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章 長安來的消息

設個世界上什麼最發財?不是跑跨國買賣,也不是放高利貸,更不是皇商官商,只有搶劫纔是最發財的,呼羅珊地區的部落這回倒了大黴了,李佐國可不是一味的寬容,不是有部落參加了年前對大唐的進攻嗎?這就是罪狀,總共有十一個部族被列爲了打擊對象。

當然,不可能將全部的呼羅珊部族都消滅了,李佐國採取的就是大一部分拉一部分,這樣呼羅珊地區永遠都不可能在集合成一個整體來對抗大唐了。

所有對呼羅珊有罪部族採取軍事進攻的部隊都是從未參與大食進攻唐軍的部族中挑選出來的,沒資格進入大食軍隊的部族都是相對弱小的部族,出兵時他們被強大的部族排擠了,當時他們非常的憤怒,這時候他們就非常的慶幸了,要是參加了聯軍,那現在自己部族也是有罪的部族了,那下場可是令人不寒而慄。

李佐國的命令很簡單,兩大騎兵部隊壓陣,對呼羅珊十一個出兵有罪的部族進行了清剿,前鋒是由其餘中小部族組成的大軍,兵分六路對呼羅珊地區進行了如同梳子一般的掃蕩,除了少部分直接丟棄了自己部族往北逃入了山區的人之外,這十一個部族都沒有逃脫,全部被如狼似虎的部族戰士全部搶光了。

敢於反抗的不是沒有,但是被李佐國組織和武裝起來的原來的盟友面前,這種反抗就像大海中的浪花一般,翻了一下就沒有了蹤影,無怪這些部族戰士那麼拼命的去搶奪自己原來的盟友,李佐國給出的條件就是搶到的財物三成貴個人所有,包括人口,這些部族頓時就成爲了最兇悍的狼。

三成看上去不多,但是這富足的十一個部族可以說是呼羅珊地區最有錢的代表,他們也是支持大食起義軍的最主要的支持者,李佐國是不可能在安齊斯關身後留下這麼一個隱患的,他們的很多青壯都是艾卜.穆斯林麾下的戰士,這也決定了十一部剩下的基本都是沒有戰鬥力的老弱,但是富裕的程度卻是跟武力呈反比。

原來有艾卜.穆斯林和阿拔斯王朝在,呼羅珊地區也沒有人敢向這些王朝的功臣部族伸手,但是現在連他們的總盟主,無比英勇睿智的艾卜.穆斯林都戰敗逃走了,他們的靠山鬨然倒塌,然後山區的貧窮的部族們發現,沒有了靠山和後盾的十一部也不過如此,他們反而有唐軍爲靠山了,於是一場將近兩個月的燒殺搶掠開始了。

唐軍在李佐國的嚴令之下沒有參與搶掠,只是作爲監督者和壓陣者,監督這些發了狂,眼中充滿了貪慾和殺氣的部族戰士不會將屬於大唐軍隊的七成自己貪了,然後就是避免遇到了強有力的抵抗,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那麼唐軍就會出動,直接將一切抵抗的力量撕碎。

源源不斷的財物、牛羊牲畜、馬匹和人口不停的送往安齊斯關,安齊斯關下面已經成爲了一個巨大的集市模樣的地方,在面朝大唐方向的地方,無數頂帳篷連天蔽日,疏勒甚至是龜茲的商人聞風而來,簡直將這裡弄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邊境集市,加入唐軍的部族戰士從來沒有一刻是這樣有錢,他們購買原來根本買不起的各項大唐的奢侈品,包括絲綢和上好的茶葉,同時賣出手中的各種戰利品,雙方都很滿意,除了基本上被消滅的十一個部族,但是,誰會在乎他們的想法呢?

這個集市距離安齊斯關只有短短的兩裡,要不是李佐國下令一切民用的帳篷不得搭建在距離安齊斯關城牆兩裡之內,估計會有商人將帳篷搭到安齊斯關的城牆邊上,因爲正規的唐軍手中的財物要遠遠的超過部族的戰士。

李佐國將收上來的七成財物拿出了三成作爲唐軍的賞賜,所有的唐軍都表示非常的滿意,部族戰士對於戰利品的價值的判斷和大唐士兵完全兩樣,所有的部族士兵都認爲牲畜是最值錢的,他們挑選的財物基本上都是大量的牲畜和皮毛一類的東西,還有比這些價值更高的就是鎧甲和武器,部族士兵甚至不要一個黃金製成的杯子而回選擇一把質量並不好的彎刀。

這種不對稱導致的結果是部族戰士的三成戰利品實際上的價值連一成都不到,不過三方都很滿意了,李佐國、歸順的部族戰士和商人們,這裡成爲了一個盛宴之地。

在手上沾滿了十一部鮮血的中小部族來說,他們也沒有了退路,大食對於他們只會有刻骨的仇恨,他們只有緊緊的跟隨唐軍的腳步,成爲唐軍的忠實鷹犬,這種結果也是李佐國想要的,呼羅珊地區因爲貧瘠的關係,所有的男人都是很好的兵源,他們吃苦耐勞,同時又勇猛彪悍,組建的呼羅珊兵團只有兩萬人,但是全部是精壯的成年男子。

安齊斯關守軍不足的問題就被解決了,這些戰士現在對李佐國可謂忠心耿耿了,這些飽受大部族欺壓的小部族報復起來手段之兇狠,李佐國在得到了彙報之後都覺得過分了,凡是抵抗的部族,他們就將沒十人抽出三人進行斬殺,全部是從男子中抽取,不管是小孩還是老人,斬下的頭顱被堆成小山,放置在被燒成白地的聚集區前方,說不出的猙獰可怖。

不過徹底的沒有了後路的新附部族交上了這個投名狀之後也就死心塌地的跟著大唐走了,他們有錢了,富足了,拿命去換有什麼不好?甚至一些部族的首領還找到李佐國,希望能夠將呼羅珊軍團擴編,李佐國當然拒絕了。

安齊斯關內的倉庫已經滿了,李佐國新任命的安齊斯關守將是郭北,作爲最早加入李佐國麾下的將領之一,郭北的武力並不出衆,但是他有一點是李護這些勇將所不能比的,就是穩,非常的穩健,爲人如此,用兵也是如此,李佐國非常放心郭北作爲安齊斯關的守將,給他留下了一萬唐軍,其中八千步軍兩千騎兵,然後就是新附的呼羅珊軍團兩萬人,目前來看守住安齊斯關是足夠了。

李佐國則帶領唐軍的大部,押送巨量的財物和人口,走上了回程,這是一隻非常龐大的隊伍,黑衣黑甲的唐軍以每一百人爲一個單位,戰士們都手持雪亮的武器,腰胯橫刀,整齊的走在大隊的兩側,時不時有唐軍的騎兵飛騎經過,馬上的騎士矜持的微微擡高了下巴,他們是征服者的形象,雄壯的戰馬那巨大的馬蹄踐踏著黃土的道路,一股股的黃煙冒起。

籠罩在煙霧中的部族的俘虜和奴隸們都嗆咳起來,臉上沒有了憤怒,只有對未知命運的恐懼和茫然,而一些在中間隊伍的小孩子們卻開心的笑著,拼命的追逐著騎兵們,和小跑的戰馬一起前進,他們是這些俘虜們的孩子,孩子們不知道他們現在的身份已經成爲了大唐這個帝國的最下層,他們天真的笑著,和大人們困苦的臉色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無數的牛車馬車堆滿了呼羅珊部族奉獻的財物,一部分是具有大唐風格的飾物,這些東西的來源很有問題,其實就是這些部落化妝城馬賊搶劫了路過的大唐商隊得到的戰利品,現在他們又被搶了,戰利品又回到了大唐人手中,其他的財物諸如燈臺啊,甚至鍍金的帳鉤都在其中,可見搜刮的大軍的效率之高,最大的一部分就是皮毛了,其中牛皮羊皮都堆滿了上千車,這些皮子是最好的戰略物資,可以製作皮鞋、皮帶、鞍具等等,有了這些皮子疏勒唐軍三年的軍需採購皮子這一項都可以劃掉了。

然後就是貴金屬了,黃金、白銀不計其數,呼羅珊和大食的習慣差不多,都喜歡黃金製作的物品,更喜歡將黃金一錠錠的裝在箱子中,以便隨時拿出來欣賞使用,現在全部便宜了李佐國了,這一趟李佐國賺了。

李佐國走在這個綿延了將近二十里的隊伍的最前方,現在李佐國已經將這次的戰果拋在了腦後,他心裡美滋滋的,剛纔又接到了家中的傳信,小云一切安好,想到自己要當爸爸了,李佐國覺得夏天的驕陽都是無比的可愛。

唐軍的騎兵規模很大,足夠監視這幾十萬部族百姓,不是沒有逃跑的,他們的頭顱變成了挑在木桿上的警示用品,警告著這些部族百姓,如果逃跑的話就會變成同樣的裝飾品,在唐軍的騎兵的追擊下,沒有逃跑的俘虜和奴隸能夠成功,所以現在這些俘虜們都任命了,反正唐軍沒有不給吃的,雖說給的吃食只能吃個半飽,但這樣只是爲了怕這些俘虜和奴隸們吃飽了會鬧出事情。

他們現在是疏勒的寶貴財產,吃的東西雖說沒有足量提供,但是一旦他們生病了,馬上就有唐軍的軍醫過來看,嚴重的還能夠到大車上去養病,唐軍這樣在乎自己的死活,這些俘虜們也知道等待自己的不會是死亡和屠殺,所以沿途就比較老實了。

李佐國在跟隨大隊龜速前進了三天之後,實在等不得了,於是帶領了五百親兵先走一步,由李護擔任押運大軍的主將繼續向疏勒前進。

李佐國快馬加鞭向疏勒進發,去看望自己的妻子和懷孕的妾室的時候,一個消息在幾天以前傳到了龜茲,李嗣業拿到這個朝廷的邸報之後在廳中皺著眉頭想了很長時間,然後找來了麾下的將領議事。

看著坐滿的將官,李嗣業通報了讓他感覺爲難的事情,事情並不複雜,兩件事,一是楊國忠說服了唐玄宗進行第二次遠征南詔,在關中招兵二十萬,還是由敗軍之將鮮于仲通率領出徵南詔,二是兩鎮節度使哥舒翰重病昏迷,現在已經送至長安養病,隴右和河西兩鎮節度一職由長孫成華暫代,長孫成華是長孫無忌重孫,能力不算很強,本來是隴右防禦使一職。

李嗣業說完之後阿力射就說道:“不知道大都護擔心什麼?南詔擊敗我大唐的天兵,這次出兵再戰南詔定能以鼓拿下,哥舒將軍重兵是對我隴右河西有影響,但石堡城在我大唐手中,就算吐蕃有意北上攻擊我大唐隴右也會在石堡城撞個頭破血流,長孫成華雖然不是什麼名將,但是絕對不會對石堡城掉以輕心的,都護大人有什麼好擔心的?”

阿力射的話並沒有使李嗣業的眉頭舒展,李嗣業其實心中震驚,這兩件事李佐國的成婚前就像李嗣業說過,首先李佐國說的就是楊國忠一手策劃的攻南詔一事,李嗣業本來不相信此事會通過,因爲朝廷已經損失了十萬大軍,全部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精銳,可謂元氣大傷,可況佔領一個充滿了厲瘴,路途遙遠的南詔小國對於大唐來說根本是弊大於利,結果李佐國斷言楊國忠不定能夠促成此事,現在果然如此,李嗣業已經對這個兒子經常表現出來的對於時局的前瞻性折服了。

李佐國當時就說過,要再次征伐南詔,必然要在關中地區抽調軍隊,如果得勝還好,一旦失敗,再次損失了這些關中精兵,那麼就不是光損失士兵那麼簡單的事情了,關中必然會因爲此次失敗而空虛,大唐的國力也會受到重創。

大唐的節度使制度一直是關中精兵強將總是強於地方節度使的兵力,關中地區也是最爲豐饒的地區,這也是大唐穩定的保障,一旦關中失去的大量的精兵,僕強主弱,那麼節度使就會成爲大唐禍亂的根源,李佐國當時明確的指出了安祿山,李嗣業現在就深深的憂慮此事。

還有就是李佐國對哥舒翰的身體的擔憂,李佐國曾和李嗣業說過,在去長安的路上見過哥舒翰,當時李佐國就覺得哥舒翰的身體看上去有問題,但是不能夠說出來,李嗣業覺得十分無稽,自己的兒子什麼時候成爲了名醫了?居然能夠看出哥舒翰身體不妥。

李佐國當然不能說自己早就知道哥舒翰會重病倒下,只能含糊其辭,但是李佐國反問了李嗣業一句:“要是真的哥舒翰節度使倒下了,那麼一旦石堡城失手,吐蕃衝下了高原,那麼我安西四鎮就會被截斷了退路,成爲大唐西域的一塊飛地,這樣纔是最可怕的事情,我大唐一百多年的努力纔在西域確立的優勢就有化爲飛灰的危險,難道這個假設我們不能重視一下嗎?”。

李嗣業現在想到這兩件事情都被李佐國一語中的,那麼那些擔心很可能就會成爲現實,李嗣業也不能在這時候就說徵南詔必敗,吐蕃會攻擊我大唐吧?

這不是成爲了神棍了,李嗣業就直接命令諸將:“阿力射現在帶領五千騎兵往隴右方向巡查,同時多派偵騎注意吐蕃的動向,如果隴右唐軍求援要第一時間出兵援救,段雲天領一萬步軍進駐河洲,這是和隴右交界的一個城市,靠近河套邊緣地區,可以作爲依託,萬一吐蕃佔領石堡從高原攻下,那麼位於吐蕃進軍河套或者關中地區的側後方的河洲就是一個關鍵點了,安西的唐軍隨時可以通過吐蕃的側後進行打擊。

吐蕃要是不想背後被襲,哪怕得到了石堡城,要進攻大唐的河套地區之時,也會將河洲作爲一個必需要拿下的地方,否則吐蕃就不能放心大膽的攻擊河套地區,這也是李嗣業在吐蕃咽喉埋下的一顆釘子。

安排完這些之後李嗣業就命人將自己的一些推測寫信告知暫代節度使一職的長孫成華,希望他加強石堡城的防備,一面吐蕃偷襲,同時李嗣業命人通知李佐國,讓他班師之後馬上到龜茲商議。

長孫成華接到了李嗣業的書信之後在衆多將官的面前直接冷笑起來:“李嗣業一個莽夫,僥倖得了高位,居然要對我指手畫腳,真是不知所謂?!闭f罷當著李嗣業送信信使的面將李嗣業的書信撕扯了,命信使帶個口信給李嗣業,就說:“彼之事自專即可,吾之內事吾自專也。”

意思就是對李嗣業說:你安西的事情你自己說了算就行了,我這裡的事情我自己管,你少來說嘴。

李嗣業收到回信之後嘆口氣,就自作準備了,沒有再次派出信使。

長孫成華畢竟也不是一個草包,不然也爬不上這個位置,所以接到了李嗣業的書信之後雖然表面不屑,但是還是調動了兩千唐軍前往石堡城進行加強,這一個調動事後證明是無比正確的一件事情。

石堡城,位於青海湖南岸,是吐蕃通過山道直接進入青海的最好走的一條要道,原來是屬於吐蕃建造的一個堡壘,成爲每次吐蕃進犯大唐的在青海的一個主要地點,所以在七年前唐軍爲了消除這個威脅,由哥舒翰領唐軍狂攻此堡。

石堡城建築在連通吐蕃和大唐的山路出口的半山腰上,一半的建築是依靠山壁建造,所有的城牆都是石頭砌成,石堡又分爲兩堡,道路兩邊各有一半,兩邊將山道緊緊的夾住,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年哥舒翰拿下此堡足足犧牲了四萬唐軍的性命,而守堡的吐蕃士兵只有三千人,由此可見石堡城的防禦地利如何的驚人,想要拿下石堡城就只有拿人命來填。

第3章 紈絝子弟的標準配置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章 瑞雪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63章 長安消息第14章 將計就計第8章 凋謝的格?;?中)第28章 定親第19章 鮮于踆第2章 喜得貴子第61章 石堡城血戰(中)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11章 大唐終結第8章 發財大計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21章 長安新貴第58章 鉅額賠償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10章 無敵李佐國(上)第22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下)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64章 得掖縣虎出柵第27章 赤河之戰(完)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13章 穩定的安西大都護第49章 區域霸權第38章 大決戰(下)第55章 血流成河第63章 海上攻略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47章 兩軍對陣雙謀勝第15章 針對佈置第8章 路遇太子第18章 西市衝突第6章 暴虎憑河戰事起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18章 戰前第45章 大婚之前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37章 兇狠的阿力射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32章 怛羅斯之戰---開端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5章 馬場遇襲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2章 兩年(上)第31章 收服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0章 艾卜.穆斯林第30章 將離長安月弄影第31章 烏蘭會戰(下中)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33章 回鶻參戰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7章 咄魯之死第17章 李嗣業之死(上)第3章 風雲始動第67章 立威第23章 準駕到第15章 大殿之前舞干戈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10章 俘虜攻城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8章 路遇太子第53章 虎踞長安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11章 大唐終結第13章 兩年(中)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23章 準駕到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章 瑞雪第45章 大婚之前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41章 西風凜冽勝局定第10章 俘虜攻城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58章 城上且看風雨第19章 鮮于踆第23章 準駕到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67章 立威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推還是不推第2章 喜得貴子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19章 黑狼部第29章 烏蘭會戰(上下)
第3章 紈絝子弟的標準配置第23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子!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章 瑞雪三十四章 怛羅斯之戰插曲第42章 新年新氣象第63章 長安消息第14章 將計就計第8章 凋謝的格桑花(中)第28章 定親第19章 鮮于踆第2章 喜得貴子第61章 石堡城血戰(中)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41章 怛羅斯之戰--封谷第11章 大唐終結第8章 發財大計第48章 長安偏西步戰騎第21章 長安新貴第58章 鉅額賠償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10章 無敵李佐國(上)第22章 反出潼關 回安西(下)第46章 安慶緒揮軍擊長安李佐國連夜斷後路第64章 得掖縣虎出柵第27章 赤河之戰(完)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13章 穩定的安西大都護第49章 區域霸權第38章 大決戰(下)第55章 血流成河第63章 海上攻略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47章 兩軍對陣雙謀勝第15章 針對佈置第8章 路遇太子第18章 西市衝突第6章 暴虎憑河戰事起第20章 殷秀實的如意算盤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18章 戰前第45章 大婚之前第62章 石堡城血戰第37章 兇狠的阿力射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32章 怛羅斯之戰---開端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5章 馬場遇襲第44章 怛羅斯之戰--策反第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2章 兩年(上)第31章 收服第49章 區域霸權第50章 艾卜.穆斯林第30章 將離長安月弄影第31章 烏蘭會戰(下中)第23章 古牧爾血戰(下)第33章 回鶻參戰第54章 西歸安西書生反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47章 怛羅斯之戰--慘烈第7章 咄魯之死第17章 李嗣業之死(上)第3章 風雲始動第67章 立威第23章 準駕到第15章 大殿之前舞干戈第46章 怛羅斯之戰--試探第10章 俘虜攻城第5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8章 路遇太子第53章 虎踞長安第43章 太子監國靈州定第11章 大唐終結第13章 兩年(中)第65章 兩面夾擊滅燕序幕第23章 準駕到第24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章 瑞雪第45章 大婚之前16章 吐火羅最後的抵抗第61章 慶緒弒父佐國巡邊第63章 石堡城血戰(下)第41章 西風凜冽勝局定第10章 俘虜攻城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39章 怛羅斯之戰--整軍出發第58章 城上且看風雨第19章 鮮于踆第23章 準駕到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28章 烏蘭會戰(上中)第22章 高仙芝的盤算第67章 立威三十三章 怛羅斯之戰推還是不推第2章 喜得貴子第45章 怛羅斯之戰--離心第19章 黑狼部第29章 烏蘭會戰(上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三门峡市| 焉耆| 镇原县| 阜阳市| 广南县| 阜阳市| 博罗县| 同仁县| 桃园县| 敦化市| 郑州市| 贵州省| 都匀市| 乐业县| 广宁县| 大荔县| 罗源县| 南京市| 云霄县| 二连浩特市| 三明市| 平阴县| 淅川县| 台北县| 陆良县| 临泉县| 额尔古纳市| 冕宁县| 江北区| 荣昌县| 锡林浩特市| 南昌县| 石柱| 贡山| 湖州市| 甘泉县| 新余市| 大兴区| 临武县| 徐水县|