和哈桑.杜裡各出兵三萬,中軍也出兵三萬,用和唐軍人數相當的數量一起進攻。”
衆胡將皆領命,各回本軍,少頃號角響起,兩翼連同中軍各有三萬馬步軍脫離大隊,在戰場前面集結,隨後往唐軍陣前行進,每個士兵都按照先前吐火羅將軍教授的行軍方式,每走二十步就一停,然後左右看齊整軍,步兵這樣調整了幾次之後還真的顯示除了齊整,顯得有模有樣了,整齊帶來的就是一種催眠式的羣膽,隨著每次腳步踏在地上發出的轟隆一聲,士兵們的恐懼都消失了,整個天地就只剩下了這充滿了霸氣的腳步落地之聲。
步兵邁著步子往前,而其中的兩萬騎兵則開始在步兵之前集合,和唐軍的四萬步兵在前,四萬騎兵在後的防禦陣形是相反的,騎兵要在前面進攻,用速度和衝擊力撕開步兵防禦的口子,步兵再進行突入。
戰馬不安的噴著響鼻,集合在一起的騎兵開始加速,騎兵瘋狂的打著馬,希望能快速的通過這段很短的死亡地帶,因爲他們都知道唐軍的弓箭手的威力,昨天吐火羅的羽林軍已經做出了榜樣,至於自己的騎弓,別開玩笑了,等能夠射出箭的時候已經夠唐軍弓箭手打擊他們兩次了。
聯軍的騎兵和步兵也不是全然沒有準備,一些皮盾和木盾裝備了騎兵和步兵用來抵擋唐軍可怕的弓箭,至於效果如何?那就要看戰場上的傷亡了,誰也不知道。
兩萬騎兵的衝鋒讓整個草原都震動了,馬蹄翻飛帶起了大塊的泥土,唐軍步兵形成了一個寬大的正面,三萬長槍兵在軍官的命令聲中全部將長槍往前斜指,這次是三排長槍往前,其餘在後方的長槍兵的長槍則指向天空,閃爍寒光的槍尖形成了死亡的叢林。
站在刀盾兵身後的一萬長弓手將箭囊中的羽箭插在身前的地上,手裡已經搭箭按弓,前面衝鋒的聯軍騎兵已經接近了插在陣前的紅旗,弓箭手的軍官們都聲嘶力竭的大喊,所有弓箭手都將強弓拉開,斜指向天,第一名聯軍騎士衝過了紅旗,一名長弓手軍官率先大喊一聲:“放箭。”隨即放開手中的弓弦,他身後的一百名長弓手也放開弓弦射出了羽箭。
無數的弓箭手軍官幾乎不分先後發出了射擊的命令,羽箭發出咻咻的聲響射向天空,緊接著長弓手們拔出身前地上的羽箭搭上弓弦再次拉弓發射,瞬息之間唐軍的長弓手就發射了三波羽箭,這種長弓的反震力道相當強大,急速發射三波羽箭之後弓箭手就要進行休息,否則就會傷到手臂。
不過在第一支見還沒有落地時候三波箭就發射完畢了,長弓手拋射的長箭能夠射出一百五十米左右,箭只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也不過短短的五到六秒,很快羽箭就落下到了正在衝鋒的聯軍騎兵頭上,所有的騎兵在馬上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著弓箭防禦。
有的騎兵舉起了手中的皮盾和木盾,有的用手中的武器在頭頂揮舞,還有的似乎比較聰明,利用嫺熟的馬技往馬側面躲去,儘量減少暴露出來的身體位置。
長箭落下,血光迸現,一切的動作在破甲箭之下成爲了徒勞,人體被射穿,鮮血從身體裡面噴射出來發出的嘶嘶聲,被射中的騎兵和戰馬發出的慘叫聲,戰馬帶人倒地是發出的轟隆聲,一連串聲響突然迸發。
皮盾和木盾在三棱破甲箭之下基本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往往是破甲箭落下射穿皮盾,運氣不好的騎士連手也被射穿,隨後箭只穿入身體,騎士在高速奔跑的馬上只能發出一聲短促的呼叫就落馬,一落馬就被無數馬蹄踐踏成肉泥。
三萬只破甲箭覆蓋了陣前一百五十米出,這裡也成爲了一個地獄般的景象,鮮血在地上橫流,未死的失去騎士的戰馬在亂跑,將死的戰馬和人在地上掙扎,衝過了這片血肉之地的騎兵面對的是三萬長槍兵組成的鋼鐵叢林,有的悍勇的騎士瘋狂的連人帶馬衝上去,在最後接觸的時候一帶戰馬,讓戰馬往槍林上壓去,希望能夠打開一個缺口。
但是前後由長槍將三個人從一條直線連在一起的唐軍左右都有同樣的戰友,一匹馬的衝擊被九個人甚至更多的槍兵分擔根本沒有多大力氣,戰馬連同馬上騎士都會被戳出無數窟窿眼,瞬間就失去了生命。
聯軍騎兵已經很努力和拼命了,但是一步差就步步差,在唐軍專門對付騎兵衝鋒的槍兵面前已經成爲了屠殺的對象了。
長弓手給聯軍騎兵造成了七千人的傷亡,超過一萬的聯軍騎兵又像是衝到了礁石上的波浪,在長槍兵軍陣面前被拍得粉碎,長槍兵陣前馬上又被鮮血染紅了,很多聯軍的騎士在這樣的血色中也發了狂,用自己的身體希望能夠突入長槍兵陣勢之中,有些地方的長槍兵手中的槍被戰馬帶著巨大的衝擊力沖斷,不過很快背後的補充就上來了,後退幾步又重新形成了令聯軍騎士絕望的鋼鐵叢林。
後面的聯軍步兵也衝近了,不過迎接他們的是長弓手的又一輪發射,羽箭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白色羽毛的叢林,而底下卻是慘烈的地獄,屬於吐火羅諸胡聯軍的地獄。
帶著慘重的損失步兵撲近了長槍兵的陣營,如牆一般的雙方步兵拍打在了一起,一接觸聯軍步兵和騎兵一樣損失巨大,長槍這種武器可比聯軍士兵手上五花八門的武器長多了,只要往前一刺,就在身上開個血洞,這邊的武器還差著長槍兵半米呢,這怎麼打?
前排的聯軍步兵被刺死之後被後面的步兵頂住倒不下去,然後變成肉盾往前推擠,聯軍步兵拼命的接近長槍兵,將長槍往上或側面隔開,衝近了就能發揮手中武器的威力了,長槍兵也出現了傷亡。
不過馬上唐軍就變換了方式,長槍兵後面遞來了長盾,這是一種高約兩米的大盾,下面呈三角形,上面也是一個三角形,兩面都可以往地上插住,兩面盾牌一合就形成了一個有效的遮蔽,同時上面和下面的三角形空檔就閃電般的伸出長槍,將站在盾前的聯軍士兵戳倒,不一會唐軍前面就形成了一條由長盾組成的牆,在牆前面都是束手無策的聯軍士兵,騎兵和步兵擠成一團,往前的被盾牌後面刺來的長槍殺傷。
整個戰線都是聯軍吃虧,很多士兵都開始掉頭逃跑了,不過他們也知道跑回去就會遇上吐火羅諸胡聯軍的督戰隊,那也是死路一條,不過與唐軍這段短短的交鋒讓這些士兵寧願被砍頭也好過進行這絕望的攻擊。
穆恩一看這個情況,如果不能馬上開始總攻,前面的部隊崩潰之後就根本沒有再繼續打下去的必要了,阿史那骨都魯也絕對不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反水的,高仙芝現在手中的騎兵還根本沒有動用。
穆恩臉色鐵青揮手叫吹響總攻號角,號角聲響起之後整個吐火羅聯軍開始前壓,剩下的十三萬大軍往唐軍方向擺出了進攻陣形移動了起來,速度快的騎兵已經開始集結,五萬騎兵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騎兵圓陣,步兵則是以千人爲單位結圓陣,中間留有騎兵通過的通道,十三萬軍隊鋪天蓋地的向唐軍撲來。
穆恩這時終於看見唐軍的騎兵動了,心裡一陣輕鬆,人海戰術的作用就是要唐軍投入所有的兵力進行戰鬥,這樣阿史那骨都魯的機會纔來了,而聯軍的機會也纔到來,至於要犧牲多少士兵,戰爭從來就不會不死人的,穆恩從不在乎,只要能夠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