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亂了,還能夠出城的百姓和世家大戶都在準備出城,但是不知道城外的安西軍到底是什麼態(tài)度,結(jié)果在大唐守軍悄悄的打開了南門放出了一千多百姓出城,結(jié)果安西軍並未阻攔的情況下,能夠走的百姓和大戶們就準備出逃了。
南門打開了一道副門,大約三萬多人一涌而出,其中還有不少馬車,那是拉著細軟財物,這是夾雜在百姓中的長安富戶的馬車,這次安西軍卻沒有視而不見,在這羣人走出長安城不到一里,安西的騎兵出現(xiàn)了。
這些人大驚之下紛紛回頭想逃往長安,但是城上的唐軍又怎麼敢這個時候開門?而能夠逃回南門的人都是出門晚出城並不遠的人,安西騎兵非常有經(jīng)驗的在城上唐軍射程之外輕輕的一個小弧線的內(nèi)切,就將大約兩萬人給圈了起來,跑向南門的人安西騎兵並沒有去管,反正跑不遠。
騎兵只有三千人左右,但是面對兩萬多手無寸鐵的百姓卻是最大的威懾了,安西騎兵沒有大開殺戒,只是勒令被圍的人蹲在地上,所有攜帶的財物和糧食全部上繳,然後將這些人又重新趕回長安城門。
騎兵就在不遠處監(jiān)視,南門上的唐軍也不敢開門,就這樣僵持了下來,不多會安西的輜重兵到了,將地上的財物糧食全部裝車,至於那些馬車,也全部成爲運送東西的工具了,隨後輜重兵退走,安西騎兵只留下了三百騎在南門外監(jiān)視。
城上的唐軍在門外的百姓的哭喊中試著開了一半的副門,讓城外的百姓進城,結(jié)果安西騎兵並沒有趁勢奪城,這一幕就是要表明安西軍的態(tài)度,長安城的人口不準走,李佐國現(xiàn)在就是需要人口,長安城常住人口居然能夠超過百萬,雖說因爲戰(zhàn)事逃走了一部分,但是此時城內(nèi)的人口還是達到了六十萬。
此次放百姓出城也是尉遲長龔的一次試探,就安西軍的反應(yīng),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先前逃走的一千多百姓並沒有被趕回來,說明安西軍已經(jīng)放任他們離開了,而且安西軍也沒有展開屠殺的行動,這對尉遲長龔來說就是能夠突圍的最好的反應(yīng)了。
李佐國並沒有閒著,安慶緒留給李佐國的四萬多俘虜可是上好的兵源和勞力,李佐國和手下的衆(zhòng)將正在忙著整編俘虜,俘虜是不會直接編入軍中的,一是影響戰(zhàn)鬥力,二是俘虜?shù)闹艺\沒法保證,所以李佐國安排俘虜是先編成一個大營,然後安插進安西軍的軍官進行管帶。
主要就是進行篩選和甄別,將能夠用的士兵挑選出來,進行安西軍的軍事訓練和教育,讓他們儘快的成爲能夠使用的兵力,而挑選剩下的士兵則往安西送去,成爲修路大軍中的一員,就算是去修路也不是拿他們當奴隸一般的使用,不但飯食管飽,每月還有銀子,只不過在幹滿三年之前是不能拿銀子的,當幹滿三年之後就成爲了自由人,那麼要到那裡去安家就由得他們自己挑選。
這樣將俘虜分流有不少好處,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不需要用大量的兵力來看守俘虜,但凡有條活路俘虜是不會再造反的,不然戰(zhàn)場上就不會投降了。
李佐國只用了一天大致巡視了一遍俘虜?shù)恼帲突氐搅舜髱ぃ崦娴氖虑樽匀挥袑iT的軍將管理,一些比較優(yōu)秀強壯的士兵被李佐國手下的將領(lǐng)第一時間挑走,這些人是少數(shù),就算到了這些將軍的手下也翻不起大浪,當然如果這樣還要想著生事,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長安百姓的出逃李佐國已經(jīng)知道了,不過根本沒有放在心上,李佐國還有些高興,要是長安有死守的架勢就不會放百姓出城試探,這也深合李佐國的意,李佐國回到營中叫親兵打來清水準備洗漱一下,鄭春雲(yún)一大早就告別李佐國,帶了二十幾名侍衛(wèi)就回轉(zhuǎn)龜茲去了,有鄭春雲(yún)保護家小李佐國放心得多。
因爲安西龜茲城銀營有消息傳來,說是街面上有留言,說是李佐國反唐倒行逆施,必將失敗,等等不足而一,龜茲雖然是李嗣業(yè)獲得大都護之位纔開始經(jīng)營,但是這幾年隨著安西軍的不斷勝利,龜茲實際的掌控也是不錯的,現(xiàn)在出現(xiàn)這樣的留言李佐國沒有掉以輕心,因爲李佐國想到能夠在自己的腹心之地傳播留言的必然是李佐國手下的官員有問題。
對於軍隊中有人鬧鬼李佐國是不信的,軍隊的掌控一直是李佐國的重中之重,只有可能是安西的文官一系出的問題,李佐國已經(jīng)嚴令李逸徹查。
冰涼的清水澆在臉上,讓李佐國的精神一振,李佐國想著安西的留言,嘴角露出了冷笑,看來自己待人還是太過寬厚,就有人不自量力跳了出來,真是天真得很,難道幾個流言就能夠讓自己後方不穩(wěn)?笑話,老百姓纔不管上面的統(tǒng)治者是誰,他們關(guān)心的只有自己的衣食住行。
軍隊通過那麼幾年的努力,已經(jīng)牢牢的綁在了李佐國身上,單憑說幾句壞話講點忠義,安西就會造反?李佐國雙瞳中的殺意濃重了幾分。
一名親兵進賬稟報:“將軍,外面有從長安來的數(shù)人求見將軍,說是有要事稟告。”
李佐國點點頭,心想算算時間也該差不多了,就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親兵轉(zhuǎn)身去了,李佐國走到自己的椅子中坐下,不一會親兵就帶進來,來人一進門就跪伏在地上向李佐國磕頭,李佐國並不答話,等待了片刻才問道:“你們是從長安出來的?”
爲首的一人說道:“回大將軍,草民幾人正是從長安出來的,有緊要的事情稟告將軍。”
李佐國說道:“哦!什麼事情如此緊要?你們是什麼人?”
那人答道:“我是長平侯劉忠玨府上二管事劉久喜,我身後這幾人都是長平侯至交府上的管事,前來將軍這裡就是稟報太子李亨想要出逃的消息,再有就是長平侯願意幫助將軍攻下長安,以表對將軍的一片忠心。”
這人也不兜圈子,直接就說出了歸附之心,長平侯劉忠玨是當年李世民打天下的忠武將軍劉成功之孫,劉成功雖沒有上凌煙閣,但也是封侯的待遇,到了劉忠玨這一輩已經(jīng)沒有實職,只不過是長安的大戶之家,因爲姻親和不少官員有關(guān)係,算是長安豪強之一,這種人希望能夠恢復祖上的榮光,但是現(xiàn)實又是沒有實職,所以第一個來到李佐國這裡表示歸附之心,也算是第一批長安的內(nèi)應(yīng)。
李佐國說道:“好,你們侯爺有歸降之心就好,長安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我要攻下長安易如反掌,你們能夠再回長安嗎?”
那二管事劉久喜說道:“我們能夠再回長安。”
李佐國說道:“那就回報你們的主家,李佐國先多謝他們的看重了,我不需要他們幫忙攻打長安,但是安西軍進長安的時候就需要他們組織人手幫忙維持長安的穩(wěn)定,這纔是我最需要他們做的事情,至於李亨想要逃跑,我這邊已經(jīng)知道了,這事他們不要管,我自有安排,你們這就帶話回去吧。”
劉久喜磕頭應(yīng)了,退出帳去,李佐國點點頭比較滿意,雖說長平侯不算什麼長安的重要人物,畢竟是開了個好頭,這時帳門一開,李麒和郭北兩人走了進來,兩人和李佐國關(guān)係不一般,因此門口的親兵沒有通傳,李佐國也不以爲意。
兩人一進門就對李佐國行了個軍禮,郭北問道:“剛纔出去的幾人是什麼人?看上去獐頭鼠目的。”
李佐國說道:“是長安長平侯府中的管事,前來表示歸附的。”
李麒說道:“長平侯!沒聽說過啊,估計不是什麼重要人物。”
李佐國笑道:“這只不過是長安真正的權(quán)貴投石問路的先鋒罷了,他們回到了長安必然會有更多的來歸附的人,不然你認爲一個閒職縣侯能夠讓自己的管事輕鬆的出長安?這是在試探我的態(tài)度,我沒有表示升賞之意,只是表示感謝,鼓勵了幾句,透露長安我能夠輕易攻下,你們看著吧,不出三天,長安城內(nèi)的各級權(quán)貴就會紛紛派人前來,這樣李亨恐怕會更早出逃,我們拿下長安就輕鬆了。”
郭北笑道:“這些長安的貴族世家看來沒有什麼氣節(jié),一看我們強勢,馬上就靠了過來,這爲人可真沒有忠心。”
李佐國正容道:“可不要小看這些世家的處事之道,正是這種依附強者的行爲能夠讓這些世家能夠血脈延續(xù),而且不管朝代更迭都能夠屹立不倒,在我們看來他們沒有氣節(jié),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必要的生存之道,王朝的存在時間都不能使這些世家中斷,不要小看他們。”
郭北和李麒都躬身受教,李麒興奮的說道:“少鎮(zhèn)守,什麼時候進長安?我可是等不及了,這可是大唐的國都啊。”
李佐國說道:“多等兩天,至少要等長安城內(nèi)想來我們這邊的人都來表個態(tài),然後就攻攻城,給李亨已給突圍的機會。”
郭北和李麒都笑了起來。
這時尉遲長龔正在對太子李亨說話:“太子殿下,出城突圍只能是騎兵,長安城內(nèi)的馬匹只有兩萬多,這已經(jīng)是在儘量不驚動那些大臣的情況下能夠收集的馬匹了,爲確保突圍成功,戰(zhàn)馬的數(shù)量要保證多出三分之一,所以這次的突圍人數(shù)只能是一萬五千人左右,我們收集馬匹的行動以末將只見恐怕是被有心人知道了,就等安西軍開始攻城就要突圍,不然怕城內(nèi)走不掉的勳貴們出現(xiàn)問題。”
李亨這幾日都有點魂不守舍,聞言問道:“那我的太子妃和側(cè)妃不能一起走?”
尉遲長龔說道:“皇太孫和其餘太子的四個兒子能夠和我們一起出發(fā),別的皇孫年紀太小,就不能走了,太子妃她們要跟我們一起騎馬突圍恐怕也是不行,只能留下。”說道這裡尉遲長龔跪倒在地,以首頓地說道:“太子,末將實在無能,但是隻有這樣還有突圍的希望,不然的話恐怕都要跟長安玉石俱焚,請?zhí)記Q斷。”
尉遲長龔說這話也是無奈,要是不點明的話,李亨要求帶上所有的女人一起走,那就不叫突圍叫郊遊了,李佐國正好一網(wǎng)打盡。
李亨面色難看,最後長嘆一聲說道:“尉遲將軍去準備吧,我去和太子妃告別。”說道這裡李亨臉上露出厲色:“李佐國,我堂堂大唐太子居然被你逼到了這個地步,吾與你不共戴天。”
李佐國此後的兩天見了長安的幾波來人,其中份量最重的就是安國公裴圭的二子,這裴圭雖說也是年老在家修養(yǎng),但是其大兒子裴子軒卻是長安城中神策軍校尉,長安勳貴的家丁親兵組成的一萬多士兵正是由裴子軒統(tǒng)領(lǐng),這是實在的兵權(quán),李佐國都比較重視。
裴圭的二子名爲裴子達,對李佐國說明裴子軒已經(jīng)接到尉遲長龔的命令,令裴子軒領(lǐng)麾下士兵上城頂替神策軍防守,到時候李佐國攻城裴子軒則會開城迎接安西軍入城。
送走了這些人之後李佐國有些意興闌珊,大唐的安穩(wěn)日子太久了,特別是長安,已經(jīng)沒有了李唐建國時候的勇烈,長安這座都城就要被這種方式攻下,李佐國對於這樣的反差有點不適應(yīng)。
李佐國當晚就命令安西軍準備攻城,各營開始備戰(zhàn),然後將領(lǐng)各歸本營進行進入長安的準備,無非就是不準擾民等等,違令者只有一個字“斬”。
第二天一大早,安西軍在長安城東門列陣,攻城器械全部拿出了營地,李佐國並不在乎長安城中是不是想要歸降,不降也不怕,照打就是了,於是李佐國的命令就是按照真正的攻城準備。
三通鼓過後,安西軍開始向長安城撲擊,一列列一隊隊安西士兵開始衝鋒,長安城上的唐軍在安西軍進入弩箭的射程時並沒有放箭,當安西軍到了護城河邊上時,長安東門的三道大門同時大開,安西軍士兵毫不客氣一擁而入,李佐國的安西軍在經(jīng)過半年多的戰(zhàn)鬥,戰(zhàn)靴終於踏進了長安,這個大唐的國都和心臟。
當安西軍攻進長安時,長安南門打開,李亨被一萬多神策軍保護著衝出了長安,李麒的騎兵沒有動彈,連象徵性的追擊都沒有做,目送李亨往南而去。
至此,李佐國向東的戰(zhàn)略完成了大半,不但擊敗了北方最有實力的唐軍將領(lǐng)郭子儀和李光弼聯(lián)軍,將朔方收入囊中,又趁勢攻下了長安,擊敗了安祿山的精銳部隊,已經(jīng)顯示出了安西軍強悍無敵的戰(zhàn)力。
李佐國沒有住進皇宮,只是將安慶宮和大明宮派兵守住,裡面留下的嬪妃李佐國沒有去動她們,還按時送進食品用具,李佐國回到了當年入長安時買下的府邸,這府邸在李嗣業(yè)身死之後被楊國忠侵佔,此時楊國忠已經(jīng)成爲了一縷孤魂,李佐國住進這座府邸當然也沒有人能夠阻止。
安西軍進入長安之後嚴守軍紀,將長安的十二個官庫和內(nèi)外庫房全部封存,同時對長安城內(nèi)進行宵禁,長安百姓雖然都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但是安西軍卻是根本沒有闖民宅的行爲,還將安西軍進城之後趁機進行搶劫的長安潑皮們很是斬殺了一批,所有大臣官員的府邸安西軍也都沒有去騷擾,只是派兵守住門口。
然後開始在長安的大街小巷貼出安民告示,安西軍士兵敲開了長安百姓的房門,讓百姓出門到貼有安民告示的地方聚集,安西軍中的軍官在每一個安民告示下面對懷著忐忑之心的百姓不停的宣讀告示上的內(nèi)容,無非就是幾點,安西軍對百姓家宅不得入內(nèi),更不得搶劫民財壞人性命,安西軍士兵會在長安城中巡邏,只要有安西軍士兵違反告示上的軍令,百姓可向巡邏士兵投告,違反軍令的安西士兵只有一個斬字。
同樣的,長安的唐軍要第一時間到各個安西軍營報到,有七天時間,要是七天之內(nèi)不交出武器到這些地點報到,那麼視同反抗,一律格殺,窩藏唐軍的人無論是誰家產(chǎn)抄沒,同時爲首者斬首,所有的長安百姓在一個月內(nèi)到安西軍設(shè)立的六十幾個登記點登記戶籍,確定人口,一個月之後進行覈對,凡是有沒有登記的人口一律發(fā)配安西做苦工四年。
當這個告示貼出並使長安的百姓基本知曉了後,一些躲入民宅的唐軍士兵開始到安西軍營報到投降,當然也有不少家就在長安的士兵就脫去軍裝成爲了長安的百姓,李佐國此舉不過是要消除長安的一些不穩(wěn)定因素。
李佐國隨後的舉措讓長安百姓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因爲李佐國運來了將近一百萬石糧食,開始投放市場平抑因爲長安戰(zhàn)事上漲的糧價,這纔是長安底層百姓最關(guān)心的問題,長安民心基本穩(wěn)定了。
這時李佐國開始對留在長安的文武官員發(fā)出了召集,讓他們在三天之後的中午前到自己的府邸,對於不來者,李佐國只給了四個字“過時不候”,這四個字讓長安的官員勳貴們傷透了腦筋,這是什麼意思?既沒有說不來就殺,也沒有說來了如何?
但是不少人還是決定去看看這個長安的新主人是個什麼意思,當然也有死硬不來的,李佐國這時自是不去理會,在一片猜測中,李佐國的李府迎來了長安各級官員勳貴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