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大周帝國

長安,安慶宮含元殿,李佐國身穿黃袍,腰間一條玉帶環腰,頭上只戴了一頂束髮金冠,此時李佐國並沒有在裡面批閱奏摺,卻是站在含元殿內院的廊下,外面是一個巨大的花園,假山池塘一應俱全,一條帶著頂的迴廊穿過整個院子,將全部景緻連接在一起,在這回廊之中漫步,就能夠將院中所有的精緻景色收入眼底。

這時李佐國就在這個廊中,天上正在下著小雨,天空灰濛濛的,看得出雨已經是拼了命的大了,但春季的雨怎麼都不像夏季的雨一般狂暴,而是帶著潤澤,雨點一絲絲的落下,將整個花園中的花草樹木洗刷得春意盎然,雨中觀景正是雅事一件,李佐國也難得休息一翻,身邊只有兩三個宮人伺候,從來不離開李佐國身邊的鄭春雲則是距離李佐國十步開外,也不影響李佐國的興趣,站在廊下面無表情。

李佐國所在迴廊是一個轉角處,有一個石桌子,兩三個宮人正在將一塊黃色桌布鋪好,從食盒中拿出一些佐酒小吃,還有兩瓶美酒,李佐國看來是要在次喝上幾杯了,鄭春雲上前,將碗筷擺開,卻是設了三副碗筷,擺好之後鄭春雲揮手讓這些宮人退下,只剩自己伺候,看來李佐國不光是賞景來了,還有事情。

少頃,迴廊那邊有了動靜,卻是楚天舒和段天和兩人,領路的宦官到了迴廊就指了指李佐國所在,就沒有陪兩位大人過來了,兩邊迴廊自然有李佐國禁衛把守,兩人大袖飄飄,沒多遠就走到了李佐國這邊。

“聖上好興致,這裡的景色也是怡人,真是好會享受。”楚天舒和李佐國相熟,所以看沒外人,也就隨便了,開口沒有顧及。

李佐國一笑:“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何況現在正是春濃之時,賞景之餘小酌幾杯,可謂神仙逍遙,今日也就不要弄什麼君臣上下了,來來,天和坐這邊,天舒坐那邊。”

李佐國招呼兩人落座,稱呼卻是像在招呼兩兄弟,兩人雖不同姓,但名字中間都有個天字,楚天舒和段天和兩人不過猶豫了一息,就大方落座了,兩人也不是不知變通的迂腐之輩,抓住個禮儀就要死要活。

三人坐定之後,鄭春雲上前先給李佐國斟滿酒,然後給兩位大人斟滿,李佐國舉杯含笑:“來,你們和朕認識了不少年了,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再也沒有時間在一起喝過酒,今日朕就以這一杯謝過兩位的辛苦。”

李佐國一口將杯中的酒喝乾了,楚天舒和段天和兩人都不由心中一熱,聖上隨時都想著自己的功勞呢,連稱不敢,也將杯中的酒喝了,三人喝的酒是極品安西春,這是高度數的白酒,看上去清洌透明,但卻極烈,喝入口中就如同仰吞紅日,只覺得一股暖流直衝腹中,因此有個別名叫做驕陽。

李佐國知道這種感覺是因爲本身酒精濃度高造成的,也沒有什麼奇怪,但現在這種高度數的酒簡直就是神一般的瓊漿,特別是北方的草原部族,最喜這種烈酒,每年只有烈度沒有口感的低質量烈酒都能夠賣出好價錢,像李佐國三人喝的這種入口暖而不烈的極品酒,一小壇在北邊能換一匹好馬,而一罈酒才耗費幾何?可見這買賣的價差之大。

李佐國閉口不談國事,只是和兩人回顧原來在安西的舊事,說道高興處李佐國放聲大笑,三人就著面前的小菜下酒,早濛濛春雨之中談笑,雖然楚天舒和段天和兩人都覺得李佐國肯定找自己來有事,不過在這種環境下也覺得愜意無比。

酒過三巡,李佐國放下酒杯,楚天舒和段天和想到,事兒來了,李佐國說道:“這邊得到的西邊和北邊的消息都給了你們那邊一份,你們是怎麼看的?”

楚天舒想要確認一下,問道:“是回鶻和大食的事情?”

李佐國點點頭,楚天舒說道:“回鶻派使者到了朔方,李逸將軍送來消息,說是不日就會送到,回鶻想對我大周稱臣納貢,只求得到原來大唐同意給他們的草場,臣以爲不妨答應回鶻,回鶻本身國力不弱,且也是比較信重諾言之國,西北如能有回鶻這種盟友,可以高枕無憂。”

前幾天李逸的摺子來了就在朝會上討論了一翻,當時還有大食的問題,現在西域各國經過這幾年的修養,越來越結合得緊密了,因爲他們都知道,要是不抱團,估計大周就會赤膊上陣,將自己一口吞了,兩個標誌國家大食和吐火羅早在去年就結成盟友,此外還有其餘的大大小小十七個國家,結成了所謂的西域聯盟。

明面上這個聯盟是說進行各種商貿來往,其實是針對的誰,那是連一個牧民都知道的事情,雖然大食在經過了幾年的內戰,安西這邊在中間扇陰風點鬼火,兩邊賣武器糧草,把個強大的大食打了個滿目瘡痍,要說大食新國王澤爾法爾.阿拔斯沒有注意,那是假話,只不過一直以來澤爾法爾有求於安西,也就裝作看不見了。

何況到了後期整個大食都對安西的援助形成了一定依賴,不但武器裝備要從安西購買,連年的戰亂令大食的糧食一半的缺口都是通過安西來購買的,去年澤爾法爾登上王位之後,深知全面依靠安西的壞處,今年開始和吐火羅等國結盟之後,很大一部分糧食改由從這些盟國購買,同時加大國內的恢復。

幾年的戰爭令大食國力衰退,同時欠下了鉅額的債務,大食境內的很多礦產成爲了還債的抵押品,開採出來的礦石經過簡單的處理就運回了安西,在安西變成各種貨物武器又賣回大食,這種貿易對於原來大食的手工業是毀滅性的打擊,不少大食傳統的技藝都跑到了安西境內,安全和有保護的環境和戰亂相比怎麼也是強得多。

不但手工業破產或者遷移至安西,其餘的武器製作、陶器、黃金羊毛工藝品製作等,幾乎都轉到了安西境內,澤爾法爾是成爲了國王,但是除了要在安西人手中開採到幾百年以後的礦產,還有手中打仗打得茫然的十幾萬軍隊,整個大食幾乎都打殘廢了。

連年內戰造成了大食百姓向周邊逃命,形成了巨大的難民潮,接受難民最多的是安西,其次就是周邊的吐火羅,吐火羅自戰敗之後,就悶頭拼命的發展農業軍力,幾年之內迅速的恢復了元氣,同時通過達倫關和安西一直通商,也獲得了不小的好處。

李佐國在中原進行的全面戰爭,其實不算什麼秘密,對於吐火羅和大食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幾乎是和回鶻約好了一般,連上回鶻一共二十國,全部向大周請求歸服,向大周稱臣納貢,也請大周賞賜。

這一招十分厲害,照原來大唐的規矩,凡是稱臣納貢的國家,表示已經服了,那麼就要顯示天朝的寬宏了,正所謂對外寬鬆對內嚴厲,回鶻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原來才臣服大唐只是國土連現在一半都不到,結果跟隨大唐打仗,每年上貢遣使來拜大唐皇帝,結果各種草場土地賞賜下來,回鶻一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國土,成爲了一個控弦三十萬的遊牧帝國。

這些國家抓的時機就是大周現在正在滅唐,自己鬧一鬧,爲了順利滅唐,相比李佐國會給點好處吧?前天的朝會就討論的這個問題,羣臣都主張按照一定規格給予各國賞賜,回鶻不是要草場嗎?給他就是了,回鶻騎兵也能爲大周所用,用荒涼的草場換一個邊境的鐵桿盟友,很劃算,至於大食提出的歸還一部分難民,礦產能不能提前收回一部分,還要求在吐火羅和大食之間建立一座貿易城市等等要求。

除了楚天舒和段天和兩位文臣之首沒有表態,幾乎所有的朝臣都是喜笑顏開,覺得剛剛開國的大周居然有如此多的國家上表臣服,簡直是四方來朝萬國來賀,吉利得不得了,恨不得所有的條件都答應了,才能顯示天朝上國的霸氣威嚴。

李佐國當時沒有表態,只是命令衆人回去好好想想,然後就退朝了,今日請楚天舒和段天和來,問起了這事,兩人心中有數,只怕今日就會有個定論,當時朝會要是真的合李佐國的心意,當時李佐國就會同意,李佐國沒有表態,表示並不同意賞賜的計劃。

楚天舒斟酌了下詞句,說道:“臣以爲,本來大周現在最重要之事就是剿滅南唐餘孽,只要此事做好,那麼幾十萬精銳就能夠抽出西進北上,邊境再無優,現在不妨對這些國家讓點,大軍迴轉該怎麼收拾還不是聖上一念之間。”

段天和聽楚天舒這樣說也點點頭,認爲楚天舒的考慮十分周到,李佐國卻指著楚天舒說道:“天舒,你還是書生氣了點,我來問你,如國力軍力是大食和吐火羅強,那麼這些國家會不會進攻大周?”

楚天舒回答:“當然會。”

李佐國說道:“那麼大周強大了這些國家會不會相信大周不會攻打他們?”

楚天舒在邊境呆的時間不短,深知一些內情,不要看似乎相安無事,達倫關和安齊斯關兩處的周軍每隔幾天就會出動一次,美其名曰砍柴,其實就是深入大食和吐火羅進行搶劫罷了,這是強國對弱國的天然優勢,不關道德,只關乎實力。

楚天舒回答:“我國強,周邊的國家必視我國爲大敵。”

李佐國雙手一拍說道:“對啊,對方強了一定會進攻我們,我們哪怕不去攻擊他們他們也會敵視我們,那憑什麼來上書說句我服了,朕就要又給土地又給財物?難道朕是笨蛋麼?”

李佐國站起身,看著漸漸小了的雨幕,說道:“大周如何立國,前期不過是個打字,兵強馬壯,打得全部束手就擒,這天下也就定了,現在得了天下,就要收刀放馬,開始和別人講道德說道理了?就將怎麼得的天下忘光了,這就是忘本,對於周邊的各國,其實在朕的眼中就是敵人,大周要世世代代的以這些鄰居爲征服對象,征服了一片土地,那就會有新的接壤的土地出現,只有保持有無窮的敵人,那麼大周才能夠在不停的征服中走向更加的強大。”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策略中有遠交近攻,這很正確,現在這些吐火羅、大食之流,想趁大周正在收拾李隆基父子的時候跳出來威脅一下,讓大周退一退,站點便宜,卻沒想過,大周的國力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這樣做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滅亡。”李佐國說了一通,口有點幹,拿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杯,鄭春雲連忙滿上。

楚天舒滿臉崇拜說道:“聖上真是自炎黃以來最有雄才大略的雄主啊,對外的氣勢真是五人可相提並論。”

段天和則擔憂的說道:“聖上是武功強大,但征伐打仗對於國力損耗不小,且看強漢徵匈奴使得國力一蹶不振,這纔是微臣擔心的事情。”

李佐國笑了:“司馬擔心的對,你們什麼時候見過朕打仗的時候沒有收穫的?”

楚天舒和段天和頓時反應了過來,是啊,李佐國自從軍以來,每戰都是賺得盤滿鉢滿,從來戰爭沒有吃過虧的。

李佐國用食指點點額頭,說道:“打仗其實也是要靠這個,有些地方沒有必要去佔領,不是說凡是看得見的地方都要出兵去佔了,要考慮成本和邊際成本,戰爭是手段,不是目的,對於國家來說,一切戰爭都是爲了達到國家利益的目的,纔是發動一場戰爭的最好理由,北方的草原,氣候惡劣,對於農耕來說土地貧瘠,那麼對待那些部族我們完全可以不去主動發動戰爭,只進行掠奪。”

李佐國看著兩人都聽得津津有味,接著說道:“所謂貿易掠奪,其實是配合國家武力的一種強勢定位,比如一匹馬,草原牧民要賣給我們大周,官方的定價就是一貫,那麼牧民只能用一貫賣給我們,這叫強至定價,而他們需要的茶葉、鹽等等貨物,定價可以很高,這就是強勢掌握了定價權的好處,草原民族除非直接來搶,否則他們的一切都會被我們掠奪。”

“而能夠利用的土地,則要採用佔領的策略,像南詔、大食等地方,路程遠根本不算什麼,一個帝國的強大與否,其實是文化和經濟作爲主導,大周現在是一個文明程度非常發達的中心,凡是來到大周的外國人,都會說幾句漢話,這還是比較遠的國度來的,像東瀛、百濟這些國家,國民都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話,你們說,要是有朝一日大週一下打下了這些國家,他們會不會很快的認同大周啊?”

楚天舒點點頭:“恐怕會,他們都認爲作爲一個漢人是很自豪的事情,聖上的這一番話真是震耳發聵,所有對外的國事都能夠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了,微臣服氣了。”

段天和也點點頭,他也沒想到李佐國居然能夠說出那麼一套東西,現在看來卻是是不錯的,李佐國卻沒有什麼得意,正色道:“我們大周的每一寸國土都不可白白送給別國,所以無論回鶻提出多好的條件,朕都不會答應的,回鶻想要鬧,可以,就讓回鶻去找李逸鬧吧,看看李逸怎麼收拾他們,至於大食和吐火羅,”李佐國臉上露出了笑容:“我早就想收拾了,大食是強國,我們還搶奪了大食的呼羅珊地區,之間不會有永久和平的,消耗那麼長時間的國力,澤爾法爾這個國王腦子不好使啊,就想要跟朕來談條件了,都以爲打個李隆基父子我李佐國會很吃力,簡直是笑話,李隆基父子就是土雞瓦狗一般,楚司空,明日開始你就命你手下四夷館的官員和回鶻、大食的使者去扯下皮,現在朕諒他們不敢動兵,就拖著吧,反正南邊不需要多長時間就能全部解決了。”

在李佐國和楚天舒段天和兩人在宮中定下對回鶻等西邊國家的策略之時,三路大軍的禁軍簡直是無比順利,李護的兵力最雄厚,整個江南西道在李護一天之內拿下長沙郡之後,就基本沒有懸念了,李護馬不停蹄,全境打下江南西道之後,兵力就直下嶺南道,整個大唐,嶺南道的兵力最少,對於大唐的歸屬感也差,因此李護也是一切順利,兩個月的時間就基本掃平了三道。

而大唐的皇帝李隆基和李亨父子,這一對父子幾乎在同一時間做了階下囚,不過被俘的方式卻是不同,李隆基在益州被李麒率軍圍住,第一次勸降之後李隆基直接降了,同時投降的還有劍南道節度使王翌,李麒得了李隆基大喜,連忙連夜派人押送李隆基回長安。

而李亨,則是在杭州攻城戰中,只兩天郭北就攻破了杭州的外圍城牆,七萬唐軍直接損失一半,李亨沒想到周軍的戰鬥力這樣強悍,認定杭州守不住了,於是就乘船想從海上逃走,結果剛出了錢塘海口,就迎頭撞上了何東海的艦隊,於是在被打沉了七艘船之後,連帶乘坐李亨的船一共十三艘船降了,何東海生擒李亨。

三天之後杭州全城告破,大將尉遲長龔自刎,至此,唯一的一隻從北面退回的強軍禁軍全軍覆滅,兩代皇帝李隆基和李亨全部被擒,李亨的弟弟,福王李瑛在泉州直接宣佈投降大周皇帝,並將李亨的家眷獻出,至此,整個南方基本平定,大周滅了大唐在南方的全部根基,大周統一了大江南北,真正的成爲了一個巨大的帝國。

第53章 虎踞長安第7章 咄魯之死第14章 小人構陷第36章 大決戰(上)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7章 凋謝的格桑花(上)第12章 長安第12章 雄關斜陽第19章 黑狼部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8章 全面攻勢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章 咄魯的逆襲第40章 怛羅斯之戰--得意第18章 西市衝突第3章 風雲始動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30章 遊騎兵第35章 戰雲密佈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37章 大決戰(中)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47章 婚禮(上)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51章 威震天下的開始第21章 長安新貴第54章 達倫關大捷第2章 喜得貴子第16章 鄭春雲的憤怒第49章 火器破騎李麒到第21章 長安新貴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20章 疑惑第12章 雄關斜陽第5章 一力降十會第1章 整合實力第40章 血色嚴冬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章 風雲始動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23章 準駕到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5章 雷霆第38章 大決戰(下)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第14章 小人構陷第58章 鉅額賠償第59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49章 區域霸權第49章 火器破騎李麒到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30章 將離長安月弄影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24章 槍名:霸王!第54章 達倫關大捷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3章 十五第70章 定安史第21章 交戰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5章 橄欖球的起源第4章 皇親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47章 兩軍對陣雙謀勝第29章 鬱悶的高仙芝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59章 望長安第20章 疑惑第42章 怛羅斯之戰--屠殺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26章 赤河之戰(四)第36章 大決戰(上)第38章 怛羅斯之戰--迎接第41章 回家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41章 回家第24章 望江山南北第8章 全面攻勢第20章 葵花寶典第37章 兇狠的阿力射第70章 定安史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12章 長安第12章 雄關斜陽第59章 望長安第33章 回鶻參戰第27章 赤河之戰(完)第44章 厲兵秣馬東指劍第8章 凋謝的格桑花(中)第32章 怛羅斯之戰---開端
第53章 虎踞長安第7章 咄魯之死第14章 小人構陷第36章 大決戰(上)第37章 怛羅斯之戰--竹園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7章 凋謝的格桑花(上)第12章 長安第12章 雄關斜陽第19章 黑狼部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8章 全面攻勢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章 破關只等閒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章 咄魯的逆襲第40章 怛羅斯之戰--得意第18章 西市衝突第3章 風雲始動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30章 遊騎兵第35章 戰雲密佈第42章 名將身隕戰靈州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37章 大決戰(中)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47章 婚禮(上)21章 古牧爾血戰上第51章 威震天下的開始第21章 長安新貴第54章 達倫關大捷第2章 喜得貴子第16章 鄭春雲的憤怒第49章 火器破騎李麒到第21章 長安新貴第26章 餘波和逛街第20章 疑惑第12章 雄關斜陽第5章 一力降十會第1章 整合實力第40章 血色嚴冬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章 風雲始動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23章 準駕到第35章 怛羅斯之戰--楚天舒第5章 雷霆第38章 大決戰(下)第16章 龍首原上望長安第14章 小人構陷第58章 鉅額賠償第59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49章 區域霸權第49章 火器破騎李麒到第56章 小樓今夜秋風起第30章 將離長安月弄影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24章 槍名:霸王!第54章 達倫關大捷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3章 十五第70章 定安史第21章 交戰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5章 橄欖球的起源第4章 皇親第9章 阿麗兒、李白第47章 兩軍對陣雙謀勝第29章 鬱悶的高仙芝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59章 望長安第20章 疑惑第42章 怛羅斯之戰--屠殺第32章 唐人豈是能輕侮第26章 赤河之戰(四)第36章 大決戰(上)第38章 怛羅斯之戰--迎接第41章 回家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41章 回家第24章 望江山南北第8章 全面攻勢第20章 葵花寶典第37章 兇狠的阿力射第70章 定安史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12章 長安第12章 雄關斜陽第59章 望長安第33章 回鶻參戰第27章 赤河之戰(完)第44章 厲兵秣馬東指劍第8章 凋謝的格桑花(中)第32章 怛羅斯之戰---開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米林县| 兴山县| 道孚县| 望谟县| 澎湖县| 二连浩特市| 调兵山市| 巴彦淖尔市| 水富县| 漯河市| 营口市| 台北县| 宜阳县| 铜梁县| 贵定县| 林芝县| 商南县| 东乌| 富蕴县| 万安县| 曲沃县| 南康市| 安仁县| 德格县| 巴南区| 神池县| 四平市| 富阳市| 繁昌县| 龙胜| 云霄县| 天镇县| 四子王旗| 阳东县| 会同县| 梧州市| 广水市| 衡南县| 南城县|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