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

(從十二月到現在沒有斷過更,有推薦票的朋友們能勻個一票兩票的支援下風風嗎?拜謝!)

高仙芝和一衆將領觀察著對面諸胡國聯軍的陣勢,高仙芝舉起馬鞭說道:“看對面的陣勢吐火羅的軍隊最多也是最精銳的,擺放在中軍位置,而其餘的部隊就差遠了,旗號不統一,服裝更別說了,隊形也比較混亂,甚至有些士兵什麼防護都沒有,只是有一匹馬和一把刀而已,這樣的軍隊面對我大唐精兵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旁邊一個校尉陸恆毅問道:“對方的兵力看上去是我軍兩倍,這難道不是他們的優勢麼?”

高仙芝曬道:“訓練不足,語言不同,就算所有部隊加起來人數多也沒用,一夥烏合之衆,進攻和後退會因爲訓練不足混亂,反而貽誤戰機不堪一擊,你們誰願意去試探攻擊對方???爲我大唐大軍提升士氣?!?

背後閃出大將劉瀚,抱拳說道:“都督,末將願以本部兵馬出擊,揚我軍威。”

剛纔說話的校尉陸恆毅也請戰,高仙芝一看,手下將軍求戰心切,很是高興,就命兩人同時出戰,陸恆毅所率爲一千刀盾兵一千長槍兵一千弓箭兵,爲唐軍的最基本的步軍團,而劉瀚則是三千騎兵,騎士全部身穿明光鎧,這是一種唐代騎兵所用的制式鎧甲,因胸前有兩塊磨光的胸甲而得名,這**甲前後防護比較出色,特別是頸後加裝了鐵圍脖,可有效防止被砍中頸部,同時下邊採用的是甲裙是設計,令騎兵在馬上時能夠起到有效的腿部防護還能保持靈活性。

清一色的明光鎧反射出道道光芒,統一的制式衣甲透露出的就是大唐的強盛,古時的冷兵器戰爭時期將就的就是一個羣膽,統一的衣甲和武器能夠讓每個士兵被這種氣氛催眠,從而無所畏懼,唐軍尚黑,衣甲具爲黑色,騎兵武器爲騎槊,配騎弓一把橫刀一把,整整齊齊殺氣騰騰。

而對面的諸胡國聯軍裡面的武器就五花八門了,有彎刀、長劍、狼牙棒、鐵棍和雙股叉等,彎刀這些利於劈砍的武器還適合在馬上使用,而狼牙棒等重兵器就不同了,這些重兵器並不適合在馬上施展,你一棒打去對方一架,那麼反震的力道能夠讓你從馬上跌落,如果沒有落馬手臂也會受傷,所以真正在騎兵對衝之時實用的武器就只有槍和矛類武器,一是直線速度最快,二是隻要利用馬匹的速度就能輕易的將前面一排人像穿肉串一般穿在槍上。

陸恆毅手下三千人站成六排,每個兵種站成兩排,弓箭手已經將羽箭夾在手中,長弓已經上好弦,唐軍的長弓因爲弓強,所以在非戰時要將弓弦卸下,保護弓臂,戰時纔將弓弦上好,長槍兵在最前方,唐時長槍兵所用的長槍槍頭套管特別長,有三十公分左右,加上槍刃三十公分的長度就達到了六十公分,套管長能夠有效的防止被敵人武器斬斷槍桿,長槍兵身穿正面防護比較強的山文甲,這是每個甲片做成山字形狀疊加而成的一種鐵甲,防護能力十分出色,頭上戴的是四瓣兒鐵盔,帽檐也用鐵檐,能有效防止弓箭殺傷。

刀盾兵顧名思義,就是手持橫刀,也就是後世稱爲唐刀的一種直刃刀,這種刀利於劈砍直刺,而且本身重量不重,短桿的適合單手使用,盾牌則是鑌鐵內蒙牛皮,刀盾手一般是身穿半身魚鱗甲,何謂半身呢?

就是上身只有持刀的手到胸口那裡穿有魚鱗甲,其餘地方因爲有盾牌的保護而不著甲,下面著四塊甲裙,腳部爲牛皮鑲鐵戰靴,既有輕靈機變之利,又兼顧了防護能力,是唐軍戰場上不可或缺的主力兵種之一。

弓箭手這裡就不再贅言了,劉瀚將手下分成兩部分,依託陸恆毅的步軍陣一起前進來到戰場中央,隨後劉瀚派大嗓門精通吐火羅語的士兵上千挑戰,這就是兩國交戰的前鋒戰了,雙方派人數相當的戰兵在兩軍陣前交戰,一般都不會相互救援,就讓前鋒出戰的部隊決戰,死完的一邊算失敗,這是很鼓舞士氣的。

古代冷兵器戰爭是非??膳碌?,所以無論中外士兵都會有一定的信仰,講究一個兆頭,前鋒戰也就是雙方士兵眼裡的兆頭了。

穆恩眼見唐軍挑戰,不迎戰更是不妥,就選自己的羽林軍兩衛出戰,吐火羅軍制和唐軍差不多,他們最強的部隊是吐火羅騎兵,身穿的是一種類是板甲的盔甲,前後防護較好,缺點是在馬上的靈活性較差,唐軍的鎧甲則是防護、美觀和靈活性兼顧。

吐火羅羽林軍騎兵全部清一色用的彎刀,六千戰馬奔如戰場中間,唐軍士兵都在罵吐火羅國王無恥,唐軍是三千馬軍三千步軍,他倒好,一口氣派了六千騎兵,多了三千匹戰馬就是顯得要龐大得多,每個吐火羅騎兵的左手上還配有一個小圓盾,也是訓練有素的精兵。

劉瀚見吐火羅派出了六千騎兵,而且看上去也是精銳,知道吐火羅聯軍也不想輸了前鋒戰,雖說多了三千匹馬,劉瀚還是沒有將對方看在眼裡。

高仙芝看見對方派出了騎兵應戰,雙方陣勢擺好之後高仙芝就命令擂鼓,隨著鼓聲唐軍除了刀盾手和槍兵之外,騎兵連同弓箭手都將羽箭搭在弓弦上。

對面的吐火羅騎兵則在一聲號角聲後開始催馬衝鋒,唐軍的騎兵也開始從兩翼提速迎上,這時如從高空看下去就能看到唐軍整個陣形已經成爲了一個伸出鉗子的螃蟹。

正面的弓箭兵將長弓拉開,在陸恆毅的一聲令下後鬆開了弓弦,重箭頭的破甲箭如飛蝗般撲向衝鋒的吐火羅騎兵,吐火羅騎兵雖然都將手中的小圓盾高高舉起,但是盾牌太小而要遮的地方太多,頓時就有幾百騎慘叫落馬,騎士因爲身上的鎧甲還算精良損失不是太嚴重,但是戰馬身上只披了一層五顏六色的毯子,破甲箭一落下,戰馬紛紛悲嘶倒地,這就造成了吐火羅騎兵的重大損失。

這時迎上的騎兵也發射了弓箭,這一輪弓箭的打擊雖說效果沒有長弓手的效果好,但是也有一定收穫,一百多吐火羅騎士在這輪弓箭中倒地,唐軍騎兵紛紛將弓往馬鞍後一掛,拿起了斜插在馬股後的騎槊,拉下面甲更加瘋狂的催動坐下戰馬,兩翼的唐軍騎兵就有如兩把鐵鉗一般往吐火羅騎兵鉗去。

這時穆恩看到了自己的騎兵在唐軍的遠程打擊下有幾百人落馬,心疼不已,穆恩暗罵自己愚笨,沒有配置遠程弓箭兵就直接用的騎兵來和唐軍對抗,這是白白損失啊,這時急也沒用,只有等待,希望自己英勇的羽林軍能夠在白刃戰中扳回一局。

很快唐軍和吐火羅的騎兵就衝撞在了一起,巨大的衝擊力帶來的就是兩邊的人仰馬翻,此時又是唐軍佔優,長兵器跟吐火羅騎兵的彎刀相比能夠先一步攻擊到對手,而先一步就代表著一生一死,儘管巨大的衝擊力將前排的唐軍也衝撞下馬,但是精良的鎧甲讓唐軍死亡的並不多,緊接著就是第二排第三排騎兵的衝擊對撞砍殺。

吐火羅的騎兵就像是放在鐵砧上的鐵塊一般,被如鐵錘一樣的唐軍不停的打擊,慢慢的陣形就往內縮了,唐軍兩翼騎兵往內壓縮,中路的步兵卻在不停的往前,吐火羅騎兵被迫往中路壓了進去,正好面對唐軍的長槍兵。

正面的長槍兵第一排士兵將長槍尾往身後地上一插,長槍往前一壓,第一排的士兵就半跪下來,而後一排的長槍手就將手中長槍往前面袍澤肩頭上一放,這樣就形成了正面兩排鋒利的槍尖,就如同一個刺蝟,長槍如林,讓人望而生畏。

吐火羅的騎兵這時收不住馬蹄了,前排的戰馬畢竟是動物,看見如此危險的槍林就害怕了,就拼命的想收住腳步,但是後面的騎兵連戰馬往前一推,就掛在了長槍兵的槍尖上,這樣一剎車,騎兵的速度就起不來了,而且就憑吐火羅騎兵手裡三尺不到的彎刀,又怎麼攻擊得到手持一丈五長槍的槍兵?

有些吐火羅騎兵勇悍非常,在戰馬撲到槍林上時就合身往長槍兵後面一撲,希望能越過這薄薄的一層槍陣,但是現實非常殘酷,就算憑藉敏捷的身手和身上精良的鎧甲飛躍了長槍陣,但是迎接他們的是刀盾兵,刀盾兵纔是真正的唐軍步戰王者,當然是在陌刀兵還未出現之前,刀盾兵都是由戰技嫺熟,心理素質過硬的士兵組成,刀盾兵的主要職責就是和敵人肉搏。

這些以爲衝過了死亡線的吐火羅騎兵悲哀的發現,不管是戰鬥技巧還是戰鬥意志刀盾兵都非常的強悍,一點不在這些吐火羅羽林軍之下,而且三個刀盾兵組成一組,每個吐火羅士兵都被三人圍攻,很快就慘叫著倒地被殺,因爲他們是騎兵,身上的鎧甲還是比較沉重,現在失去了戰馬,沉重的鎧甲就讓這些吐火羅羽林軍失去了靈活性,在防禦與靈活性兼顧的大唐刀盾兵面前,他們的結果就是飲恨倒地。

吐火羅騎兵從開始接觸短短的一段時間就被唐軍連串打擊逼入下風,但是就算這樣吐火羅的羽林軍不愧是最精銳的軍隊,他們戰鬥意志強大,哪怕身受重傷也會拼力向前,就算死也要在唐軍身上留一道傷痕,雖然一直在損失,但是沒有一名吐火羅士兵退縮,被分割開了,士兵就自動聚集在周圍軍銜最高的軍官身邊繼續戰鬥。

唐軍最大的傷亡就是出現在這時候,吐火羅羽林軍強悍的戰鬥精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與唐軍的差距,往往殺死兩個吐火羅士兵就會有一名唐軍士兵倒地。

不過戰場情況已經很清楚了,吐火羅的六千騎兵死定了,他們敗局已定,唐軍的長槍兵已經穩住了陣腳,開始長槍斜指前方往被唐軍騎兵從兩翼包住的吐火羅騎兵陣中進攻,刀盾兵在長槍兵的掩護下也開始對失去戰馬衝擊力的騎兵開始了殺戮,弓箭手開始用長弓平射,更加劇了吐火羅騎兵的敗亡。

穆恩看得目眥欲裂,自己的精銳羽林軍就被唐軍這樣輕鬆擊敗了,簡直是全面的壓制,而且像唐軍這樣的六千軍隊在唐軍中只是一般水平,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唐軍和整個聯軍的實力差距。

穆恩已經知道了結果,也就再不想讓自己的精兵這樣一對一傻乎乎的消耗了,就轉頭命令道:“可以了,我們前鋒戰認輸,吹號角收兵。”

吐火羅諸國聯軍軍陣中號角聲響起,激戰中的吐火羅騎兵拼命向中間集攏,結成一團後就往自己的軍陣方向突圍。

高仙芝見狀也不願這樣平白消耗自己軍力,也就鳴金收兵了,兩邊退回之後唐軍死傷約有一千多人,而吐火羅騎兵則損失過半,而且回去的兩千多騎兵還個個帶傷,形象悽慘無比,雙方的對比反差這樣巨大,唐軍方面全部歡呼起來,士氣大振,而聯軍方面則人人面面相覷感覺前途堪憂。

雙方都派出一隊士兵開始打掃戰場,收回自己方的傷兵和屍體,穆恩知道今天沒法再打了,士氣不振再打也是沒有勝算,於是就收兵回營,高仙芝見狀也不逼迫,同樣回營了,這大戰時間還長,不可能幾下就決勝負,逼著吐火羅開始守城也是高仙芝不願意看到的,兩軍各自回營準備下一回合的廝殺。

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推還是不推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26章 赤河之戰(四)第12章 兩年(上)第16章 鄭春雲的憤怒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7章 咄魯之死第69章 攻城練兵第9章 凋謝的格?;?下)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21章 交戰第70章 定安史第36章 大決戰(上)第12章 雄關斜陽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14章 小人構陷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51章 殺戮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第39章 致命追擊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10章 拜得名師第66章 兵出潼關第24章 望江山南北第50章 達倫關第53章 安齊斯關前第4章 大唐亂局第14章 將計就計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9章 黑狼部第10章 拜得名師第14章 小人構陷第35章 郭子儀遣使約戰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41章 回家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1章 瑞雪第3章 風雲始動第4章 給我打得連他媽媽都不認識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57章 兵不刃血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36章 大決戰(上)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19章 黑狼部第7章 咄魯之死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1章 瑞雪第53章 國殤第50章 艾卜.穆斯林第53章 進攻第17章 他來了就打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60章 三公九卿第10章 俘虜攻城第52章 氣勢如虹長安驚第6章 馬鳴風蕭蕭第10章 拜得名師第67章 立威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47章 婚禮(上)第10章 拜得名師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1章 殺戮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第42章 怛羅斯之戰--屠殺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13章 李林甫第53章 進攻第35章 郭子儀遣使約戰第66章 兵出潼關第15章 針對佈置第57章 城下談判第11章 李佐國的打算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14章 小人構陷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1章 新的起點第57章 兵不刃血第44章 地稅局第34章 各有算計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21章 長安新貴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21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上)第37章 兇狠的阿力射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52章 揮軍西進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12章 兩年(上)第53章 虎踞長安
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推還是不推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2章 我的父親母親第26章 赤河之戰(四)第12章 兩年(上)第16章 鄭春雲的憤怒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7章 咄魯之死第69章 攻城練兵第9章 凋謝的格?;?下)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21章 交戰第70章 定安史第36章 大決戰(上)第12章 雄關斜陽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14章 小人構陷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51章 殺戮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第39章 致命追擊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10章 拜得名師第66章 兵出潼關第24章 望江山南北第50章 達倫關第53章 安齊斯關前第4章 大唐亂局第14章 將計就計第55章 李府闔家第19章 黑狼部第10章 拜得名師第14章 小人構陷第35章 郭子儀遣使約戰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41章 回家第1章 很平常的穿越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1章 瑞雪第3章 風雲始動第4章 給我打得連他媽媽都不認識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57章 兵不刃血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第36章 大決戰(上)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19章 黑狼部第7章 咄魯之死第36章 怛羅斯之戰--通過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1章 瑞雪第53章 國殤第50章 艾卜.穆斯林第53章 進攻第17章 他來了就打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60章 三公九卿第10章 俘虜攻城第52章 氣勢如虹長安驚第6章 馬鳴風蕭蕭第10章 拜得名師第67章 立威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47章 婚禮(上)第10章 拜得名師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1章 殺戮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第42章 怛羅斯之戰--屠殺第28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13章 李林甫第53章 進攻第35章 郭子儀遣使約戰第66章 兵出潼關第15章 針對佈置第57章 城下談判第11章 李佐國的打算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14章 小人構陷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1章 新的起點第57章 兵不刃血第44章 地稅局第34章 各有算計第50章 擒將敗軍胡騎逃第21章 長安新貴第11章 無敵李佐國(下)第21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上)第37章 兇狠的阿力射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52章 揮軍西進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12章 兩年(上)第53章 虎踞長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嘴山市| 潜山县| 隆安县| 嘉峪关市| 桂阳县| 永顺县| 同心县| 惠州市| 蒙自县| 安仁县| 秀山| 商丘市| 额济纳旗| 垫江县| 图们市| 禄丰县| 浦江县| 衡东县| 根河市| 宜都市| 台州市| 洛南县| 上犹县| 新宁县| 海南省| 容城县| 静乐县| 孝义市| 山丹县| 长武县| 那坡县| 桑日县| 镇巴县| 贺州市| 太和县| 疏勒县| 无为县| 新宾| 蓬安县| 鹤峰县|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